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体器官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明英姿 彭博 +6 位作者 成柯 赵于军 佘兴国 牛英 庄权 张朋朋 刘洪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2期89-98,共10页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一种在实体器官移植后最常见的、严重危及生命的肿瘤性并发症。PTLD包含了一系列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型,可以分为早期病变、多形性PTLD、单一型PTLD和经典的霍奇金淋巴瘤4种类型,总发生率...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一种在实体器官移植后最常见的、严重危及生命的肿瘤性并发症。PTLD包含了一系列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型,可以分为早期病变、多形性PTLD、单一型PTLD和经典的霍奇金淋巴瘤4种类型,总发生率可高达20%,与EB病毒感染、免疫抑制程度、遗传因素等相关。PTLD临床表现多样,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一旦确诊PTLD,首要目标为治愈PTLD,其次为保存移植物功能。降低免疫抑制水平通常作为初始治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合利妥昔单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其总体有效率和患者总存活时间较以往已有较大提高。由于国内对PTLD的报道较少,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需进一步增强移植医师对PTLD的认识,提高PTLD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实体器官移植 EB病毒 免疫抑制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继红 王学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69-171,共3页
近年来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PTL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发病危险因素与免疫缺陷、EBV感染有关。大多数PTLD起源于B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典型的病理改变为淋巴组织中有大量浆细胞样B细胞 ,并常有局灶性坏死。分子生物学检查显... 近年来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PTL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发病危险因素与免疫缺陷、EBV感染有关。大多数PTLD起源于B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典型的病理改变为淋巴组织中有大量浆细胞样B细胞 ,并常有局灶性坏死。分子生物学检查显示ras或p5 3基因突变和c myc、bcl 6基因重排。重度免疫抑制患者可出现多脏器弥漫性浸润、功能障碍 ,病情进展快 ,预后差。治疗上除免疫抑制剂减量外 ,抗病毒和干扰素治疗、抗B细胞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免疫抑制 EB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单中心诊疗经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静怡 孙丽莹 +5 位作者 朱志军 魏林 刘颖 曾志贵 曲伟 刘思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1-718,共8页
目的总结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34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肝移植受者中PTLD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数据及影像学资料;分析PTLD受者的病理学结果与治疗方式;分析PTL... 目的总结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34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肝移植受者中PTLD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数据及影像学资料;分析PTLD受者的病理学结果与治疗方式;分析PTLD受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肝移植受者PTLD发生率为2.2%(16/734),中位术后发病时间为8(3,46)个月。PTLD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淋巴结肿大,部分出现贫血、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和消化系统症状等。16例PTLD受者中,1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异常升高;6例转氨酶升高;14例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DNA载量升高;5例巨细胞病毒(CMV)DNA载量升高。13例受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检查提示相关肿大淋巴结18F-氟代脱氧葡萄糖代谢增高;2例受者颈部及腹部CT检查提示相应区域多发淋巴结肿大;1例受者仅超声提示淋巴结肿大。16例PTLD受者均行病理学检查,其中13例受者原位杂交结果提示EBV编码的小RNA(EBER)阳性。降低免疫抑制剂水平是PTLD受者的基础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病理类型的PTLD可联合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针对肿大淋巴结,给予手术及放射治疗。1例受者因PTLD治疗致移植肝衰竭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增加PTLD的患病风险,PTLD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发生率高于成人,尽早诊断和合理治疗可极大地改善PTLD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免疫抑制剂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巨细胞病毒 淋巴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性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相关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艾亮 张盛 +2 位作者 王强 李夏 成柯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一系列异质性淋巴增生性疾病,也是儿童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超过70%的PTLD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有关,EBV相关性B细胞淋巴瘤也是儿童器官移植术后的主要恶性肿瘤。EBV相关性PTLD在儿童实...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一系列异质性淋巴增生性疾病,也是儿童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超过70%的PTLD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有关,EBV相关性B细胞淋巴瘤也是儿童器官移植术后的主要恶性肿瘤。