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温带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森林生长季空气负离子和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
1
作者 李杰 李华 蔡体久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研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和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利用森林生态功能发展康养事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支持。选择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山杨林和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并以北极村生活区为对照,使用便携式空气负离子监... 研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和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利用森林生态功能发展康养事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支持。选择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山杨林和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并以北极村生活区为对照,使用便携式空气负离子监测仪,在2021年5—10月选择晴天和雨天进行空气负离子、PM_(10)与PM_(2.5)及其影响因子的观测。研究表明,1)晴天,4种林型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动态由大到小表现为展叶盛期(Leaf spreading period,LSP)、展叶初期(Leaf opening period,LOP)、落叶期(Leaf falling period,LFP),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12:00—14:00,最高可达到4207个/cm^(3),此时期的4种林型空气负离子由大到小表现为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山杨林、樟子松林;雨天,4种林型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波动式变化,最高可达6000个/cm^(3),显著高于生活区(P<0.05)。晴天,4种林型PM_(10)与PM_(2.5)质量浓度的日动态变化趋势是双峰曲线,在早晚出现峰值,中午达到谷值,但雨天的波动较小,远远低于晴天的PM_(10)与PM_(2.5)质量浓度(P<0.05);2)5—10月4种林型(晴天)空气负离子浓度月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的趋势,峰值出现在7月,最高可达4500个/cm^(3),显著高于生活区(P<0.05),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均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3)4种林型空气负离子、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与气温、空气湿度、平均风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寒温带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质量浓度在2000~6000个/cm^(3),空气颗粒物在40μg/m^(3)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利于人们休养身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带 空气负离子 PM_(10) PM_(2.5) 气象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径分析的树木园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变化特征
2
作者 闫晓云 孙艺玮 包红光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788,共11页
为研究树木园中典型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树木园为研究对象,于2022—2023年每个季节选择5 d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在08:00—18:00实地同步观测11个不同植物群落及对照点环境指标,分析比较不同植物... 为研究树木园中典型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树木园为研究对象,于2022—2023年每个季节选择5 d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在08:00—18:00实地同步观测11个不同植物群落及对照点环境指标,分析比较不同植物群落结构NAIC变化规律,并探究影响NAIC的环境指标。结果表明:(1)树木园内植物群落NAIC在春季(611~1115个·cm^(-3))、夏季(714~1033个·cm^(-3))、秋季(678~1120个·cm^(-3))显著高于冬季(202~372个·cm^(-3)),但同一季节中彼此差异不显著;NAIC日变化趋势在春季呈“U”型曲线,夏季和秋季波动变化,冬季为先下降后上升,峰谷值出现时间存在季节差异。(2)植物群落空气清洁度在春季、夏季、秋季能够达到最清洁等级,冬季大部分时间处于清洁至接受等级。(3)环境因子对NAIC的影响因季节而异,不同季节影响NAIC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综合来看,小粒径空气颗粒物PM_(2.5)、PM_(1.0)是影响NAIC的主要因素;对NAIC变异产生主要影响的是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的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园 植物群落 空气负离子 环境因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环境健康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芮韵 龚道程 +14 位作者 孟鑫鑫 林尤静 李珠 陈思君 陈曦 常清华 梁叶 王磊 刘世伟 马方园 李勤勤 张成亮 邓硕 王好 王伯光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670,共14页
