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8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李辉 刘莉 +8 位作者 周义生 张志红 司倩倩 王汝霞 邓志強 范义兵 靳亮 孙洁 杨春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48,283,共7页
目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兼具高致病性与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特征,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H5N6禽流感检测技术,为有效防控H5N6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杂... 目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兼具高致病性与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特征,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H5N6禽流感检测技术,为有效防控H5N6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杂交瘤细胞筛选技术制备针对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神经氨酸酶N6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经过羧基功能化的荧光量子点将该抗体与此前已制备好的针对血凝素H5蛋白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偶联并标记,基于双抗夹心免疫层析的原理建立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结果试验显示所建立的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血凝素H5亚型重组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 ng/mL,对神经氨酸酶N6亚型重组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1 ng/mL;与流感其他亚型和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等病原体没有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有效识别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亚型,并能直接区分H5N6亚型,准确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针对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荧光量子点免疫层析分型检测方法满足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检测灵敏、特异、准确的要求,可进一步用于对禽流感病毒H5亚型和H5N6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6 荧光量子点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的分子特征
2
作者 陈珍 朱春华 +5 位作者 陈翠腾 刘斌琼 蔡国漳 万春和 黄瑜 施少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核苷酸同源率为89.8%~99.4%,均属于h9.4.2.5c进化分支;HA蛋白裂解位点基序均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存在8个相同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其中第313位的糖基化位点位于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位于HA受体结合位点第226位氨基酸均为亮氨酸,具有结合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的特征。结论5株野鸟源H9N2亚型AIV均为低致病性AIV,具有感染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湿地 野鸟源 H9N2亚型 禽流感病毒 H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通过活禽调运传入浙江省某活禽批发市场的定量风险评估
3
作者 吴雪军 常晓静 +2 位作者 郑思思 周彩琴 张传亮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34-38,76,共6页
为评估禽流感病毒(AIV)通过活禽调运传入浙江省某活禽批发市场的风险,根据该活禽批发市场的调运数据和AIV监测数据,采用情景树分析法绘制了传入风险评估路径图,通过@Risk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对AIV的传入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通... 为评估禽流感病毒(AIV)通过活禽调运传入浙江省某活禽批发市场的风险,根据该活禽批发市场的调运数据和AIV监测数据,采用情景树分析法绘制了传入风险评估路径图,通过@Risk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对AIV的传入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通过省外调运1只活禽传入AIV的概率为5.33×10^(-4)(95%CI:2.60×10^(-4)~9.90×10^(-4)),平均调入1批次活禽传入AIV的概率为0.448(95%CI:0.247~0.649);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引进1只来自感染场的活鸭对传入风险影响最大。建议从源头做好活禽调运监管,创建规范化动物检查站,加强交易市场管理,对消费者加强宣传教育等降低AIV传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活禽 调运 定量风险评估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阳区涉禽场所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4
作者 徐伟兵 李雪艳 冉媛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7期171-173,共3页
