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113离子交换树脂物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采芳 唐瑞彬 +1 位作者 陈秀枝 王怀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1-13,共3页
主要研究了以自来水作为进水时 ,D113树脂在使用若干周期后其部分物化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使用 10 0个周期后的D113树脂颜色有逐渐变深的趋势 ;树脂颗粒有效粒径增大 ,均一系数也增加 ;湿真密度和湿视密度减小 ;圆球率下降 ;耐... 主要研究了以自来水作为进水时 ,D113树脂在使用若干周期后其部分物化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使用 10 0个周期后的D113树脂颜色有逐渐变深的趋势 ;树脂颗粒有效粒径增大 ,均一系数也增加 ;湿真密度和湿视密度减小 ;圆球率下降 ;耐磨率和磨后圆球率均比新树脂减小。此外 ,树脂从氢型变为钙、镁型时 ,转型膨胀率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树脂 物化性能 d113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13离子交换树脂对Mn(Ⅱ)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宋秀玲 刑建宇 +2 位作者 王春艳 张彩峰 钱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5,26,共4页
在常温条件下研究D113树脂吸附Mn(Ⅱ)的过程。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6.5~7.0、吸附时间120min时,废水中Mn(Ⅱ)离子去除率可以达到99%,吸附容量为136.98mg/g。盐酸浓度为3~4mol/L时,一次解吸率均达100%。该树脂对Mn(Ⅱ)的吸附曲线符合Lan... 在常温条件下研究D113树脂吸附Mn(Ⅱ)的过程。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6.5~7.0、吸附时间120min时,废水中Mn(Ⅱ)离子去除率可以达到99%,吸附容量为136.98mg/g。盐酸浓度为3~4mol/L时,一次解吸率均达100%。该树脂对Mn(Ⅱ)的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吸附交换过程符合HO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内扩散系数随溶液pH、溶液中Mn(Ⅱ)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13树脂 Mn(Ⅱ)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汁总酸与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井丽丽 吴志莲 +3 位作者 董艳琳 孙苗苗 田家浩 赵玉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1-115,121,共6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D315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汁总酸和总黄酮的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并进行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25℃下,D315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汁总酸和总黄酮的静态吸附数据通过拟二阶动力学模型(R2均大于0.99)拟合分析最...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D315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汁总酸和总黄酮的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并进行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25℃下,D315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汁总酸和总黄酮的静态吸附数据通过拟二阶动力学模型(R2均大于0.99)拟合分析最佳,表明了此静态吸附过程主要是化学吸附,Elovich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度(R2均大于0.95)也进一步证明了该结果;另外,通过W-M模型对数据拟合,表明整个静态吸附过程受多元扩散的共同作用,即粒扩散和膜扩散。综合分析静态吸附等温线结果显示:Langmuir等温模型更有利于拟合D315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汁总酸和总黄酮的静态吸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315离子交换树脂 山楂汁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01树脂从高碳石煤发电灰渣酸浸液提钒的工艺研究
4
作者 郭拴全 牛芳银 +3 位作者 康敏 郭梅 宁新霞 邢相栋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对某地高碳石煤钒矿发电灰渣经空白焙烧后的酸浸液进行净化与钒富集,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钒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并确定了吸附与解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浸液pH值为2.3,无须中和可直接进行离子交换;各类树脂对钒的吸附... 采用离子交换法对某地高碳石煤钒矿发电灰渣经空白焙烧后的酸浸液进行净化与钒富集,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钒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并确定了吸附与解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浸液pH值为2.3,无须中和可直接进行离子交换;各类树脂对钒的吸附能力强弱顺序为D201>D380>D314>D202,解吸过程以采用NaOH与NaCl的混合解吸剂最佳,二者适宜的质量比为3∶1。