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福州森林公园康养行为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添姿 陈荣义 +3 位作者 吕梁 王欣 郑诗莹 潘辉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为激发人们对森林康养活动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森林公园新型功能——森林康养的发展,文章选取福州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福建旅游发展官方网址、去哪儿、携程等10家网址的评论、游记、攻略进行采集和信息整理,使用ROST CM6软件分析整... 为激发人们对森林康养活动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森林公园新型功能——森林康养的发展,文章选取福州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福建旅游发展官方网址、去哪儿、携程等10家网址的评论、游记、攻略进行采集和信息整理,使用ROST CM6软件分析整理出森林公园康养活动的高频词汇,绘制语义网络分析图;以高频词汇与语义网络分析图为基础,对森林康养活动行为特征要素进行编码与赋值(5个一级编码与15个二级编码),并通过IPA分析法分析其结构特点;最后,结合分析成果数据提出对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分析法 康养行为 IPA分析法 福州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杨华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3期30-32,共3页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阐述旅游产品和森林旅游产品,探讨在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分析基础上的旅游产品规划和经营,提出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福州森林公园 旅游产品 产品开发 生产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花境植物景观评价
3
作者 王奕晴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花境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取的12个花境景观单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排序为观赏价值、生态价值、意境美学价值;指标层中植物观赏特性、植物景观层次、植物乡土性、植物色彩搭配位列...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花境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取的12个花境景观单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排序为观赏价值、生态价值、意境美学价值;指标层中植物观赏特性、植物景观层次、植物乡土性、植物色彩搭配位列权重值的前4位;花境单元的评价结果是Ⅰ级2个,Ⅱ级9个,Ⅲ级1个,无Ⅳ级;3个等级中,Ⅰ级占17%;Ⅱ级占75%;Ⅲ级占8%。根据景观分析结果,总结森林公园内的花境现状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花境 植物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公共游憩设施评价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大观园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梓茹 朱志鹏 +3 位作者 陈晶茹 傅伟聪 吴倩楠 董建文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7期7-10,41,共5页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大观园为例,通过调查问卷以及专家访谈的形式,对公共游憩设施进行分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科学地制定了3个层次9个指标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公共游憩设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体验(B2)在准则层所占分值...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大观园为例,通过调查问卷以及专家访谈的形式,对公共游憩设施进行分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科学地制定了3个层次9个指标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公共游憩设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体验(B2)在准则层所占分值比重最大,功能吻合(C23)在指标层所占分值比重最大。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大观园区椅凳(组合)、垃圾箱、解说牌、指示牌、售货服务亭、停车场与游人的需求功能最为吻合,交通指示设施的布点最合理,游人对售货服务亭需求强度最大,使用座椅等休闲设施的频率最高,大观园区服务设施的材质及色彩建设做的最好,装饰设施与场地最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公共游憩设施 评价 福州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市场细分——基于游憩动机的因子-聚类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建明 余雅玲 游丽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目的】游客市场细分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有效区分游客群体,了解主要游客的消费特征,进而为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本研究尝试对福建省最负盛名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进行市场细分,研究结论可以为当地森林旅游管理... 【目的】游客市场细分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有效区分游客群体,了解主要游客的消费特征,进而为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本研究尝试对福建省最负盛名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进行市场细分,研究结论可以为当地森林旅游管理者改善公园的经营管理和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对431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涉及的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等。【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以中低收入的中青年游客群体为主,省内游客占多数,省外游客亦占有一定比例。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游憩动机可以归纳为6个构面,根据各公因子所包含问项的共同特征对公因子进行命名,各构面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回归和学习自然>逃避现实>康乐与求知>探新求奇>兴趣爱好>享受乐趣。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K-均值聚类方法根据被调查对象在6个公因子构面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可以划分为3个细分市场,判别分析验证了上述聚类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三大游客群体分别命名为"多目的寻求型游客群体"、"自我提升型游客群体"和"满足兴趣爱好型游客群体"市场,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5.50%,35.03%和29.47%。