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人工感染鸡胚孵化雏鸡的带毒比较
1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80-85,共6页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对1日龄雏鸡血液和胎粪样品,7~70日龄鸡(每隔1周)的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进行REV检测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血浆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灵敏度最高,阳性检出率为100%(25/25),其次为病毒分离,阳性检出率为96%(24/25),RT-PCR检出率最低;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胎粪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与病毒分离灵敏度一致,阳性检出率均为80%(20/25),RT-PCR检出率最低,为28%(7/25)。对7~70日龄鸡(每隔1周)进行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检测,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与1日龄检测情况总体相似,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荧光定量RT-PCR、病毒分离和RT-PCR。结果表明,在同一检测时间点使用同一检测方法,胎粪/泄殖腔棉拭子REV阳性检出率基本低于血液检出率。本研究初步比较了不同方法检测REV人工感染鸡胚孵化雏鸡的带毒情况,为实施REV净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 病毒分离 RT-PCR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免疫抑制状态下禽波氏菌对雏鸡致病性增强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萍萍 袁朋 +2 位作者 魏凯 胡莉萍 朱瑞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1-1518,共8页
禽波氏菌可引起禽类的高度接触性上呼吸道疾病,且经常与免疫抑制性病毒发生共感染。为研究免疫抑制状态下禽波氏菌致病性的变化,试验中以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感染鸡胚构建雏鸡的免疫抑制状态,雏鸡孵出后再经呼吸道感染禽波氏菌... 禽波氏菌可引起禽类的高度接触性上呼吸道疾病,且经常与免疫抑制性病毒发生共感染。为研究免疫抑制状态下禽波氏菌致病性的变化,试验中以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感染鸡胚构建雏鸡的免疫抑制状态,雏鸡孵出后再经呼吸道感染禽波氏菌,模拟临床二者的混合感染。分别监测混合感染与单纯感染条件下雏鸡的生长状况、免疫器官指数、NDV灭活苗免疫抗体水平、禽波氏菌抗体水平、禽波氏菌入侵组织时间、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其他细菌的继发感染状况等。结果发现REV感染可导致雏鸡严重的生长抑制和免疫抑制作用,感染禽波氏菌后使抑制作用加重,且干扰了针对禽波氏菌的抗体的产生。禽波氏菌在REV免疫抑制状态雏鸡肝、心和肾中的检出时间比单纯感染组提前了1d。混合感染组雏鸡气管黏膜完全脱落,肝、心等组织内细胞广泛性坏死,细菌继发感染病例数增多。REV免疫抑制状态下,机体防御体系被破坏,对禽波氏菌的免疫应答降低,为禽波氏菌在组织中的侵袭扩散提供了便利,使禽波氏菌对雏鸡的致病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氏菌 网状内皮增殖病毒 免疫抑制 共感染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GD09株的分离与全基因组测序 被引量:2
3
作者 史伟伟 刘红波 +2 位作者 徐成刚 廖明 曹伟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0-174,共5页
从广东某鸡场送检的疑似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病鸡中采集病料,处理后经接种DF-1细胞,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离并鉴定出1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命名为GD09。... 从广东某鸡场送检的疑似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病鸡中采集病料,处理后经接种DF-1细胞,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离并鉴定出1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命名为GD09。依据已发表的REV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6对引物,采用分段扩增的方法完成了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基因组序列全长8295bp,符合典型的复制完全型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基因序列中不含已知致癌基因。将该分离株的亚群特异性gp90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各参考株相应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D09分离株与中国分离株HA9901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相似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 gp90 分离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SPF雏鸡血液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相关因子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燕 刘文超 +4 位作者 付礼胜 高雪丽 刘超男 吕晓萍 郑世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3,共7页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素D1、p27表达的影响。将8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CCK-8、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雏鸡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素D1、p27表达的影响。将8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CCK-8、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雏鸡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RE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中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雏鸡,且p27mRNA水平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雏鸡;病毒感染后期Cyclin D1mRNA表达及其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雏鸡,然而p27转录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REV感染SPF雏鸡导致的血液T、B细胞增殖能力下降、Cyclin D1mRNA转录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p27mRNA转录下降与REV感染所致的雏鸡免疫机能下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雏鸡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细胞周期素D1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外周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鸭源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姜莉莉 祁小乐 +9 位作者 高玉龙 邓小芸 柴洪亮 张礼洲 贠炳岭 秦立廷 王永强 高宏雷 王笑梅 华育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7-1282,共6页
