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在中医药干预抑郁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辰杰 施学丽 +1 位作者 樊明理 张玉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0-1185,共16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及复发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复杂,常涉及多个方面,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信号通路转导异常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关...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及复发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复杂,常涉及多个方面,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信号通路转导异常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发现,BDNF信号通路能有效调节海马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等,激活该通路可产生一定的抗抑郁效应。目前,抑郁症治疗主要采用西医传统抗抑郁药进行干预,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诸多弊端。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中医药在防治抑郁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及针灸治疗等可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有效调节BDNF信号通路及上下游相关分子表达,能对神经发生、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及氧化应激等神经生理学过程产生影响,发挥抗抑郁效应,弥补传统抗抑郁药的不足。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本文深入探讨了BDNF及其信号通路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并总结了中医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旨在为中医药防治抑郁症的理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新型抗抑郁中药的研发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 中医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阿比朵尔对HCoV-OC43感染诱导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
2
作者 陈琪敏 周红霞 +4 位作者 谢佩芳 李润峰 杨子峰 邱敏珊 沈利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89,共9页
目的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阿比多尔(arbidol,ARB)对HCoV-OC43感染引起宿主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并探讨ARB抗炎活性与其作用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OC43感染HRT-18细胞,并以ARB进行干预。感染96 h后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学... 目的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阿比多尔(arbidol,ARB)对HCoV-OC43感染引起宿主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并探讨ARB抗炎活性与其作用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OC43感染HRT-18细胞,并以ARB进行干预。感染96 h后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学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开展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ARB可能作用的生物学过程及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利用RT-qPCR方法验证ARB干预对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病毒感染组相比,高、中和低剂量(6、2和0.67μg/mL)ARB干预分别显示出9459、4186和1744个DEGs。GO分析显示,ARB主要干预的生物学过程是共翻译蛋白膜靶向,作用的细胞组成为粘着斑和细胞-底物间连接,影响的分子功能为钙粘蛋白结合。KEGG分析发现,与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有明显富集,其中ARB对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中的MAPK、PI3K和NF-κB通路分子有显著抑制作用。RT-qPCR检测显示,ARB对PIK3CA、AKT、TRAF-6、Bax、p38和c-JUN等分子的mRNA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提示了ARB应用于治疗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神经炎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 阿比多尔 HCoV-OC43 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莺燕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46-1549,共4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具有防止神经元死亡的功能,可促进神经元生长、发育和分化,促进神经元修复和再生,加强突触间信号的转导。研究表明:BDNF与双相障碍的发病和治疗有关,双相障碍患者脑内BDNF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也发生相应变化,而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具有防止神经元死亡的功能,可促进神经元生长、发育和分化,促进神经元修复和再生,加强突触间信号的转导。研究表明:BDNF与双相障碍的发病和治疗有关,双相障碍患者脑内BDNF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也发生相应变化,而心境稳定剂的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BDNF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中各因子而上调BDNF表达有关。该文就双相障碍的发病和治疗与BDNF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信号通路 双相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在调心方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晓雯 邓海燕 +1 位作者 王健 徐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调心方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月龄APP/PS1雄性小鼠54只随机分为模... 目的通过观察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调心方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月龄APP/PS1雄性小鼠5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8)、多奈哌齐组(n=18)和调心方组(n=18);另设同月龄同品系的C57/BL6雄性小鼠18只为对照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给药12周后,每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法检测海马CREB mRNA和BDNF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磷酸化CREB(p-CREB)、BDN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调心方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01),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百分比增加(P<0.05),海马CREB mRNA、BDNF 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海马p-CREB、BDN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调心方可有效改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可能与上调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调心方 Morris水迷宫 学习记忆 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通过AKT和ERK1/2信号通路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英文)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雅丹 胡豫 +1 位作者 张璐 孙春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75-180,共6页
