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思政课”视野下中国教育题材电影的创作启示——以“教师成长”的叙事构建为例
1
作者 高翔 刘杰 +1 位作者 邢媛 洪宝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6-131,共6页
在“大思政课”视野下,教育题材电影不仅仅是关于教育的艺术表达,更是教育实践成果的体现。在教育题材电影创作中,叙事构建成为创作突破和创新的关键思维。创作应当在受众群定位、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模式创新和主题价值表达等关键点上... 在“大思政课”视野下,教育题材电影不仅仅是关于教育的艺术表达,更是教育实践成果的体现。在教育题材电影创作中,叙事构建成为创作突破和创新的关键思维。创作应当在受众群定位、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模式创新和主题价值表达等关键点上做好总结与探索。以“教师成长”主题的叙事构建为例,分析近年来相关的典型电影,运用叙事策略与市场定位,叙事“功能”理论等,探讨在“大思政课”视野下教育题材电影叙事构建的未来可能,能为我国教育题材电影创作提供有效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教育题材电影 教师成长 叙事构建 创作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影”的教育现象学:意蕴、危机与启示——基于斯蒂格勒的视域
2
作者 邹红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电影是典型的“文化工业”,无处不在的“大电影”已经形成“迷药”般的霸权性力量,原因不仅在于电影是人们“欲望”与梦想的某种直接投映形式,更在于其具有主体意识“传输”与“再造”的深层力量。斯蒂格勒所揭示的电影的现象学意蕴表明... 电影是典型的“文化工业”,无处不在的“大电影”已经形成“迷药”般的霸权性力量,原因不仅在于电影是人们“欲望”与梦想的某种直接投映形式,更在于其具有主体意识“传输”与“再造”的深层力量。斯蒂格勒所揭示的电影的现象学意蕴表明,电影与教育共享同样的动力机制与意识机制,电影可以被视为某种教育的形式。“电影”的全球性布展带来了诸多“教育之痛”,主要表现为电影的个性化功能翻转为“去个性化”的灾难、对消费主义的“迷入”加速儿童的“非人化”进程以及美国的数字意识形态正在掏空民族教育的内核。“电影”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可重视电影的力量并以它的方式打开教育,以高质量教育电影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把电影作为反思对象培养儿童的“观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格勒 电影 现象学 时间客体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与向善:儒家思想与美育教育——以电影教育为例
3
作者 殷子惠 刘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06,共6页
本文将儒家仁学思想与电影教育相结合,对新时期大学电影美育课程进行分析,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通过影像叙事对哲学思想的本质进行全面体认和对完整人格的定型。将仁学思想与电影教育观念相结合,试图探讨儒家思想浸润下的影像构建对新... 本文将儒家仁学思想与电影教育相结合,对新时期大学电影美育课程进行分析,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通过影像叙事对哲学思想的本质进行全面体认和对完整人格的定型。将仁学思想与电影教育观念相结合,试图探讨儒家思想浸润下的影像构建对新时代大学美育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学思想 美育 电影教育 人格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传媒视域下的高校电影专业发展——评《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
4
作者 李沛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2-I0003,共2页
在数字化与融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媒行业的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高校电影专业的教育模式与发展方向。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上,更深刻地改变了整个影视教育的生态系统。《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 在数字化与融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媒行业的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高校电影专业的教育模式与发展方向。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上,更深刻地改变了整个影视教育的生态系统。《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一书由刘迅、李城编写,于2018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于现代传媒视域,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融媒体时代高校影视教育的转型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教育 高校电影专业 现代传媒 融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在学科教学中可教育性分析——以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淑蓉 车均 《电影评介》 2013年第9期72-73,共2页
电影在职业与就业指导教育活动中具有积极而丰富的教育意义。电影的可教育性体现在电影作品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接受特性、与教师的品质、与该课程教育目标的有机整合中。
关键词 电影 教育 接受特性 教师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电影教育的发展策略:基于欧盟“媒体计划”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丁瑶瑶 李向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58,共6页