利用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检测引物,对采集于吉林省某地健康野鸭的脏器样品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经DF1培养增殖,进行病毒的分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2株REV... 利用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检测引物,对采集于吉林省某地健康野鸭的脏器样品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经DF1培养增殖,进行病毒的分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2株REV,分别来自于针尾鸭和绿头鸭,将分离病毒分别命名为DBYR1101和DBYR1102。克隆2个病毒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gp90,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gp90基因氨基酸相似性为99.5%;DBYR1101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7%、94.2%和98.2%;DBYR1102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2%、93.7%和97.7%;与中国早期南方分离株HA990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7%和94.2%;与中国北方分离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2%~100%。核苷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个野鸟源REV分离株与现有的东北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趋于形成1个北方分离群;与SNV株亲缘关系最远;与170A株亲缘关系较远;与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某些分离株相似性较高。该研究首次自野鸭体内分离到REV,丰富了REV流行病学资料,同时提醒我们重视野生鸟类迁徙在疾病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深入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鸟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env蛋白的表达及其在ELISA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文娟 裴宗飞 牛钟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21-1525,共5页
以pb101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囊膜糖蛋白env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3-env后,转化入宿主菌BL21,IPTG诱导表达env蛋白,对表达的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 以pb101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囊膜糖蛋白env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3-env后,转化入宿主菌BL21,IPTG诱导表达env蛋白,对表达的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相对分子质量约66.4 ku。将表达产物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Ienv-ELISA)。经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重复性和敏感性,与IFA及iREV-ELISA结果相比其准确率均超过90%。该方法为检测REV抗体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rev env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部分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7
7
作者 任玉鹏 张焕容 +3 位作者 王小楠 索化夷 汤承 岳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166,共5页
对四川部分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鸡群REV净化和防控提供依据。采用文献报道的PCR方法,分别对来自四川新津、温江、眉山、大邑、崇州和德阳等地6个肉种鸡群共160只外表健康鸡或生长发育不良、具有腺胃... 对四川部分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鸡群REV净化和防控提供依据。采用文献报道的PCR方法,分别对来自四川新津、温江、眉山、大邑、崇州和德阳等地6个肉种鸡群共160只外表健康鸡或生长发育不良、具有腺胃炎症状的鸡只样本进行PCR检测,同时将扩增片段克隆测序以确定其正确性。结果表明,6个鸡群REV群体阳性率均为100%(6/6),其中外表健康鸡REV检出率为65.8%(79/120),患腺胃炎病鸡REV检出率为82.5%(33/40);同一只鸡不同组织器官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REV在骨髓和法氏囊中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0%(36/120)和28.3%(34/120),提示骨髓和法氏囊是REV检测的主要靶器官;患腺胃炎鸡的腺胃中REV检出率达25%(10/40),而外表健康鸡腺胃样本REV阳性率仅0.8%(1/120),表明REV是导致鸡腺胃炎的重要病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靶器官 腺胃炎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法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被引量:6
8
作者 庄金秋 毕研丽 +3 位作者 梅建国 王金良 苗立中 沈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6-39,共4页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REV参考毒株LTR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其扩增产物长度为314bp,建立了PCR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经与间接...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REV参考毒株LTR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其扩增产物长度为314bp,建立了PCR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经与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同步比较试验,发现结果吻合性较高,且PCR法的结果更为直观,易于判断,样品保存方便,重检也方便,当日即可完成,显示出了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丽青 王树峰 +1 位作者 吕朋 吴延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39,共3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引起鸡、鸭、鹅、火鸡及其它禽类的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它是以急性网状细胞肿瘤形成、矮小综合征、淋巴组织和其它组织的慢性肿瘤形成为特征的一群病理综合征,由于病毒引起的肿瘤以网状组织增...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引起鸡、鸭、鹅、火鸡及其它禽类的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它是以急性网状细胞肿瘤形成、矮小综合征、淋巴组织和其它组织的慢性肿瘤形成为特征的一群病理综合征,由于病毒引起的肿瘤以网状组织增生为特征,因此称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 流行病学分析 肉鸡 诊断 感染 肿瘤形成 网状细胞 淋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宁章勇 于书敏 +1 位作者 刘文菊 赵德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4年第2期31-32,共2页
综述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诊断与防制。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 病毒 病原学 发病机制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流行病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禽活疫苗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小洁 杨承槐 +5 位作者 刘丹 陈晓春 侯力丹 李启红 李慧姣 李俊平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3,共7页
