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副粘病毒-2型标准毒株与不同分离株HN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1
作者 杨爱梅 赵继勋 +2 位作者 赵西星 张国中 卜春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提取实验室保存禽副粘病毒-2标准毒株Yucaipa株和3株分离毒株F4、F6、F8株的RNA,经RT-PCR,获得4株毒株的HN基因,同时测得F基因与HN基因之间的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N基因的ORF全长为1743nt,编码一个由58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运用DNA... 提取实验室保存禽副粘病毒-2标准毒株Yucaipa株和3株分离毒株F4、F6、F8株的RNA,经RT-PCR,获得4株毒株的HN基因,同时测得F基因与HN基因之间的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N基因的ORF全长为1743nt,编码一个由58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运用DNAMAN软件分析,4株毒株与GenBank上已发表毒株的HN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相比,同源率分别为99.89%和99.69%。分析F基因与HN基因间序列发现两基因间序列与副粘病毒科其他病毒的基因间序列相似,含有基因起始信号和终止信号,但不含3个碱基的连接序列。通过序列分析,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实分离于同一批进口七彩文鸟的F4、F6株是抗原性存在差异的两个毒株。毒株间的血清学关系与分子水平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关系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副粘病毒-2型标准毒株 分离株 HN基因 序列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副粘病毒-2膜融合相关多肽基因的构建与表达
2
作者 王晓佳 朱德兵 +2 位作者 张国中 柏亚铎 汪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34,共7页
囊膜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是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第一步. 禽副粘病毒-2 (APMV-2) 囊膜表面糖蛋白有2种,与宿主受体结合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 及介导膜融合的融合糖蛋白(F). HN蛋白的茎部区域(stalk region) 与球状头部区域(globular ... 囊膜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是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第一步. 禽副粘病毒-2 (APMV-2) 囊膜表面糖蛋白有2种,与宿主受体结合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 及介导膜融合的融合糖蛋白(F). HN蛋白的茎部区域(stalk region) 与球状头部区域(globular head region) ,以及F蛋白的3段七肽重复区域(heptad repeat,HR) 都可能与膜融合直接相关,将5段多肽进行基因的构建与表达研究. 根据已发表的禽副粘病毒-1 (APMV-1) 氨基酸序列,应用BLAST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以确定APMV-2相应区域,使用搭桥PCR或普通PCR方法构建基因,分别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6p-Ⅰ获得重组质粒,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表达后获得可溶性融合蛋白,3C蛋白酶酶切后的蛋白质混合物经Glutathione-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最终获得可溶性、高纯度的5段多肽. 应用LearnCoil-VMF软件与ExPASy系列软件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进行预测与分析. 分子筛实验结果表明,F蛋白的HR1与HR2可形成六聚体结构,圆二色谱实验结果则表明,六聚体蛋白富含琢螺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副粘病毒-2 球状头部与茎部区域 七肽重复区域 搭桥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