电影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影像形式提升国民认知、审美、创造和社会参与能力。欧盟的目标、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体系为电影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欧盟“媒体计划”的支持下,电影教育的实践覆盖欧洲各国,具有弘扬欧洲优秀文化传统、鼓... 电影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影像形式提升国民认知、审美、创造和社会参与能力。欧盟的目标、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体系为电影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欧盟“媒体计划”的支持下,电影教育的实践覆盖欧洲各国,具有弘扬欧洲优秀文化传统、鼓励跨国合作交流、培养欧洲公民媒体素养的特征。借鉴欧盟的经验,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策略可以从加强配套制度设计、进行资源高效整合,以及全面提升国民媒体素养方面寻求进一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教育 媒体素养 MEDIA计划 “创意欧洲”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电影教育史的跨学科价值重估
7
作者 李昕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7-83,共7页
电影教育的历史和研究在电影史的书写中常常被忽视。对电影教育史的“再访”,可以看到其跨学科性在电影诞生和传入中国伊始便已显现其意义。文章聚焦民国时期电影教育史,从电影教育的概念辨析出发,以跨学科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对民国电影... 电影教育的历史和研究在电影史的书写中常常被忽视。对电影教育史的“再访”,可以看到其跨学科性在电影诞生和传入中国伊始便已显现其意义。文章聚焦民国时期电影教育史,从电影教育的概念辨析出发,以跨学科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对民国电影教育史的跨学科属性进行探讨,以跨学科引文、跨学科施教者和跨学科教育方式分述之,重估跨学科思维在电影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意义,为“重写电影史”提供跨学科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教育 电影 跨学科 民国电影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届世界儿童电影年会暨“世界儿童电影与影视教育关系研究”学术论坛综述
8
作者 李昕婕 侯亚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2023年12月22日至24日,第一届世界儿童电影年会暨“世界儿童电影与影视教育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辽宁沈阳顺利举办。本次年会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任指导单位,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 2023年12月22日至24日,第一届世界儿童电影年会暨“世界儿童电影与影视教育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辽宁沈阳顺利举办。本次年会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任指导单位,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沈阳城市学院联合主办,沈阳城市学院影视与艺术学院承办,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影视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影视艺术系等多家单位共同协办,由《世界电影》《电影评介》《电影新作》《电影文学》《视听理论与实践》等期刊提供学术支持。世界儿童电影年会未来将在各联合高校轮流举办,以期为研究世界儿童电影的学者、师生们,搭建一个互鉴交流的学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 影视教育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影中的思政:新主流电影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破局
9
作者 鲁钦正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32-135,共4页
新主流电影以其独特的意识形态内涵与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涵盖受众价值共鸣、情境深度融入以及思辨性启迪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展现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显著优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新主流电影与青年... 新主流电影以其独特的意识形态内涵与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涵盖受众价值共鸣、情境深度融入以及思辨性启迪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展现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显著优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新主流电影与青年兴趣脱节、思想政治融合不畅、思想政治嵌入不深等问题,通过协同共创思想政治综合生态、多维融合创新课堂模式及拓宽传播渠道的实践路径,旨在提升新主流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力与实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主流电影 思想政治教育 影视思政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电影技术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庹向东 林素蓉 田颖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数字电影技术将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于电影的制作、存储和传输之中,使传统电影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它是集数字技术和电影技术为一体的最先进的影像、声音的展示技术和艺术。电影本身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让... 数字电影技术将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于电影的制作、存储和传输之中,使传统电影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它是集数字技术和电影技术为一体的最先进的影像、声音的展示技术和艺术。电影本身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让数字电影走进学校,建立校园数字电影院线,并运用数字电影技术制作、修复科教片和历史资料片,更应运用数字电影技术来制作课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影 数字电影技术 教育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望金陵大学对中国科教电影之传播与贡献——以《电影与播音》杂志等为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小晶 赵立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3,共5页