EBV相关性PTLD在儿童实体器官移植中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主要由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所致,但具体发生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在EBV相关性PTL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开发生物标志物以实现指导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综述实体器官移植EBV相关性PTLD的发生情况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开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 器官移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B细胞淋巴 生物标志物 免疫抑制 病毒载量 微小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受者EB病毒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 被引量:23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石炳毅 +1 位作者 张永清 孙丽莹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7,共9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EB病毒(EBV)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感染病学专家、血液内科专家,在《器官移植受者EBV感染和PTLD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EB病毒(EBV)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感染病学专家、血液内科专家,在《器官移植受者EBV感染和PTLD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的基础上,从概述和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预后、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制订本规范,以帮助器官移植工作者规范和优化EBV感染及相关疾病PTLD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EB病毒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霍奇金淋巴 B细胞淋巴 T细胞淋巴 感染 EBV编码的小RNA(EBER)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治疗经验和药学监护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维娜 程晟 +1 位作者 卫红涛 沈素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早期病变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的药物治疗策略和药学监护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2019年5例亲体肝移植术后EB病毒相关PTLD儿童的药物治疗过程,分析药学监护要点。... 目的探讨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早期病变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的药物治疗策略和药学监护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2019年5例亲体肝移植术后EB病毒相关PTLD儿童的药物治疗过程,分析药学监护要点。结果确诊PTLD后予患儿减停免疫抑制剂并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对5例患儿的最新随访时间为治疗后17~24个月,患儿移植肝功能平稳,PTLD均有所缓解,EB病毒载量均为阴性。结论PTLD是肝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其治疗方案尚无统一共识。减停免疫抑制剂并应用利妥昔单抗,可有效治疗儿童EB病毒相关PTLD。加强药学监护可以保证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儿童肝移植 利妥昔单抗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习必鑫 胡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6-400,共5页
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PTLD)是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减低强度的预处理(RIC)、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使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多种高危因素与儿童EBV-PTLD发生密切相关。由... 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PTLD)是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减低强度的预处理(RIC)、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使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多种高危因素与儿童EBV-PTLD发生密切相关。由于目前移植后EBV-PTLD相对少见,且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因此儿童EBV-PTLD临床诊疗极具挑战性。文章旨在综述儿童EBV-PTLD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及最新治疗进展,为进一步完善适用于儿童EBV-PTLD的诊疗规范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EB病毒 临床诊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卉 张淑英 +4 位作者 王政禄 朱丛中 蔡文娟 郑虹 沈中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肝移植术后PTLD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CR、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复习其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3例中,2例位于肝门部,1例位于肝动脉旁淋巴结。临床表现为发热和...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肝移植术后PTLD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CR、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复习其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3例中,2例位于肝门部,1例位于肝动脉旁淋巴结。临床表现为发热和梗阻性黄疸。病理诊断例1为单形性T细胞PTLD的周围T细胞淋巴瘤,例2、例3为单形性B细胞PTLD的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例1 TCR阳性,例2、例3 IgH阳性。3例EBV免疫组化染色均阳性。行再次移植降低免疫抑制剂用量并配合抗病毒、抗CD20单抗和化疗等治疗,例1、例3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4个月死于淋巴瘤复发和肺感染,例2随访11个月无瘤生存。结论PTLD是肝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和临床特征。病因可能与EB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有关,需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移植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闫洪敏 郑晓丽 +6 位作者 朱玲 丁丽 韩冬梅 刘静 薛梅 李晟 王恒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24-1229,共6页
目的: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PTLD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单中心行HSCT的192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TLD的有效预警和治疗方... 目的: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PTLD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单中心行HSCT的192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TLD的有效预警和治疗方法。本组患者预处理方案中均含有ATG并接受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结果:192例SAA患者HSCT移植后有14例并发了EBV+PTLD,总体发生率为7.29%,其中临床诊断5例,病理诊断9例,移植后PTLD发生中位时间72(35-168)d,所有PTLD均发生了EBV感染,且EBV高载量大于1×104 copies/ml(P<0.01)。年龄≤12岁和>12岁患者分别有11.11%和2.38%发生PTLD(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BV感染、≤12岁患者、非血缘HSCT中HLA配型不相合供者移植及发生II度以上aGVHD均为PTLD高危因素(P<0.05)。