本文研究惠阳区涉禽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污染情形,为降低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的风险水平提供指导与参考。本研究借助实时荧光RT-PCR手段对不同的采样部位开展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总共采集样本240份,其中阳性样本64份,阳性率为26.... 本文研究惠阳区涉禽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污染情形,为降低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的风险水平提供指导与参考。本研究借助实时荧光RT-PCR手段对不同的采样部位开展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总共采集样本240份,其中阳性样本64份,阳性率为26.67%。惠阳区涉禽场所外环境存在禽流感病毒现象,需加大监测与风险评估力度,合理降低外环境里的病毒水平,实现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风险的有效控制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禽场所 外环境 禽流感病毒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亚型禽流感病毒mRNA疫苗的构建与效力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程 杨志远 +7 位作者 林健 程慧敏 王米 毛惠琳 王国良 刘贵明 赵际成 刘月焕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3-1853,共11页
H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对养鸡业尤其肉鸡产业危害巨大,灭活疫苗不能有效阻止病毒在鸡上呼吸道感染复制,有必要研究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的mRNA疫苗。参考GenBank 202... H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对养鸡业尤其肉鸡产业危害巨大,灭活疫苗不能有效阻止病毒在鸡上呼吸道感染复制,有必要研究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的mRNA疫苗。参考GenBank 2022年公开的HA基因序列,优化HA全长(HA)和HA胞外区(HAe)序列,连接至pUC57载体构建体外转录模板,经体外转录、加帽、纯化,采用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s, LNP)包封mRNA,并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仓鼠肾细胞(BHK-21)和鸡胚成纤维细胞(DF-1),Western blot检测HA表达。20只3周龄SPF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经腿部肌肉接种0.3 mL PBS、25μg HA mRNA LNP、25μg HAe mRNA LNP和0.3 mL H9亚型AI灭活疫苗。免疫后4周采集血清,检测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I)抗体,每只鸡滴鼻点眼H9N2亚型AIV 0.2 mL(含10^(6.0)EID_(50)),攻毒后5日采集咽喉拭子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检测病毒分离情况及IFN-γ、IL-4的表达水平,观察气管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种mRNA HA蛋白均成功表达,经LNP包封后可有效在细胞内完成翻译。HA mRNA LNP和HAe mRNA LNP免疫SPF鸡后HI抗体效价(log2)平均值分别为5.6和3。H9亚型AI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效价(log2)平均值为9.8,极显著高于2个mRNA LNP组(P<0.01)。非免疫对照、HA mRNA LNP、HAe mRNA LNP和H9亚型AI灭活疫苗组病毒分离结果分别为5/5、1/5、4/5和2/5。HA mRNA LNP组IFN-γ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Ae mRNA LNP组IL-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气管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HA mRNA LNP和H9亚型AI灭活疫苗免疫可有效减轻H9亚型AIV对SPF鸡气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构建的H9亚型AIV HA全长mRNA疫苗免疫鸡能提供有效保护,而HA胞外区mRNA疫苗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 禽流感病毒 mRNA疫苗 LNP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H4、H6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多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龙凤 熊陈勇 +11 位作者 施开创 郑敏 林昌华 林宝江 杜忠 韦显凯 冯淑萍 屈素洁 陆文俊 李剑锋 周明旭 尹彦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为同时鉴别检测H3、H4、H6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本研究根据上述4种亚型AIV HA基因的保守区,采用primer6.0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经PCR扩增上述4种亚型AIVHA基因后,分别克隆至pMD18-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H3、p-H4、p-H6和p... 为同时鉴别检测H3、H4、H6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本研究根据上述4种亚型AIV HA基因的保守区,采用primer6.0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经PCR扩增上述4种亚型AIVHA基因后,分别克隆至pMD18-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H3、p-H4、p-H6和p-H9,并均经PCR与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标准品。通过优化各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检测H3、H4、H6和H9亚型AIV的多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RT-qPCR)方法。