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NH_(3)-SCR脱硝活性及SO_(2)/H_(2)O耐受性能研究
1
作者 焦坤灵 焦晓云 +3 位作者 刘佳杰 汪思瀛 李娜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7,75,共7页
采用球磨、微波焙烧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NH_(3)-SCR脱硝催化剂。通过BET、SEM-EDS、XRD、NH_(3)-TPD、H_(2)-TPR分析了催化剂脱硝活性及SO_(2)/H_(2)O耐受性能。结果表明:NH_(3)SO_(3)改性使催化剂脱硝活性... 采用球磨、微波焙烧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NH_(3)-SCR脱硝催化剂。通过BET、SEM-EDS、XRD、NH_(3)-TPD、H_(2)-TPR分析了催化剂脱硝活性及SO_(2)/H_(2)O耐受性能。结果表明:NH_(3)SO_(3)改性使催化剂脱硝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10%NH_(3)SO_(3)改性催化剂在300~350℃脱硝活性可达90%左右。SO_(2)/H_(2)O共同作用可将10%NH_(3)SO_(3)改性催化剂脱硝活性提高至97%,其促进作用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且具有可逆性。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后,催化剂比表面积、酸性位点及强度增加,表面活性物质分散度更高,弱化了尾矿矿物晶型,提高了催化剂吸附能力和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提高催化脱硝活性,同时具备优良的SO_(2)/H_(2)O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SO_(3)改性 稀土尾矿 催化剂 NH_(3)-SCR脱硝 SO_(2)/H_(2)O耐受性能 脱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对α-Fe_(2)O_(3)晶体结构、形貌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威 史培阳 +1 位作者 宁俊翔 郑力志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8,共8页
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混合稀土掺杂的α-Fe_(2)O_(3)纳米颗粒(La/Ce-dopedα-Fe_(2)O_(3)),并研究了La和Ce对α-Fe_(2)O_(3)的晶体结构、形貌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La/Ce-dopedα-Fe_(2)O_(3)具有多晶结构,La和Ce的掺杂引起... 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混合稀土掺杂的α-Fe_(2)O_(3)纳米颗粒(La/Ce-dopedα-Fe_(2)O_(3)),并研究了La和Ce对α-Fe_(2)O_(3)的晶体结构、形貌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La/Ce-dopedα-Fe_(2)O_(3)具有多晶结构,La和Ce的掺杂引起α-Fe_(2)O_(3)晶体的晶格畸变,增强了晶体的稳定性。在3.5%NaCl溶液中,La/Ce-dopedα-Fe_(2)O_(3)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0005μA·cm^(-2),与α-Fe_(2)O_(3)(u)相比降低了10倍,腐蚀电位为-1.226 mV,且有钝化膜的生成,表现出更高的电化学稳定性。La/Ce-dopedα-Fe_(2)O_(3)在0.1 mol·L^(-1)NaNO_(3)溶液中表现出更好的酸碱缓冲能力,消耗氢离子总量[H^(+)]t=5.84 mmol·L^(-1)。这些结果表明,La和Ce共掺杂可以增强α-Fe_(2)O_(3)纳米颗粒的耐腐蚀性能。本研究结果对于稀土和氧化铁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_(2)O_(3)纳米颗粒 稀土改性 电化学稳定性 酸碱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La^(3+))改性Cu-ZSM-5催化剂分解NO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曲虹霞 钟秦 邓选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5-399,共5页
采用一步离子交换法用稀土Ce3+(La3+)对Cu-ZSM-5分子筛改性,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催化剂分解NO活性和耐氧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交换主要发生在分子筛铝羟基和桥联羟基上,其中交换后的铝羟基为活性中心.Ce3+更易于交换到桥联... 采用一步离子交换法用稀土Ce3+(La3+)对Cu-ZSM-5分子筛改性,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催化剂分解NO活性和耐氧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交换主要发生在分子筛铝羟基和桥联羟基上,其中交换后的铝羟基为活性中心.Ce3+更易于交换到桥联羟基上,使铜离子占据活性中心,较低的交换温度和浓度有利于制备高催化活性催化剂.改性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活性反应温度和提高空速,在310~390℃的温度范围内,La-Cu-ZSM-5催化剂上NO转化率均在8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较宽的反应温度范围.在O2体积含量低于9%时,Ce3+掺杂Cu-ZSM-5表现出良好的氧稳定性,NO转化率基本保持在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分解 CU-ZSM-5 稀土Ce^3+(La^3+)改性 耐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La^(3+)、Ce^(3+)、Tb^(3+)、Y^(3+)对肌醇磷脂信号系统中蛋白激酶C的作用
4
作者 李霞 刘会雪 +1 位作者 杨晓达 刘湘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5-447,共3页