为快速、准确检测禽活疫苗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根据REV p30基因上的一段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 I模式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以常规PCR产物为标准品绘制了... 为快速、准确检测禽活疫苗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根据REV p30基因上的一段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 I模式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以常规PCR产物为标准品绘制了标准曲线,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与经典方法的符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222 bp,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测序结果证实为REV靶序列;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扩增效率为94.2%,溶解温度Tm=(86.0±0.50)℃,无引物二聚体;该方法只从REV阳性样本检出扩增信号,其他病原无扩增信号,特异性好;最低可检测26.97拷贝数的阳性标准品,比常规PCR敏感1000倍;组内变异系数、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79%-5.36%,1.61%-5.25%。运用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对17批禽用活疫苗进行检测,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进行同步比较试验,结果两者符合率为100%。且实时荧光PCR法更快捷、更方便,结果判定更为直观可用于疫苗中REV污染情况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实时荧光PCR 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法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被引量:2
12
作者 庄金秋 梅建国 +3 位作者 毕研丽 王金良 苗立中 沈志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2期52-54,共3页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REV参考毒株LTR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其扩增产物长度为314bp,建立了PCR法。经与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同步比较试...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REV参考毒株LTR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其扩增产物长度为314bp,建立了PCR法。经与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同步比较试验,发现结果吻合性较高,而且PCR法的结果更为直观,易于判断,样品保存方便,重检也方便,当日即可完成,显示出了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免疫抑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春霞 郑世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4期57-60,共4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为反转录病毒科禽类C型反转录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感染家禽免疫功能抑制和慢性肿瘤,该病的控制对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制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为反转录病毒科禽类C型反转录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感染家禽免疫功能抑制和慢性肿瘤,该病的控制对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制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引起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生物学特性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株禽痘疫苗毒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5′LTR整合位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祥伟 王丹 +3 位作者 王世新 王海明 杨树青 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2-1066,共5页
为探究近年来禽痘(FP)疫苗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5′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整合情况,收集2012—2014年不同地区不同批次的12株FP疫苗,稀释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提取细胞DNA,扩增REV相关基因并测定序列。结果表... 为探究近年来禽痘(FP)疫苗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5′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整合情况,收集2012—2014年不同地区不同批次的12株FP疫苗,稀释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提取细胞DNA,扩增REV相关基因并测定序列。结果表明,12个禽FP疫苗株均扩增出含REV-5′LTR和FPV片段在内的产物,其中2株国外疫苗扩增序列长度为745bp,10株国产疫苗扩增序列长度为485bp。经DNA-Star比对分析,2株国外疫苗整合了446bp的几乎完整的REV-LTR序列,另外10株国产疫苗整合的REV-LTR片段相对较小,仅为194bp。这12个FP疫苗株中整合的REV-LTR与中国近年分离到的REV野毒株HA1101的LTR的相似性为70.3%-82.6%,与国外已发表的FP毒株AY255632整合的REV-LTR的相似性高达98.6%-100%。结果提示,国内外FP疫苗整合有REV-LTR序列的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检测的12个FP疫苗株均整合有REV-LTR序列,一部分疫苗株整合了几乎完整的REV-LTR序列,而大部分疫苗株整合片段则相对较小,并且与国外已分离到的FP毒株的序列同源性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疫苗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5′L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单抗制备及在外源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晓春 赵炜 +5 位作者 苏佳 王嘉 侯力丹 黄小洁 吴华伟 李俊平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6期1-8,共8页
