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相关性谵妄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紊乱
1
作者 刘艾昕 孙聪俐 +1 位作者 亢晓敏 刘莉洁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7-471,共5页
脓毒症相关性谵妄(SAD)是脓毒症患者的一种常见严重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目前发生机制未明,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紊乱与SAD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免疫介质可借助体液运输或通过传入神经将外周免疫信息传递至CNS,入侵... 脓毒症相关性谵妄(SAD)是脓毒症患者的一种常见严重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目前发生机制未明,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紊乱与SAD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免疫介质可借助体液运输或通过传入神经将外周免疫信息传递至CNS,入侵中枢的免疫介质不仅可直接损伤神经元,还将激活脑的固有免疫细胞,进一步加重神经炎症,并引起神经递质失衡,引发神经毒性效应,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甚至凋亡及随后的行为和认知症状。本文旨在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在SAD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脓毒血症及SAD寻找有效防治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谵妄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 神经炎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启动哮喘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失衡 被引量:14
2
作者 冯俊涛 胡成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对神经生长、分化起到营养作用的肽类,其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被认为是连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桥梁,作用机制可能如下:a.神经生长因子引起气道神经解剖结构和功能变化,促进气道神经末梢合成和释放递质,有助于气道重... 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对神经生长、分化起到营养作用的肽类,其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被认为是连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桥梁,作用机制可能如下:a.神经生长因子引起气道神经解剖结构和功能变化,促进气道神经末梢合成和释放递质,有助于气道重构的形成;b.神经生长因子能够增强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的表达,促进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在气道聚集,诱导其释放炎症介质,改变免疫应答平衡状态;c.神经生长因子可能启动肾上腺髓质细胞冗余性,使其向神经细胞转变,导致髓质细胞内分泌功能削弱,使肾上腺素合成、释放和再摄取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循环中肾上腺素达不到维持气道舒张状态所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钱泽南 钱会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通过共有的化学信号分子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细胞因子及这些信号分子的受体在机体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脾虚证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细胞因子的水平如果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则这可能...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通过共有的化学信号分子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细胞因子及这些信号分子的受体在机体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脾虚证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细胞因子的水平如果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则这可能提示与之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也发生了相应不同程度的改变。近年来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复杂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即神经免疫调节(neuroim-munoregulation)或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euro-immuno-endocrinology)。经过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的治疗,可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天灸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勇 张静莎 +2 位作者 陈泽林 陈波 王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58-160,共3页
天灸疗法是优秀的中医外治法,其临床应用广泛,在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文章通过相关文献对天灸疗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传统医学认为,扶养正气、驱除病邪可能... 天灸疗法是优秀的中医外治法,其临床应用广泛,在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文章通过相关文献对天灸疗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传统医学认为,扶养正气、驱除病邪可能是天灸疗法发挥治疗效应的关键途径;现代医学在天灸疗法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表明天灸疗法可以从细胞、信号通路、免疫因子等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另外,神经、内分泌调节和氧化应激可能也是天灸疗法起效的重要途径。作者认为,天灸疗与针灸疗法同属于体表刺激疗法,应有共通的作用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可能是它们作用的基本方式。目前,天灸疗法对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研究甚少,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角度研究天灸疗法的作用机制可以填补领域内的空白,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是确实可行的研究方向。有利于揭示天灸疗法复杂的作用机制,为天灸疗法的临床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灸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老年性痴呆探讨肾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颜靖文 顾耘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652-1653,共2页
通过老年性痴呆补肾填精的治疗角度、老年性痴呆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研究,探讨肾精与神经干细胞、肾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的关系,进而认为NEI网络的不平衡可能是肾之阴阳不调和或者是肾精亏虚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神经干细胞... 通过老年性痴呆补肾填精的治疗角度、老年性痴呆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研究,探讨肾精与神经干细胞、肾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的关系,进而认为NEI网络的不平衡可能是肾之阴阳不调和或者是肾精亏虚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神经干细胞是肾精的物质体现。也就是说肾精的物质基础,主要表现在干细胞的功能上,而命火的功能基础,主要体现在NEI网络的功能。肾藏精是干细胞与NEI网络功能的综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肾精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老年性痴呆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神经干细胞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颜靖文 顾耘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518-1520,共3页
