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4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64
1
作者 沈菊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7-29,共3页
从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江苏省连云港市13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分析;对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2002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法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段军红 甄文喜 +2 位作者 夏常明 牛炜 袁晖 《农电管理》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本文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原则,选用meta整合方法(一种整合资料的方法)挖掘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访谈法对其进行完善补充。选择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FA)对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提取公因子,最终形成科研投入、科研... 本文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原则,选用meta整合方法(一种整合资料的方法)挖掘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访谈法对其进行完善补充。选择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FA)对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提取公因子,最终形成科研投入、科研产出、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4个一级指标,构建出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AHP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赋权,便于判断各指标重要程度,从而明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企业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研投入 公因子 科研产出 整合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钰莹 原长弘 宋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151,共11页
培育和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制造业领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根本路径,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理论难题。本研究结合企业实践,从理论出发探清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培育和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制造业领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根本路径,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理论难题。本研究结合企业实践,从理论出发探清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5个维度:持续高强度创新投入能力、共性需求驱动基础研究能力、产业创新链融通发展能力、高影响力创新产出能力、要素与制度情境支撑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指标体系开发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检验程序,以2013—2019年101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最终确定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5因子17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推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也为制造业领军企业评价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开展能力体系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领军企业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政教育引领下的农林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吕艳东 殷大伟 +5 位作者 段丽莉 钱永德 杨克军 赵丰舟 汪秀志 郭晓红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200-202,共3页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创新高层次人才,对我国农林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物学专业研究生为例,分析了农林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科研训练全过程,全面提升研究生...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创新高层次人才,对我国农林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物学专业研究生为例,分析了农林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科研训练全过程,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建立多元化、全过程评价体系,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农林类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元素 研究生 创新能力 科研训练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孙燕 杨健安 +1 位作者 潘鹏飞 孙敏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29,共5页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目前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知识创新能力和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中的技术创新能力.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也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起高校...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目前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知识创新能力和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中的技术创新能力.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也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格局分析——兼论省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 被引量:20
6
作者 许吉黎 韩玉刚 杨显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6,共6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对于推动城市的经济新转型、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省域视角,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分层,分析了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对于推动城市的经济新转型、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省域视角,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分层,分析了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和空间格局现状。遵循"涓滴效应"和"梯度扩散"的规律,基于现状格局提出了安徽省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三大模式,包括"三核驱动"模式、"点轴延伸"模式和"集群网络"模式,以期通过构建和发展科学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来推动城市间的创新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安徽省各市的高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空间格局 省城科技创新体系 发展模式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DEA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蓝祥龙 谢南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依据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法(DEA)各自具有的特点,构造了基于两者结合的AHP/DEA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18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HP/DEA相结合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的两阶段方法,对18所高校2008年科技创新... 依据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法(DEA)各自具有的特点,构造了基于两者结合的AHP/DEA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18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HP/DEA相结合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的两阶段方法,对18所高校2008年科技创新能力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实例应用表明,AHP/DEA模型能充分兼顾考虑主客观因素,对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AHP/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国际经验及启示——基于对英、法、美、澳科研评价体系的考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小平 陈洋子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8,54,共6页
健全的科研评价体系是发达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对英国、美国、法国及澳大利亚四国科研评价体系的梳理,发现发达国家科研评价具有以下共性特征:以"目的"为主要评价导向,确立资源配置方式;以国家政策或法... 健全的科研评价体系是发达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对英国、美国、法国及澳大利亚四国科研评价体系的梳理,发现发达国家科研评价具有以下共性特征:以"目的"为主要评价导向,确立资源配置方式;以国家政策或法律为行动指南,建立科研评价国际标准;以"效益"为中心,追求"量"但更强调"质";以"学科类别"评价为基础,建立多元评价方法。这可以为我国完善和建设结构合理的"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大学 科技创新能力 科研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陈云 谭淳方 俞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正确评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政府、金融机构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率的特点,从企业现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潜力两个方面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评价科技型中... 正确评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政府、金融机构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率的特点,从企业现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潜力两个方面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志成 仲崇高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8-81,92,共4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评价体系是开展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基础。分析了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针对存在的不足,将企业科技创新评价分为科技能力评价与科技创新水平评价两部分,并由此构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 指标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继辉 王树英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76,共6页
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企业一项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创新能力以及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潜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工业总产值、科研经费投入总额等规模指标和科研资金投入... 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企业一项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创新能力以及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潜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工业总产值、科研经费投入总额等规模指标和科研资金投入强度、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强度指标为主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综合三级评价法选取典型案例展开分析,验证了该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科技创新能力 财务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社会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邱楷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2,共3页