分别以H1、H3、H4、H5、H6、H7、H9亚型AI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鸭坦布苏病毒(DTMUV)、鸭圆环病毒(DuCV)、番鸭细小病毒(MDPV)、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和新城疫病毒(NDV)的RNA或者DNA作为模板,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qPCR检测,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将4个重组质粒标准品等体积混合物10倍倍比稀释后作为模板,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qPCR检测,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选择3个浓度的重组质粒标准品等体积混合物作为模板,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qPCR分别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仅H3、H4、H6和H9亚型AIV出现扩增曲线,其他相关禽病病原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该方法对H3、H4、H6和H9亚型AIV的检测限均为1.0×101拷贝/µL,敏感性较高;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为0.06%~1.09%,重复性较好。利用该方法检测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3360份临床家禽咽喉、泄殖腔拭子样品,结果显示H3、H4、H6和H9亚型AIV的检出率分别为4.08%(137/3360)、0.21%(7/3360)、1.13%(38/3360)和3.51%(118/3360),与各亚型AIV单一RT-qPCR商品化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均一致,符合率达100%。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qPCR准确性较好,可以用于临床各类样品的检测。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鉴别检测H3、H4、H6和H9亚型AIV的多重RT-qPCR方法,为AIV基因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便捷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TAQ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57基因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与验证
7
作者 史玉婷 韩心雨 +5 位作者 钟沐卉 林耀忠 柳腾飞 李焰 尹会方 贾伟新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1833,共9页
旨在构建当前流行毒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毒株A/Chicken/Guangdong/M/2021(H9N2)(简称为M)分离自广东某养鸡场病料。鉴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通过RT-PCR以及无缝克隆技术完成质粒构... 旨在构建当前流行毒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毒株A/Chicken/Guangdong/M/2021(H9N2)(简称为M)分离自广东某养鸡场病料。鉴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通过RT-PCR以及无缝克隆技术完成质粒构建,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拯救毒株命名为rM。测定病毒的稳定性和生长曲线;进行动物试验,从传播效率、致病性角度验证克隆毒株与原毒的一致性。结果显示:M毒株为G57基因型,为近年的流行毒株。M毒株与rM毒株在酸稳定性、热稳定性、致病性以及传播性等方面保持一致的生物学特性。综上,成功建立了G57基因型H9N2亚型AIV的反向遗传系统,且从体内和体外试验两个方面全面验证M与rM的生物学特性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遗传 H9N2 禽流感病毒 G57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重组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8
作者 黄佳承 彭燕妮 +7 位作者 郑航煜 庄明智 张春萍 王洋 曾显成 石文军 赵聪慧 马树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3-451,共9页
为了解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布特征,本研究统计分析了NCBI和GISAID数据库中400株H6N8亚型AIV的宿主、分离年份和地理分布特征,结果显示,H6N8亚型AIV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流行,主要在野鸟和家禽中分离到,中国南方分布较多。为进一步... 为了解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布特征,本研究统计分析了NCBI和GISAID数据库中400株H6N8亚型AIV的宿主、分离年份和地理分布特征,结果显示,H6N8亚型AIV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流行,主要在野鸟和家禽中分离到,中国南方分布较多。为进一步探究福建省H6N8亚型AIV的遗传进化特征,本研究于2023年在活禽市场采集285份家禽泄殖腔拭子样品,经接种鸡胚,37℃培养48 h后分离到1株AIV,经RT-PCR和测序分析鉴定为H6N8亚型AIV,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遗传进化分析和关键位点氨基酸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QIETR↓GLF,无连续碱基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AIV(LP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138)S为结合人源受体(SAα-2,6 Gal)特征,但其226Q和228G显示该病毒为结合禽源受体(SAα-2,3 Gal)的分子特征。该病毒PB2 A^(588)V、PB1 I^(368)V、PA K^(185)R和S^(409)N、NP V^(286)A和M^(437)T、M1 N^(30)D和T^(215)A、NS1 P^(42)S氨基酸突变可增强AIV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8个基因节段均属于欧亚分支,其中HA、PB1和NP基因属于H6亚型AIV的ST2835-1ike分支,NS基因属于ST339-like分支。NA和M基因与鸡源H3N8亚型AIV亲缘关系近,PB2、PB1、PA、HA、NP和NS基因与家禽及环境中分离的H6N6 AIV亲缘关系近,提示该病毒可能是由H6N6和H3N8亚型AIV重组而来。本研究为了解H6N8亚型AIV的遗传进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N8亚型aiv 三间分布 遗传进化 关键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调控跨内皮淋巴细胞抗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9