为揭示海南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NAIs)的时空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环境健康效应,选择典型旅游旺季(1月),利用移动式综合测量平台,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的11个不同海拔高度,开展4类典型林分(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为揭示海南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NAIs)的时空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环境健康效应,选择典型旅游旺季(1月),利用移动式综合测量平台,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的11个不同海拔高度,开展4类典型林分(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的现场加强观测,分析了NAIs的浓度水平、时空分布及与林分类型、气象因子、空气质量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关系,构建了基于森林康养指数(FHI)的热带雨林生态保健功能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五指山地区NAIs的浓度高(3541±882)个/cm^(3),空气清新度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标准的Ⅵ级水平.NAIs浓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针叶林的NAIs浓度最高,阔叶林次之,竹林最低.共检出66种VOCs,其中萜烯类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占比最高(>80%).NAIs与相对湿度、细颗粒物、单萜烯呈显著正相关,与倍半萜烯、芳香烃呈显著负相关.下午的FHI普遍高于上午,大部分点位达到了“II级”以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 热带雨林 空气负离子 植物挥发物 森林康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径分析的新疆山地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因子研究
4
作者 朱舒欣 王锐锋 +3 位作者 王琦雅 李伟蝶 雷霆 崔国发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22-4035,共14页
林型影响着森林群落生成空气负离子的效率,然而影响不同林型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的关键驱动因子尚未清楚。研究选取了新疆山地森林中4种主要林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并设置无林地作为对照组,监测了空气... 林型影响着森林群落生成空气负离子的效率,然而影响不同林型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的关键驱动因子尚未清楚。研究选取了新疆山地森林中4种主要林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并设置无林地作为对照组,监测了空气负离子浓度以及空气含氧量、空气细菌含量、PM_(2.5)浓度、PM_(10)浓度、光照强度、紫外线辐射强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气压等10个环境因子,最后采用通径分析明确了不同林型NAIC的关键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不同林型的NAIC差异显著,其中针阔混交林((3072±385)个/cm^(3))>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无林地。(2)在针阔混交林中,相对湿度是NAIC的主要决策变量,紫外线辐射强度对NAIC的直接正效应最大,PM_(2.5)浓度通过相对湿度对NAIC的间接负向作用最显著。(3)在常绿针叶林中,相对湿度是影响NAIC最关键的环境因子,气压对NAIC的直接正效应最大,紫外线辐射强度对NAIC的间接正效应最大,温度通过相对湿度对NAIC的间接负作用也最为显著。(4)在落叶针叶林中,紫外线辐射强度是NAIC的关键驱动因子,空气细菌含量对NAIC的直接负向作用最大,而相对湿度对NAIC的间接正效应也最为显著。(5)在落叶阔叶林中,光照强度是NAIC的主要决策变量,PM_(2.5)浓度对NAIC的直接负效应最大,相对湿度对NAIC起到最显著的间接促进作用。(6)在无林地中,NAIC主要受PM_(2.5)浓度控制,气压是影响NAIC最直接的正向因素,PM_(10)浓度对NAIC的间接负效应最大,且相对湿度间接促进了NAIC。因此,不同林型NAIC的影响因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其中相对湿度对不同林型的NAIC均存在着显著影响。利用通径分析,研究阐明了环境因子对NAIC的作用路径和综合决定作用,为揭示不同林型NAIC的关键驱动因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浓度 林型 环境因子 通径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包红光 闫晓云 +3 位作者 王波 侯秀娟 贾雨龙 秦嘉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对象,于2020—2021年,每个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 d,同步监测07:00—19:00时段,5种不同结构绿地(乔草型、乔灌型、乔木...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对象,于2020—2021年,每个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 d,同步监测07:00—19:00时段,5种不同结构绿地(乔草型、乔灌型、乔木型、灌草型、乔灌草型)及对照区(CK)空气负离子浓度及PM10、PM2.5、温度、湿度、风速、大气压强、噪声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季节日变化有所差异;同一季节,复杂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较高,不同结构绿地之间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差异不显著;同一结构绿地,夏、秋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显著高于春、冬季;不同结构绿地空气清洁度夏、秋季较高,空气清洁度评价指数均值分别为0.58~0.78、0.52~0.80。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为主效应,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交互作用不显著;除此之外,相对湿度、PM10、PM2.5是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城市公园绿地 空气负离子浓度 空气清洁度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余市森林游憩区空气负离子与PM_(2.5)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邹璐 丁颖 冯慧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共7页
为揭示江西省新余市森林游憩区空气负离子与PM_(2.5)时空分布特征、交互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对其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和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新余市森林游憩区与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年... 为揭示江西省新余市森林游憩区空气负离子与PM_(2.5)时空分布特征、交互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对其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和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新余市森林游憩区与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年变化趋势总体保持一致,全年中各月份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城市绿地;1月、3月和4月城市绿地PM_(2.5)浓度显著高于森林,其他月份差异不明显;夏季6—8月空气负离子和PM_(2.5)浓度分别达到其全年最高值和最低值。