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稳定扩散与自适应增强技术的服装模特图像生成方法
1
作者 刘大伟 于碧辉 +4 位作者 石珈维 魏靖烜 史慧洋 靳赫烜 孙林壮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67-2273,共7页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生成模型的发展,图像生成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已广泛应用在电子商务的产品展示中以增强用户交互体验。逼真服装模特生成是图像生成技术与电子商务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技术之一。然而,服装模特生成技术在电商应用中...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生成模型的发展,图像生成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已广泛应用在电子商务的产品展示中以增强用户交互体验。逼真服装模特生成是图像生成技术与电子商务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技术之一。然而,服装模特生成技术在电商应用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在生成高质量、真实感的服装图像方面,难以精确呈现服装的事实一致性、纹理和细节,相比于真实图像的自然度和一致性较差。为了提升服装模特生成技术在电商应用中的效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稳定扩散生成模型LoRA-DAE。通过低秩分解优化跨注意力层和卷积层的权重调整机制,并在生成过程的方向扩散步骤中添加自适应增强模块;采用细粒度的纹理增强策略,动态调整生成过程中的纹理与细节分布,解决了当前主流服装模特图像生成模型的纹理模糊和边缘失真等问题,提升了服装图像的细节表达能力和整体真实感。实验结果表明,LoRA-DAE在Fashion Mannequin数据集上取得了优于主流方法的性能表现,生成的模特图像在感知质量(用户评价)、定量指标(FID、IS、PSNR、SSIM值)和多模态大模型VQA评估上均具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扩散 图像生成 自适应增强 模型微调 多模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稳定扩散模型的蓝印花布单纹样自动生成 被引量:4
2
作者 冉二飞 贾小军 +2 位作者 王子祥 谢昊 许聪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7,共10页
蓝印花布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传承创新意义。为了自动生成蓝印花布新纹样,提出一种端到端的蓝印花布单纹样自动生成方法。针对蓝印花布的抽象风格和小数据集问题,改进动态低秩自适应算法(DyLoRA),提出了新的参数分解法来... 蓝印花布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传承创新意义。为了自动生成蓝印花布新纹样,提出一种端到端的蓝印花布单纹样自动生成方法。针对蓝印花布的抽象风格和小数据集问题,改进动态低秩自适应算法(DyLoRA),提出了新的参数分解法来提高参数矩阵的秩,从而实现对稳定扩散模型的微调,最后将稳定扩散模型的语义信息与承载蓝印花布风格的DyLoRA模块结合,并利用控制网络(Controlnet)控制图形结构,自动生成蓝印花布新的单纹样。使用上述方法进行蓝印花布纹样生成实验,并与原始的DyLoRA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DyLoRA微调和Controlnet控制的模型能通过文本信息自动生成新的单纹样,且主观性上与原始风格最接近,有助于蓝印花布的数字化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印花布 深度学习 动态低秩自适应 稳定扩散模型 单纹样 纹样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中钢去钝化氯化物阈值和非稳定扩散函数值的快速测定
3
《腐蚀与防护》 CAS 2003年第4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混凝土 钢筋 去钝化氯化物 阈值 稳定扩散函数值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物种反应扩散系统扩散驱动不稳定性的判定
4
作者 宁静 李艳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3,共3页
讨论了含有n(n≥3)个物种的反应扩散系统的扩散驱动不稳定性,通过分析其线性化矩阵特征多项式的零次项,得到了系统产生扩散驱动不稳定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关键词 扩散驱动不稳定 特征值 主子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式多头注意力机制的虚拟试穿网络
5
作者 黄丽丽 郑军红 +1 位作者 金耀 何利力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05,共10页
为解决现有虚拟试穿模型的服装特征与细节容易丢失(如无法准确识别服装的长短袖、颜色及袖、领口细节)等问题,提出基于交互式多头注意力机制的虚拟试穿网络。在StableVITON模型的服装编码块中引入交互式多头注意力机制,促进不同头之间... 为解决现有虚拟试穿模型的服装特征与细节容易丢失(如无法准确识别服装的长短袖、颜色及袖、领口细节)等问题,提出基于交互式多头注意力机制的虚拟试穿网络。在StableVITON模型的服装编码块中引入交互式多头注意力机制,促进不同头之间的交互,学习丰富的特征相关性,从而增强网络注意力性能,保留更多的服装特征和细节。在VITON-HD数据集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主流模型相比,该虚拟试穿网络的服装整体特征、局部细节更加真实;与StableVITON模型相比,该网络在平均结构相似性(SSIM)上提高了1.53%,平均感知图像相似度(LPIPS)降低了0.71%,平均弗雷歇距离(FID)降低了0.15%,平均核Inception距离(KID)降低了1.14%。该虚拟试穿网络有效保留了服装特征细节,显著增强了图像的保真度,其合成的试穿图像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可广泛应用于虚拟试穿等数字时尚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 多头注意力 StableVITON 虚拟试穿 稳定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脑电图高质量视频重建技术
