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模秸秆成型机压辊半径的优选与试验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春华 宋超 +1 位作者 朱天龙 王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6-33,共8页
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是生物质能转换的方式之一,秸秆成型机是生物质秸秆致密成型的主要机械。目前,环模秸秆成型机的机械效率较低,在研究环模秸秆成型机机械效率的过程中发现草料一次压进距离与压辊驱动力转矩比值与成型机的机械效率成... 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是生物质能转换的方式之一,秸秆成型机是生物质秸秆致密成型的主要机械。目前,环模秸秆成型机的机械效率较低,在研究环模秸秆成型机机械效率的过程中发现草料一次压进距离与压辊驱动力转矩比值与成型机的机械效率成正比关系。该文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出在不同压辊半径与环模半径比值时环模秸秆成型机的草料一次压进距离与压辊驱动力转矩比值,并绘制了其变化曲线,得出在压辊半径与环模半径的最优比为0.4时,成型机的机械效率达到最高,为85.82%。验证了在压辊半径与环模半径的最优比为0.4时,生产率达到最高值为2.28t/h。研究结果可为秸秆成型机压辊半径的优化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加工 效率 秸秆成型机 压辊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模旋转秸秆成型机的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满江 姚金霞 《四川农机》 2010年第3期38-42,共5页
本试验采用自主研制的环模旋转秸秆成型机,进行了秸秆成型块加工的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秸秆含水率与成型块密度、生产率、成型率和单位能耗的关系,找出了环模旋转秸秆成型机适合秸秆成型的环模转速、成型腔长度和秸秆含水率的范围,并分... 本试验采用自主研制的环模旋转秸秆成型机,进行了秸秆成型块加工的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秸秆含水率与成型块密度、生产率、成型率和单位能耗的关系,找出了环模旋转秸秆成型机适合秸秆成型的环模转速、成型腔长度和秸秆含水率的范围,并分析了秸秆成型块的直接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模旋转 秸秆成型机 成型块密度 成型 单位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C-ILC的秸秆捡拾致密成型机主轴转速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伟 计东 +3 位作者 宫元娟 白雪卫 李宁 李洪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0,135,共10页
为解决秸秆捡拾致密成型机主轴转速自动控制问题,以利于致密成型机全程智能化作业,设计了电液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与转速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GPC-ILC的致密成型机主轴转速控制方法,通过采集先前成型机运行过程中的输入、输出数据,使... 为解决秸秆捡拾致密成型机主轴转速自动控制问题,以利于致密成型机全程智能化作业,设计了电液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与转速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GPC-ILC的致密成型机主轴转速控制方法,通过采集先前成型机运行过程中的输入、输出数据,使用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辨识广义预测控制的参数模型并计算预测输出值,根据以往过程的累计平均模型误差修正预测输出值,并引出迭代学习控制律,在线实时计算新的控制量,实现主轴转速的控制。场地收获试验表明:增负荷时,转速最大动态偏差为3.21 r/min,与目标值的偏差为2.6%,最大余差为1.23 r/min;减负荷时,最大动态偏差为2.23 r/min,与目标值的偏差为2.47%,最大余差为0.89 r/min;增减负荷转速达到稳定时间小于5 s,超调量小于3%。田间试验表明:最大动态偏差为3.75 r/min,与目标值的偏差为3.47%,最大余差为1.79 r/min,满足成型机田间作业的需求。GPC-ILC算法可及时校正模型失配、干扰引起的转速控制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捡拾致密成型机 预测控制 迭代控制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环模秸秆压块成型机作业参数优化 被引量:19
4
作者 庞利沙 孟海波 +3 位作者 赵立欣 姚宗路 田宜水 侯书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66-172,共7页
针对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生产过程中,由于作业参数不当造成的生产率低、成型燃料质量低、能耗高等问题,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原料的粒度、含水率及压块机模辊间隙3种工艺参数的不同组合对生产率、压块燃料成型率、密度、机... 针对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生产过程中,由于作业参数不当造成的生产率低、成型燃料质量低、能耗高等问题,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原料的粒度、含水率及压块机模辊间隙3种工艺参数的不同组合对生产率、压块燃料成型率、密度、机械耐久性及吨产品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提高成型燃料质量方面来考虑,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原料粒度为10~20 mm、含水率为15%、模辊间隙为2 mm,从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吨产品能耗方面来考虑,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原料粒度为10~20 mm、含水率为20%、模辊间隙为2 mm。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压块燃料成型率、密度和机械耐久性的质量要求,在能达到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可在含水率10%~20%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含水率,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吨产品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燃料 优化 秸秆压块成型机 成型燃料 粒度 含水率 模辊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颗粒成型机吨料电耗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胡建军 沈胜强 +3 位作者 雷廷宙 李在峰 何晓峰 杨树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50-1353,共4页
