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茬烤烟的烟碱积累和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吉立 关鑫 +2 位作者 王晓也 焦峰 王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0-764,共5页
烟叶生产中普遍存在重茬现象,连续重茬对烟株发育和烟叶品质带来不良影响。为了给烟叶生产中合理选择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深入研究烤烟重茬的障碍机理和合理解决烤烟重茬问题奠定基础,本试验在黑龙江省烤烟重茬较普遍的肇州... 烟叶生产中普遍存在重茬现象,连续重茬对烟株发育和烟叶品质带来不良影响。为了给烟叶生产中合理选择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深入研究烤烟重茬的障碍机理和合理解决烤烟重茬问题奠定基础,本试验在黑龙江省烤烟重茬较普遍的肇州县永胜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自然肥力和常规施肥条件下不同重茬年限烤烟的烟碱含量、积累与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重茬烤烟移栽后3~11周为烟碱缓慢积累期,11~17周为快速积累期,比新茬两个积累期晚2周。收获时新茬烟碱积累量达到87.56 kg.hm-2(自然肥力)和128.31 kg.hm-2(常规施肥),相同肥力下重茬烤烟积累量随重茬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重茬烤烟根茎内烟碱分配比例随重茬年限增加而降低,叶片中分配比例增加,中下部烘烤烟叶烟碱含量升高,上部叶烟碱含量降低;重茬烤烟烟碱的变化规律不因土壤肥力改变而发生变化。烤烟重茬栽培5年后,所有部位烟叶均未达到卷烟厂规定的优质烟叶烟碱含量标准。综合分析认为,烤烟重茬栽培后,烟碱积累、分配及烘烤烟叶中烟碱含量均会发生显著变化,使烤烟烟叶质量降低,重茬栽培不宜超过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碱 土壤肥力 积累和分配规律 重茬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钾素积累和分配的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国清 刘小兵 +1 位作者 陆大雷 陆卫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9-1044,共6页
为挖掘甜玉米品种潜力,在同一肥力水平和栽培条件下研究了22个甜玉米品种钾素积累和分配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钾素积累量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出苗–拔节期、拔节–开花期、开花–鲜食期的积累量分别占总积累量的10.0%、73... 为挖掘甜玉米品种潜力,在同一肥力水平和栽培条件下研究了22个甜玉米品种钾素积累和分配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钾素积累量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出苗–拔节期、拔节–开花期、开花–鲜食期的积累量分别占总积累量的10.0%、73.6%和16.4%,变幅分别为5.6%-19.8%、48.0%-88.8%、0.9%-42.1%。拔节期钾素主要分配在叶片和叶鞘中,拔节后分配到茎杆中的钾比例开始升高,到开花期钾素分配到茎秆中的比例达到峰值,其分配量占钾素总积累量的39.9%左右,后期保持平衡。在鲜食期,茎秆中钾素含量比例为39.5%,叶片为22.0%,籽粒为10.4%。回归分析表明:高产(鲜果穗和鲜籽粒)品种其拔节至开花期具有较高的钾素积累量,且鲜食期苞叶中钾素分配率较低。在供试22个品种中,金师王等7个品种的鲜果穗和鲜籽粒产量、钾素积累量、鲜食期籽粒中钾素分配比例较高,综合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积累和分配 基因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种间杂交稻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特性的研究
3
作者 张友胜 贺汉林 余铁桥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15-217,共3页
对亚种间杂交稻组合PE037×02428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a.亚种间杂交稻较品种间杂交稻具有更大的光合产物积累优势,但实际产量不高;b.亚种间杂交稻光合产物积累在乳熟末期前各时期的比重较大,后期则... 对亚种间杂交稻组合PE037×02428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a.亚种间杂交稻较品种间杂交稻具有更大的光合产物积累优势,但实际产量不高;b.亚种间杂交稻光合产物积累在乳熟末期前各时期的比重较大,后期则比重较小;c.亚种间杂交稻各不同生育时期光合产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较为复杂,提高移栽至孕穗期的生物产量对增加经济产量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合物 产量/杂交水稻 积累和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尹大海 魏臻武 +1 位作者 马成华 马安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5年第4期3-6,共4页
试验对9个燕麦(AvenasativaL.)品种(系)开花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分配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燕麦花后光合产物向穗部的分配率(70%~85%)普遍低于小麦等其它禾谷类作物。燕麦开花后,株高仍有较大增长,为维... 试验对9个燕麦(AvenasativaL.)品种(系)开花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分配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燕麦花后光合产物向穗部的分配率(70%~85%)普遍低于小麦等其它禾谷类作物。燕麦开花后,株高仍有较大增长,为维持营养生长的需要,光合产物必然会部分地分配到茎叶,是其分配率低的重要原因。开花后,前期(1~16天)株高增长较大,占花后株高总增量的70%左右。因此,灌浆前期光合产物向穗部的分配率(45%~60%)要低于后期(70%~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光合产物 积累和分配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对旱地覆膜马铃薯‘青薯9号’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昌福 张健 +3 位作者 邱慧珍 张春红 张鹤 张文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6,共8页
