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脊柱侧弯的诊治要点
1
作者 曹隽 李海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1-306,共6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可以出现牛奶咖啡斑,丛状神经纤维瘤,骨骼系统畸形等,其中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骨骼合并畸形。儿童NF1脊柱侧弯常伴随脊柱骨骼营养不良性改变,此类脊柱侧弯发病早...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可以出现牛奶咖啡斑,丛状神经纤维瘤,骨骼系统畸形等,其中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骨骼合并畸形。儿童NF1脊柱侧弯常伴随脊柱骨骼营养不良性改变,此类脊柱侧弯发病早,进展快,在造成患者外观畸形的同时,还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发育,应早期进行干预。可根据脊柱侧弯的部位,类型,程度,结合患者年龄和生长潜力,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在治疗脊柱侧弯的同时,需要注意合并畸形的处理及预防并发症。NF1脊柱侧弯在整体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多学科联合,力争给患者提供规范化,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 脊柱侧弯 诊断 外科手术 保守治疗 药物疗法 多学科诊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技术辅助胶质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翌朔 张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胶质瘤的高异质性和耐药性使其临床治疗面临巨大挑战。多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对胶质瘤分子机制、耐药特征及潜在新药靶点的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多组学数据用于药物筛选、作用机制解析和临床试验指导,从而加速新型和精准治... 胶质瘤的高异质性和耐药性使其临床治疗面临巨大挑战。多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对胶质瘤分子机制、耐药特征及潜在新药靶点的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多组学数据用于药物筛选、作用机制解析和临床试验指导,从而加速新型和精准治疗策略在胶质瘤治疗中的转化应用。本文重点介绍近年多组学技术在胶质瘤药物研发中的最新进展,通过揭示胶质瘤的遗传变异、基因表达、蛋白质功能及代谢重编程等特征,辅助胶质瘤分子机制、耐药性和微环境复杂性研究,并为新药靶点的挖掘、精准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药物筛选提供重要支持,推动胶质瘤个性化治疗与精准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多组学技术(非MeSH词) 药物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选择性增强照射对于HSV-tk基因转染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3
作者 鞠佃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转人的胸苷激酶基因表达并激活抗病毒药物,从而治疗恶性肿瘤在近年来被看作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有力手段之一.这类抗病毒药物能通过破坏DNA分子结构的完整性而作用于病毒或增殖的细胞,提示人们它们能否作为放疗增敏... 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转人的胸苷激酶基因表达并激活抗病毒药物,从而治疗恶性肿瘤在近年来被看作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有力手段之一.这类抗病毒药物能通过破坏DNA分子结构的完整性而作用于病毒或增殖的细胞,提示人们它们能否作为放疗增敏剂使用。本文采用喹啶类似物BVdUrd作为治疗药物,以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作为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神经胶质细胞 杀伤作用 HSV-TK基因 转染 治疗 照射 恶性肿细胞 类似物 胸苷激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胶质瘤诊断与治疗要点及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5-700,共6页
儿童胶质瘤异质性突出,具有独特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并非成人胶质瘤的“缩小版”。本文强调儿童胶质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的基本要点,介绍其与成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异同,阐述儿童胶质瘤涉及的重要驱动基因异常及其对应的靶向治... 儿童胶质瘤异质性突出,具有独特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并非成人胶质瘤的“缩小版”。本文强调儿童胶质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的基本要点,介绍其与成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异同,阐述儿童胶质瘤涉及的重要驱动基因异常及其对应的靶向治疗策略,重点描述组蛋白H3突变致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的表观遗传学治疗策略,并展望儿童胶质瘤诊断与治疗的未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神经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抗肿联合化疗方案 分子靶向治疗 表观基因组学 儿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学疗法与间质内化疗联合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利锋 柯以铨 +2 位作者 杨志林 王松青 徐如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后联合光动力学疗法(PDT)与局部间质化疗对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28例脑胶质瘤患者术中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后行PDT首次照射,并在残瘤腔内埋置Ommaya囊,24h后行PDT复照。通过Ommaya囊向瘤腔内注射卡氮介行局部间质化疗。...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后联合光动力学疗法(PDT)与局部间质化疗对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28例脑胶质瘤患者术中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后行PDT首次照射,并在残瘤腔内埋置Ommaya囊,24h后行PDT复照。通过Ommaya囊向瘤腔内注射卡氮介行局部间质化疗。随访2年。结果1年复发2例(7.1%),1年生存25例(89.3%),2年生存17例(65.7%)。