(2)森林环境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海拔升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M_(2.5)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随距地面垂直高度的增加,林分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先下降再上升后保持不变,PM_(2.5)含量逐渐降低,距地面高10 m处林冠中层具有较高的空气负离子和较低的PM_(2.5)含量。(3)不同季节森林空气负离子与PM_(2.5)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空气气压、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相关性各不相同。结果表明:新余市森林游憩区夏季、1000 m海拔山地、林冠层中部空气质量最优,是建设森林空气保健、疗养活动的理想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PM_(2.5) 空气质量 新余市 森林游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蔡露露 王聪慧 +2 位作者 张劲松 孟平 施光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2-1670,共9页
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 NAI)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到植被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NAI产生的重要来源,森林中的植被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NAI的影响机制和贡献潜力仍难以捉摸。以暖温带森林生态... 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 NAI)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到植被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NAI产生的重要来源,森林中的植被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NAI的影响机制和贡献潜力仍难以捉摸。以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I.)为对象,基于自动观测设备长期定位观测获取了气象、土壤性质、空气洁净度以及植被光合等数据,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和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森林植被和环境要素对NAI的影响机制和贡献潜力。结果表明,环境要素和植被光合对NAI的贡献差异显著,植被光合对NAI的贡献潜力为62.65%,环境要素对NAI的贡献率为37.35%。环境要素中太阳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的影响程度最大,分别为68.94%和16.55%。植被光合和PM2.5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影响NAI,而光合有效辐射、紫外辐射、土壤温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NAI。因此,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可以阐明植被光合与环境要素的变化对NAI的影响趋势,从而全面揭示了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产生NAI的作用机制以及环境对NAI的影响趋势,并为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对NAI的贡献潜力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结构方程 光合作用 气象要素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空气负离子供给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娜 张继平 +1 位作者 乔青 杨宁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04-2213,共10页
为探析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简称“绿隔地区”)空气负离子的供给时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植被生长季空气负离子监测数据定量评估了绿隔地区空气负离子供给能力,并分析了气象因子、植物群落因子对其供给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绿隔... 为探析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简称“绿隔地区”)空气负离子的供给时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植被生长季空气负离子监测数据定量评估了绿隔地区空气负离子供给能力,并分析了气象因子、植物群落因子对其供给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绿隔地区植被生长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呈先降后升再降的日变化特征,在14:00左右达到峰值。2022年绿隔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供给量为3.02×10^(21)个,供给能力为0.51×10^(16)个/m^(2),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简称“二绿地区”)空气负离子供给能力和供给量均明显优于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简称“一绿地区”),主要与森林面积比例、植物群落因子差异有关。②空气负离子浓度主要受温度影响,并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二绿地区对温度响应更显著,但相对湿度对其影响不显著。③空气负离子浓度受植物群落因子影响显著,植被覆盖度、林分阶段、群落结构为主要影响因子,并均与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植物群落因子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明显,在林分阶段上表现为近自然林>人工林,在林分类型上表现为混交林>纯林,在群落类型上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在群落结构上表现为乔灌草>乔灌>乔木>乔草。研究显示,乔灌草结构的针阔混交林的空气负离子供给能力最高,而乔草结构的针叶林供给能力最低,未来应重点加强近自然林营建,构建混交、复层、异龄、多功能森林群落,其中,一绿地区应重点进行林分类型和群落结构调整,二绿地区应重点关注群落类型和群落结构优化以及植被覆盖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供给能力 植物群落 气象因子 城市森林 绿化隔离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邹慧儒 彭友贵 唐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5-18,共4页