关键词 稀土离子 LA^3+ CE^3+ TB^3+ Y^3+ 肌醇磷脂信号系统 蛋白激酶C PLC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Y_3Al_5O_(12):Ce^(3+),Tb^(3+)稀土荧光粉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蒋洪川 杨仕清 +2 位作者 张文旭 彭斌 王豪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20-722,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下合成了 Y3Al5O12:0.08Ce3+; 0.12Tb3+稀土荧光粉.通过 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激发、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粉末为YAG晶体结构,粉体 的最大激发峰为273nm,最...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下合成了 Y3Al5O12:0.08Ce3+; 0.12Tb3+稀土荧光粉.通过 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激发、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粉末为YAG晶体结构,粉体 的最大激发峰为273nm,最大发射峰为545nm,色坐标为:x=0.331;y=0.558,在273nm的紫 外光激发下发出明亮的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3Al5O12:Ce^3+ TB^3+ 稀土荧光粉 溶胶-凝胶法 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3+)跨PC12细胞膜行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卫华 王金晞 +1 位作者 李海山 陈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7-391,共5页
使用AR CM M1C阳离子测定系统 ,发展Fura 2荧光测定技术 ,将其应用于测定细胞内游离稀土离子La3+,并以此研究了La3+跨PC12细胞 (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 )膜的行为 .结果表明 :在模拟细胞内离子组分 ,pH =7 0 5的溶液中 ,测得La3 + Fura 2... 使用AR CM M1C阳离子测定系统 ,发展Fura 2荧光测定技术 ,将其应用于测定细胞内游离稀土离子La3+,并以此研究了La3+跨PC12细胞 (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 )膜的行为 .结果表明 :在模拟细胞内离子组分 ,pH =7 0 5的溶液中 ,测得La3 + Fura 2的表观解离常数为 3 2 7× 10 -11mol·L-1.对于PC12细胞 ,静息条件下La3+不能跨越细胞膜进入胞内 .与钙离子通道相关的KCl和去甲肾上腺素均不能刺激稀土La3+过膜 .用哇巴因(ouabain)使胞内Na+超载后 ,La3 +可过膜进入细胞内 ,且过膜量与胞外La3+浓度和胞内Na+超载程度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 ,提示La3+可以经由Na+/La3+交换机制过膜而进入细胞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RA-2 稀土 LA^3+ 交换机制 跨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O_3∶(Ce^(3+),Eu^(3+))微晶中稀土离子间的级联能量传递 被引量:4
7
作者 魏亚光 施朝淑 +3 位作者 王正 陶冶 王渭 戚泽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3-247,共5页
本文报道了纳米Gd2 O3∶(Ce3+ ,Eu3 + )的紫外与真空紫外 (UV VUV)激发谱及其选择激发下的荧光光谱。这些光谱实验表明 ,除了Gd2 O3 基质与Ce3+ ,Eu3 + 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外 ,还存在着Gd3+ 与Ce3 + 、Eu3 +间的能量传递 ,即存在Gd3+ →... 本文报道了纳米Gd2 O3∶(Ce3+ ,Eu3 + )的紫外与真空紫外 (UV VUV)激发谱及其选择激发下的荧光光谱。这些光谱实验表明 ,除了Gd2 O3 基质与Ce3+ ,Eu3 + 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外 ,还存在着Gd3+ 与Ce3 + 、Eu3 +间的能量传递 ,即存在Gd3+ →Ce3+ →Eu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Ce^3+ Eu^3+) UV-VUV 激发谱 稀土发光 级联能量传递 微晶 稀土离子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转换型白光LED用YAG:Ce^(3+)荧光粉改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兆 赵西成 +3 位作者 孙强强 江元汝 赵亚娟 陈利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4-36,共3页
白光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亮度蓝光激发的Y3Al5O12∶Ce3+荧光粉因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当前白光LED用光转换材料的研究热点。全面综述了国内外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相应的光致发光及其调控机理进行了... 白光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亮度蓝光激发的Y3Al5O12∶Ce3+荧光粉因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当前白光LED用光转换材料的研究热点。全面综述了国内外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相应的光致发光及其调控机理进行了简要说明。另外,对Y3Al5O12∶Ce3+荧光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Y3Al5O12 Ce^3+荧光粉 光致发光 掺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Al_2O_3颗粒表面稀土改性对Al基复合材料界面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志强 武高辉 姜龙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87-1091,共5页