对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揭示,三大游客群体在职业和个人收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客源地、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4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可以细分为3个群体,其中自我提升型游客群体以无固定职业和低收入者所占比例较大,在康乐与求知方面的动机比其他2类游客强烈;多目的寻求型游客群体以职业者和中、高收入者所占比例较大,在回归和学习自然、逃避现实、探新求奇、享受乐趣4个方面的动机都比其他2类游客强烈;满足兴趣爱好型游客群体在职业和个人收入方面处于居中状况,职业者略多于无固定职业者,中等收入者略多于低收入和高收入者,在兴趣爱好方面的动机诉求比其他2类游客强烈。针对所发现的三大游客群体及其游憩动机差异,为当地公园的经营与管理提出若干具体建议,如开发多样化休闲游憩项目、改善公园游憩设施和引进新物种、保护和美化公园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游客 游憩动机 市场细分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迁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阙晨曦 池梦薇 +2 位作者 陈铸 靳珂 兰思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9-177,共9页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解译福州国家森林公园4期遥感影像,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进行量化分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阔叶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针叶林地面积保持稳定、竹类面积呈减少趋势、混交林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建设...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解译福州国家森林公园4期遥感影像,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进行量化分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阔叶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针叶林地面积保持稳定、竹类面积呈减少趋势、混交林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呈先减后增趋势。2)各类型斑块呈异质性分布,其中混交林地破碎化程度最大,针叶林地破碎化程度最小;森林景观水平优势斑块在2002年发生较大波动后恢复稳定,破碎化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生态多样性先减少后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3)景观格局演变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自然因素对植被分布特性影响较大,对景观格局影响较小;第一产业、人口数量和地区总产值对景观格局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量化分析 驱动力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感知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发展探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碧云 修新田 兰思仁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6期53-57,共5页
从游客感知的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公园自然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人们对公园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感知。结果显示,公园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旅游组织、人类素质、... 从游客感知的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公园自然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人们对公园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感知。结果显示,公园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旅游组织、人类素质、导游讲解等支持系统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游客对环境教育影响因素的感知分析结果,重要性依次为景区服务人员的示范作用,自然教育解说系统,自然教育基地建设,游览活动开展,宣传册发放,导游讲解,由此说明要加强公园服务人员培训,提高其自然教育素养,以示范及引导游客对于自然的关注和保护。同时,也要加强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自然教育 环境教育 游客感知 聚类分析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A方法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质量提升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安然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119,共6页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城郊型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福州市民户外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旅游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森林公园资源的利用效益与效率,关系着其可持续发展。从环境、设施和功能3个方面选择19个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质量指标,利用IPA方法...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城郊型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福州市民户外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旅游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森林公园资源的利用效益与效率,关系着其可持续发展。从环境、设施和功能3个方面选择19个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质量指标,利用IPA方法和李克特五级量表,对19个指标的重要性和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价,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质量较高,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对19个质量指标的四象限划分结果,提出了旅游产品质量提升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品质量 IPA方法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G响应的森林公园恢复性效益影响路径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黄雅冰 陈子怡 +4 位作者 翁羽西 林晓倩 刘玲杉 王敏华 董建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2-259,共8页