空气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和康养保健的重要功能,是监测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森林为空气负离子产生提供了良好环境。根据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森林空气负离子的产生机理、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分级评价标准。森林空... 空气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和康养保健的重要功能,是监测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森林为空气负离子产生提供了良好环境。根据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森林空气负离子的产生机理、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分级评价标准。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一般为早晨和傍晚浓度较高,中午浓度较低,夏秋季浓度高于冬春季;空气负离子浓度总体趋势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较大的海拔垂直梯度上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温度、湿度、林分类型、人为活动等因素也会对空气负离子浓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空气负离子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湿季不同海拔林分的空气负离子特征及微气候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司艳萍 陈俊 +1 位作者 曹凌仪 何荣晓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为研究湿季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取三亚南岛森林康养基地同一海拔的4种林分类型和不同海拔梯度的常绿阔叶林、槟榔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气负氧离子检测仪及气象记录仪在7—9月份进行数据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单... 为研究湿季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取三亚南岛森林康养基地同一海拔的4种林分类型和不同海拔梯度的常绿阔叶林、槟榔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气负氧离子检测仪及气象记录仪在7—9月份进行数据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4种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型,不同林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均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橡胶林>常绿阔叶林>槟榔林>母生林,群落结构越复杂、郁闭度越高,负离子变异性越小。2)受植物自身生理特性、群落结构等的影响,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微气候具有不同的线性相关关系。3)常绿阔叶林、槟榔林负离子浓度与海拔呈显著性负相关,槟榔林负离子浓度变异系数与海拔呈正相关。因此,4种不同林分中,橡胶林的康养效果最佳,其次为常绿阔叶林,今后在森林康养旅游中,可优先选择这两种林分进行游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空气负离子 微气候 植物群落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特点研究——以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11
作者 李庞婉 安静 +6 位作者 张永芳 黄磊 赵乾敏 刘振义 刘明瑶 刘诗颖 罗国红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32-38,共7页
采用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观测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数据,调查样地内植物配置形式,分析了植物配置模式与空气负离子(NAI)浓度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植物配置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主... 采用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观测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数据,调查样地内植物配置形式,分析了植物配置模式与空气负离子(NAI)浓度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植物配置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主要植物群落结构有: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乔、草;(2)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结构与NAI浓度的对应关系为:常绿乔—灌草(1159.46±90.4)ion/cm^(3)>落叶乔灌草(899.13±30.29)ion/cm^(3)>常绿乔(833.00±50.01)ion/cm^(3)>落叶乔(774.76±29.66)ion/cm^(3)>常绿乔灌(755.32±71.43)ion/cm^(3)>落叶乔草(708.1±62.76)ion/cm^(3)>草坪(446.69±22.30)ion/cm^(3);(3)依据花溪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结构与NAI的对应关系,我们推荐当地相适应的植物配置模式:(常绿)乔—灌—草:香樟—红叶石楠—玉簪、含笑—紫荆—葱兰、广玉兰—红花檵木—沿阶草;(落叶)乔—灌—草:榉树—秀丽槭—毛鹃、红枫—石榴—红叶石楠—唐菖蒲;(4)设置以NAI分布为主的游览路线,推荐以入口广场→花圃果香→乡愁桥→溪山魅影→月潭天趣路线为主。本研究探索植物群落结构及NAI浓度的对应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向,有助于城市公园中营造适宜健康的植物群落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市民提供游览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浓度 城市湿地公园 园林植物 植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其差异分析
12
作者 崔虎亮 王嘉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199-6206,共8页