6
作者 赵旭姣 李瑶 +2 位作者 孙霖慧 杨艳丽 郭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117-8126,共10页
为探索大脑与视觉之间的联系,提高大脑活动重建视频的清晰度与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名为高质量脑电视频重建(high quality electroencephalogram video reconstruction,HQEEGVR)的方法进行脑电信号重建视频。首先,提出三分支脑电特征提取... 为探索大脑与视觉之间的联系,提高大脑活动重建视频的清晰度与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名为高质量脑电视频重建(high quality electroencephalogram video reconstruction,HQEEGVR)的方法进行脑电信号重建视频。首先,提出三分支脑电特征提取网络——掩蔽时空频融合网络(masking spatio-temporal frequency fusion network,MSTFFNet)从脑电信号中提取大脑活动信息,深入挖掘大脑活动变化背后的语义,同时提取时空频信息;其次,引入跨模态对比学习,对齐脑电、文本、图像特征,以便生成阶段使用;然后,提出级联视频扩散模型,具体来说,先利用稳定扩散模型以脑电特征为条件生成参考视频帧,接着以视频帧为参考,融入运动矢量,引入视频扩散模型捕捉视频时间特征;最终生成高质量视频。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重建视频的主体、动作、颜色、语义等方面表现较好。可见利用脑电信号可以捕获大脑活动的视觉与语义信息,从而重建高保真度和视觉真实性的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掩蔽时空频融合网络 稳定扩散模型 视频扩散模型 运动矢量 视频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克拉克瓷纹样生成与修复研究
7
作者 任玉洁 鲁浩天 刘驰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135,共10页
克拉克瓷作为16~1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载体,其装饰纹样蕴含着跨文化的交融特征,但传统研究方法难以系统解析其纹样生成规律与文化基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扩散模型的克拉克瓷纹样智能生成方法,通过构建多维度文化特征数据... 克拉克瓷作为16~1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载体,其装饰纹样蕴含着跨文化的交融特征,但传统研究方法难以系统解析其纹样生成规律与文化基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扩散模型的克拉克瓷纹样智能生成方法,通过构建多维度文化特征数据库,结合低秩自适应微调与ControlNet结构控制技术,突破了现有AI生成模型的文化语义脱节与结构失序瓶颈。实验采用709件克拉克瓷图像数据,通过LoRA实现参数高效微调,保留了纹样风格特征;引入ControlNet线稿约束机制,精准控制主纹样、副纹样与附加纹样的开光布局。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纹样在保持青花瓷美学特征的同时,能稳定呈现中心对称、八开光等典型结构。本研究构建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再生技术范式,通过跨模态语义嵌入实现了纹样文化基因的可控表达,为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设计提供了方法论支持。未来研究将深化跨文化符号解构算法,拓展复杂纹样的生成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克瓷 稳定扩散模型 低秩自适应 CONTROLNET 装饰纹样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算法在风景园林生成设计中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然 罗晓敏 +1 位作者 何越衡 赵晶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3,共12页
【目的】测试目前常见的生成式算法在风景园林生成设计中的表现,尝试探讨不同的生成式算法在各个设计环节应用的优劣势。【方法】构建“方案文本生成—场地布局生成—平面图渲染—效果图生成”的风景园林方案生成设计理论框架,在同一个... 【目的】测试目前常见的生成式算法在风景园林生成设计中的表现,尝试探讨不同的生成式算法在各个设计环节应用的优劣势。【方法】构建“方案文本生成—场地布局生成—平面图渲染—效果图生成”的风景园林方案生成设计理论框架,在同一个输入条件下测试不同算法在各个设计环节的表现。【结果】方案文本生成算法方面,测试了大语言模型及其在下游应用中的适应性调整方法,包括二次预训练及微调、检索增强生成、多代理系统的方法;图像生成算法方面,测试了大型文生图预训练模型及微调方法、图像结构控制方法;另外,将文生图模型与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布局生成算法、参数化三维模型生成系统结合,并测试其在各个阶段的表现。【结论】目前大型预训练模型以其在通用领域的生成能力为生成设计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预训练模型提供的只是基础的通用能力,从通用领域到风景园林领域的适应性研究还需要检索、控制、微调等多种技术手段协作以开发全面的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工智能 生成设计 大语言模型 稳定扩散模型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AI”模式下的湖南土特产包装创新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纪向宏 夏宇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01-312,共12页