通过老年性痴呆患者客观存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的紊乱,以及神经干细胞移植在老年性痴呆方面的实验研究,探讨NEI与神经干细胞之间的关系,提出NEI网络与神经干细胞之间是"土壤"与"种子"的关系的假设,NEI网... 通过老年性痴呆患者客观存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的紊乱,以及神经干细胞移植在老年性痴呆方面的实验研究,探讨NEI与神经干细胞之间的关系,提出NEI网络与神经干细胞之间是"土壤"与"种子"的关系的假设,NEI网络的不平衡影响着神经干细胞的生存环境,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志强 胡格吉乐图 +1 位作者 赵慧英 欧阳五庆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3期28-30,共3页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免疫活性蛋白质 ,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免疫 -神经 -内分泌网络中有许多活性物质 ,如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激素和干扰素彼此相互作用 ,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关键词 干扰素 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与运动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国霞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3-55,5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近年来对脂联素的研究成果,总结脂联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概述脂联素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调节作用,并探讨了运动对脂联素的影响。研究发现,脂联素为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可信赖的标记物,它在机体代谢动态平衡中...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近年来对脂联素的研究成果,总结脂联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概述脂联素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调节作用,并探讨了运动对脂联素的影响。研究发现,脂联素为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可信赖的标记物,它在机体代谢动态平衡中起中心作用,对于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控制极为重要,它将成为代谢综合症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控异常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心田 徐丹华 陆为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3369-3374,共6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FGIDs)之一,其病理生理学改变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因素、感染后改变、慢性感染和肠道菌群紊乱、黏膜低度炎症、免疫激活与肠道通透性改变、胆汁盐代谢失调以及血清素代谢异常等。罗马Ⅳ...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FGIDs)之一,其病理生理学改变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因素、感染后改变、慢性感染和肠道菌群紊乱、黏膜低度炎症、免疫激活与肠道通透性改变、胆汁盐代谢失调以及血清素代谢异常等。罗马Ⅳ强调IBS发生与神经胃肠病学和脑-肠互动多方面异常相关,其中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系统相互交错使症状存在不均一性是其特征性表现。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基于脑-肠、肠-脑互动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脏高敏感性为主的神经信号,促皮质素释放因子(CRF)、皮质类固醇、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为主的内分泌信号,以及感染与菌群失调、炎症与免疫激活等为主的免疫信号调控异常与IBS的相关性做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胃肠疾病 -肠互动 神经肽Y 神经-内分泌-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系统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间的关系
10
作者 娜仁图雅 跃斯图 +2 位作者 杨佐君 高立云 胡格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2年第5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功能体系 针灸 经络系统 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敏感性指标监测对小儿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15
11
作者 柯江维 陈强 +3 位作者 段荣 朱庆雄 刘洪 邹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912,共4页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部分敏感指标进行监测,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小儿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按照临床诊断和分型标准将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3组,同时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病例组和对...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部分敏感指标进行监测,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小儿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按照临床诊断和分型标准将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3组,同时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静脉血,分别检测COR、β-EP、IL-13、IFN-γ及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和T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的相对含量。结果:手足口病3组与对照组比较,COR、β-EP、IL-13、IFN-γ和IgG、IgA、IgM的含量都显著增高,除普通型组的IgG、IgA以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普通型组与对照组比较NK细胞、B细胞相对含量增高;其他两型组与对照组比较,T细胞亚群、NK细胞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B细胞相对含量却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是由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改变共同影响的结果。早期监测敏感指标,发现危重病例,争取早期干预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应激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敏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运动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整作用健身运动延缓衰老机制研究进展(Ⅱ) 被引量:10
12
作者 乔玉成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3-108,共6页
在生物衰老的进程中,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机体维持内环境恒定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健身运动可以通过调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延缓衰老 机理 健身运动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健身运动中的整合调控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乔玉成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5-120,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构成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健身运动中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对机体内稳态的整合调控机制与效应进行研究,探讨健身运动对人体结构、机能影响的规律,进一步认识运动健身的原理,指导大众健身.