结论显微手术后联合PDT与局部间质化疗治疗脑胶质瘤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控制复发,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神经胶质 光动力学疗法 间质内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磁靶向药物化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明 梁超 +6 位作者 李安民 张嘉靖 闫润民 傅相平 张志文 薛菁晖 常津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磁靶向药物化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性壳聚糖、四氧化三铁磁流体、胆固醇和紫杉醇制备超顺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观察其超微结构和磁响应性。将制备的超顺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经尾静...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磁靶向药物化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性壳聚糖、四氧化三铁磁流体、胆固醇和紫杉醇制备超顺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观察其超微结构和磁响应性。将制备的超顺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经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头部置0.5T均匀磁场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榆测不同处理组各观察时间点大鼠脑组织紫杉醇浓度,观察超顺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结果磁滞曲线显示,制备的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具有超顺磁性。磁靶向组大鼠各观察时间点脑组织紫杉醇浓度均高于非磁靶向组和单纯药物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靶区药物浓度较单纯药物组提高5~30倍,且可维持局部药物浓度>16h。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磁靶向导向下超顺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可沉积于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并透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细胞。结论磁靶向导向下超顺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可有效提高脑组织内化疔药物浓度,并透过血-脑屏障,进入靶向神经细胞而发挥药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酚 磁力学 药物载体 纳米技术 脑肿 神经胶质 抗肿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动力疗法促脑胶质瘤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戴绍春 胡韶山 李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24-927,931,共5页
目的探讨声动力疗法对荷瘤鼠脑胶质瘤组织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治疗机制。材料与方法 74只Wistar大鼠于右侧尾状核处接种C6胶质瘤细胞,制作颅内胶质瘤模型,行增强MRI筛选荷瘤鼠。依MRI结果分为对照组、血卟啉甲醚组(HMME组)、超声组和声动力... 目的探讨声动力疗法对荷瘤鼠脑胶质瘤组织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治疗机制。材料与方法 74只Wistar大鼠于右侧尾状核处接种C6胶质瘤细胞,制作颅内胶质瘤模型,行增强MRI筛选荷瘤鼠。依MRI结果分为对照组、血卟啉甲醚组(HMME组)、超声组和声动力组(SDT组),每组16只。声动力参数为1.0MHz、1.0W/cm2、60s超声辐照和5mg/kg血卟啉甲醚。治疗后24h行TUNEL染色检测胶质瘤细胞凋亡率,电镜检测凋亡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蛋白GFAP、S-100、Bcl-2/Bax、Caspase-3、Caspase-9、Fas/Fas-L表达和Cytc释放,并记录4组大鼠生存期。结果 74只Wistar大鼠共68只成瘤,成瘤率为91.89%。与对照组[(3.20±0.72)%]比较,SDT组[(30.60±1.60)%]及超声组([14.50±0.80)%]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HMME组([3.60±0.51)%]无明显凋亡发生(P>0.05);SDT组荷瘤鼠生存期长达(46.3±3.1)d,较对照组[(31.1±2.1)d]显著延长(P<0.05),超声组[(32.4±2.3)d]、HMME组[(30.1±3.0)d]生存期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电镜检测到SDT组、超声组胶质瘤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线粒体肿胀;免疫组化显示GFAP、S-100、Bax、Caspase-3、Caspase-9呈高表达,Bcl-2、Fas-L呈低表达和Cytc释放,Fas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声动力疗法对荷瘤鼠胶质瘤有促凋亡治疗作用,并与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超声疗法 声动力疗法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代胶质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宁 王伟 +4 位作者 杨日晓 王茂德 王拓 陈伟 李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抗肿瘤药物在体外对原代人胶质瘤细胞的敏感性,为临床筛选化疗药物、制订个体化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4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新鲜组织标本进行体外原代培养,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替尼泊苷、尼莫司汀... 目的观察不同抗肿瘤药物在体外对原代人胶质瘤细胞的敏感性,为临床筛选化疗药物、制订个体化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4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新鲜组织标本进行体外原代培养,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替尼泊苷、尼莫司汀、甲氨蝶呤和替莫唑胺在体外对原代胶质瘤细胞的敏感性;分析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与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人胶质瘤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强弱程度依次为替尼泊苷(39.13%)、替莫唑胺(34.78%)、尼莫司汀(26.09%)和甲氨蝶呤(6.5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770,P=0.002);甲氨蝶呤组患者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最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83,11.210,6.452;均P<0.05)。亚组分析提示,性别和年龄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无显著影响(均P>0.05),但不同WHO病理分级对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存在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05,P=0.038)。结论不同胶质瘤个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以替尼泊苷抗胶质瘤作用较强,替莫唑胺对高级别胶质瘤药物化疗效果更佳。流式细胞术可作为快速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为胶质瘤筛选化疗药物并制订个体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抗肿联合化疗方案 药物筛选试验 抗肿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i2STK/GCV与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索新 周劲松 +1 位作者 何成彦 郭永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4-636,共3页