对影响环模秸秆颗粒冷态成型机吨料电耗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得出了秸秆粒度、含水率、环模孔长径比三因素与吨料电耗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三因素及两因素间的交互效应分析,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得出吨料电耗最低时的各因素... 对影响环模秸秆颗粒冷态成型机吨料电耗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得出了秸秆粒度、含水率、环模孔长径比三因素与吨料电耗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三因素及两因素间的交互效应分析,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得出吨料电耗最低时的各因素最优组合,即:粒度为6mm,含水率为16%,环模孔长径比为5.2时,吨料电耗为102.33kW·h·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颗粒成型机 粒度 含水率 环模长径比 吨料电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致密成型机秸秆含水率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 宫元娟 +3 位作者 白雪卫 谭睿 李喃喃 李洪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6-393,共8页
针对秸秆致密成型机田间作业时因秸秆含水率较低而导致秸秆颗粒裂纹较大、品质差、成型率低等问题,构建了含水率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SSA-Smith-LADRC的致密成型机秸秆含水率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mith预估器解决时滞问题,同时采用... 针对秸秆致密成型机田间作业时因秸秆含水率较低而导致秸秆颗粒裂纹较大、品质差、成型率低等问题,构建了含水率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SSA-Smith-LADRC的致密成型机秸秆含水率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mith预估器解决时滞问题,同时采用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参数,达到含水率的精准调控。仿真试验表明:SSA-Smith-LADRC控制无超调,调整时间为1.53 s,含水率控制系统稳定后,受干扰恢复的时间为0.62 s,再次恢复稳态后,无振荡现象。场地试验表明:系统无超调,最大误差为2.0%,平均误差为1.5%。田间试验表明:正常作业不进行秸秆含水率调控时,秸秆颗粒成型率较低,为62.4%;人工经验控制秸秆含水率时,含水率误差变化较大,平均误差为9.83%,成型率为82.1%;含水率控制系统调控时,含水率变化的平均误差为2.82%,成型率为93.4%;SSA-Smith-LADRC相比于Smith-PID,调整时间缩短4.05 s,超调量缩小86.5%,最大误差缩小42.0%,最小误差缩小50.8%,均方差缩小60.2%。本文提出的含水率调控系统,可有效跟踪秸秆含水率变化,提高秸秆颗粒成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致密成型机 自抗扰控制器 含水率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柄往复活塞式秸秆固化成型机的技术分析
7
作者 曾庆辉 刘希锋 郭英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94,共5页
生物质致密成型机具有投资少和见效快的特点,市场前景广泛,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物质与煤和石油的内部结构特征相似,可以采用相同或者相近的技术进行处理和利用。研制对原料适应性强的秸秆燃料棒固化成型机,可以解决农村秸... 生物质致密成型机具有投资少和见效快的特点,市场前景广泛,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物质与煤和石油的内部结构特征相似,可以采用相同或者相近的技术进行处理和利用。研制对原料适应性强的秸秆燃料棒固化成型机,可以解决农村秸秆运输、贮藏及高效燃烧等难题。为此,介绍了当前普遍使用的双曲柄往复活塞式秸秆固化成型机的结构、主要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特点,分析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的双曲柄往复活塞式秸秆固化成型机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固化成型机 双曲柄 活塞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破碎榨汁成型机在石问世
8
《北方牧业》 2003年第23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玉米秸秆破碎榨汁成型机 机械结构 作业效果 饲料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破碎榨汁成型机
9
《山东农机》 2004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玉米秸秆破碎榨汁成型机 石家庄基兆实业有限公司 农用环保设备 国家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成型加工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庹洪章 刘建辉 +1 位作者 谢祖琪 余满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3-139,共7页
介绍了"环模旋转秸秆成型机"的秸秆成型块试验,分析了麦秸在不同成型腔长度和环模转速条件下,麦秸含水率与成型块密度、生产率、成型率和单位能耗的关系,找出了适合麦秸成型块的成型腔长度、环模转速和原料含水率的范围,并对... 介绍了"环模旋转秸秆成型机"的秸秆成型块试验,分析了麦秸在不同成型腔长度和环模转速条件下,麦秸含水率与成型块密度、生产率、成型率和单位能耗的关系,找出了适合麦秸成型块的成型腔长度、环模转速和原料含水率的范围,并对秸秆成型块进行了成本分析,证实了生产秸秆成型块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试验使用自行研制的"环模旋转秸秆成型机",该机对秸秆的含水率、长度等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宽,适合四川农村现有农业生产规模和秸秆的收集半径,经济可行且适宜在农村分散设点就地加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成型 环模旋转 秸秆成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系统进化及物场变换的功能裁剪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付敏 刘威 +2 位作者 李萌 刘晓义 谷志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59-3272,共14页
为增强改进型设计过程中系统功能重构的针对性和指引性、提高创新设计的效率,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技术系统进化和物场变换的功能裁剪方法。面向消除有害作用、功能简化、功能增益的不同目标,以提高系统理想度和功能理想... 为增强改进型设计过程中系统功能重构的针对性和指引性、提高创新设计的效率,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技术系统进化和物场变换的功能裁剪方法。面向消除有害作用、功能简化、功能增益的不同目标,以提高系统理想度和功能理想化策略为指导,基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提取了10条功能裁剪规则;结合组件相对功能价值分析和破坏系统完备性趋势,确定裁剪对象及优先级;面向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产品,以物场模型及技术系统的进化趋势为方向,应用功能裁剪规则指导物场模型变换重构,实现有用功能重组。基于上述方法构建流程化的功能裁剪设计模型,结合秸秆燃料成型机改进设计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裁剪 技术系统进化 物质—场 产品生命周期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秸秆燃料成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