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温度对二斑叶螨生长发育及种群动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周玉书
朴春树
孟威
杨思咸
-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辽宁省植物保护站
-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9-102,共4页
-
文摘
在室内15~35℃恒温条件下 ,采用富士苹果叶片饲养观查二斑叶螨。结果表明 ,该螨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5℃ ,完成1代所需的有效积温为162.19d·℃ ;在15 ,20,25,30和35℃5种不同温度下 ,该螨完成1代的发育历期(未成熟期 +产卵前期)分别为44.38,21.77,11.87 ,8.64和7.27d ;产卵期为47.43,31.17 ,25.88,18.25和11.80d;总产卵量为70.80,100.50,142.35,96.55和68.90粒/♀ ;种群内禀增长率(rm)为0.0599,0.1220 ,0.1959,0.2658和0.3323;净增殖率(Ro)为54.57,75.65,107.86,71.76和50.77;世代平均周期(T)为66.79,35.45,23.89,16.08和11.82d ;周限增长率(λ)为1.0617,1.1298,1.2164,1.3045和1.3942;种群加倍时间(t)为11.57,5.68,3.54,2.61和2.09d。
-
关键词
二斑叶螨
生长发育
种群动态参数
苹果害虫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
Keywords
Tetranychus urticae
apple
temperature
development
population dynamics
-
分类号
S436.61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不同寄主植物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苟玉萍
刘倩
刘长仲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7)
-
文摘
异迟眼蕈蚊为害植物地下部分,造成韭菜、大葱、百合、蒜等作物的严重减产。研究异迟眼蕈蚊在不同寄主植物间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规律,可为其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佐证。本研究在(25±1)℃、弱光照射(251.2lx)、相对湿度80%±5%的人工气候箱内,分别选用寄主植物韭菜、大葱、百合、蒜(蒜瓣和蒜茎),组建了异迟眼蕈蚊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生命表,统计出了种群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和周限增长率(λ)等种群动态参数。结果表明,卵的发育历期在韭菜上最短(3.49d),在蒜瓣上最长(4.91d)。取食韭菜和大葱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而取食百合的幼虫发育历期最长。蛹的发育历期在韭菜上最短(2.95d),在百合上最长(4.05d)。寄主植物对异迟眼蕈蚊卵的孵化率和蛹的存活率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幼虫的存活率。幼虫的存活率在韭菜上最高(76.7%),蒜瓣上最低(30%)。在韭菜、百合、大葱、蒜瓣和蒜茎上的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91.98、52.14、85.48、73.91、72.96粒。异迟眼蕈蚊在韭菜上的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最高,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最短。异迟眼蕈蚊在韭菜上的适应度和嗜食性最好,繁殖速度最快。
-
关键词
异迟眼蕈蚊
寄主植物
实验种群
生命表
种群动态参数
-
Keywords
Bradysia difformis
host plant
experimental population
life table
parameter of population dynamics
-
分类号
S436.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不同韭菜品种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6
- 3
-
-
作者
苟玉萍
刘倩
张艳霞
刘长仲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1-747,共7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7)资助
-
文摘
异迟眼蕈蚊是造成经济作物韭菜严重减产的重要害虫。研究异迟眼蕈蚊在不同韭菜品种间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规律,为异迟眼蕈蚊的预测预报以及筛选韭菜抗性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25±1)℃、弱光照射(125 lux)、相对湿度80%的人工气候箱内,分别选用20个韭菜品种,组建了异迟眼蕈蚊取食不同韭菜品种的生命表,统计了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平均世代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和周限增长率等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结果表明,异迟眼蕈蚊在不同韭菜品种上均能完成生长发育,完成全世代所需时间最长的3个品种依次为‘万源紫根宽叶王’>‘791宽叶雪韭’>‘万源汉中冬韭一号’,最短的依次为‘平韭二号’<‘久星2号’<‘汉中紫根韭菜’。不同韭菜品种上异迟眼蕈蚊雌虫寿命高于雄虫寿命,并且平均单雌产卵量的高低与雌虫寿命的长短呈正相关,较为典型的品种为‘万源汉中冬韭一号’和‘平韭二号’,雌虫寿命分别为2.18 d和2.44 d,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56.00粒和101.25粒。异迟眼蕈蚊的存活率在同一韭菜品种上随着发育期的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冀研小韭园’上各虫态的存活率均表现为最大值,在‘万源汉中冬韭一号’均表现为最小值,在‘平韭二号’也表现出较大的存活率。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存活率在‘万源汉中冬韭一号’上依次为62%、32%、25%和25%,而‘冀研小韭园’上依次为100%、90%、85%和85%,在‘平韭二号’上依次为100%、85%、82%和80%。通过对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的统计,‘平韭二号’最高,分别为0.22和1.25;‘万源汉中冬韭一号’最低,分别为0.07和1.07;而种群加倍时间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平韭二号’最低,为3.15d;‘万源汉中冬韭一号’最高,为10.20 d。其他韭菜品种的3个指标介于两者之间。因此,综合上述结果,异迟眼蕈蚊的适应性和嗜食性在‘平韭二号’最强,导致为害严重;而在‘万源汉中冬韭一号’最弱,造成为害较轻。
-
关键词
异迟眼蕈蚊
韭菜品种
实验种群
生命表
发育历期
存活率
种群动态参数
-
Keywords
Bradysia difformis Frey
Leek cultivar
Experimental population
Life table
Developmental duration
Survival rate
Parameter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
分类号
S435.7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