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囊膜蛋白gp90(SU)的基因合成后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中进行表达,获得REV-SU蛋白,通过Ni柱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分泌特异性抗REV-SU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 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囊膜蛋白gp90(SU)的基因合成后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中进行表达,获得REV-SU蛋白,通过Ni柱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分泌特异性抗REV-SU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2A2株),该细胞株制备的腹水与不同REV毒株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荧光效价可达1∶51200,与不同禽白血病病毒毒株和其他常见禽的病原均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应用该单克隆抗体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能检出至少5 TCID_(50)REV感染,与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一抗具有同等的效力,且检测背景更加纯净,适用于外源性REV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外源病毒检验 gp90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小芸 《北方牧业》 2022年第18期28-28,共1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由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引起鸡的一种病理综合征,其主要特征包括急性网状细胞肿瘤形成、淋巴组织慢性肿瘤、矮小综合征。除了引起肿瘤,REV还可导致感染鸡胸腺等免疫器官萎缩,导致免疫抑制,极易并发...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由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引起鸡的一种病理综合征,其主要特征包括急性网状细胞肿瘤形成、淋巴组织慢性肿瘤、矮小综合征。除了引起肿瘤,REV还可导致感染鸡胸腺等免疫器官萎缩,导致免疫抑制,极易并发或继发感染其他疫病。作为逆转录病毒,REV基因组容易整合到马立克病病毒、禽痘病毒等的基因组中,还能通过鸡胚污染相关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继发感染 马立克病病毒 病毒 感染鸡 淋巴组织 网状细胞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的诊治
17
作者 郭广富 孙贤 +3 位作者 陶宏卫 汤立锋 练国俊 贺生中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6期42-42,共1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avian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多种禽类引起的一群病理综合征。目前该病在我国被列为三类动物疫病。徐佳等于2018和2019年...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avian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多种禽类引起的一群病理综合征。目前该病在我国被列为三类动物疫病。徐佳等于2018和2019年对黑龙江省四个种鸡场随机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录病毒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 动物疫病 随机采样 rev 种鸡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忽视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18
作者 张月 兰邹然 +1 位作者 王贵升 孙圣福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10期129-130,共2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此病性质为肿瘤性,会引起病禽多种临床症状,贫血、消瘦、生长缓慢等。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对REV的结构功能的研究,有效的检测鉴定技术的研发是目...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此病性质为肿瘤性,会引起病禽多种临床症状,贫血、消瘦、生长缓慢等。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对REV的结构功能的研究,有效的检测鉴定技术的研发是目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防控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免疫抑 鉴定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CD4^+/CD8^+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丹华 郑世民 +3 位作者 刘晓静 吕晓萍 高雪丽 刘超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7-1454,共8页
旨在探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96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 旨在探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96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acidα-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试验数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雏鸡血液CD4^+T淋巴细胞数量在第7-35天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数量在第7-28天显著升高,CD4^+/CD8^+比值在第7-28天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局部淋巴组织哈德尔腺(Hader’s gland,HG)、派伊尔结(Peyer’s patch,PP)和盲肠扁桃体(caecal tonsil,CT)中ANAE^+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GH、PP和CT中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转录量都有不同程度升高。本研究表明,REV感染引起雏鸡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及细胞因子TNF-α转录持续升高与REV造成感染雏鸡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局部淋巴组织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env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忠文 林桂芳 +3 位作者 王好好 苏帅 崔治中 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82-1491,共10页
旨在构建能够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env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REV SNV株DNA为模板,PCR扩增其env基因,克隆进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旨在构建能够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env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REV SNV株DNA为模板,PCR扩增其env基因,克隆进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以其为模板,PCR扩增整个REVenv基因真核表达盒并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分别克隆进pUC18载体;以其为模板,利用含有MDV SC9-1株meq基因位点两侧同源臂的引物经PCR扩增REVenv真核表达盒以及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利用Red E/T同源重组技术插入SC9-1的meq位点,最终利用阿拉伯糖诱导表达flp重组酶,敲除卡那霉素抗性基因,阳性重组质粒命名为SC9-env BAC。提取SC9-env BAC质粒转染CEF细胞,拯救重组MDV,利用MDV单抗H19以及REV单抗11B118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阳性病毒,命名为SC9-env。分析比较SC9-env在CEF细胞上的复制水平,利用动物试验初步评价SC9-env对SPF鸡的致病性以及SC9-env对SPF鸡感染MDV、REV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的重组MDV SC9-env能够稳定表达REV env蛋白,且复制水平与亲本病毒SC9-1相似;该重组毒接种SPF鸡没有明显的致病性,且对rMd5的强毒攻击提供92%的免疫保护,与SC9-1差异不显著;SC9-env显著降低REV感染SPF鸡所引起的体重减轻以及灭活苗抗体下降。构建的表达REVenv的重组MDV对感染MDV、REV的SPF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ENV基因 同源重组 马立克病毒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