采用液相包裹法对亚微米Al2O3颗粒表面进行稀土氧化物Y2O3改性。通过表面改性前后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Al熔体在颗粒间渗透压力的变化,研究了颗粒表面Y2O3改性前后与Al熔体间界面润湿性的变化;同时利用真空座滴法对界面润湿... 采用液相包裹法对亚微米Al2O3颗粒表面进行稀土氧化物Y2O3改性。通过表面改性前后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Al熔体在颗粒间渗透压力的变化,研究了颗粒表面Y2O3改性前后与Al熔体间界面润湿性的变化;同时利用真空座滴法对界面润湿性的变化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Al熔体在表面经Y2O3改性的Al2O3颗粒中的渗透压较改性前显著降低;颗粒表面改性后与Al熔滴间的接触角明显减少且与颗粒表面Y2O3包裹程度有关;说明颗粒表面经Y2O3改性后与Al基体间的润湿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6061Al较2024Al对Al2O3颗粒具有更好的润湿效果;其改善的主要原因是Y2O3与基体Al发生了界面反应,体系产生了反应润湿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Al2O3颗粒 表面改性 稀土 AL基复合材料 界面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处理海带粉对La^(3+),Ce^(3+)的吸附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洪 宁黔冀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22,71,共3页
关键词 交联 吸附 稀土金属离子 化学处理 海带粉 LA^3+ C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La^(3+)催化合成异戊酸异戊酯 被引量:9
11
作者 成战胜 行春丽 王拥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83,共3页
在固体超强酸SO2 -4/TiO2 /La3 +的催化下,异戊酸与异戊醇直接酯化,再经过滤、蒸馏制得合格的异戊酸异戊酯,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添加量0 9% ,异戊醇与异戊(酸)摩尔比=1 5∶1 0 ,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h ,异戊酸转化率为98% ,催... 在固体超强酸SO2 -4/TiO2 /La3 +的催化下,异戊酸与异戊醇直接酯化,再经过滤、蒸馏制得合格的异戊酸异戊酯,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添加量0 9% ,异戊醇与异戊(酸)摩尔比=1 5∶1 0 ,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h ,异戊酸转化率为98% ,催化剂易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TIO2/LA^3+ 异戊酸异戊酯 稀土固体超强酸 催化合成 最佳工艺条件 可重复使用 直接酯化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异戊醇 催化剂 添加量 摩尔比 转化率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Zr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NH_(3)-SCR脱硝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坤灵 焦晓云 +3 位作者 刘佳杰 李娜 侯丽敏 武文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655-5662,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Mn/Zr负载稀土尾矿的NH_(3)-SCR催化剂,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结合H_(2)-TPR、NH_(3)-TPD、XRD和DRIFT研究了催化剂脱硝过程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Mn、Mn/Zr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显著增强,在200℃时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Mn/Zr负载稀土尾矿的NH_(3)-SCR催化剂,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结合H_(2)-TPR、NH_(3)-TPD、XRD和DRIFT研究了催化剂脱硝过程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Mn、Mn/Zr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显著增强,在200℃时6%Mn1%Zr/稀土尾矿催化剂脱硝活性可达96%.改性后催化剂表面氧空位、B酸性位点及吸附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催化剂还原峰面积增大,其氧化还原性能的提升是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催化剂B酸位NH_(4)^(+)与气态NO_(2)的反应遵循E-R机理,NH_(4)^(+)与单齿、双齿硝酸盐物种的反应遵循L-H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Mn、Zr改性 催化剂 NH_(3)-SCR 脱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La^(3+)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艳萍 杨秀利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研究了以稀土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3+为催化剂,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与苯酐物质的量之比为4.5∶1,催化剂用量为苯酐用量的1.6%,带水剂体积为正丁醇体积的3/5,反应时... 