采用D201树脂最优的动态吸附条件为:氯酸钠用量为0.05倍V_(2)O_(5)质量,每小时进料量为2倍树脂体积。当c/c_(0)=0.5时V_(2)O_(5)吸附容量为186 mg/g,当c/c_(0)=0.8时V_(2)O_(5)吸附容量为283 mg/g,当树脂被穿透时吸附率为98.53%。以6%NaOH+2%NaCl溶液作为解吸剂对负载D201树脂进行解吸,当V_(解吸剂)/V_(湿树脂)=4.36时,解吸液V_(2)O_(5)含量达到峰值75.46 g/L;当V_(解吸剂)/V_(湿树脂)=7.44时,钒的解吸率达到99.31%。解吸后的D201树脂经HCl再生后对钒的吸附能力与新D201树脂相当。解吸所得富钒液经除杂、中和、沉钒、煅烧可制得纯度98.98%的V_(2)O_(5)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01树脂 发电灰渣 酸浸液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煤提钒离子交换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常娜 顾兆林 李云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4,61,共3页
对焙烧后的含钒石煤酸浸后的浸出液采用D290树脂处理。研究了洗脱阶段洗脱液流速、配比、体积,交换柱长径比,洗脱次数,温度,交换柱含钒物质的量等因素对洗脱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在酸浸液浓度为0.006 79 mol/L... 对焙烧后的含钒石煤酸浸后的浸出液采用D290树脂处理。研究了洗脱阶段洗脱液流速、配比、体积,交换柱长径比,洗脱次数,温度,交换柱含钒物质的量等因素对洗脱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在酸浸液浓度为0.006 79 mol/L、吸附率为99.03%的条件下,最终洗脱率达到99.45%,使低品位钒的洗脱率达到了高品位钒的洗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离子交换 d290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13弱酸性树脂对铟(Ⅲ)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熊春华 杨丽群 姚彩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8,共6页
研究了D113弱酸性树脂在NaAc-HAc缓冲体系中对铟(III)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对影响树脂吸附容量的不同因素,如溶液的pH、吸附时间和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113弱酸性树脂对铟(III)的吸附在pH=5.00的NaAc-HAc缓冲体系中最佳,每克树脂在2... 研究了D113弱酸性树脂在NaAc-HAc缓冲体系中对铟(III)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对影响树脂吸附容量的不同因素,如溶液的pH、吸附时间和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113弱酸性树脂对铟(III)的吸附在pH=5.00的NaAc-HAc缓冲体系中最佳,每克树脂在298 K下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85 mg;在不同温度下,树脂吸附铟(III)的表观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k288K=2.72×10.5 s.1,k298K=3.69×10.5 s.1,k308K=4.48×10.5 s.1,表观吸附活化能Ea=18.4 kJ.mol.1;测得热力学参数分别为.H=3.27 kJ.mol.1,.S=68.3 J.(mol.K).1,.G298K=.17.1 kJ.mol.1。与Freundlich等温曲线相比,吸附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曲线。用0.5 mol.L.1 HCl进行解吸时,解吸率为100%。此外,用红外光谱方法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显示:D113树脂功能基COOH中的H与In(III)发生了离子交换;同时,C=O中的O与In(III)形成了配位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13弱酸性树脂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交换法从钨溶液中分离钼 被引量:16
7
作者 袁斌 邓舜勤 《湿法冶金》 CAS 2003年第2期69-78,共10页
对D501树脂在钨、钼分离中的应用和防止高酸度下钨酸沉淀进行了研究。采用静态法研究了温度、酸度、时间、料液浓度对树脂吸附钨、钼的影响,测定了吸附速率常数和吸附反应的热力学函数;采用动态法测定了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研究了接触时... 对D501树脂在钨、钼分离中的应用和防止高酸度下钨酸沉淀进行了研究。采用静态法研究了温度、酸度、时间、料液浓度对树脂吸附钨、钼的影响,测定了吸附速率常数和吸附反应的热力学函数;采用动态法测定了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研究了接触时间,m(Mo)/m(WO3)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及钨、钼在D501树脂上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当料液中加入钨质量9%的H2O2,pH=1时,用D501树脂吸附可使钨、钼得到较好的分离。当料液中m(Mo)/m(WO3)=3.65×10-4,树脂床体积10mL,吸附流速为10mL/h时,一定体积段的吸附流出液中,钼、钨分离效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钨溶液 分离 d501树脂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分离钨酸盐溶液中的钼(VI)新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钟爱国 《无机盐工业》 CAS 2000年第1期12-13,共2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钨钼深度分离方法。讨论了树脂型号、硫化条件和再生条件对树脂法分离钨钼效果及树脂使用性能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得到了较佳的树脂交换—再生操作条件。