低碳社会建设要求高校的积极参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参与低碳社会建设的贡献度。本研究归纳了低碳社会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了一个由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社会建设要求高校的积极参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参与低碳社会建设的贡献度。本研究归纳了低碳社会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了一个由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低碳社会背景下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社会 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区域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传喜 秦亮 《南方农机》 2024年第9期22-26,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各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决策支撑。【方法】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测算了我国2009—2019年28个省级农业科学院的科技...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各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决策支撑。【方法】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测算了我国2009—2019年28个省级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水平较高,而西藏、江西、宁夏、内蒙古等地区的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亟待提升;2)近年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进步较为明显,而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下滑较为严重。【结论】提出鼓励各省级农业科学院间相互增进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鼓励东部地区的农业科研人员前往西部地区贡献力量,各省级农业科学院自身加强人才培训、提升管理水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熵值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娇 胡宝贵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8-80,共3页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的重要领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主要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5
作者 冯韵 李晓娜 +1 位作者 陈丽琼 许力丹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17-125,共9页
基于科技创新能力理论及农业科技创新特征,初步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关联度测算对初步选取的22个指标进行优化,从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基础、产出能力和投入能力三方面14个指标确定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基于科技创新能力理论及农业科技创新特征,初步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关联度测算对初步选取的22个指标进行优化,从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基础、产出能力和投入能力三方面14个指标确定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海南省2017-2021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7-2021年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农业发展迅速。影响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包括农机机械总动力、农业类专利申请数、研发(R&D)人员全时当量。在环境基础、产出能力和投入能力三方面评价指标中,产出能力最能反映海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提升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应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有效投入,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效益及成果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农业 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评价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趋势与指标设计 被引量:15
16
作者 齐书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9-172,共14页
新时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趋势,应倡导“回到激发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评价初心”“回应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关切”,以及“重建地方高校对区域发展社会贡献指标的评价导向”等。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 新时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趋势,应倡导“回到激发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评价初心”“回应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关切”,以及“重建地方高校对区域发展社会贡献指标的评价导向”等。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与科技支撑的重要职责,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三类,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知识源和人才源,地位日渐突出,并且根据其不同的属性和使命,在科技创新目标与评价重点等方面的侧重点应各有不同。为探究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邀请来自教育部、科技部、以及高校科技创新管理评价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调研和问卷咨询,在此基础上,坚持创新导向、质量导向和贡献导向,建立分层分类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并从科技创新队伍、科技创新支撑条件、科技创新成果、社会贡献与影响、人才培养等5个维度,构建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三级评估指标。提出不同类型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类评价的要点,即地方研究型高校应着重测评“科技引领力”“科研贡献力”“科技创新成果”指标;地方应用型高校应侧重“经济贡献力”“人才培养”指标;地方技能型高校则应偏重“人才培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文才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671,共6页
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核心,同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就如何科学准确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为现代企业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先对技术创新能力理论基础进行... 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核心,同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就如何科学准确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为现代企业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先对技术创新能力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在量子力学和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基础上提出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模型对湖南省1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研究成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和比较研究——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创新主体作用的实证 被引量:12
18
作者 苏明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4期32-38,共7页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能力和经济未来增长动力的重要方面。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国内外先进评价方法,可以把科技创新能力分成四个主体方面,从而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体系的区域排...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能力和经济未来增长动力的重要方面。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国内外先进评价方法,可以把科技创新能力分成四个主体方面,从而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体系的区域排名进行测算,具体考察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具有同样发展模式的省市自治区进行归类,可以分析目前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提升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主成分分析方法 创新型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19
作者 雷玲 宋婵媛 周煊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94-101,共8页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评价与测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探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本文以陕西为例,从农业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评价与测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探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本文以陕西为例,从农业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效应与科技支撑等四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TOPSIS法计算各指标对应权重及综合得分,得出指标解释程度,以此评价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产出、科技投入、科技效应、科技支撑对科技创新解释程度依次递减,陕西省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波动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福建省5所“双高计划”院校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连舒婷 陈远宏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74-79,共6页
打造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平台是“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之一,而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依据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比性原则,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的... 打造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平台是“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之一,而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依据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比性原则,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建省5所“双高计划”院校为研究样本,运用熵值法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赋权重,代入2016-2018年数据对研究样本进行评价比较研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提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新“产学研用”服务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人才—团队—平台”模式,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熵值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