目的 :研究利用基因工程包装细胞进行基因转导与药物相结合来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基因转导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逆转录病毒载体 STK及基因工程包装细胞psi2 STK,并利用 psi2 STK细胞和丙氧鸟苷 ( GCV)结合对胶质瘤... 目的 :研究利用基因工程包装细胞进行基因转导与药物相结合来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基因转导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逆转录病毒载体 STK及基因工程包装细胞psi2 STK,并利用 psi2 STK细胞和丙氧鸟苷 ( GCV)结合对胶质瘤细胞进行了离体的基因治疗研究。结果 :实验组 C6Bp BAG+ psi2 STK由于有 psi2 STK细胞的存在 ,对 GCV的敏感性比对照组C6Bp BAG+ psi2 STK明显增强。结论 :通过体外实验证实了逆转录病毒转导 HSV- TK基因 ,在培养 C6胶质瘤细胞中 ,提高了其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治疗 基因疗法 丙氧鸟苷 GCV 基因工程 包装细胞psi2S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增生药物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季平 周韵秋 魏锐利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寻找抑制视网膜、玻璃体内细胞增生的有效药物;明确抗增生药物秋水仙碱、道诺霉素和5-氟尿嘧啶(5-Fu)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胶质(retinal glia,RG)细胞的作用。方法用 MTT法测定秋水仙碱(0.5~16... 目的寻找抑制视网膜、玻璃体内细胞增生的有效药物;明确抗增生药物秋水仙碱、道诺霉素和5-氟尿嘧啶(5-Fu)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胶质(retinal glia,RG)细胞的作用。方法用 MTT法测定秋水仙碱(0.5~16.0μg/ml)、道诺霉素(0.1~3.2μg/ml)和5-Fu(0.5~16.0μg/ml)对体外培养人RG细胞的作用。结果秋水仙碱(1.0~16.0μg/ml)、道诺霉素(0.2~3.20μg/ml)和 5-Fu(1.0~16.0μg/ml)3组药物对培养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均差别显著(P<0.01),ID_(50)分别为3.11μg/ml,0.79μg/ml和5.23μg/ml。结论秋水仙碱、道诺霉素和5-Fu对RG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 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胶质神经瘤一例
11
作者 孟博 李彬 +1 位作者 秦晓怡 高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9-220,共2页
患者,女,68岁,汉族,右眼视物逐渐模糊5年余,期间偶伴有右眼红、胀痛及头痛,曾于当地诊为“白内障”,建议手术。病情加重半年,于2010年3月30日就诊于当地某医院,以“右眼脉络膜黑色素瘤?”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神志清,纳... 患者,女,68岁,汉族,右眼视物逐渐模糊5年余,期间偶伴有右眼红、胀痛及头痛,曾于当地诊为“白内障”,建议手术。病情加重半年,于2010年3月30日就诊于当地某医院,以“右眼脉络膜黑色素瘤?”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神志清,纳佳,大小便正常。于2006年因“宫颈癌”于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曾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传染病史、外伤史、药物过敏史、输血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睫状体 眼脉络膜黑色素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胶质 全子宫切除 药物过敏史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胶质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概述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胶质瘤过程中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γδT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D4+T细胞等效应细胞的作用,以及各种效应细胞特性、优缺点,以及目前研究趋势和进展。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免疫疗法 过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1
13
作者 党莹 林瑜亮 +3 位作者 孙红军 孙建军 李长栋 荔志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特征;transwell实验观察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SHG44...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特征;transwell实验观察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SHG44细胞中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Nestin呈阳性表达。20μmol/L和80μmol/L的异甘草素作用于胶质瘤干细胞48 h后,迁移细胞数分别为76±5和42±4,与阴性对照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迁移细胞数少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1);穿透滤膜至小室背面的细胞数分别为190±13和130±9,与阴性对照组(2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穿透滤膜至小室背面的细胞数少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1);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组下调(P<0.05或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低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5或P<0.01)。