关键词 钨相分离 离子交换 d201树脂 钨酸盐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中米格列醇的离子交换洗脱规律性研究
9
作者 章结兵 张小里 +1 位作者 李红亚 赵彬侠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22,共4页
为了探讨固定床中米格列醇的洗脱规律,在固定床D001树脂吸附米格列醇量给定下,实验通过洗脱剂种类、浓度和流速来分别考察其对米格列醇的洗脱影响,选择最佳洗脱条件,同时以此洗脱条件考察不同床层高度对米格列醇的洗脱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固定床中米格列醇的洗脱规律,在固定床D001树脂吸附米格列醇量给定下,实验通过洗脱剂种类、浓度和流速来分别考察其对米格列醇的洗脱影响,选择最佳洗脱条件,同时以此洗脱条件考察不同床层高度对米格列醇的洗脱影响。结果表明:氨水与盐酸和氯化钠相比,洗脱平衡时间最短,洗脱率最大,选择氨水为洗脱剂,且当氨水浓度为4 mol/L,流速为0.3 mL/min时米格列醇从固定床上的洗脱效果最好,洗脱率达到99.3%。以此选择的最佳洗脱条件对固定床不同床层高度下米格列醇洗脱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床层堆积高度为2.8 cm时洗脱率相对较小,为1.5 cm时的洗脱率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格列醇 离子交换树脂 洗脱性能 d0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从氧化铜钴矿加压氨浸液中分离铜钴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涛 陈丽杰 +2 位作者 张喆秋 刘建华 田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两段氨性加压浸出氧化铜钴矿新工艺所产生的氨浸液,用(NH4)_3PO_4净化除杂以及D001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分离铜钴的方法来取代直接蒸馏法。在氨浸液250mL,搅拌转速500r/min,反应温度25℃,(NH4)_3PO_4质量为氨浸液中Ca、Mg、Fe总量的3倍... 针对两段氨性加压浸出氧化铜钴矿新工艺所产生的氨浸液,用(NH4)_3PO_4净化除杂以及D001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分离铜钴的方法来取代直接蒸馏法。在氨浸液250mL,搅拌转速500r/min,反应温度25℃,(NH4)_3PO_4质量为氨浸液中Ca、Mg、Fe总量的3倍,反应时间30min的条件下,杂质Ca、Fe、Mg的脱除率分别为98.37%、98.33%和96.3%,对主元素Cu、Co损失影响不大。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在D001交换树脂10g、除杂后氨浸液200mL、30℃恒温振荡8min的条件下,铜吸附率达到91.88%,钴吸附率下降至1.87%。动态试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D001树脂交换能力强弱顺序为Cu>Ni>Mn>Zn>Fe>Mg>Co。用盐酸洗脱D001离子交换树脂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钴液,实现钴与其它金属杂质离子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浸液 (NH4)3PO4 净化除杂 d001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纳米ZnS阳离子树脂选择性去除浓锌溶液中痕量级Cu^(2+)和Cd^(2+)
11
作者 朱佳俊 修祎帆 +1 位作者 孙建刚 黄凯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5,共12页
通过将ZnS纳米粒子负载在阳离子树脂D001中制备负载纳米ZnS阳离子树脂吸附剂,即ZnS@D001,吸附湿法冶金锌浸出液中共存杂质金属离子(如Cu^(2+)和Cd^(2+))。在10 g/L Zn^(2+)的合成溶液中实现了对Cu^(2+)的高度优先吸附,而对Cd^(2+)没有... 通过将ZnS纳米粒子负载在阳离子树脂D001中制备负载纳米ZnS阳离子树脂吸附剂,即ZnS@D001,吸附湿法冶金锌浸出液中共存杂质金属离子(如Cu^(2+)和Cd^(2+))。在10 g/L Zn^(2+)的合成溶液中实现了对Cu^(2+)的高度优先吸附,而对Cd^(2+)没有任何吸附效果。吸附后的ZnS@D001树脂可以被1 mol/L HNO_(3)有效解吸,然后再次加载ZnS。同时利用含有Cu^(2+)和Cd^(2+)的锌离子溶液进行固定床柱吸附,经过吸附处理后,可以有效去除溶液中铜杂质,纳米ZnS树脂可作为锌冶炼行业深度净化锌液的潜在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离子交换树脂 d001 杂质金属离子 Cu^(2+) Cd^(2+) 唐南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13弱酸树脂软化工艺在循环水部分弱酸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宏仓 《西北电力技术》 2001年第2期53-55,共3页
介绍蒲城发电厂D113弱酸树脂因再生液偏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分析了该工艺在运行中存在设备腐蚀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发电厂 循环水 弱酸处理 d113 弱酸树脂软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工艺处理微污染黑臭水的性能研究
13
作者 肖娇媚 李丹霓 +5 位作者 周金艳 王静 黄聪 佘健 江雨晴 任晓玲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0期74-79,共6页