【目的】为了明确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以及产量与施氮水平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方法】通过大田定位试验,设置了6个不同施氮水平,研究其对马铃薯‘青薯9号’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氮水平影响马铃薯... 【目的】为了明确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以及产量与施氮水平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方法】通过大田定位试验,设置了6个不同施氮水平,研究其对马铃薯‘青薯9号’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氮水平影响马铃薯的产量,马铃薯产量随着施氮量先增后减,定位第3年产量最高的处理为T2(75kg/hm^2),施氮量过高时减产.施氮水平影响马铃薯的生育进程及干物质累积规律,马铃薯干质量平衡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明显推迟,"剪刀差"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单峰变化趋势.马铃薯全株和块茎的干物质的积累过程均表现出"S"型增长曲线特征,施氮水平主要影响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的平均速率vmean和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Δt,Δt和vmean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马铃薯植株及块茎Δt×v_(mean)值大小表现为T_2>T_3>T_4>T_5>T_6.马铃薯根茎叶中干物质分配比例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过量施氮后马铃薯生育期推迟,地上部旺长,库源关系不协调导致干物质累积量特别是块茎干物质累积及分配比例下降是过量施氮后马铃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T_2(75kg/hm^2)处理量,而生产上在保证马铃薯品质和高产前提下合适的施氮量应该在75~150kg/hm^2,但不超过1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水平 马铃薯 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硅素积累与分配对氮素的反应及其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7
6
作者 魏海燕 张洪程 +7 位作者 杭杰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胜飞 马群 张庆 吴文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20,共8页
以15个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0、150、2253、00 kg/hm2四种氮素水平,研究水稻硅素积累与分配对氮素的反应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硅在水稻各器官、全株中的积累量均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氮素水平的提高,水稻在... 以15个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0、150、2253、00 kg/hm2四种氮素水平,研究水稻硅素积累与分配对氮素的反应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硅在水稻各器官、全株中的积累量均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氮素水平的提高,水稻在移栽—拔节和抽穗—成熟阶段的积累比例增加,而拔节—抽穗阶段的积累比例减少,在茎鞘中的分配比例减少而叶片和穗中的分配比例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硅在茎鞘、叶片和全株中的含量均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抽穗和成熟期,穗中的硅素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至中肥最低,高肥条件下略有回升。不同氮素条件下,水稻硅素的积累与分配特性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同时各基因型硅素积累与分配对氮素的反应也存在差异。其中,武育粳7号、华粳3号、武香粳9号、香粳20-18、武育粳3号、晚粳4003、早丰9号、华粳2号的硅素积累效率具有随氮素水平的提高保持稳定或相对提高的特性,对于氮肥用量不断增加条件下水稻植株的抗逆性改良具有较好的遗传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素 积累和分配 氮素 基因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氮用量对烤烟养分积累与分配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3
7