构建森林公园中个体的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Alpha脑波、Beta脑波四者之间的路径模型,以探讨其关系及作用机理,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结构关系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1)在森林公园环境中,易读性、复杂性和神秘性对个体的环境偏... 构建森林公园中个体的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Alpha脑波、Beta脑波四者之间的路径模型,以探讨其关系及作用机理,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结构关系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1)在森林公园环境中,易读性、复杂性和神秘性对个体的环境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中复杂性对环境偏好的影响最为显著。2)在森林公园环境的恢复性评价方面,远离、延展性、魅力性以及兼容性都可以对其有效反映,尤其是延展性在修复性评价上的作用尤为突出。3)在森林公园环境中,前额叶、中央区、顶叶、枕叶和颞叶5个脑区的Alpha波活动可以有效反映个体的Alpha脑波整体状况,而6个脑区的Beta波活动均可以有效反映个体的Beta脑波整体状况,其中顶叶脑区对这2种脑波的影响程度最高。4)森林公园的恢复性评价受到个体环境偏好显著的正向影响,森林公园的恢复性评价对个体的Alpha波和Beta波活动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环境偏好 恢复性评价 脑电波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草坪自生植物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云霄 闫淑君 +3 位作者 马雯雯 潘王韵 陈莹 庄莉彬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6期94-98,共5页
文章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人工草坪自生植物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月、8月、11月和12月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抽取1108个1 m×1 m的样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草坪自生植物共69科181属223种,其中菊... 文章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人工草坪自生植物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月、8月、11月和12月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抽取1108个1 m×1 m的样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草坪自生植物共69科181属223种,其中菊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科;2)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生长型多为直立型;3)区系特征上,草坪自生植物热带性地理成分比例远高于温带性地理成分;4)物种来源上,本地种最多,共有65科146属173种。基于以上结果,从生态层面对草坪自生植物的管理与应用进行探讨,为今后城市草坪自生植物的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自生植物 物种组成 区系特征 生物多样性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视觉景观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邹咏忱 林宗贤 +2 位作者 刘漫 倪海奔 丁铮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科学量化福州森林公园景观美质,文章结合视觉管理评价法(VMS)和景观美景度评价法(SBE)进行视觉景观评价。结果表明:1)VMS法对地形、色彩等因子评估,得出登山步道区景观美质最高,水景区景观美质较低;对观赏者、景观因子评价,得出人工... 为科学量化福州森林公园景观美质,文章结合视觉管理评价法(VMS)和景观美景度评价法(SBE)进行视觉景观评价。结果表明:1)VMS法对地形、色彩等因子评估,得出登山步道区景观美质最高,水景区景观美质较低;对观赏者、景观因子评价,得出人工设施区、专类园区景观敏感度较高,森林保育区景观敏感度最低;对坡度、植被、土地评估,得到人工设施区、溪谷区视觉接受度最高,保育区视觉接受度最低。2)SBE法评估得出溪谷区景观美质最高,保育区美质较低。3)VMS法与SBE法对景观美质评估及专家对景观敏感度的评价,加权得出登山道、专类园区视觉品质最高,而保育区视觉品质最低。建议重点发展人文区,大力开发人工设施区;对水景区进行修饰,对步道区及专类园区进行部分保留,其余均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S法 SBE法 视觉景观评价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教育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华贞 王齐 +3 位作者 林丽丽 杨丹青 林钰珺 黄柳菁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31-33,50,共4页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实现环境保护,是人与环境之间形成的以教育为手段的活动。通过多次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环境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系统的现状、不足,并提出优化的建议,为完善森林公园...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实现环境保护,是人与环境之间形成的以教育为手段的活动。通过多次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环境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系统的现状、不足,并提出优化的建议,为完善森林公园科普教育和其它森林公园解说系统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环境教育 环境解说 优化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人工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39
13
作者 兰思仁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人工群落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人工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对不同地段的 3种人工群落类型样地材料分析表明 ,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 ,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人工模拟生态系统森林群落有数量较多的层间植物 ;
关键词 人工群落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兴诏 林丽丽 +4 位作者 董建文 陈颐 王齐 张增可 黄柳菁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6-603,共8页
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有助于人们了解其重要性和制定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本文研究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采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小班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应用分布式测算的方法,对其... 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有助于人们了解其重要性和制定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本文研究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采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小班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应用分布式测算的方法,对其2013年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和森林游憩5项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6.84亿元/a;(2)价值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森林游憩(4.0960亿元/a)>固碳释氧(1.041亿元/a)>涵养水源(0.9983亿元/a)>保育土壤(0.7001亿元/a)>净化大气(56.94万元/a),其中,森林游憩的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59.87%,其次为固碳释氧,占总价值的15.22%;(3)单位面积幼、中龄林的固碳释氧价值量的比重大,过熟林最低;(4)不同林分类型单位面积的4种服务功能(除森林游憩外)相比,软阔价值量最高,为11.99万元/(hm^2·a),经济林最低。