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的测算及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回归模型
1
作者 刘诗昆 姚奕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基于熵权法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定义并测算了中国2003—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并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和局部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间的... 基于熵权法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定义并测算了中国2003—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并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和局部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间的科技人才流动总水平逐步提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虹吸现象愈发明显,表现出两极化趋势;整体上,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边际效应递减的促进作用;区域视角中,局部效应的空间差异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南强北弱”的分布特征,科技人才流动在中西部部分城市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科技人才流动 引力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联动效应对科技人才流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焘 马亚雪 吴柯烨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51,共13页
[目的/意义]探究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联动效应对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对于优化区域科技人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我国31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样本,基于“政策—科技—产业”联动视角,采用必要条件分析与模糊... [目的/意义]探究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联动效应对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对于优化区域科技人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我国31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样本,基于“政策—科技—产业”联动视角,采用必要条件分析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混合方法探究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对科技人才流动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①单一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要素并不构成促进科技人才流动必要条件;②引致科技人才流动路径有6条,进一步提炼为3种类型,即“政策—科技—产业全能型”“科技驱动型”和“政策引导—产业促进型”;③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对科技人才流动促进路径存在明显的地理区域、试点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异质性特征,各类型路径联动效应明显,政策和科技子系统要素的核心作用相对突出,但产业与科技子系统互动性有待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联动效应 科技人才流动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溢出的高新区科技人才流动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伯棠 朱美光 +1 位作者 徐春杰 孙长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5-157,共3页
以高新区科技人才流动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知识溢出理论,探讨了高新区内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同时,依据硅谷计算机科技人才流动模型,对高新区科技人才流动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知识溢出的高新区科技人才流动对策。
关键词 知识溢出 高新区 科技人才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纪建悦 朱彦滨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7,共6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29个地区自1996年到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宏观经济因素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得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收入水平、科研环境科研投入、教育水平、生活便利程度等是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的结论。这对我国各... 本文通过对我国29个地区自1996年到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宏观经济因素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得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收入水平、科研环境科研投入、教育水平、生活便利程度等是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的结论。这对我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吸引科技人才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流动 面板数据 动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中部地区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纪建悦 刘艳青 刘宝生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09年第10期86-88,共3页
文章在已建的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我国中部地区安徽省为例,结合其实际情况,对原有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并以安徽省1997年~200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科技人... 文章在已建的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我国中部地区安徽省为例,结合其实际情况,对原有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并以安徽省1997年~200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评价体系,为其他省份制定吸引科技人才政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科技人才流动 绩效评价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纪建悦 刘艳 刘宝生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08年第7期100-102,共3页
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评价对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建立科技人才流动绩效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山东省科技人才流动绩效进行研究,该研究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制定科技人才流动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人才流动 绩效评价 因子分析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移背景下科技人才流动模型研究——基于福建省的实证调研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敏 安增军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7,共8页