作者 汪耀富 孙德梅 +1 位作者 徐传快 程玉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6-311,318,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氮用量对烤烟(NicotianaTabacumL )养分的积累与分配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随氮用量增加,烟株体内N、P、K、Mn含量显著增加,Ca、Mg、Fe含量明显减少,烟株对各种养分的积累量都显...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氮用量对烤烟(NicotianaTabacumL )养分的积累与分配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随氮用量增加,烟株体内N、P、K、Mn含量显著增加,Ca、Mg、Fe含量明显减少,烟株对各种养分的积累量都显著增大。氮用量还影响烟株体内养分的分配,随施氮量增大,伸根期干旱烟株体内大多数养分在根和茎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在叶中的分配比例减少;旺长期和成熟期干旱时则相反。在干旱条件下增加氮用量可以提高烟叶产量和总氮、烟碱含量,降低烟叶还原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氮用量 干旱胁迫 养分积累和分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钤太峰 董秀春 +5 位作者 张秀 初金鹏 费立伟 郑飞娜 代兴龙 贺明荣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24-28,35,共6页
为探究播期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以泰农18(T18)和济麦22(J22)为试验材料,设置10月1日、8日、15日、22日、29日(分别用B1、B2、B3、B4、B5表示)共5个播期,研究了不同播期下冬小麦阶段干物质生产及其占总干物质比例、花... 为探究播期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以泰农18(T18)和济麦22(J22)为试验材料,设置10月1日、8日、15日、22日、29日(分别用B1、B2、B3、B4、B5表示)共5个播期,研究了不同播期下冬小麦阶段干物质生产及其占总干物质比例、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和花后干物质生产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播期虽然降低小麦拔节前的干物质生产量及其占总干物质生产量的比例,但当播期由B1推迟至B4时,T18和J22两品种拔节—开花期阶段干物质生产量分别增加13.80%和8.41%,占总干物质比例分别由46.81%、50.75%增加至50.92%、52.39%;开花—成熟阶段干物质生产量分别增加29.67%和56.87%,占总干物质比例由32.52%、25.92%增加至40.30%、38.75%。B4播期因拔节后较高的干物质生产能力使其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其它播期,并结合较高的抗倒伏能力和收获指数获得了最高产量。而其高产的光合产物,则主要依赖于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及其对产量贡献率的提升。当播期继续推迟至B5播期时,其各阶段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低于B4播期,进而导致产量降低。本试验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小麦适宜播期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干物质 积累和分配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黄淮海夏大豆新品种圣豆18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田艺心 高凤菊 +1 位作者 曹鹏鹏 高祺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47,53,共6页
2019年在山东省德州市黄河涯试验基地进行黄淮海夏大豆新品种圣豆18播期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分析其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特点及产量的田间表现,以充分发掘其增产潜力。结果表明,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6月15日播种的大豆单株干... 2019年在山东省德州市黄河涯试验基地进行黄淮海夏大豆新品种圣豆18播期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分析其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特点及产量的田间表现,以充分发掘其增产潜力。结果表明,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6月15日播种的大豆单株干物质积累总量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最高;4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器官分别为叶片、茎、豆荚和豆荚,生育后期积累的干物质由叶片、茎等营养器官逐渐分配至生殖器官豆荚;6月15日播期大豆产量比6月5日及6月25日播期处理分别增产13.92%和22.63%。因此,黄淮海及相似生态区6月中旬播种该品种,有利于调动植株生长因素,促进干物质积累及分配,更大发挥其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圣豆18 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植株碳氮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立极 潘根兴 +5 位作者 张旭辉 李恋卿 郑经伟 郑聚峰 俞欣妍 王家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2,共7页
气候变化会对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利用开放式气候变化野外试验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不同生育期水稻植株C、N含量,积累量和分配的影响。试验平台的小区处理有大气CO2浓度升高(500μmol/mol)、温度升... 气候变化会对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利用开放式气候变化野外试验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不同生育期水稻植株C、N含量,积累量和分配的影响。试验平台的小区处理有大气CO2浓度升高(500μmol/mol)、温度升高(+2℃)和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处理。结果表明:1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水稻植株中C含量,C、N积累量及水稻茎鞘中C、N分配;显著降低了水稻植株中N含量及穗中C、N的分配;2温度升高显著增加了拔节期和成熟期水稻叶片中C含量及各生育期水稻植株中N含量,拔节期植株中N积累量及成熟期茎鞘和叶片中C、N分配;显著降低了开花期和成熟期稻穗中C含量,开花期和灌浆期水稻植株中C积累量,成熟期水稻植株中N积累量,开花和灌浆期茎鞘中C素分配及成熟期穗中C、N分配;3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显著增加了灌浆期水稻植株中C含量及成熟期茎鞘中C、N分配并降低了叶片中N的含量和穗中C、N的分配,而C、N积累量则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温度升高 水稻植株 C、N含量 积累和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和O_3浓度升高对土壤碳水化合物累积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房蕊 鲁彩艳 史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285-288,共4页