20世纪20年代以来,金陵大学理学院、尤其是其后来成立的影音部对于中国早期科教电影贡献殊巨。以金大影音部创办的全国第一个高校学院版电影及电影教育学术月刊《电影与播音》杂志等为实证研究,对其20年代到40年代的科教电影创作分别从... 20世纪20年代以来,金陵大学理学院、尤其是其后来成立的影音部对于中国早期科教电影贡献殊巨。以金大影音部创办的全国第一个高校学院版电影及电影教育学术月刊《电影与播音》杂志等为实证研究,对其20年代到40年代的科教电影创作分别从理念的萌生与社会化传播、重要的教学与创作实践、作品的列举及其形成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与重要价值意义等方面详加论述;并认为,金大影音部的电影及电影教育事业标志着20世纪30-40年代中国非商业电影发展的核心与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大学影音部 科教电影(教育电影) 电影与播音》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成长电影中的人性假设及其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启示——以《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澍 段伯升 姚玉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从教育学视角分析电影《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现,成长电影往往蕴含着倡导变革和阻碍变革两种力量,两种力量的代表者们所预设的人性生成、教化机制截然不同,对教育变革结果的判断也大相径庭。比较这两种冲突力量可知,倡导变... 从教育学视角分析电影《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现,成长电影往往蕴含着倡导变革和阻碍变革两种力量,两种力量的代表者们所预设的人性生成、教化机制截然不同,对教育变革结果的判断也大相径庭。比较这两种冲突力量可知,倡导变革的力量所持人性假设及其教育变革实践,更有益于当今学校教育改革;其与阻碍变革的力量所产生的冲突表明,人性的自由是争取的自由,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和引领人的自我意识,教化人性的活动难以成败论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电影 《死亡诗社》 《蒙娜丽莎的微笑》 人性假设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想象与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意识走向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慧梅 李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商务印书馆所摄《盲童教育》、《驱灭蚊蝇》等教育电影公映,借助"假娱乐倡教育"理念,中国自制教育电影开始大量出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因意识形态宣教以及国家经济、文化各项基本建设宣传需要,自上而下... 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商务印书馆所摄《盲童教育》、《驱灭蚊蝇》等教育电影公映,借助"假娱乐倡教育"理念,中国自制教育电影开始大量出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因意识形态宣教以及国家经济、文化各项基本建设宣传需要,自上而下将教育电影纳入官营体系,旨在以影像方式唤起民众,用电光影戏想象现代国家,型塑新国民;而教育电影通过将教育元素渗透到娱乐性光影中,大大拓展了教育的涵盖面,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推广模式,使得知识阶层与下层社会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互动,广大知识浅陋的民众获得了与知识阶层相互沟通的话语体系,并建立起共同的现代常识。国家想象深深影响着教育电影的意识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电影 唤起民众 话语体系 共同常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印书馆与近代中国教育电影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朗 李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8-176,共9页
20世纪20-30年代,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营出版机构,在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和文化科技读物的同时,致力于摄制和推广教育电影,并通过《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馆办期刊译介、传播电化教育理论和技术,不仅开创了民营... 20世纪20-30年代,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营出版机构,在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和文化科技读物的同时,致力于摄制和推广教育电影,并通过《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馆办期刊译介、传播电化教育理论和技术,不仅开创了民营出版机构摄制教育电影、推广电化教育的先河,而且为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回顾和梳理早期商务印书馆所开展的教育电影事业,既有助于人们了解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也不乏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印书馆 近代中国 教育电影 电化教育理论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上海商务印书馆教育电影寻踪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惠康 杨爱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120,共8页