作者 张朝晖 孙志刚 +4 位作者 穆祥 冯波 梁宏伟 刘晓晔 张倩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0-3448,共9页
【目的】探究双黄连(Shuanghuanglian,SHL)通过调控跨内皮淋巴细胞抗H9N2亚型抗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的作用机制,为抗流感病毒中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含SH... 【目的】探究双黄连(Shuanghuanglian,SHL)通过调控跨内皮淋巴细胞抗H9N2亚型抗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的作用机制,为抗流感病毒中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含SHL培养基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PMVECs)的药物毒性,筛选合适的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探究SHL对H9N2亚型AIV在rPMVECs上复制动力学的影响。对影响大鼠外周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各项指标(淋巴细胞浓度、FBS浓度和培养时间)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rPMVECs与淋巴细胞的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将rPMVECs接种上室,分为6组:活病毒组、灭活病毒组、活病毒加中药组、灭活病毒加中药组、内皮组及空白组,接种淋巴细胞。H9N2亚型AIV与跨内皮淋巴细胞孵育后接种MDCK细胞,通过MDCK细胞死亡数和上清液中的活病毒量评估SHL的抗病毒效果。【结果】浓度≤100μg/mL的SHL与rPMVECs共培养24 h后显微镜下未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rPMVECs完整的情况下,当SHL浓度为100μg/mL时,其与被H9N2亚型AIV感染的rPMVECs共作用24 h时对H9N2亚型AIV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灭活病毒组的MDCK死亡细胞数和活病毒量显著低于活病毒组(P<0.05);活病毒加中药组的MDCK死亡细胞数和活病毒量显著低于内皮组和活病毒组(P<0.05)。【结论】SHL在保护宿主抗H9N2亚型AIV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是通过保护内皮细胞的完整性,激活内皮细胞募集淋巴细胞从而发挥免疫作用,进而降低病毒载量,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2024年山东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10
作者 高振涛 高斌 +2 位作者 张瑞华 徐彤 李旭冬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4,共12页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进化规律、分子变化特征和潜在的跨种传播可能性,本试验对2023—2024年采集自山东省境内养殖场的病鸡肺脏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分子特征和进化分析,...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进化规律、分子变化特征和潜在的跨种传播可能性,本试验对2023—2024年采集自山东省境内养殖场的病鸡肺脏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分子特征和进化分析,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亲本毒株(SD11、SD341)和重组毒株(re_SD341),将重组毒株PA基因中携带的宿主适应性位点突变为禽源模式(PA-R356K/N409S),检测3株毒株在不同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并进一步检测SD341和re_SD341毒株对小鼠的致病能力。结果显示,从54份病料中分离获得2株H9N2亚型AIV,2株分离株与2000年之后国内疫苗株同源性较高,核苷酸相似性达90%以上;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株均属于B分支中的B4.7.2分支,且8个基因片段均与一些人源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其中HA、PB1、PB2和PA基因与一些人源分离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超过90%;分子特征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株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PSRSSR↓GL,符合2020年左右B分支中流行毒株分子特征;与早期代表毒株相比,NA蛋白茎部均有缺失且在第368位均增加1个新的潜在糖基化位点;2株毒株的HA、PB1、PB2和PA蛋白均携带宿主适应性突变位点,其中PA蛋白发生K356R和S409N适应性突变;生物学特性验证结果显示,与re_SD341重组毒株相比,SD341亲本毒株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中的复制能力更强(P<0.0001),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可导致小鼠的体重明显下降。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的2株H9N2 AIV毒株均为低致病性毒株,病毒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进化,其中一些病毒蛋白包含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增加了其跨种传播的风险,本试验结果为我国H9N2亚型AIV的进化提供了参考,为禽流感综合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禽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 跨种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13a蛋白结合RT-RPA技术检测H5N6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11
作者 吴晶晶 翁育伟 +1 位作者 黄枝妙 陈宏彬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2,共8页