监测发现EBV>104 copies/ml时,减停免疫抑制剂(RIS)和利妥昔单抗(RTX)抢先治疗有效,疗效不佳者及时联合化疗及EBV⁃CTL治疗后所有患者PTLD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率100%。随访中位时间为65(62-115)个月,除1例患者在PTLD控制后7个月时死于脑出血外,余下患者均长期生存,总体生存率为92.85%。结论:SAA患者接受预处理含有ATG和MSC的HSCT后PTLD发生与EBV高拷贝密切相关,年龄≤12岁儿童、非血缘HSCT中供者为HLA不全相合的移植及合并有II度以上aGVHD者移植后PTLD高发;RIS/RTX抢先治疗有效,疗效不佳患者及时应用CTL及联合化疗是控制病情有效及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EB病毒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班乐 张稷 +3 位作者 周敏 王红梅 毛文君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7-613,共7页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肺移植术后可致死性并发症,与年龄、免疫抑制水平、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等密切相关。降低免疫抑制水平、利妥昔单抗治疗、T细胞免疫治疗是其常见的治疗手段。随着肺移植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肺移...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肺移植术后可致死性并发症,与年龄、免疫抑制水平、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等密切相关。降低免疫抑制水平、利妥昔单抗治疗、T细胞免疫治疗是其常见的治疗手段。随着肺移植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肺移植术后PTLD也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就肺移植术后发生PTLD的危险因素、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做一综述,旨在为肺移植术后PTLD发生、发展的早期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CLAD)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 免疫抑制 利妥昔单抗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彦权 胡晓梅 +4 位作者 殷悦 林霖 沈建箴 陈玉婷 唐焕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0-656,共7页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是一类临床罕见、缘于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SOT)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术后长期接受免...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是一类临床罕见、缘于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SOT)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术后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而诱发的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因发病部位不定,常为结外部位,且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在PTLD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器官移植 结外淋巴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移植受者长期疗效影响因素及其监控防治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勉 陈冬利 +1 位作者 吴国生 赵青川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33-336,共4页
近些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出现,小肠移植术成为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短肠综合征及不可逆性肠功能衰竭的首选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小肠本身为固有的高免疫原性、有菌的空腔器官等因素,小肠移植术后长期疗效不甚理想。移... 近些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出现,小肠移植术成为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短肠综合征及不可逆性肠功能衰竭的首选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小肠本身为固有的高免疫原性、有菌的空腔器官等因素,小肠移植术后长期疗效不甚理想。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等仍是影响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随着对移植免疫反应的深入了解,体液免疫因素在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供体特异性抗体(DSA)与小肠移植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小肠移植术后长期疗效有赖于对排斥反应、感染等因素的有效监控防治及免疫耐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供体特异性抗体(DSA) 嵌合现象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感染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胰腺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晖 明长生 陈实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6-186,共11页
胰腺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的肾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胰腺移植的类型主要包括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PK)、肾移植后胰腺移植(PAK)和单纯胰腺移植(PTA)。在所有的胰腺移植类型中,对移植胰腺的活组... 胰腺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的肾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胰腺移植的类型主要包括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PK)、肾移植后胰腺移植(PAK)和单纯胰腺移植(PTA)。在所有的胰腺移植类型中,对移植胰腺的活组织检查(活检)仍然是明确诊断其排斥反应并与其他并发症进行鉴别的最佳方法。本文对移植胰腺活检的方法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移植胰腺活检排斥反应诊断标准及其进展、移植胰腺主要的并发症及其病理学表现进行阐述,旨在为指导临床对上述并发症予以准确诊断,良好地保障移植胰腺和受者的长期存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PK) 移植后胰腺移植(PAK) 单纯胰腺移植(PTA)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慢性移植物动脉血管病(CTA)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小肠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晖 陈知水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小肠移植已经成为肠衰竭最为理想的治疗方式。现代临床小肠移植包括3种类型:单独小肠移植、肝小肠联合移植和腹腔多器官簇移植。移植小肠具有与其它实体移植器官显著不同的免疫学和解剖生理学特点,导致移植小肠出现显著的急性排斥反应... 小肠移植已经成为肠衰竭最为理想的治疗方式。现代临床小肠移植包括3种类型:单独小肠移植、肝小肠联合移植和腹腔多器官簇移植。移植小肠具有与其它实体移植器官显著不同的免疫学和解剖生理学特点,导致移植小肠出现显著的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等诸多独特且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尤为棘手。通过对移植小肠的内窥镜观察及肠黏膜活组织检查可以对上述并发症及时予以诊断和鉴别,进而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更好地保障移植受者和移植小肠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独小肠移植 肝小肠联合移植 腹腔多器官簇移植 排斥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内窥镜检查 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心脏移植 被引量:34