结论:异甘草素可通过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抑制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药物疗法 干细胞 异甘草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侵润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青蒿素抑制大鼠胶质瘤C6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振秋 黄晓佳 +2 位作者 张纬萍 卢韵碧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目的:研究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大鼠胶质瘤细胞(C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C6细胞,加入DHA1~125μmol/L作用24、48、72h。以台盼蓝染色计数和噻唑蓝(MTT)还原反应,观察细胞增殖和活性;以Hoechst33342染色... 目的:研究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大鼠胶质瘤细胞(C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C6细胞,加入DHA1~125μmol/L作用24、48、72h。以台盼蓝染色计数和噻唑蓝(MTT)还原反应,观察细胞增殖和活性;以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以H2DCFDA氧化试验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变化。结果:DHA5~125μmol/L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C6细胞的增殖,作用48h后的IC50是23.4μmol/L;5~25μmol/L能诱导细胞凋亡(P<0.05);5~125μmol/L DHA可增高细胞内的ROS(P<0.01)。结论:DHA能够抑制C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细胞毒作用与细胞内ROS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药理学 神经胶质瘤/药物疗法 活性氧 细胞增殖/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加同期替莫唑胺治疗高分级胶质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汪洋 潘力 +6 位作者 毛颖 张荣 庄冬晓 高晶 陈淑 戴嘉中 盛晓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6-86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是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增加放化疗敏感性。本研究运用前瞻性方法对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加同期替莫唑胺(temozolom... 背景与目的: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是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增加放化疗敏感性。本研究运用前瞻性方法对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加同期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治疗高分级的脑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进行初步观察。方法:2008年7月—2009年6月期间共17例HGG患者入组,均采用TMZ同期放化疗加TMZ辅助化疗,其中12例新诊断为HGG的患者放疗总剂量为60Gy/30次,3例复发HGG患者为50Gy/25次,2例脑干复发HGG患者为40Gy/20次;放疗期间每天口服TMZ50mg/m2,放疗结束后4周循环口服TMZ;放疗期间每周静脉滴注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记录治疗反应,计算6个月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本组病例急性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没有Ⅲ级以上不良反应,有1例因发生Ⅱ级湿疹性皮炎,从而中断尼妥珠单抗治疗。16例作近期疗效评价,其中PR4例,SD10例,PD2例。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2.1%和86.3%。其中3例发生肿瘤假性进展。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加同期替莫唑胺治疗HGG不良反应较小,患者可以耐受,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尼妥珠单抗 替莫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鉴别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6
作者 白雪冬 孙夕林 +6 位作者 王丹 何春波 刘芳 高超 于蒙蒙 季洋 Queenie Chan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应用Philips 3.0 T TX MR扫描机,对28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患者(随访中出现异常强化灶)行头部DCE扫描,采用FFE序列行多层采集,28例患者被... 目的分析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应用Philips 3.0 T TX MR扫描机,对28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患者(随访中出现异常强化灶)行头部DCE扫描,采用FFE序列行多层采集,28例患者被二次手术病理或临床及影像随访证实为胶质瘤术后复发17例,放射性脑损伤11例。采用渗透分析软件,在对比剂强化区域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回顾性画出感兴趣区,获得T1加权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基于双室血流动力学模型,产生三个脑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Ve和Kep。测量时参考增强图像,手动勾画感兴趣区,为了减少误差反复测量8~10次,取其平均值。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损伤两组间的DCE灌注参数,并作ROC曲线分析,明确各项指标在临床上对于胶质瘤复发诊断的优越性。结果 Ktrans、Ve、Kep在胶质瘤复发组和放射性损伤组及对侧脑组织间有统计学意义,Ktrans在胶质瘤复发组高于放射性坏死组(P〈0.01),且Ktrans界值高于0.12对胶质瘤复发的诊断显示出100%的敏感度和87%的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974。Ve值在胶质瘤复发组高于放射性坏死组(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Kep值在鉴别胶质瘤复发组与放射性坏死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可以用于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Ktrans值及Ve值对二者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放射疗法 脑损伤 复发 局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I和DWI技术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17
