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草覆盖还田对华南双季晚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水清 钟旭华 +1 位作者 黄农荣 吕国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4-290,共7页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稻草覆盖还田和无稻草还田2种处理和4种氮肥处理,并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稻草覆盖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晚稻产量,4个施氮处理表现一致。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稻草覆盖还田促进水稻分...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稻草覆盖还田和无稻草还田2种处理和4种氮肥处理,并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稻草覆盖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晚稻产量,4个施氮处理表现一致。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稻草覆盖还田促进水稻分蘖,最高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协同提高,最终使有效穗数显著增加。稻草还田增强群体物质生产能力,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提高,最终提高了地上部干物质量。稻谷产量与不同时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及茎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稻草覆盖还田的情况下,增加前期施氮量对稻谷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草覆盖还田 稻谷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干物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覆盖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水清 钟旭华 +1 位作者 黄农荣 吕国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1-616,共6页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覆盖还田和不还田2种稻草还田处理,4种氮肥处理,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稻草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显著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其总吸氮量比稻草不还...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覆盖还田和不还田2种稻草还田处理,4种氮肥处理,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稻草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显著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其总吸氮量比稻草不还田处理增加13.7%~20.3%,但对不同生育阶段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影响不大。与稻草不还田处理相比,稻草还田处理的水稻在分蘖中期(MT)、穗分化始期(PI)和抽穗期(HD)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实地养分管理(N1)的MT时期除外]。稻草还田可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RE)、农学利用率(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两年平均,稻草还田处理的RE比稻草不还田处理提高8.23个百分点,相对提高23.4%,达极显著水平。AE、RE、PFP与MT~PI期间的吸氮量呈正相关,其中AE和PFP达极显著水平。RE与HD~MA期间的吸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MT施氮、促进MT~PI期间的氮素吸收对提高AE、RE和PFP有重要意义。创造条件增加抽穗后的氮素吸收,对于提高RE、减少氮肥损失和面源污染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草覆盖还田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覆盖还田对直播冬油菜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昆昆 刘秋霞 +4 位作者 朱芸 李小坤 任涛 鲁剑巍 丛日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7-1055,共9页
[目的]冬油菜产量常受限于季节性干旱、冬季低温以及土壤肥力较低等因素。考虑到秸秆还田有培肥土壤的优势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草过剩的现实,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稻油轮作区稻草覆盖还田对直播冬油菜生长的影响,探讨稻草整株覆盖还田对直... [目的]冬油菜产量常受限于季节性干旱、冬季低温以及土壤肥力较低等因素。考虑到秸秆还田有培肥土壤的优势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草过剩的现实,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稻油轮作区稻草覆盖还田对直播冬油菜生长的影响,探讨稻草整株覆盖还田对直播油菜生育期内密度、株高、根茎粗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14 2015和2015 2016年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场进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1)对照,不施肥稻草不还田(CK);2)不施肥稻草覆盖还田(S);3)单施化肥(NPK);4)稻草覆盖还田配施化肥(NPK+S)。施肥处理(NPK、NPK+S)肥料用量为N 180 kg/hm^2、P2O5 60 kg/hm^2、K2O75 kg/hm^2、硼砂15 kg/hm^2。分别于油菜苗期、蕾薹期、花期、角果期和成熟期取样,测定油菜地上部生物量,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并在田间监测油菜生育期内密度、株高和根茎粗。[结果]稻草覆盖还田提高土壤最低温度0.6~1.2℃(播后95天),降低土壤最高温度0.8~1.8℃(播后184天),缩小土壤温度变幅2.3℃(播后95~184天),提高土壤平均含水量8.0%~8.9%(播后48~184天)。与稻草不覆盖相比,稻草覆盖还田减少冬油菜80%以上的出苗密度;与出苗密度相比,成熟期CK、S、NPK和NPK+S处理的密度分别降低71.3%、40.3%、69.5%和32.1%,稻草还田处理的油菜生育期内密度降低幅度小于稻草不还田处理。油菜成熟期S处理的根茎粗和株高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22.7%和8.3%,NPK+S和NPK处理株高和根茎粗无明显差异。两年结果表明,S处理的最大生物量较CK平均增加了88.6%,与NPK处理相比,NPK+S处理的地上部苗期生物量降低3.7%~27.9%,角果期生物量平均增加28.1%。CK和S处理氮、磷和钾素积累量均在蕾薹期花期差异较大,成熟期S处理的氮、磷积累量分别较CK高28.6%~268.2%、93.3%~253.1%,两年增产率分别为218.8%和28.5%;施肥处理(NPK、NPK+S)冬油菜氮、磷和钾积累量随生育期持续增加,均在角果期达到最大值,与NPK相比,NPK+S处理分别提高成熟期油菜氮、磷和钾积累量18.1%~19.1%、23.7%~36.9%和28.3%~56.9%,两年分别增产1811和1032 kg/hm^2,增产率分别达到25.6%和20.3%。[结论]稻草覆盖还田能缓解气温骤变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保持土壤含水量,缓解土壤干旱。稻草覆盖还田前期抑制直播冬油菜的出苗密度,后期可维持冬油菜密度的稳定,同时对冬油菜的生长、生物量、产量和养分吸收量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覆盖还田 直播冬油菜 密度 产量 养分吸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叔君 唐瑞宝 《作物研究》 1994年第2期45-45,共1页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陈叔君,唐瑞宝(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许多地方都有稻草还田的习惯,这对于平衡土壤钾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晚稻中后期的养分和提高晚稻产量都有重要作用。但在...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陈叔君,唐瑞宝(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许多地方都有稻草还田的习惯,这对于平衡土壤钾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晚稻中后期的养分和提高晚稻产量都有重要作用。但在稻草还田的方法上人们都习惯于将新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稻草覆盖还田 免耕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抛秧技术的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卢辉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稻草覆盖还田 免耕抛秧技术 生长 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子毛 熊啸锋 胡德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41-42,45,共3页