针对传统黑臭水体处理技术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离子交换工艺对微污染黑臭水进行处理,探究了系统最优运行参数和再生参数,并考察了最优运行条件下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静态试验表明:D296树脂进行吸附时,最佳投加量为0.5 g/L、吸... 针对传统黑臭水体处理技术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离子交换工艺对微污染黑臭水进行处理,探究了系统最优运行参数和再生参数,并考察了最优运行条件下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静态试验表明:D296树脂进行吸附时,最佳投加量为0.5 g/L、吸附时间为150 min。此条件下存在竞争吸附现象,但对污染物去除影响不大;动态实验显示:D296树脂动态产水过程中,可实现同步脱氮除磷。出水NO^(-)_(3)-N和TP分别为1 mg/L和0.5 mg/L时,树脂穿透体积为540 BV左右;树脂最佳再生时间为100 min,产水体积相同时,出水NO^(-)_(3)-N和TP随再生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再生3次后的D296树脂仍具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和再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工艺 微污染黑臭水 d296树脂 脱氮除磷 最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314树脂吸附钼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恒勤 宁阳坤 +3 位作者 王威 张博 刘红召 任保增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3,87,共4页
采用D314树脂从钼精矿焙烧淋洗液中回收钼,探讨了D314树脂加入量、吸附温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时,吸附容量最佳;钼吸附为吸热过程,提高吸附温度,有利于钼的吸附;钼的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均采用20 m L/h流... 采用D314树脂从钼精矿焙烧淋洗液中回收钼,探讨了D314树脂加入量、吸附温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时,吸附容量最佳;钼吸附为吸热过程,提高吸附温度,有利于钼的吸附;钼的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均采用20 m L/h流速,钼吸附率为96.63%,解吸率为98.81%。红外测试结果表明,10%的氨水溶液可以有效解吸负载树脂上的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离子交换树脂 解吸 树脂 d3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96树脂从含铼酸性溶液中吸附铼的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昆昆 吴贤 王治钧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3-46,共4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从含铼酸性溶液中提取铼,通过静态试验确定选用D296树脂,通过动态试验考察了料液pH、流速和料液与树脂体积比对铼吸附率的影响,并测定了铼吸附曲线。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料液pH=1.5、吸附流速每小时7.2倍树脂床体... 采用离子交换法从含铼酸性溶液中提取铼,通过静态试验确定选用D296树脂,通过动态试验考察了料液pH、流速和料液与树脂体积比对铼吸附率的影响,并测定了铼吸附曲线。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料液pH=1.5、吸附流速每小时7.2倍树脂床体积的条件下,铼吸附率达到97.91%,每克D296树脂对铼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14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96树脂 吸附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01树脂吸附钒(V)的过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冯其明 孙健程 +2 位作者 张国范 欧乐明 卢毅屏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5,87,共4页
研究D201树脂吸附钒(V)的过程。结果表明,pH值对D201树脂吸附钒的影响很大,与钒在溶液中的赋存状态有关。测得吸附热力学参数ΔH=8.11kJ.mol-1,ΔS=34.63 J.mol-1.K-1,ΔG298=-2.21 kJ.mol-1。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交换速率主要受液膜扩... 研究D201树脂吸附钒(V)的过程。结果表明,pH值对D201树脂吸附钒的影响很大,与钒在溶液中的赋存状态有关。测得吸附热力学参数ΔH=8.11kJ.mol-1,ΔS=34.63 J.mol-1.K-1,ΔG298=-2.21 kJ.mol-1。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交换速率主要受液膜扩散控制,等温吸附遵循Freund lich和Langmu ir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钒(V) d201树脂 吸附机理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及脱氟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董岁明 李梦耀 董延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88-91,共4页
 研究了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以及离子交换方式、酸洗、铁交换量等对脱氟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共存离子对脱氟效果的影响和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可能的脱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离子的交换方式、酸洗以及树脂载铁量对脱...  研究了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以及离子交换方式、酸洗、铁交换量等对脱氟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共存离子对脱氟效果的影响和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可能的脱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离子的交换方式、酸洗以及树脂载铁量对脱氟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采用酸洗和动态交换方式可显著增大脱氟剂的脱氟效果;共存离子对该脱氟剂的脱氟效果没有明显地影响,研究还揭示了该脱氟剂的脱氟机理和操作简单、易再生、能重复使用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 离子交换 脱氟 吸附 FEC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01×4树脂吸附铬(Ⅵ)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沈秋仙 舒增年 +1 位作者 王永江 熊春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3-466,共4页