本研究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Akt、ERK1/2蛋白质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迁... 本研究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Akt、ERK1/2蛋白质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管腔形成实验评价体外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能力,MTT法检测内皮细胞增殖活性,FITC-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调亡。结果表明:BDNF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激活PI3K/Akt和MEK1/ERK信号通路。应用PI3K激酶抑制剂Ly294002、MEK1激酶抑制剂PD98059可以明显阻断BDNF对PI3K/Akt、MEK1/ERK信号通路的激活。100ng/ml的BDNF体外促内皮细胞血管新生能力与25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当,其中BDNF诱导的细胞迁移分别被Ly294002和PD98059阻断,其抑制率分别约为74%和36%;同样,Ly294002、PD98059可部分阻断BDNF诱导的小管形成效应,其阻断率分别约57%和37%;而BDNF的促增殖效应仅被PD98059拮抗,抑制凋亡效应仅受Ly294002影响。结论:BDNF在体外有促血管新生的作用。PI3K/Akt和MEK1/ERK信号通路以不同机制共同调节这一过程,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起着更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新生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BV2细胞介导神经炎症
6
作者 沈若琪 鲁玉宝 +3 位作者 王子铭 刘斌 张良明 杨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6-672,共7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后续可能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HGF组,通过蛋白质组...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后续可能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HGF组,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等检测HGF对BV2细胞NF-κB信号通路活性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HGF处理后,NF-κB通路显著富集;HGF处理1h时,BV2细胞增殖活力随浓度升高下降,6h和12h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qRT-PCR显示HGF显著上调炎症因子(iNOS、TNF-α、IL-1β);WB表明HGF促进炎症相关因子(TNF-α、NF-κB p65)相对表达量上升。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HGF通过激活BV2细胞NF-κB信号通路促进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探究神经炎症调控策略及开发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NF-ΚB信号通路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铆因通过激活SIRT1介导FOXO1/NF-κB信号通路改善坐骨神经损伤 被引量:1
7
作者 车敏 张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紫铆因诱导SIRT1激活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损伤组和紫铆因组,每组10只。分别于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手术当天、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检测各组大鼠BBB运动评分和... 目的探讨紫铆因诱导SIRT1激活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损伤组和紫铆因组,每组10只。分别于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手术当天、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检测各组大鼠BBB运动评分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第14天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学改变,通过TUNEL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BDNF、MBP、GAP-43、SIRT1、FOXO1、Keap1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坐骨神经损伤组大鼠相比,紫铆因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BBB运动评分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增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改善,坐骨神经细胞凋亡水平降低,坐骨神经BDNF、MBP、GAP-43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FOXO1、Keap1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紫铆因可通过上调坐骨神经损伤大鼠SIRT1表达抑制FOXO1/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继而改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因 坐骨神经损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FOXO1/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调控哮喘神经源性炎症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 被引量:9
8
作者 汤渝玲 胡成平 +2 位作者 冯俊涛 朱锦琪 林敏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9-325,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调控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及抗NGF组。制作卵蛋白致敏大鼠哮喘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大鼠和哮喘大鼠背根节和肺组织中pan-Ras,pERK,c-fos...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调控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及抗NGF组。制作卵蛋白致敏大鼠哮喘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大鼠和哮喘大鼠背根节和肺组织中pan-Ras,pERK,c-fos蛋白的表达,并以抗NGF抗体干预,了解其对哮喘大鼠pan-Ras,pERK,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MAP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以及蛋白激酶C特异性激动剂PMA作用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C),免疫印迹法半定量检测Ras-MAPK信号转导途径中total-ERK,pERK及c-fos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哮喘大鼠背根节及肺组织中pan-Ras,pERK,c-fos免疫反应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上调(P<0.01),经抗NGF干预后背根节和肺组织中pan-Ras,pERK,c-fos免疫反应较哮喘组大鼠明显减弱(P<0.0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NGF组磷酸化的ERK1/2蛋白及c-fos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D98059可明显抑制ERK1/2的活化及c-fos蛋白的产生。PMA可刺激NGF诱导NHBEC表达磷酸化ERK1/2及c-fos蛋白。结论:NGF可能调控了哮喘神经源性炎症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神经生长因子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及相关神经因子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薛金龙 石淑先 +3 位作者 孙芳玲 艾厚喜 张丽 王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80-86,79,共8页