目的探究“非遗+AI”新模式下湖南土特产包装的创新设计形式,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提升土特产包装的文化内涵,提高传统包装的科技含量,以适应当代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审美和消费需求。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分析“非遗+AI”模... 目的探究“非遗+AI”新模式下湖南土特产包装的创新设计形式,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提升土特产包装的文化内涵,提高传统包装的科技含量,以适应当代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审美和消费需求。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分析“非遗+AI”模式与当代湖南土特产包装的设计现状,了解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不同需求,总结设计策略,并基于“非遗+AI”新模式下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借助SD(Stable Diffusion,稳定扩散模型)架构下的Lora模型(Low-RankAdaptation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大语言模型的低秩适用方法),进行踏虎凿花在岳阳王鸽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实践。结果生成出紧跟新时代数字技术,驱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包装设计图案,从而实现湖南土特产包装的创新设计探索。结论基于“非遗+AI”模式下的SD模型技术,对泸溪踏虎凿花进行创新转化并应用在湖南土特产岳阳王鸽包装设计中,既活化了传统手工艺的表达形式,又创新了土特产的包装表现手法,为其他非遗文化元素和产品包装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AI” 包装设计 湖南土特产 踏虎凿花 SD(稳定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互连中Ta/Ta-N和Ti/Ta-N双层膜的扩散阻挡性能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明智 谢中 +1 位作者 周艳明 马扬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7-31,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SiO2/Si基底上沉积Cu/Ta/Ta-N及Cu/Ti/Ta-N薄膜,在高纯的Ar/H2气氛保护下对样品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用XRD、SEM、EDS及四探针电阻测试仪(FPP)等分析测试方法对Ta/Ta-N和Ti/Ta-N双层薄膜的热稳定性及互扩散阻挡性能进行...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SiO2/Si基底上沉积Cu/Ta/Ta-N及Cu/Ti/Ta-N薄膜,在高纯的Ar/H2气氛保护下对样品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用XRD、SEM、EDS及四探针电阻测试仪(FPP)等分析测试方法对Ta/Ta-N和Ti/Ta-N双层薄膜的热稳定性及互扩散阻挡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低于700℃时,Cu/Ta/Ta-N/SiO2/Si和Cu/Ti/Ta-N/SiO2/Si多层膜结构表面平整,方阻值均比较小(Cu/Ta/Ta-N/SiO2/Si约为0.175Ω/□,Cu/Ti/Ta-N/SiO2/Si约为0.154Ω/□);当退火温度到达700℃时,Cu/Ta/Ta-N/SiO2/Si试样开始出现Ta2O5和Cu3Si,由于Cu向基底扩散打破Si-Si和Si-O键,Si、O经扩散通道分别与Cu、Ta反应生成了Cu3Si和Ta2O5,表明Ta/Ta-N阻挡层开始失效;而Cu/Ti/Ta-N/SiO2/Si试样的Cu/Ti相界面形成了很薄的扩散溶解层——Cu4Ti、Cu4Ti3与Cu3Ti2,有力地阻断Cu向基底扩散的通道,从而提高了Ti/Ta-N双层膜的阻挡性能,使Ti/Ta-N双层膜对Cu的有效阻挡温度高达700℃。因此,Ti/Ta-N双层膜是一种良好的扩散阻挡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 Ta-N TI Ta-N阻挡层热稳定性互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稳定度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几种稳定度分类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曹文俊 朱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2-147,共6页
关键词 大气 扩散稳定 参数计算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宁 张帆 +3 位作者 钟生辉 于江飞 彭志军 刘海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1,38,共8页