研究了以稀土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3+为催化剂,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与苯酐物质的量之比为4.5∶1,催化剂用量为苯酐用量的1.6%,带水剂体积为正丁醇体积的3/5,反应时间2.5h时,反应效果最佳,其酯化率可达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TIO2/LA^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稀土固体超强酸 催化合成 邻苯二甲酸酐 催化剂用量 原料合成 物质的量 反应时间 正丁醇 带水剂 酯化率 苯酐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改性对稀土尾矿NH_(3) -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丽敏 吕秉娱 +1 位作者 付善聪 武文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74-1581,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比例Ni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NH_(3)-TPD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Ni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改性可明显提升稀土尾矿催化剂NO_(x)转化率,6%Ni/稀土尾矿催化剂的NO_(x)转化率在300℃时... 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比例Ni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NH_(3)-TPD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Ni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改性可明显提升稀土尾矿催化剂NO_(x)转化率,6%Ni/稀土尾矿催化剂的NO_(x)转化率在300℃时达到85%,N_(2)选择性在250~300℃的温度范围内可达到76%以上.改性后催化剂中生成了分散性较好的NiFe_(2)O_(4)物质,比表面积增至75.12m^(2)/g,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增加,有利于催化剂表面吸附更多的氨气,Ni离子起到传递电子的作用,使得Fe^(2+)转化为Fe^(3+),Fe元素化学价态升高,铁离子最外层电子的不稳定性增加,氧化能力增强,有助于催化剂表面氨吸附物种的活化,有利于脱硝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Ni改性 催化剂 NH_(3)-SCR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对活化稀土尾矿催化剂NH3-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丽敏 许杰 +4 位作者 王甜甜 乔超越 陈翰 付善聪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67,共8页
白云鄂博稀土尾矿主要成分为赤铁矿、氟碳铈矿、萤石、石英和磁铁矿,其中稀土元素Ce和过渡金属Fe、Mn等是催化剂所需活性元素。本文利用浸渍法对活化稀土尾矿进行Ce改性,借助SEM-EDS、XRD、BET、NH_(3)-TPD、H_(2)-TPR、XPS等表征手段探... 白云鄂博稀土尾矿主要成分为赤铁矿、氟碳铈矿、萤石、石英和磁铁矿,其中稀土元素Ce和过渡金属Fe、Mn等是催化剂所需活性元素。本文利用浸渍法对活化稀土尾矿进行Ce改性,借助SEM-EDS、XRD、BET、NH_(3)-TPD、H_(2)-TPR、XPS等表征手段探究Ce改性对活化稀土尾矿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改性活化稀土尾矿催化剂以介孔结构为主,Ce元素在催化剂表面高度分散;Ce元素与Fe元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两者之间存在氧化还原电子对,促进了不同价态Ce、Fe离子之间的转化,增强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提高了催化剂的酸性位点数量和酸性能,有利于NH_(3)的吸附与活化,从而使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提高。活化稀土尾矿经15%Ce改性后,脱硝效率由70%提升至82%,N_(2)选择性在90%以上,反应温度窗口拓宽至275~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脱硝催化剂 活化 Ce改性 浸渍 NH_(3)-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浓度对Mn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NH_(3)-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丽敏 胡志斐 +1 位作者 乔超越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51,共6页
利用硫酸预处理白云鄂博稀土尾矿,随后采用浸渍法使其负载5%乙酸锰,经微波焙烧制成脱硝催化剂,考察了硫酸浓度(0、0.5、1、3 mol/L)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通过XRD、NH_(3)-TPD、H2-TPR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脱硝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利用硫酸预处理白云鄂博稀土尾矿,随后采用浸渍法使其负载5%乙酸锰,经微波焙烧制成脱硝催化剂,考察了硫酸浓度(0、0.5、1、3 mol/L)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通过XRD、NH_(3)-TPD、H2-TPR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脱硝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在100~250℃的脱硝活性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当硫酸浓度为0.5 mol/L时达到最佳。