脑缺血可造成神经元损伤,影响神经功能。有关神经因子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增殖分化成新的神经细胞,这些新的细胞在缺血性脑损伤后参与神经功能的修复。本文详细介绍了Wn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和Wnt信号通路对神经再生... 脑缺血可造成神经元损伤,影响神经功能。有关神经因子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增殖分化成新的神经细胞,这些新的细胞在缺血性脑损伤后参与神经功能的修复。本文详细介绍了Wn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和Wnt信号通路对神经再生的影响,以及神经源性因子和促神经发生相关因子对于神经发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神经再生 神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缺血缺氧神经元的保护及其与PI3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轶波 张玮 +1 位作者 唐卉凌 李澎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缺氧缺糖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体外培养的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第7天将培养的神经元分为8组(4组...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缺氧缺糖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体外培养的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第7天将培养的神经元分为8组(4组暴露于氧糖剥夺,另4组非暴露),分别施加纯化的IGF-1单体,并观察加入PI3K和MAPK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和PD98059的效应,利用MTT法分别观察各组神经元的细胞活性;Western印迹观测不同干预因素下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元正常组和缺血缺氧模型组,加入IGF-1后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而同时加入IGF-1和LY294002后,IGF-1促神经元活性的作用被明显抑制(P<0.05),反之同时加入IGF-1与PD98059后,IGF-1发挥促神经元存活的作用未被明显阻滞(P>0.05)。Western印迹结果示IGF-1可显著上调p-Akt的表达,这种上调作用可以被LY294002阻滞。结论:IGF-1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PI3K/Akt通路来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神经 信号通路 氧糖剥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与c-fos的变化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超 刘宁宁 +2 位作者 柳力敏 才娜 陈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背景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的神经病变出现在血管并发症之前,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而神经营养因子对其具有保护作用。目的观察在糖尿病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前后大鼠视网膜中BDNF及其受体TrkB、通路蛋白磷... 背景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的神经病变出现在血管并发症之前,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而神经营养因子对其具有保护作用。目的观察在糖尿病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前后大鼠视网膜中BDNF及其受体TrkB、通路蛋白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l/2)、c-fos质量浓度的变化。方法9周龄雄性健康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BDNF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BDNF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BDNF治疗组大鼠于成模后2周开始向玻璃体腔内注射1g/LBDNF溶液5μl。于成模后4周处死全部大鼠,取出眼球进行BDNF原位杂交,计数视网膜中BDNF阳性细胞数。采用ELISA抗体夹心法检测视网膜中TrkB、p-ERKl/2以及c-los蛋白质的质量浓度。结果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BDNF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及BDNF治疗组,且染色浅,3个组BDNF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细胞灰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36、92.55,P〈0.05)。3个组TrkB、p-ERKl/2及c-fos表达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2.54、95.46、94.84,P〈0.05)。糖尿病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及BDNF治疗组TrkB质量浓度降低,而通路蛋白P-ERKl/2、c-los质量浓度升高(P〈0.05);正常对照组与BDNF治疗组间上述3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中BDNFmRNA水平及其受体TrkB蛋白质量浓度降低,其下游通路蛋白p-ERKl/2、c-fos质量浓度升高,玻璃体腔内注射BDNF可逆转上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糖尿病大鼠 C-FOS 视网膜 早期 玻璃体腔内注射 TrkB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路通脑方调节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光珊 翟阳 +7 位作者 王凯华 马威 梅小平 陈莹 邹敏 庞延 杨鹏 吕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4,共9页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鼠均利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双路通脑方组、双路通脑方+SIRT1抑制剂组(双路通脑方+EX527组),每组20只。14 d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尼氏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数量;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铁离子(F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转铁蛋白受体(TFR)、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蛋白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IRT1、Nrf2、GPx4及胱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SLC7A1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升高(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双路通脑方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降低(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采用SIRT1抑制剂进行回补实验,结果显示SIRT1抑制剂逆转了双路通脑方对神经元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抑制了Nrf2和GPx4的表达(P<0.05)。结论双路通脑方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来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通脑方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 铁死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晓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5-446,共2页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信号转导 神经病理性疼痛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节参皂苷调控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肺癌大鼠的影响
14