作者 白雪菲 牛广明 +2 位作者 韩晓东 高阳 张颖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MR灌注加权成像(P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常规MR增强序列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30例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DWI、增强扫描和PWI检查。比较异... 目的分析MR灌注加权成像(P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常规MR增强序列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30例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DWI、增强扫描和PWI检查。比较异常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区的参数比值,包括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及ADC比值。结果30例患者最终经手术和随访证实有20例胶质瘤复发,10例放射性脑损伤。胶质瘤复发组rCBV、rCBF比值的M值分别为2.11(范围1.03~4.72)、1.895(范围0.8~4.56),明显高于放射性损伤组比值rCBV为0.53(范围0.24~1.10)、rCBF为0.515(范围0.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lt;0.05)。胶质瘤复发ADC比值略低于放射性脑损伤ADC比值,但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PWI技术可以较好的鉴别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损伤。DWI技术对二者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放射疗法 脑损伤 复发 局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b值ADC直方图评价高级别胶质瘤治疗后进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袁涛 舒彩锟 +3 位作者 全冠民 魏建海 郑永利 雷建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比较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第5百分位数(C_5)评价高级别胶质瘤(HGG)治疗后进展的差异,以确定最佳b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1... 目的比较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第5百分位数(C_5)评价高级别胶质瘤(HGG)治疗后进展的差异,以确定最佳b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HGG术后放化疗患者。治疗前、后行增强T1WI、FLAIR和多b值DWI(b=0、1000、2000、3000 s/mm^2)。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分别获得5组对应于FLAIR高信号区域的ADC直方图,累计频率法计算C_5。比较进展与非进展组不同ADC直方图C_5的差别,确定肿瘤进展的C_5阈值及其准确度。结果进展组所有ADC图C_5均低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b值ADC图C_5诊断HGG治疗后进展的准确度明显高于低b值者,5组[ADC_((1000/0))、ADC_((2000/0))、ADC_((3000/0))、ADC_((3000/1000))、ADC_((3000/2000))]C_5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7、0.832、0.909、0.933、0.937。当ADC_((3000/2000))图C_5取405.6 mm/s^2时,判断肿瘤进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89.7%、89.9%、91.0%。结论 ADC直方图C_5值可有效鉴别HGG治疗后进展情况,且高b值者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神经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选择性颈动脉化疗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焕雄 曹作为 +3 位作者 李钢 陈敏 符俊骐 高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术后应用选择性颈动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探讨药物选择、化疗时机及给药途径等相关问题。方法:对4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脑胶质瘤进行次全切或大部分切除,术后经选择性颈动脉宁得朗(ACNU)或威猛(VM26)介入化疗。结果:显效10例...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术后应用选择性颈动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探讨药物选择、化疗时机及给药途径等相关问题。方法:对4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脑胶质瘤进行次全切或大部分切除,术后经选择性颈动脉宁得朗(ACNU)或威猛(VM26)介入化疗。结果:显效10例,占26.2%;有效14例,占33.3%;微效10例,占23.8%;无变化4例,占9.5%;恶化3例,占7.2%;中位生存期接近23个月。结论:脑恶性胶质瘤术后辅以颈动脉灌注治疗,能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命;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药物疗法 颈动脉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Ⅲ~Ⅳ级胶质瘤术后残留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振华 王建华 +2 位作者 郭小奇 杨留勤 武莉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962-3964,共3页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Ⅲ~Ⅳ级(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64例,病理诊断明确为胶质瘤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Ⅲ~Ⅳ级(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64例,病理诊断明确为胶质瘤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调强放疗;试验组调强放疗同时即开始服用替莫唑胺胶囊,75 mg/m2,42 d,放疗结束1个月后继续每日服用替莫唑胺胶囊150 mg/m2,连服5 d,间歇23 d,28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4例、进展2例,试验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6例、进展1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28,P=0.026).常见毒副作用主要有急性脑水肿、消化道反应及血液毒性等,应用升白、止吐及脱水降颅压药物后缓解,无Ⅲ度以上毒副作用,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均完成治疗.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8 d和462 d;两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6%、9.0%和77.4%、19.4%;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7).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较单纯放疗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轻微,1、2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替莫唑胺 神经胶质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