15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王红月 +3 位作者 李莉 郭晖 石炳毅 黄洁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3-401,共9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移植病理学专家,从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的临床操作规范、移植心脏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的心肌缺血损伤的病...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移植病理学专家,从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的临床操作规范、移植心脏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的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血管病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的基本内容规范、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的难点与局限性、移植心脏病理学相关的其它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制定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 版)之移植心脏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病理学 器官移植 心脏移植 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 排斥反应 心肌缺血损伤 移植心脏血管病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偲涵 唐宏涛 +8 位作者 徐琳 王俊杰 姜凯元 严浩吉 李昊萱 郑翔匀 陈婷婷 付思怡 田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4-629,共6页
肺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肺病的最有效治疗手段。随着肺移植技术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的不断优化,移植术后早期疗效已有明显改善,但远期预后仍不乐观。威胁受者远期生存的因素除了常见的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还包括术后恶性肿瘤。肺移植术后常... 肺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肺病的最有效治疗手段。随着肺移植技术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的不断优化,移植术后早期疗效已有明显改善,但远期预后仍不乐观。威胁受者远期生存的因素除了常见的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还包括术后恶性肿瘤。肺移植术后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和肺癌。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绝大部分受者需要接受终身免疫抑制治疗,而肺移植受者接受的免疫抑制强度普遍高于其他器官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是导致受者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受损和促进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就肺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几大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方式做一综述,旨在为肺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恶性肿瘤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肺癌 免疫抑制 危险因素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西米普利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胰腺病理学临床操作规范(2019版)
17
作者 郭晖 +1 位作者 明长生 陈实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8-637,共10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移植胰腺病理学的临床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和病理学专家从移植胰腺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检查的临床基本操作规范、移植胰腺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移植胰腺外分泌的不同处理术式所致的病... 为了进一步规范移植胰腺病理学的临床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和病理学专家从移植胰腺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检查的临床基本操作规范、移植胰腺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移植胰腺外分泌的不同处理术式所致的病理学变化、移植胰腺血栓栓塞、移植胰腺的胰腺炎、胰腺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移植胰腺胰岛炎与糖尿病复发、免疫抑制剂对移植胰腺的影响、移植胰腺的细胞学诊断方法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病理学 移植胰腺 排斥反应 外分泌 血栓栓塞 胰腺炎 移植后淋巴组织 增生性疾病 糖尿病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拉西普——抗排斥反应战场上的新武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赫 孙旖旎 程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0-287,共8页
贝拉西普作为针对CD28受体的共刺激阻滞剂,已在欧美国家获批并应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贝拉西普已被证实较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可更好地提高受者及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并改善移植物功能,但同时也存在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高的问题... 贝拉西普作为针对CD28受体的共刺激阻滞剂,已在欧美国家获批并应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贝拉西普已被证实较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可更好地提高受者及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并改善移植物功能,但同时也存在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高的问题。鉴于此,移植工作者尝试优化贝拉西普免疫抑制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诚然,贝拉西普已被证实对于记忆性T细胞的作用欠佳,但因其特异性针对免疫细胞及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在探索新的共刺激分子靶点以优化免疫抑制方案上仍具有潜在价值。本文从共刺激阻滞剂的问世、贝拉西普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引起贝拉西普耐药性排斥反应的“元凶”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免疫抑制方案 共刺激阻滞剂 CD28 贝拉西普 排斥反应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