作者 朱丽 郑丽文 +4 位作者 王广梅 李运曼 蔡宝昌 李文婷 毛旭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探究竹节参皂苷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肺癌大鼠脑神经损伤、微血管密度(MVD)及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术多... 目的:探究竹节参皂苷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肺癌大鼠脑神经损伤、微血管密度(MVD)及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术多糖组、竹节参皂苷组,每组10只,对模型组、白术多糖组、竹节参皂苷组采用肺叶支气管内灌注致癌碘化油进行肺癌建模,建模成功后,对白术多糖组灌胃80 mg/kg的白术多糖,对竹节参皂苷组灌胃40 mg/kg的竹节参皂苷,正常组不建模,正常组、模型组同期给予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病理形态,TUNEL法检测大鼠脑神经损伤,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β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MVD,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肺组织结构、肺泡正常完整,模型组可见明显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白术多糖组、竹节参皂苷组病理结构明显改善,且竹节参皂苷组比白术多糖组改善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细胞凋亡、MVD、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血清中TNF-β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术多糖组、竹节参皂苷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MVD、核因子κB蛋白表达、肿瘤体积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NF-β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竹节参皂苷组比白术多糖组变化显著(P<0.05)。结论:竹节参皂苷可能是通过负向调控NF-κB信号通路显著改善大鼠脑神经损伤及MVD,提高TNF-β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皂苷 因子ΚB 信号通路 肺癌 大鼠 神经损伤 微血管密度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治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方宁(综述) 刘清珍 张利东(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研究不断深化,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海马和外周血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降低。BDNF是调节神经环路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因... 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研究不断深化,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海马和外周血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降低。BDNF是调节神经环路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因子,是参与神经元分化和生长、突触形成和可塑性、维持大脑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分子。在许多神经退性型疾病的发生及其相关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都有重要作用。BDNF也逐渐成为治疗抑郁研究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文章就BDNF的生物学功能、BDNF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以及BDNF与抑郁治疗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通路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渝玲 胡成平 +1 位作者 冯俊涛 朱锦琪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2-587,共6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介导哮喘神经源性炎症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选用参与哮喘神经源性炎症的重要效应细胞-支气管气道上皮细胞株(NHBEC)作为研究对象。NHBEC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达尔伯克(氏)改良伊格尔(氏)培养基(DMEM...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介导哮喘神经源性炎症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选用参与哮喘神经源性炎症的重要效应细胞-支气管气道上皮细胞株(NHBEC)作为研究对象。NHBEC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达尔伯克(氏)改良伊格尔(氏)培养基(DMEM)中培养。实验分8组:①A组:正常对照组;②B组:NGF组;③C组:NGF+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PD98059)组;④D组:PD98059组;⑤E组:NGF+佛波酯(PMA)组;⑥F组:PMA组;⑦G组:NGF+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G490)组;⑧H组:AG490组。分别进行细胞干预。干预后免疫印迹法半定量测定细胞原癌基因(c-fos)、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各组细胞神经激酶1受体(NK-1R)mRNA含量。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定性观察各组细胞表达NK-1R的情况。结果:在NGF未处理的PD98059组及AG490组c-fos蛋白水平、磷酸化的ERK1/2蛋白水平几乎检测不到;而在NGF组,经NGF作用30 min后,可见c-fos蛋白水平及磷酸化的ERK1/2蛋白水平显著增高,c-fos/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及p-ERK/GAPDH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835 4±0.101 2)及(1.318 7±0.207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PD98059可明显抑制NGF诱导NHBEC表达c-fos蛋白及磷酸化的ERK1/2蛋白,c-fos/GAPDH及p-ERK/GAPDH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301 2±0.103 4)及(0.314 6±0.095 7),与NGF组相比P<0.01。PMA可刺激NGF诱导NHBEC表达c-fos及磷酸化的ERK1/2蛋白。而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ignal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传导途径特异性抑制剂AG490则无此作用。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及PD98059组NK-1R表达呈阴性反应;NGF组及NGF+PMA组呈强阳性反应;PMA组呈阳性反应;而NGF+PD98059组呈弱阳性反应。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K-1RmRNA在NGF未处理的PD98059组表达较少;而在NGF组,经NGF作用1h后,可见NK-1RmRNA水平显著增高(光密度比值为1.068 2±0.159 7),与正常对照组(光密度比值为0.375 3±0.064 2)相比P<0.01。PD98059可抑制NGF诱导NHBEC表达NK-1R mRNA(光密度比值为0.478 7±0.098 1)。PMA可刺激NGF诱导NHBEC表达NK-1R mRNA。结论:NGF通过上调NHBEC NK-1R的表达,参与哮喘神经源性炎症;NGF上调NHBEC表达NK-1R可能通过激活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Ras/MAPK/c-fos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哮喘神经源性炎症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调控p38MARK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钱道卫 廖燕秋 +2 位作者 李远存 郭海科 伍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26-930,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lm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factor related enzymes 1,SIRT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lm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factor related enzymes 1,SIRT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糖尿病组(病变组)、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治疗组(治疗组)。病变组和治疗组大鼠按60 mg·kg^(-1)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以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组按60 mg·kg^(-1)腹腔注射枸橼酸钠缓冲液。72 h后取鼠尾静脉血检测血糖,血糖值>16.7 mmol·L^(-1)定为糖尿病大鼠。自造模成功后第2天起治疗组每天每只鼠给予白藜芦醇20 g·kg^(-1)灌胃,正常组和病变组每天每只鼠给予亚甲砜灌胃。