本文围绕早期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拍摄教育电影的历史踪迹,通过历史文献查阅、遗址实地考察、相关人员的采访调查等方式,发现并确认上海商务印书馆影片部的实地遗址及模型照片,挖掘整理出早期上海商务活动影戏部摄制教育电影的有... 本文围绕早期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拍摄教育电影的历史踪迹,通过历史文献查阅、遗址实地考察、相关人员的采访调查等方式,发现并确认上海商务印书馆影片部的实地遗址及模型照片,挖掘整理出早期上海商务活动影戏部摄制教育电影的有关图文资料,并提出笔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商务印书馆 活动影戏部 教育电影 影戏杂志 电影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课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模式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青青 陈璐 +2 位作者 魏梦晓 霍楠 姜峰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1期124-125,共2页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流行趋势逐渐向青少年群体转移,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家、高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现行艾滋病流行形势入手,阐述了现阶段艾滋病健康教育手段及其存在的问题,尝试着将电影课作为一种新型健康教育手段引...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流行趋势逐渐向青少年群体转移,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家、高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现行艾滋病流行形势入手,阐述了现阶段艾滋病健康教育手段及其存在的问题,尝试着将电影课作为一种新型健康教育手段引入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并分析了其运用优势,叙述了电影课在山西省六个大学里的具体实践,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艾滋病(AIDS) 大学生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电影化的先驱——金陵大学电教软件编制与推广事业纪实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金萍 辛显铭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96,共9页
本文是金陵大学推行电化教育30年系列述评之二,以大量的史实资料为依据,主要论述一所综合大学以前瞻性的目光率先倡导“教育电影化、电影教育化”,把电影引入教育教学之中,开创教育教学电影的编制与应用,成为我国早期电教软件编制与推... 本文是金陵大学推行电化教育30年系列述评之二,以大量的史实资料为依据,主要论述一所综合大学以前瞻性的目光率先倡导“教育电影化、电影教育化”,把电影引入教育教学之中,开创教育教学电影的编制与应用,成为我国早期电教软件编制与推广的中心基地,为中国电化教育的广泛开展、促进教育现代化开拓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大学 教育电影 软件编制 应用推广 电教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影健康教育价值探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石美霞 李亚琴 孙玉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12期4232-4234,共3页
介绍了微电影健康教育特点、国内外微电影健康教育应用研究现状、微电影健康教育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微电影健康教育价值。
关键词 电影 健康教育 受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塑党国:1930年代浙江省电影教育运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冯筱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92,154,共13页
电影引进中国之初始,就与政治宣传密不可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电影成为一种有效塑造党国形象,让民众接受规训教育的快捷技术手段。从1930年代初开始,南京当局曾大力推动电影教育运动,杭州则是其重要地区。中国电影教育协会杭... 电影引进中国之初始,就与政治宣传密不可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电影成为一种有效塑造党国形象,让民众接受规训教育的快捷技术手段。从1930年代初开始,南京当局曾大力推动电影教育运动,杭州则是其重要地区。中国电影教育协会杭州分会及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电影巡回放映队,深入全省城乡放映,电影成为民众了解"党国形象"的重要媒介,民众也得以接触到电影这种现代事物。当然,无论是教育影片的选择,还是放映活动的宣传动员,主要仍与南京政府"党国塑造"目标紧紧相连,不过,这种党国宣传实践也有其内在矛盾,浮光掠影般的民众教育基本上不能取得实际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教育 运动 党国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和参与模式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占利 赵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57-158,共2页
电影是大学生非常喜爱和乐于接受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作为最年轻和最富群众性的艺术,电影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具体体现为审美教育功能、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情感教育功能和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大学生接触电影的主要途径有在电影院... 电影是大学生非常喜爱和乐于接受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作为最年轻和最富群众性的艺术,电影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具体体现为审美教育功能、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情感教育功能和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大学生接触电影的主要途径有在电影院观看、在高校放映厅观看、自己在网络上下载和观看、在高校各种课堂上观看。教育者要在分析大学生接触电影的主要途径的基础上探索电影参与大学生教育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大学生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