植物群落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直接影响。于2022年4—12月在太原理工大学植物园开展实地观测,选取8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PM_(2.5)、PM_(10)等指标,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 植物群落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直接影响。于2022年4—12月在太原理工大学植物园开展实地观测,选取8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PM_(2.5)、PM_(10)等指标,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趋势不一致,春季呈上升趋势,其中09:00—10:00和17:00—18:00时段升幅较大,中午时段较为平稳;夏季呈上午上升、中午下降、下午再次上升的变化趋势,并且各植物群落在17:00—18:00时段达到全天最高值;秋季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即早晚时段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上午10:00—12:00达到全天最高值;冬季变化不明显;②不同植物群落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值高于春秋两季,且植被组成结构复杂的植物群落高于植被组成结构简单的群落,其中,S4(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核桃Juglans regia+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和S7(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两个植物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高于其他群落;③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不一致,总体呈现出与空气温度正相关,与相对湿度、PM_(2.5)和PM_(10)负相关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植物群落 影响因素 气象因素 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空气负离子浓度分级及评价标准研究
13
作者 姚绍锋 彭大清 +2 位作者 谢玎玲 向兴 张辉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61-68,共8页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迫切需要一个通用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分级及其评价标准,对各类范围或环境的空气负离子状况进行统一分级或评价,为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供参考;结合国内外各类空气负离子浓度分级或评价标准和实践...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迫切需要一个通用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分级及其评价标准,对各类范围或环境的空气负离子状况进行统一分级或评价,为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供参考;结合国内外各类空气负离子浓度分级或评价标准和实践,提出了包含浓度区域、浓度级别、空气清洁度、空气清新度、健康等级和综合等级等多项指标的通用空气负离子浓度分级及评价标准,并应用该标准对一些常见生产生活环境的空气负离子状况进行了分级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 空气负离子 分级 评价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水县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4
作者 何杭骏 覃艺舒 +3 位作者 黄灿娇 罗浩源 李嗣标 张凌云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4期281-283,共3页
利用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站(2018—2022年)、体育公园站、三友瀑布站(2021年7月—2022年7月)空气负离子浓度数据及气象资料,分析了融水县县城区域和乡村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和不同时间尺度下各种因子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 利用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站(2018—2022年)、体育公园站、三友瀑布站(2021年7月—2022年7月)空气负离子浓度数据及气象资料,分析了融水县县城区域和乡村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和不同时间尺度下各种因子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1)融水县乡村区域空气负离子浓度年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且峰值出现时间和融水县的汛期基本同步。夏季日平均值最大且日变化剧烈,这是雨滴碰撞导致的。(2)县城的年变化特征不明显,县城浓度日平均值冬季较大、日变化特征明显。冬季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增加与人类活动的减少和冬季的阴雨天气有关。(3)降水过程中的充沛的水汽条件和降水运动对水分子的剪切作用,与Lenard效应的叠加是乡村区域空气负离子浓度高的主要原因。雨天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不再遵循季节性的日变化特征,其浓度明显受到降水的影响。在融水县乡村区域,雨量越大,空气负离子浓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浓度 时空变化特征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负离子与温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78
15
作者 王继梅 冀志江 +2 位作者 隋同波 王静 金宗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70,共3页
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温度、湿度和温湿度同时改变时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湿度对负离子浓度有明显作用,随湿度逐渐升高(相对湿度10%~80%),负离子浓度从200个 cm3升至8000个 cm3以上,负离子浓度上升的幅度随湿度增加逐渐增... 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温度、湿度和温湿度同时改变时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湿度对负离子浓度有明显作用,随湿度逐渐升高(相对湿度10%~80%),负离子浓度从200个 cm3升至8000个 cm3以上,负离子浓度上升的幅度随湿度增加逐渐增大;负离子浓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5~40℃之间);温湿度同时变化时,负离子浓度变化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相对湿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0
16
作者 章志攀 俞益武 +1 位作者 孟明浩 孔邦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对空气负离子的基本概念、空气负离子的产生机理与保健医疗作用、旅游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评价方法与浓度分布规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空气负离子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保健产品和科普产品的开发思路,对未来应重点关注... 对空气负离子的基本概念、空气负离子的产生机理与保健医疗作用、旅游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评价方法与浓度分布规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空气负离子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保健产品和科普产品的开发思路,对未来应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空气负离子 旅游环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0