8周后进行视网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UNEL法检测视网膜RGCs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IRT1、p38 MAPK、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组、病变组、治疗组8周后RGCs凋亡指数分别为:(0.848±0.131)%、(19.038±1.327)%、(10.461±1.08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497,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正常组RGCs凋亡指数与病变组、治疗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治疗组与病变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正常组(0.132±0.043)相比,病变组(0.060±0.028)和治疗组(0.073±0.026)大鼠视网膜SIRT1蛋白表达降低,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0.663,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病变组和治疗组与正常组间,以及病变组与治疗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病变组(1.121±0.082,0.266±0.005)和治疗组(0.574±0.012,0.190±0.060)大鼠视网膜p38MAPK、Caspase-3蛋白表达较正常组(0.402±0.012,0.156±0.006)明显增加,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4.500、1056.709,P=0.000、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p38 MAPK、Caspase-3蛋白表达在正常组与病变组间、正常组与治疗组间以及病变组与治疗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中,SIRT1表达上调,抑制RGCs的凋亡,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GCs起保护作用。其抗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38 MAPK的表达相关。p38 MAPK信号通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SIRT1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的重要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 P38 MAPK信号通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英 吴会平 +1 位作者 王冬冬 刘学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1-91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rb... 目的探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rbFGF组、rbFGF+DAPT组(DAPT为Notch1通路的特异性拮抗剂),每组10只。后三组大鼠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模型诱导成功后,rbFGF组给予rbFGF 10μL(200 U)玻璃体内注射给药,rbFGF+DAPT组在给予rbFGF基础上加用DAPT(10μmol·L^-1)。注射12周后,HE染色检测RGC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再生相关蛋白GAP-43、Notch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GAP-43、Notch1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RGC密度(433.49±6.02)个·mm^-2,GAP-43荧光强度(8.96±0.26)%、Notch1阳性率(45.04±0.46)%及Caspase-3(27.91±0.63)%蛋白表达相比,糖尿病组RGC密度(328.35±6.43)mm^-2,Notch1荧光强度(31.66±0.4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GAP-43荧光强度(13.66±0.52)%、Caspase-3(48.91±0.6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为P<0.05);而与糖尿病组相比,rbFGF组RGC密度(425.30±7.98)个·mm^-2,Notch1阳性率(41.76±0.62)%及GAP-43荧光强度(33.05±0.37)%蛋白表达明显增加,Caspase-3(28.86±0.7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为P<0.05);而rbFGF+DAPT组RGC密度(324.91±8.22)个·mm^-2,GAP-43荧光强度(14.27±0.64)%、Notch1阳性率(30.40±0.82)%及Caspase-3(47.63±0.68)%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结论rbFGF可上调糖尿病状态下视网膜GAP-43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进而提高RGC的存活,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Notch1信号通路 生长相关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神经细胞因子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坚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研究游泳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神经细胞因子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脑梗死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假手术操作,脑梗死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干预组采用线栓... 目的:研究游泳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神经细胞因子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脑梗死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假手术操作,脑梗死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干预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并进行游泳训练。干预后21d时,采集血清并测定神经损伤指标、神经细胞因子的含量,采集脑组织并测定神经凋亡分子、神经细胞因子以及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量。结果:脑梗死组大鼠脑组织中CytC、Bax、Caspase-3、TLR4、NF-kB、MyD88、JAK2、STAT3的含量以及血清中NSE、S100B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组织及血清中NGF、BDNF、NT-3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大鼠脑组织中CytC、Bax、Caspase-3、TLR4、NFkB、MyD88、JAK2、STAT3的含量以及血清中NSE、S100B的含量均显著低于脑梗死组,脑组织及血清中NGF、BDNF、NT-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脑梗死组。结论:游泳训练能够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元营养是游泳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游泳训练 凋亡 神经细胞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菟丝子提取物在PC12细胞株中的神经营养因子样活性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建辉 姜波 +1 位作者 包永明 安利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6-230,共5页
以常用的PC12细胞株为实验模型 ,考察了菟丝子提取物诱导PC12细胞分化及对相关激酶活性的影响 .发现该提取物在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同时 ,可明显提高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MAPK)磷酸化 .MAPK激酶的特异抑制剂PD980 5 9,能够有效地... 以常用的PC12细胞株为实验模型 ,考察了菟丝子提取物诱导PC12细胞分化及对相关激酶活性的影响 .发现该提取物在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同时 ,可明显提高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MAPK)磷酸化 .MAPK激酶的特异抑制剂PD980 5 9,能够有效地抑制菟丝子提取物诱导PC12细胞中MAPK的磷酸化和突起的延伸 ,表明该提取物诱导PC12细胞分化可能与MAPK途径有关 .同时还发现 ,该提取物能一定程度地抑制去血清引起的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提取物 PC12细胞株 神经营养因子 信号转导 神经系统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