目的将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T-RPA)和成簇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13a蛋白结合,建立一种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禽流感病毒(AIV)H5N6和H9N2亚型的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选择AIV H5、H6、H9和N2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 目的将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T-RPA)和成簇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13a蛋白结合,建立一种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禽流感病毒(AIV)H5N6和H9N2亚型的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选择AIV H5、H6、H9和N2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RT-RPA引物及crRNA序列,建立RT-RPA扩增结合CRISPR-Cas13a蛋白检测反应体系,评价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使用AIV外环境核酸阳性和阴性样本进行检测,并与荧光定量RT-PCR法结果进行比较,评价RT-RPA扩增结合CRISPR-Cas13a蛋白的检测效果。结果H5、H9和N2亚型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拷贝/μL,N6亚型的检测灵敏度为10拷贝/μL,不同拷贝数浓度的质粒样本在蓝光切胶仪中能显示荧光,且4种亚型特异性良好,与其余AIV亚型无交叉反应。H5、N6和H9亚型外环境核酸阳性、阴性样本与荧光定量RT-PCR法结果一致,准确率均为100%;N2亚型的外环境核酸阳性样本全部检出,另检出1份阴性样本,准确率为97.9%。结论建立的CRISPR-Cas13a蛋白结合RT-RPA技术检测方法能灵敏、特异且可视化的检出H5N6和H9N2亚型AIV,可为AIV病原监测和AIV亚型分型提供新的核酸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13a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禽流感病毒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12
作者 李佳奇 张羽欣 +7 位作者 程双 王恒 杨烨瑾 陈欢 刘华格 王学静 张诚 陈立功 《北方牧业》 2025年第2期27-27,共1页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属于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是人兽共患的重要病原之一。基因组由8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共同编码14种蛋白质。根据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的...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属于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是人兽共患的重要病原之一。基因组由8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共同编码14种蛋白质。根据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的抗原性差异,AIV可细分为18个HA亚型和11个NA亚型。家养水禽被视为野生禽鸟向家禽传播AIV的重要桥梁,对AIV的遗传多样性有关键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黏病毒 禽流感病毒 H3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3
作者 赵志国 田井满 +4 位作者 李明慧 白晓利 宋兴栋 李雁冰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3,共7页
2023年5月本实验室从家禽的监测样品中分离到一株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命名为A/chicken/Jiangsu/S1/2023(H5N6)株,简称CK/JS/S1/2023(H5N6)株。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的分段PCR扩增与测... 2023年5月本实验室从家禽的监测样品中分离到一株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命名为A/chicken/Jiangsu/S1/2023(H5N6)株,简称CK/JS/S1/2023(H5N6)株。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的分段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各基因节段编码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及各基因节段的遗传演化分析,采用Simplot软件分析该病毒全基因组的重配事件,采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分析该病毒的抗原性。结果显示,该病毒HA蛋白的裂解位点为PLRERRRKR↓GLF,符合HPAIV的分子特征。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显示HA蛋白受体结合区域出现S^(133)A和T^(156)A增强病毒与人型受体(α2,6)结合能力的突变;NA蛋白颈部出现了aa59~aa69的缺失;PB1蛋白的D622G、M1蛋白的^(I43)M和T^(215)A及NS1蛋白的I106M,这些位点的突变均可以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HA基因属于2.3.4.4b亚分支,NA基因及5个内部基因(PB2、PB1、PA、NP、M)均属于欧亚分支,NS基因属于等位基因A分支(Allele A)。基因重配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是由野鸟源的H5N8和家鸭源的H5N6、H4N6和H3N2AIV形成的一株多元重配病毒。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与2.3.4.4b亚分支H5-Re14疫苗株抗原性相匹配。将该病毒以10~1EID_(50)/50μL~10~6EID_(50)/50μL剂量经鼻腔感染小鼠,通过小鼠的存活率和各脏器病毒滴度分析该病毒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均出现精神沉郁、被毛凌乱、体质量下降等症状,感染该病毒后第4 d开始出现死亡。经计算该病毒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LD_(50))为1.5 log_(10)EID_(50),呈高致病性(MLD_(50)<3 log_(10)EID_(50))。该病毒不经提前适应即可在小鼠的多脏器中有效复制,其在肺脏中的病毒滴度最高,达到7.25 log_(10)EID_(50)/m L。本研究通过对H5N6亚型HPAIV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为2.3.4.4b亚分支H5亚型HPAI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6亚型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分子特征 遗传演化 抗原性 哺乳动物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14