17
作者 潘剑彬 董丽 +2 位作者 廖圣晓 乔磊 晏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4,共6页
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典型群落环境内外选定样点和对照点,并于2009年8月18—20日连续测定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结果表明:不同的群落结构条件下,乔灌草复合植物群落在影响负离子的产生效果方面要优于简单植物群落结构,尤其高于单... 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典型群落环境内外选定样点和对照点,并于2009年8月18—20日连续测定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结果表明:不同的群落结构条件下,乔灌草复合植物群落在影响负离子的产生效果方面要优于简单植物群落结构,尤其高于单层的群落结构,同时其与负离子浓度的相关性最大;不同的植被类型条件下,大面积的落叶阔叶林区域的负离子浓度要显著高于针阔叶混交林区域和针叶林区域。最后,综合比较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湿度的关系,发现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植被生态效应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城市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姥山林场不同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28
18
作者 刘欣欣 华超 +2 位作者 张明如 张建国 柳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6-373,共8页
为探讨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选择2010年春、夏、秋和冬4个季节的晴天,对浙江淳安千岛湖姥山林场6种类型的森林群落的空气负离子、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小气候因子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①千岛湖姥山林场空... 为探讨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选择2010年春、夏、秋和冬4个季节的晴天,对浙江淳安千岛湖姥山林场6种类型的森林群落的空气负离子、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小气候因子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①千岛湖姥山林场空气负离子浓度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较低;②6种类型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年平均浓度均在1 000个.cm-3以上,天然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人工森林群落,常绿阔叶树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针叶树群落;③不同季节空气质量评价系数变化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④天然森林群落冬季空气清洁度为B级,其他季节均为A级,人工森林群落夏季和秋季空气清洁度为A级,春季为B级,而冬季仅为C级。综合比较不同季节单级系数和空气质量评价系数的变化差异,认为天然森林群落空气质量高于人工森林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千岛湖 森林群落 空气负离子 空气质量 单优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空气负离子浓度对北京地区空气清洁度进行初步评价 被引量:55
19
作者 邵海荣 杜建军 +2 位作者 单宏臣 周冰冰 任云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9,共4页
根据北京地区3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的实测资料,利用空气离子单极系数及安倍空气离子评价指数对北京地区空气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从市中心向近郊、远郊,空气清洁度逐渐变好;一年中以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冬季最差;有林地区... 根据北京地区3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的实测资料,利用空气离子单极系数及安倍空气离子评价指数对北京地区空气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从市中心向近郊、远郊,空气清洁度逐渐变好;一年中以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冬季最差;有林地区空气清洁度明显好于无林地区,阔叶林在春、夏季清洁空气的作用要好于针叶林,秋、冬季则针叶林好于阔叶林,全年平均针叶林好于阔叶林,但针叶林各季差异不大,阔叶林则夏季明显好于其他各季;溪流和瀑布等动态水在净化周围地区空气上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单极系数 空气清洁度 空气质量 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游憩区空气负离子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321
20
作者 吴楚材 郑群明 钟林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5-81,共7页
选择南方有代表性的森林游憩区进行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水平研究 ,结果表明 :(1)不同林分类型的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较大。 (2 )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成显著负相关 ,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正相关。 (3)森林游憩区中水体... 选择南方有代表性的森林游憩区进行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水平研究 ,结果表明 :(1)不同林分类型的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较大。 (2 )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成显著负相关 ,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正相关。 (3)森林游憩区中水体对负离子水平的影响较大。其中动态水大于静态水 ,瀑布大于溪流。(4)森林中空气负离子浓度还呈现出一定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5 )建筑材料对空气负离子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游憩区 森林环境 空气负离子水平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