Cr(Ⅵ) was quantitatively adsorbed by D201×4 resin with pH=2.63~3.66 in the medium of HAc NaAc.The statically saturated sorption capacity is 156.8mg/g·resin.The sorption rate constant is k 298 =1.80×10... Cr(Ⅵ) was quantitatively adsorbed by D201×4 resin with pH=2.63~3.66 in the medium of HAc NaAc.The statically saturated sorption capacity is 156.8mg/g·resin.The sorption rate constant is k 298 =1.80×10 -4 s -1 .The apparent sorp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APAR for Cr(Ⅵ) is 7.21kJ·mol -1 .The themodynamic parameters of sorption:enthalpy change ΔH,free energy change ΔG and entropy change ΔS of sorption (D201×4) for Cr(Ⅵ) are 33.12kJ·mol -1 ,-28.36kJ·mol -1 ,206.3J·mol -1 ·K -1 ,respectively.Coordination molar ratio of the functional group of D201×4 to Cr(Ⅵ) is 1∶1.Cr(Ⅵ) adsorbed on D201×4 can be reductively eluated by 5% NH 4Cl-10% NH 3·H 2O.The sorption rate of D201×4 for Cr(Ⅵ) is fast.The equilibrium time of adsorption is five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01×4树脂 铬(Ⅵ) 吸附 含铬废水 废水处理 离子交换 配位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860树脂对V(Ⅳ)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段继华 包申旭 +1 位作者 张一敏 周嘉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36,共5页
研究D860阳离子交换树脂对V(Ⅳ)的吸附性能,进行pH、平衡吸附时间、温度和V(Ⅳ)初始浓度试验,分析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以及等温吸附模型,同时研究了共存杂质离子对D860树脂吸附V(Ⅳ)的影响。结果表明,D860树脂吸附V(Ⅳ)的最... 研究D860阳离子交换树脂对V(Ⅳ)的吸附性能,进行pH、平衡吸附时间、温度和V(Ⅳ)初始浓度试验,分析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以及等温吸附模型,同时研究了共存杂质离子对D860树脂吸附V(Ⅳ)的影响。结果表明,D860树脂吸附V(Ⅳ)的最佳pH为2.5,吸附平衡时间为8h,吸附量随温度、V(Ⅳ)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过程的ΔH=3.78kJ/mol、ΔS=49.44J/(mol·K)、ΔG298K=-10.95kJ/mol;拟一级、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均可以较好地解释吸附过程,吸附过程速率主要受颗粒扩散控制,表观吸附活化能为23.76kJ/mol;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V/Al、V/P、V/Fe的分离因数均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d860 Ⅴ(Ⅳ) 吸附 分离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309树脂从含砷钨杂多酸溶液中回收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佳勋 丁伟 +4 位作者 霍广生 陈平 曾璐琦 廖承钢 敖想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D309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含砷钨杂多酸的白钨矿盐酸浸出液中回收钨并将其转型为钨酸铵溶液,研究了D309树脂对[AsW_(12)O_(40)]^(3-)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和解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309树脂对[AsW_(12)O_(40)]^(... 采用D309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含砷钨杂多酸的白钨矿盐酸浸出液中回收钨并将其转型为钨酸铵溶液,研究了D309树脂对[AsW_(12)O_(40)]^(3-)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和解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309树脂对[AsW_(12)O_(40)]^(3-)的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在温度55℃、反应时间1 h、液固比2.5∶1的最佳条件下,钨的吸附率可达99.90%;在温度55℃、反应时间3 h、氨水浓度210 g/L、液固比1.25∶1的最佳条件下,钨的解吸率为9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钨杂多酸 钨回收 d309树脂 离子交换 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氨水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