较高浓度(3 mol/L)的硫酸大幅度降低了催化剂的低温活性。0.5 mol/L硫酸处理的催化剂具有较宽的温度窗口,在150~250℃范围内均有较好的活性,200℃时氮氧化物转化率达到92%。表征结果表明:负载的Mn元素以非晶态存在或高度分散在稀土尾矿表面;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催化剂表面Mn4+的浓度降低,其NH_(3)吸附能力和氧化还原能力均降低,从而脱硝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硫酸预处理 Mn改性 催化剂 NH_(3)-SCR 低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矿浮选中Ce^(3+)对含钙脉石活化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磊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57,共4页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红外光谱分析和Zeta电位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以辛基异羟肟酸为捕收剂浮选稀土时矿浆中Ce^(3+)对含钙脉石矿物萤石及方解石的活化作用机理。浮选结果表明,当辛基异羟肟酸浓度为2.0×10^(-4) mol/L、矿浆中Ce^(3+)...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红外光谱分析和Zeta电位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以辛基异羟肟酸为捕收剂浮选稀土时矿浆中Ce^(3+)对含钙脉石矿物萤石及方解石的活化作用机理。浮选结果表明,当辛基异羟肟酸浓度为2.0×10^(-4) mol/L、矿浆中Ce^(3+)浓度小于1×10^(-4) mol/L时,pH值在6~10之间时,Ce^(3+)对含钙矿物萤石及方解石有活化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Ce^(3+)吸附在含钙矿物萤石及方解石表面形成了活性位点,可与羟肟酸根离子产生络合吸附,生成稳定的五元环络合物,增大了羟肟酸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能力,从而活化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方解石 浮选 CE^3+ 活化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矿浮选中Ce^(3+)对磷灰石的活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介良 曹钊 +2 位作者 王建英 张雪峰 雷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59,共5页
通过纯矿物浮选、溶液化学计算、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测试,研究了稀土矿浮选时矿浆中Ce^(3+)对磷灰石的活化机理。结果表明,Ce^(3+)在碱性条件下对磷灰石具有活化作用,其活化机理为:Ce^(3+)吸附提高了磷灰石表面的正电性,增强了... 通过纯矿物浮选、溶液化学计算、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测试,研究了稀土矿浮选时矿浆中Ce^(3+)对磷灰石的活化机理。结果表明,Ce^(3+)在碱性条件下对磷灰石具有活化作用,其活化机理为:Ce^(3+)吸附提高了磷灰石表面的正电性,增强了磷灰石表面与阴离子羟肟酸捕收剂的静电吸附作用,且在磷灰石表面形成Ca-Ce(OH)2/Ce(OH)+活性位点。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无Ce^(3+)活化时,辛基羟肟酸在磷灰石表面主要发生物理吸附,羟肟酸与Ca^(2+)结合能小,在磷灰石表面的化学吸附作用弱;被Ce^(3+)活化后,辛基羟肟酸与磷灰石表面吸附的Ce^(3+)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C(O)—Ce—O—N—,羟肟酸与Ce^(3+)结合能大,化学吸附作用强,加强了羟肟酸在磷灰石表面的吸附作用,从而活化磷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浮选 CE^3+ 磷灰石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对枸杞体细胞胚发生及其内源多胺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任红旭 陈雄 王亚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枸杞 体细胞 内源多胺 L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或镧掺杂YAG:Ce^(3+)粉体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武秀兰 赵丹 +1 位作者 何选盟 任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0,24,共4页
以硝酸铝、氧化钇、氧化钆、氧化镧及硝酸铈为原料,尿素为燃烧剂,硝酸为溶剂,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Gd3+或La3+掺杂YAG∶Ce3+粉体。利用XRD、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Gd3+或La3+掺杂量等因素对粉体的晶体结构、激发光谱和... 以硝酸铝、氧化钇、氧化钆、氧化镧及硝酸铈为原料,尿素为燃烧剂,硝酸为溶剂,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Gd3+或La3+掺杂YAG∶Ce3+粉体。利用XRD、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Gd3+或La3+掺杂量等因素对粉体的晶体结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Gd3+或La3+掺杂量的增加,粉体的发射光谱峰值红移幅度增大,发射强度略有降低,掺杂Gd3+粉体的发射光谱峰值最大红移18nm;掺杂La3+粉体的发射光谱峰值最大红移1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燃烧法 稀土离子掺杂 YAG:Ce^3+粉体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