碳水化合物作为土壤有机质重要成分之一,一直被认为是较为灵敏的有机质示踪成分。在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下,CO2和O3浓度升高可改变植物群体组成,碳在地下生态系统的分配等最终间接地改变土壤化学特性。在未来大气环境变化趋势下,CO2和O3浓... 碳水化合物作为土壤有机质重要成分之一,一直被认为是较为灵敏的有机质示踪成分。在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下,CO2和O3浓度升高可改变植物群体组成,碳在地下生态系统的分配等最终间接地改变土壤化学特性。在未来大气环境变化趋势下,CO2和O3浓度升高对植物-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对土壤有机质研究中作为重要指标和主要对象——碳水化合物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为此综述了CO2和O3浓度升高对碳水化合物累积分布特征影响方面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今后开展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和O3 浓度升高 积累和分配 土壤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毛竹幼苗生长和养分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建菲 史文辉 +2 位作者 潘凯婷 应叶青 孙翠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0-1017,共8页
【目的】探究低磷胁迫对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养分环境、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幼苗生长和养分生理的影响及其持续效应,分析毛竹幼苗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方法】通过盆栽播种育苗方式,研究了4种不同土壤有效磷水平:2.5 mg·k... 【目的】探究低磷胁迫对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养分环境、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幼苗生长和养分生理的影响及其持续效应,分析毛竹幼苗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方法】通过盆栽播种育苗方式,研究了4种不同土壤有效磷水平:2.5 mg·kg^(−1)(极低磷,P_(1))、5.0 mg·kg^(−1)(低磷,P_(2))、10.0 mg·kg^(−1)(中磷,P_(3))、20.0 mg·kg^(−1)(适磷,P_(4))对当年生长季末(T_(1))和翌年快速生长期(T_(2))根际土壤养分环境、毛竹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毛竹幼苗养分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结果】低磷处理组(P_(1),P_(2))显著降低T_(1)根际土壤pH(P<0.05),并维持了根际土壤高氮质量分数;这种低磷效应趋势持续至T_(2),且此时P_(1)和P_(2)的根际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较P_(4)显著增加了10.70%(P<0.05)。低磷处理组均显著降低了2个时期毛竹幼苗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P<0.05),且T_(2)时的降幅比T_(1)更高。T_(1)时,低磷处理组显著降低了毛竹幼苗根冠比(P<0.05),也相对降低根系养分的分配比例;但T_(2)时,低磷处理组的根冠比分别较P_(4)显著增加44.30%和37.97%(P<0.05),且显著增加了氮、钾养分在根系的分配比例(P<0.05)。低磷处理组显著增加了T_(1)毛竹幼苗整株磷素利用效率(P<0.05),随育苗时间推移,其利用效率下降,至T_(2)时,仅P_(1)较P_(4)显著增加了19.05%(P<0.05)。【结论】低磷胁迫抑制了毛竹幼苗生长和养分积累,但提高了其整体磷素利用效率;随育苗时间延长至翌年快速生长期时,低磷胁迫对植株的抑制作用增强,但毛竹幼苗通过提高根冠比、根系养分分配比例来提高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胁迫 根际土壤养分环境 毛竹幼苗 生物量 养分积累和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亩产500公斤玉米叶龄模式的肥料运筹
13
作者 杨金龙 陈笃江 《农业装备技术》 1995年第4期23-23,共1页
亩产500公斤玉米叶龄模式的肥料运筹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杨金龙,陈笃江玉米是高光效C4作物,增产潜力很大。玉米生产的实质是光合面积的物质积累和分配,玉米叶龄模式的肥料运筹,旨在不同叶龄期通过不同的肥料运筹,促进其叶面... 亩产500公斤玉米叶龄模式的肥料运筹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杨金龙,陈笃江玉米是高光效C4作物,增产潜力很大。玉米生产的实质是光合面积的物质积累和分配,玉米叶龄模式的肥料运筹,旨在不同叶龄期通过不同的肥料运筹,促进其叶面积系数得到合理的发展,并使适宜的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运筹 叶龄模式 玉米雌穗 叶面积系数 物质积累和分配 小花分化 农业技术推广 施用技术 化学调控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