关键词 运动医学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整合调控作用 健身运动 健身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探讨中药复方效应机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欣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2期2055-2056,共2页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Neuro -endocrine -immunityNetwork ,NEI)是二十世纪对生物体自身调控机制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 ,作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疾病主要工具的中药复方在产生特定效应过程中必然遵循一种对机体独特的调控机制。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中药复方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γ-干扰素在大鼠室管膜中的定位分布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志宏 欧阳五庆 +5 位作者 杨增歧 赵友琴 赵慧英 胡格 陈树林 李育良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3,共3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 - DAB-硫酸镍铵呈色法 ,对正常成年大鼠室管膜上 IFN- γ的特征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IFN- γ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于大鼠侧脑室壁、第三脑室壁、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壁的室管膜中。其中... 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 - DAB-硫酸镍铵呈色法 ,对正常成年大鼠室管膜上 IFN- γ的特征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IFN- γ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于大鼠侧脑室壁、第三脑室壁、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壁的室管膜中。其中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壁上存在有伸长细胞 ,发出基突伸向周围灰质。提示 IFN-γ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脑神经肽存在于室管膜中 ,参与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 IFN-Γ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分布 细胞因子 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在大鼠胸段脊髓内的分布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格 欧阳五庆 +5 位作者 杨增岐 赵友琴 李育良 陈树林 孙志宏 赵慧英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8-40,共3页
为进一步探讨免疫 -神经 -内分泌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 ,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对大鼠胸段脊髓内 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广泛分布于胸段脊髓各板层。其中背角 、 、 层 ,胸髓中间带外侧... 为进一步探讨免疫 -神经 -内分泌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 ,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对大鼠胸段脊髓内 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广泛分布于胸段脊髓各板层。其中背角 、 、 层 ,胸髓中间带外侧核 ,腹角 层内可见到较高密度的阳性胞体和树突。中间带和腹角内的阳性胞体的树突还伸向外侧索和腹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胸段脊髓 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大鼠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MVECs、中药、针灸及I-N-EN关系的探讨
17
作者 尹龙 徐亮 +3 位作者 胡格 索占伟 段慧琴 穆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3期22-26,共5页
γ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的重要细胞因子;“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是由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三大系统共同组成的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的调节网络;微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 γ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的重要细胞因子;“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是由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三大系统共同组成的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的调节网络;微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多功能的代谢及内分泌“器官”;中药、针灸是中医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两大主要手段。文章探讨了γ干扰素、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药、针灸以及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筛选能够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γ干扰素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以此来提高动物机体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微血管内皮细胞 中药 针灸 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长细胞促进中枢神经元轴突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晓雪 虞棻 +1 位作者 邵雪梅 张茂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62-764,共3页
伸长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主要位于第三脑室底部腹侧壁和正中隆起处室管膜上的特殊分化的胶质细胞,与局部的脑脊液、血液、神经元均有密切联系,是血-脑脊液屏障、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共同的组成部分,并且... 伸长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主要位于第三脑室底部腹侧壁和正中隆起处室管膜上的特殊分化的胶质细胞,与局部的脑脊液、血液、神经元均有密切联系,是血-脑脊液屏障、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共同的组成部分,并且参与成年哺乳动物下丘脑内自然发生的轴突再生过程。研究发现,伸长细胞具有促进中枢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功能,并有望成为继嗅球成鞘细胞之后又一种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移植细胞。对伸长细胞的起源、特性、促进中枢神经元再生的实验研究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 伸长细胞 轴突再生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脑脊液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 成年哺乳动物 嗅球成鞘细胞 第三脑室 神经元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小囊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佳 马卓 +3 位作者 于畅 王丹丹 张金龙 马志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圆小囊(SR)是兔回肠末端与盲肠相接处形成的一个壁厚而膨大的圆囊,主要由丰富的淋巴组织构成,为兔特有的外周免疫器官。圆小囊在兔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消化吸收、免疫防御、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圆小囊结构特殊、功... 圆小囊(SR)是兔回肠末端与盲肠相接处形成的一个壁厚而膨大的圆囊,主要由丰富的淋巴组织构成,为兔特有的外周免疫器官。圆小囊在兔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消化吸收、免疫防御、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圆小囊结构特殊、功能复杂,在科学试验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论文从圆小囊的解剖学、组织学、影像学等方面总结了其结构特征,对圆小囊多种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对圆小囊抗菌肽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旨在为今后以圆小囊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为宠物兔疾病临床诊断以及推动圆小囊抗菌肽的研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小囊 结构 生理功能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炎性因子过度表达在脑性瘫痪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杨 文芳 +4 位作者 姚汉云 郭焱 肖玲 程自立 万均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炎性因子水平与脑性瘫痪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31名脑瘫患儿和20名健康儿童及37名脑瘫高危因素新生儿(新生儿病例组)和20名正常新生儿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脑瘫患... 目的探讨免疫炎性因子水平与脑性瘫痪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31名脑瘫患儿和20名健康儿童及37名脑瘫高危因素新生儿(新生儿病例组)和20名正常新生儿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脑瘫患儿和脑瘫高危因素新生儿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儿童和正常新生儿(P<0.05);脑瘫患儿血清TNF-α水平高于脑瘫高危因素新生儿(P<0.05),IL-6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免疫炎性因子过度表达在脑性瘫痪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水平的免疫炎性因子可能是脑瘫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免疫炎性因子 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