在一个恒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开展了一系列圆柱形膨胀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临界贝克莱数、扰动对数增长率和临界火焰半径等理论分析研究了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初始压力1MPa、初始温度358K、... 在一个恒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开展了一系列圆柱形膨胀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临界贝克莱数、扰动对数增长率和临界火焰半径等理论分析研究了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初始压力1MPa、初始温度358K、当量比0.8~1.6条件下,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非单调性增加,在当量比为1.2时不稳定性最为强烈。原因是热扩散(thermal diffusion,TD)不稳定性分子扩散影响明显,随着当量比的变化而急剧变化,当量比增加,扰动对数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相反,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对当量比并不敏感。此外,在当量比低于1.2时,几乎保持恒定的临界贝克莱数和急剧减小的火焰厚度导致临界火焰半径大幅下降,并在1.2处达到最小值。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显示出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流体动力学不稳定 扩散稳定 数值模拟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氢气-乙醇球形膨胀火焰的层流燃烧速度和火焰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衍 张嘉玮 王筱蓉 《新能源进展》 CSCD 2023年第1期69-75,共7页
在初始温度为400 K、不同的初始压力(0.1 MPa、0.4 MPa)、氢气比例(70%、80%)和当量比(0.7~1.4)条件下进行氢气-乙醇预混燃烧实验,使用高速纹影技术记录火焰传播图像。对氢气-乙醇球形膨胀火焰中的层流燃烧速度(LBV)进行实验研究,发现LB... 在初始温度为400 K、不同的初始压力(0.1 MPa、0.4 MPa)、氢气比例(70%、80%)和当量比(0.7~1.4)条件下进行氢气-乙醇预混燃烧实验,使用高速纹影技术记录火焰传播图像。对氢气-乙醇球形膨胀火焰中的层流燃烧速度(LBV)进行实验研究,发现LBV随着氢气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压力升高却有着负影响。对火焰发展不同阶段的火焰形貌进行了研究。当火焰表面的大裂纹分裂出现小裂纹并且导致新细胞再生时,火焰变得不稳定。通过热膨胀比、火焰厚度和刘易斯数等参数考察了流体动力学效应和热扩散效应对火焰固有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动力不稳定性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热扩散不稳定性对压力变化的敏感性较低。此外,增加氢气比例或初始压力会导致火焰更早遭受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乙醇 层流燃烧速度 流体动力学不稳定 扩散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人工林落叶松木材水分移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仁梅 沈隽 +2 位作者 何灵芝 刘亚兰 徐兰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3,共3页
通过在不同恒定的温度场中的试验 ,研究分析了人工林落叶松 (Larixolgensis.A)木材中 ,水分在非稳定状态下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木材水分在非稳定状态下的扩散及其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稳定扩散 含水率 人工林 落叶松 温度 木材水分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的复杂非线性特性
15
作者 翟持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为探究自振荡凝胶的自组织特性,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探讨BZ(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的周期性结构,并利用Andronov-Hopf分岔理论分析自振荡凝胶化学能守恒关系;基于反应-扩散不稳定性原理进行仿真模拟与分析,探讨化学图斑的形成机制。研... 为探究自振荡凝胶的自组织特性,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探讨BZ(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的周期性结构,并利用Andronov-Hopf分岔理论分析自振荡凝胶化学能守恒关系;基于反应-扩散不稳定性原理进行仿真模拟与分析,探讨化学图斑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驱动自振荡凝胶机械运动的BZ反应是典型的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系统,过高的化学势输入导致系统失稳,在涨落效应的激励下凝胶自发进行周期性的形变作用。BZ反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为探索和调控智能软材料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振荡凝胶 智能软材料 周期性结构 Andronov-Hopf分岔 扩散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tero-metallic lithiophilic sites to assist sustained diffusion-deposition of Li^(+) toward stable lithium metal anodes
16
作者 HUANG Shao-zhen HE Pan +2 位作者 YU Hua-ming LI Hui-miao CHEN Li-b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2期4437-4448,共12页