文章将产业转移和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融合起来,深入分析了产业转移背景下企业科技人才流动的效应与动因,将转移产业的聚集度和成熟度、转移企业的激励机制、科技人才的能力水平和转移成本作为变量,构建了科技人才流动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 文章将产业转移和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融合起来,深入分析了产业转移背景下企业科技人才流动的效应与动因,将转移产业的聚集度和成熟度、转移企业的激励机制、科技人才的能力水平和转移成本作为变量,构建了科技人才流动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并以福建省4个地市产业转移中的291名企业科技人才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科技人才流动 福建省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科技人才流动的原因、途径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万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2-124,共3页
根据宁夏科技人才流动情况调查的数据资料,深入分析了宁夏科技人才流动的原因、途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引导科技人才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科技人才资源、防止科技人才流失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科技人才流动 原因 途径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探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石英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5-77,共3页
科技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探析石英陕西社科院社会学所1马太效应是科技人才流动的一个特点“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由《圣经·马太福音》这段话引出著名的“马太效应”:穷者愈穷... 科技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探析石英陕西社科院社会学所1马太效应是科技人才流动的一个特点“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由《圣经·马太福音》这段话引出著名的“马太效应”: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不仅表现在经济生活方面,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太效应” 科技人才流动 欠发达地区 探析 落后地区 社会系统 综合配套改革 社会经济 贫困地区 吸引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流动全球化网络研究:1990-2012——从专利数据视角分析
10
作者 王寅秋 罗晖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73-82,共10页
本文通过梳理1990-2012年国际专利数据库,得到23年间科技人才流动的数据样本,并基于此以复杂网络作为手段,对这段时间内科技人才流动情况进行定量化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发达国家不仅在全球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其本身也有大量科技人... 本文通过梳理1990-2012年国际专利数据库,得到23年间科技人才流动的数据样本,并基于此以复杂网络作为手段,对这段时间内科技人才流动情况进行定量化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发达国家不仅在全球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其本身也有大量科技人才流出,另外随着时间的变化科技人才流动网络的密度越来越大,科技人才跨国流动越来越便利,作为科技人才流入国或流出国参与到科技人才全球流动中的国家数量也随着时间的增长而稳步增长,但是从参与流动的科技人才总量上来看,在国家层面有明显的集中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国际流动 复杂网络 演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流失的分层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乔引华 郑玮 李静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7-38,共2页
科技人才流失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了解科技人才流失的现状,比较科技人才流动各方在人才竞争中所处的优劣势,认清科技人才流失的特点,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前提。本文通过对人才流失状况的特征及原因分析,以期对人才流失形... 科技人才流失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了解科技人才流失的现状,比较科技人才流动各方在人才竞争中所处的优劣势,认清科技人才流失的特点,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前提。本文通过对人才流失状况的特征及原因分析,以期对人才流失形成更本质的认识,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次 人才流失问题 科技人才流动 人才流失状况 人才竞争 原因分析 优劣势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后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敏玲 汪虹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59-160,共2页
从政府技术创新政策、科技人才流动、知识产权、国际学术交流、外资投入等方面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高校科技工作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WTO 科技工作 科技人才流动 技术创新 中国 高校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知识分子“下海”种种
13
作者 冯守权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2-33,共2页
青年知识分子“下海”种种冯守权在时下流行的各种“热”中,“下海热”正方兴未艾。据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统计,辽宁省近4万名干部“下海”。这次与1984年至1986年、1988年的两次“经商热”相比,文化层次较高的青年知识... 青年知识分子“下海”种种冯守权在时下流行的各种“热”中,“下海热”正方兴未艾。据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统计,辽宁省近4万名干部“下海”。这次与1984年至1986年、1988年的两次“经商热”相比,文化层次较高的青年知识分子“下海”的比重较大。最近我们村辽宁省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下海”情况进行了调查,从知识分子“下海”的经历来看大体有五种类型。一是发财致富型。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由于收入菲薄,生活中时常感到囊中为涩,捉襟见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普遍提供了机会,收入少的人对收入多的人指责和攀比逐渐被彼此间的竞争所取大,知识分子学会用智慧主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张伟原在省某科研所工作,现已辞职就聘于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他说:“我老婆调动工作,孩子上学,买住房都要用钱,加起来得几万元,我的工资仅200多元,九牛之一毛。知识分子已穷了多年,过去总同‘君子谋道不谋食’来自欺欺人,好像不穷就不足以体现出知识分子的风骨。人生没有幸运大抽奖,别人能富知识分子为什么不能富?”除了个人单枪匹马于外,还有集团军作战的。中科院沈阳计算研究所的青年科技人员,不靠“皇粮”靠市场,进入市场以来,累计实现产值8000万元,搞活了科研,发展了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知识分子 辽宁省 文化人 西服革 科技人才流动 收入少的人 计算研究所 语音文字 原单位 胀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