作者 陈晓娜 杨文卓 +3 位作者 尹信 周江涛 张家豪 亓文宝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11,共15页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遗传进化特点,试验对2022—2023年从我国湖南和福建活禽交易市场分离的2株鸭源H5N6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和遗传进化树构建,这2株AIV分别为A/duck/Hunan/QG3/2022(...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遗传进化特点,试验对2022—2023年从我国湖南和福建活禽交易市场分离的2株鸭源H5N6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和遗传进化树构建,这2株AIV分别为A/duck/Hunan/QG3/2022(H5N6)(简称HN/QG3)和A/duck/Fujian/QG4/2023(H5N6)(简称FJ/QG4)。结果显示:HN/QG3株属于2.3.4.4b分支,其基因组来源于H5N6和H5N8毒株,与鸭、野鸟、环境和人类来源的H5亚型AIV的同源性较高,而FJ/QG4株属于2.3.4.4h分支,HA基因与分离株A/Rattus norvegicus/China/FS21/2021(H5N6)的相似性为97%,而其他基因片段与2021年广东地区分离的人源H5N6亚型AIV的同源性较高;2株H5N6亚型AIV的HA蛋白裂解位点含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高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第226和228位分别为Q和G,说明H5N6亚型AIV具有优先结合禽源α2,3-唾液酸受体的特征,并且NA蛋白第58~68位缺失11个氨基酸,对小鼠的致病性可能增强。研究表明,2株鸭源H5N6亚型AIV分别属于2.3.4.4b分支和2.3.4.4h分支,其对人源α2,6-唾液酸受体的识别能力增强,毒力和传播能力可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6亚型 遗传进化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与新城疫病毒多靶标核酸质谱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15
作者 高志强 赖平安 +9 位作者 宋悦谦 种焱 郭悠然 白子龙 郭惠民 汪琳 蒲静 史喜菊 任彤 赵相鹏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6-1395,共10页
禽流感和新城疫是全球养禽业最具威胁的两种病毒性传染病,快速准确地病原检测和分型对于这两种动物疫病的早期防控和阻断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将微量多重RT-PCR、单碱基延伸和基于MALDI-TOF的质谱技术联合使用,针对禽流... 禽流感和新城疫是全球养禽业最具威胁的两种病毒性传染病,快速准确地病原检测和分型对于这两种动物疫病的早期防控和阻断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将微量多重RT-PCR、单碱基延伸和基于MALDI-TOF的质谱技术联合使用,针对禽流感和新城疫病毒建立了一种高通量核酸质谱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可即时同步检测禽流感病毒(A型通用)、H5、H7、H9亚型,新城疫病毒及其中强毒株,各个靶标的检测灵敏度为8.82~15.40 copies·μL^(-1),与其他禽病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对12 copies·μL^(-1)的6种混合靶标的检测重复性均在75%以上。对179份实验室收集的送检样品(包括拭子样品和组织脏器)检测结果表明,与荧光RT-PCR检测方法相比,禽流感病毒通用检测靶标符合率为98.9%;其他靶标的符合率均为100.0%。本研究为禽流感、新城疫病毒的快速鉴别检测及重要亚型/株型的同步快速分型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高通量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新城疫病毒 多靶标 核酸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概况
16
作者 王进峰 陈甘晨曦 +1 位作者 贾燕青 仇薪鑫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0,共3页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近年来我国鸡群中出现H3N8亚型AIV的流行,2022年报道首例H3N8亚型AIV感染人类的病例,目前H3N8还没有在人际间传播,但H3N8亚型的跨物种传播,存在突破跨...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近年来我国鸡群中出现H3N8亚型AIV的流行,2022年报道首例H3N8亚型AIV感染人类的病例,目前H3N8还没有在人际间传播,但H3N8亚型的跨物种传播,存在突破跨物种屏障感染人的风险。论文从H3N8亚型AIV的流行特点、分子适应机制、宿主范围以及防控措施进行概述,以期为AIV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3N8亚型 流行特点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2024年我国部分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株筛选
17
作者 王金右 车艳杰 +3 位作者 宋新宇 张博文 付旭彬 孙英峰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2,共11页