Lithium metal stands out as an exceptionally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boasting an extraordinarily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and impressive energy density.Despite these advantageous characters,the issues of dendrite fo... Lithium metal stands out as an exceptionally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boasting an extraordinarily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and impressive energy density.Despite these advantageous characters,the issues of dendrite formation and volume expansion of lithium metal anodes lead to performance decay and safety concerns,significantly impeding their advancement towards widespread commercial viability.Herein,a lithium-rich Li-B-In composite anode with abundant lithophilic sites and outstanding structural stability is reported to address the mentioned challenges.The evenly distributed Li-In alloy in the bulk phase of anodes act as mixed ion/electron conductors and nucleation sites,facilitating accelerated Li ions transport dynamics and suppressing lithium dendrite formation.Additionally,these micron-sized Li-In particles in LiB fibers framework can enhance overall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provide sufficient interior space to accommodate the volume changes during cycling.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B-In composite anode exhibits long-term cyclability,superior rate performance and high-capacity retention.This work confirms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a 3 D skeleton and hetero-metallic lithiophilic sites can achieve stable and durable lithium metal anodes,offering innovative insights for the practical deployment of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metal anodes lithiophilic sites intermetallic phase enhanced structural stability fast ion dif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游走方法模拟计算脏弹袭击后的放射性剂量分布 被引量:3
17
作者 卓俊 黄流兴 +1 位作者 牛胜利 谢红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6-1112,共7页
为研究脏弹爆炸在下风方向造成的放射性辐射危害,基于随机游走方法建立了脏弹恐怖袭击后放射性烟团在大气中扩散的计算模型。结合烟云源项模型和剂量模型,计算研究了小风条件下137 Cs脏弹爆炸时,不同大气稳定度扩散等级时放射性烟团对... 为研究脏弹爆炸在下风方向造成的放射性辐射危害,基于随机游走方法建立了脏弹恐怖袭击后放射性烟团在大气中扩散的计算模型。结合烟云源项模型和剂量模型,计算研究了小风条件下137 Cs脏弹爆炸时,不同大气稳定度扩散等级时放射性烟团对下风方向公众的辐照剂量。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稳定度扩散等级对下风方向的辐照水平和分布有明显影响。大气越不稳定,放射性烟云横向扩散范围越广,同时剂量随下风方向距离降低得越快,超公众辐照限值的放射性污染面积也越小。稳定度扩散等级为F时,超公众剂量限值的污染区域面积和下风方向1km处的辐射剂量分别是等级为A时的4倍和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弹 随机游走 大气扩散 稳定扩散等级 放射性烟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画自动生成方法及其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18
作者 林津民 章义来 胡开华 《陶瓷学报》 2025年第4期840-848,共9页
采用传统国画装饰陶瓷产品由来已久,深受中外消费者喜爱。然而,手工绘制国画对专业技艺要求较高,存在门槛高、版权争议多、可选范围有限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稳定扩散模型的国画生成方法。该方法引入双层U-net结构,结合加入卷... 采用传统国画装饰陶瓷产品由来已久,深受中外消费者喜爱。然而,手工绘制国画对专业技艺要求较高,存在门槛高、版权争议多、可选范围有限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稳定扩散模型的国画生成方法。该方法引入双层U-net结构,结合加入卷积层控制的低秩自适应算法进行微调训练,并利用控制网络调整图像边框和布局。实验表明,该方法能通过文本或图片实现国画的自动生成,并借助提示词工程进一步提升生成质量。通过陶瓷三维模型展示验证,使陶瓷装饰设计更加高效便捷,同时提升了设计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产品个性化定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 图像生成 稳定扩散模型 低秩自适应算法 U-net 提示词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