为探索免耕稻草覆盖还田对晚稻生产的综合效应,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稻草全量覆盖还田和50%覆盖还田对晚稻生长、产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不同用量稻草覆盖还田虽然分蘖前期由于稻草未分解,禾苗生长较慢,但分... 为探索免耕稻草覆盖还田对晚稻生产的综合效应,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稻草全量覆盖还田和50%覆盖还田对晚稻生长、产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不同用量稻草覆盖还田虽然分蘖前期由于稻草未分解,禾苗生长较慢,但分蘖后期稻草分解释放养分,能促进禾苗生长,与翻耕稻草不还田相比,增产5.4%~12.6%,并且对土壤通气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免耕稻草覆盖还田节省了耕田成本,增加了收入,经济效益显著,是一项节本增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在适宜条件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栽培 稻草覆盖还田 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克君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21-21,共1页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是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稻田耕作新型技术模式,它集成了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水稻抛栽和小麦(油菜)撒播等几项省工、省水、省钱的先进技术。由于该技术模式操作简便,应用效果好,群众...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是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稻田耕作新型技术模式,它集成了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水稻抛栽和小麦(油菜)撒播等几项省工、省水、省钱的先进技术。由于该技术模式操作简便,应用效果好,群众易于接受,目前已作为一项农业重大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有三大突出优点:第一,大大地降低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栽培技术 稻草覆盖还田 节水农业 大面积推广 沃土工程 生态保护 秸秆还田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插晚稻
8
作者 陈同旺 《湖南农业》 1996年第8期7-7,共1页
在稻草还田方式上,人们习惯于将稻草撤施在田面经犁、耙田将稻草压入泥层后再移栽晚稻,这容易引起晚稻生长前期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新鲜稻草的过程中与水稻发生争氮的矛盾。从1991年开始,我们进行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插晚稻秧的试验、示范,... 在稻草还田方式上,人们习惯于将稻草撤施在田面经犁、耙田将稻草压入泥层后再移栽晚稻,这容易引起晚稻生长前期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新鲜稻草的过程中与水稻发生争氮的矛盾。从1991年开始,我们进行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插晚稻秧的试验、示范,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稻草覆盖还田 免耕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覆盖对马铃薯土壤养分释放及养分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新明 程根 +1 位作者 徐鹏举 曹先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66,共8页
【目的】探索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稻草覆盖还田模式下稻草N、P、K释放和土壤N、P、K养分平衡的特征。【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稻草覆盖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状况进行研究。【结果】稻草覆盖还田82 d后,其C、P含量变化较小,K含... 【目的】探索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稻草覆盖还田模式下稻草N、P、K释放和土壤N、P、K养分平衡的特征。【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稻草覆盖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状况进行研究。【结果】稻草覆盖还田82 d后,其C、P含量变化较小,K含量降低93.96%,而N含量却提高了49.22%;覆盖稻草可为土壤提供大量养分且以K居多,每覆盖还田100 kg稻草可为马铃薯生长提供N 0.42 kg、P 0.14 kg(P2O5)和K 1.70 kg(K2O);稻草腐解率为70.87%;各养分累积释放率表现为:K>C>P>N,C、N和P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1.89%、56.85%和68.75%,K累积释放率最高,为98.22%。覆盖稻草和施用钾肥对土壤K平衡影响较大,不施钾肥和稻草土壤的K亏缺达163.80 kg/hm2,覆盖稻草或施用钾肥均可有效降低土壤钾素亏缺量,稻草与钾肥配合施用可使土壤K收支平衡,甚至盈余。【结论】在稻草覆盖还田情况下,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以降低生产成本,缓解我国钾肥资源匮乏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养分释放 养分平衡 稻草覆盖还田 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的技术优势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鸿 刘定辉 何卫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26-27,共2页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根据我省土壤、光热、降水和耕作制度等特点,对传统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改革创新的集免耕、稻草覆盖还田,间套作三大技术为一体的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稻草覆盖栽培 秋马铃薯 效益分析 免耕 优势 四川 稻草覆盖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规范与关键技术
11
作者 张鸿 刘定辉 何卫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9期17-19,共3页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的粮经饲菜兼用作物,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种植业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在两熟制稻区增种一季秋马铃薯,是发展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方式。为适应现代农业对生产技术简化、高产、高效的要...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的粮经饲菜兼用作物,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种植业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在两熟制稻区增种一季秋马铃薯,是发展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方式。为适应现代农业对生产技术简化、高产、高效的要求,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集成了免耕、稻草覆盖还田、间套作三大技术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栽培技术 稻草覆盖栽培 秋马铃薯 免耕 马铃薯生产 四川 稻草覆盖还田 农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