为了解2023年12月—2024年9月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情况,并筛选免疫原性更好的H9N2亚型AIV疫苗株,本试验自甘肃、广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和山西采集280... 为了解2023年12月—2024年9月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情况,并筛选免疫原性更好的H9N2亚型AIV疫苗株,本试验自甘肃、广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和山西采集280份疑似AIV发病肉鸡和蛋鸡的临床样本,进行AIV-H9亚型核酸检测、HA基因测序分析和病毒分离,并采用分离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与购买的商品化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和攻毒保护试验,以筛选出免疫原性较好的毒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280份样本中24份呈H9N2亚型AIV阳性,24份阳性样本的HA基因均属于h9.4.2.5分支(也被称为Y280谱系),它们之间的HA核苷酸同源性为90.10%~99.90%,氨基酸同源性为91.44%~99.82%。24份阳性样本的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333PSRSSR↓GLF341,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变异主要表现为在R381K、Q234L和T198V的突变。将24份阳性样本接种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获得9株分离毒,其中A/Chicken/Shandong/JY17/2024(H9N2)(简称SD17株)交叉HI抗体滴度较高,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率不低于90%。结果表明,h9.4.2.5分支为我国H9亚型AIV的HA基因主流分支,结合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H9亚型AIV逐步向哺乳动物适应性和气溶胶传播方向发生变异。本试验分离的A/Chicken/Shandong/JY17/2024(H9N2)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H9N2亚型AIV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研制新型H9N2亚型AIV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HA基因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的分子诊断新技术及应用前景
18
作者 李丰田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1期61-62,共2页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对禽类和人类健康均构成严重威胁的高致病性病毒,其传播迅速、危害广泛,给全球养禽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快速、精准的诊断是防控禽流感疫情的关键,而分子诊断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检测能力,...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对禽类和人类健康均构成严重威胁的高致病性病毒,其传播迅速、危害广泛,给全球养禽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快速、精准的诊断是防控禽流感疫情的关键,而分子诊断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检测能力,成为当前禽流感病毒检测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系列新兴的分子诊断技术被研发并应用于实际检测中,为禽流感病毒的早期发现和精准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技术 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天鹅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组织分布分析
19
作者 丁茹 吴金燕 +1 位作者 兰嘉琪 祝佳丽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4期32-34,共3页
通过在2016年、2020年和2021年中国河南省与陕西省分离出的因H5亚型HPAIV致死的大天鹅的3株病毒Hn/Y4、Hn/SMQ9和Hn/SMQ2,并收集其组织样本(气管、肺脏、脾脏、肝脏和直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织中的病毒载量。结果显示,... 通过在2016年、2020年和2021年中国河南省与陕西省分离出的因H5亚型HPAIV致死的大天鹅的3株病毒Hn/Y4、Hn/SMQ9和Hn/SMQ2,并收集其组织样本(气管、肺脏、脾脏、肝脏和直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织中的病毒载量。结果显示,病毒在肺脏和气管中的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直肠的病毒载量较低。这一分布特征表明,H5亚型HPAIV在大天鹅体内主要依赖呼吸道组织(肺和气管)进行高效复制,其传播可能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如飞沫)实现,与家禽通过粪便排毒的模式形成显著差异。大天鹅作为迁徙性水禽,其栖息地与迁徙路径可能成为病毒跨区域传播的关键节点,增加与其他鸟类或家禽接触的风险。该研究为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嗜性、传播机制及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野生动物 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禽流感危机:H5N1病毒的进化与威胁
20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8期13-13,共1页
近期,禽流感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依据The Verge网站3月20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计算生物学家、研究病原体进化的科研人员玛莎.尼尔森(Martha Nelson)指出,禽流感“正以我们前所未见的方式进化”。自2024年3月首次在奶牛身上... 近期,禽流感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依据The Verge网站3月20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计算生物学家、研究病原体进化的科研人员玛莎.尼尔森(Martha Nelson)指出,禽流感“正以我们前所未见的方式进化”。自2024年3月首次在奶牛身上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以来,美国禽流感疫情已持续两年有余,且形势愈发严峻。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表明,自2024年起,美国已报告数十例人类感染病例,其中1人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 感染 H5N1病毒 禽流感 科研人员 进化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