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过熟林采取间伐补植、异龄混交的林业经营措施,同时适当进行阔叶树种补种,提高林分的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量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及利用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雯 黄启堂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6期34-40,共7页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因子进行选取和等级划分,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地表因子方面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敏感性调查分析,构建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自然间断法将所得数据划分为生态极度、重度、中度、轻度和不敏感区域5个等...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因子进行选取和等级划分,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地表因子方面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敏感性调查分析,构建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自然间断法将所得数据划分为生态极度、重度、中度、轻度和不敏感区域5个等级,对森林公园整体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表现出较高的生态敏感性,大部分处于生态重度至轻度敏感区域。对2015—2020年福建省生态敏感性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森林公园生态极度、重度、轻度和不敏感4个方面的森林面积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不敏感和轻度生态敏感的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中度生态敏感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建议在今后森林公园资源开发利用中注重对生态敏感性的调查分析,对生态中度敏感区域进行基础设置优化和特色开发,减少对生态极度和重度敏感区域的开发,实现对森林公园生态的进一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森林公园 生态保护 自然间断法 生态因子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迁地护存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梅松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4-248,共5页
为了保护植物种质资源 ,从 1 95 9年开始 ,根据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对植物模拟其原生环境 ,进行迁地护存的研究 .结果表明 :( 1 )共迁地护存具有保护价值的植物有 1 31科、 5 4 6属、 1 72 2种 ,其中蕨类植物 2... 为了保护植物种质资源 ,从 1 95 9年开始 ,根据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对植物模拟其原生环境 ,进行迁地护存的研究 .结果表明 :( 1 )共迁地护存具有保护价值的植物有 1 31科、 5 4 6属、 1 72 2种 ,其中蕨类植物 2种、裸子植物 1 2 9种、双子叶植物 1 341种、单子叶植物 2 5 0种、珍稀濒危植物 1 0 0种 ;( 2 )有 1 476种植物迁地护存的效果良好 (成功率为85 .71 % ) ,有 1 1 7种植物迁地护存的效果一般 (不能适应极端气候 ) ,有 61种植物生长较差 ,有61种植物不能适应而死亡 ,有 7种植物生长情况有待观察 .迁地护存是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地护存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植物种质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休闲旅游的思考 被引量:9
17
作者 晏琴梅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202-203,250,共3页
阐述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优势,分析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生态休闲旅游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植物园规划设计与营造提升——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炳锋 《福建热作科技》 2011年第3期42-44,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各地涌现出大量的城市公园、游园以及广场等各类园林景观绿地。许多的城市公园纷纷免费向社会开放,突出公园的公益性质,真正做到了"还园于民"。以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珍稀植物园的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各地涌现出大量的城市公园、游园以及广场等各类园林景观绿地。许多的城市公园纷纷免费向社会开放,突出公园的公益性质,真正做到了"还园于民"。以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珍稀植物园的规划设计为例,论述了营造城市森林公园意义以及改造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园于民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珍稀植物园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陆生软体动物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沛 胡美玲 +3 位作者 周卫川 陈宇 杨海芳 李贺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
于2006—2021年,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北峰地区的陆生软体动物种类和危害性,连续16 a进行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获得标本14989号,经整理鉴定得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北峰地区陆生软体动物共51种和亚种,分隶16科30属。陆生软体动物... 于2006—2021年,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北峰地区的陆生软体动物种类和危害性,连续16 a进行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获得标本14989号,经整理鉴定得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北峰地区陆生软体动物共51种和亚种,分隶16科30属。陆生软体动物组成以东洋界种类为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80.40%;也有很少的古北界种类渗透,占总种数的11.76%;广分布种类较少,主要是对作物危害较大的农区成分,仅占总种数的7.84%。非洲大蜗牛、芦苇琥珀螺、同型巴蜗牛、细纹灰尖巴蜗牛、褐带环口螺、扁形小囊螺、光滑颈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对农作物有较大危害性,需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软体动物 生物多样性 危害性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问题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春高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6期94-96,共3页
生态旅游是一个利用生态发展旅游,并通过旅游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进行分析,论述了其发展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如何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