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部位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婧 李南云 +3 位作者 周晓军 吴波 姜少军 周航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讨罕见的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xtraventricular neurocytoma,ENC)尤其是脊髓EN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1例脊髓ENC进行观察,并加上国外文献中仅报道的9例脊髓ENC,对1... 目的探讨罕见的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xtraventricular neurocytoma,ENC)尤其是脊髓EN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1例脊髓ENC进行观察,并加上国外文献中仅报道的9例脊髓ENC,对10例脊髓ENC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观察分析及讨论。结果 1例27岁男性患者,肿瘤位于颈髓。镜下为典型性ENC,由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oligodendroglia-like cells,OLC)组成,易见神经节样细胞,未见无核纤维岛,无核分裂、坏死及血管内皮增生。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Syn、Neu-N及NF阳性,少数瘤细胞GFAP阳性,Ki-67增殖指数<1%。电镜下部分瘤细胞核仁明显,胞质和突起内富含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偶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少数瘤细胞除上述改变外,并含胶质细丝。10例脊髓ENC中男性多见,年龄8~67岁,多发生于颈髓及颈胸髓区域。镜下7例为典型性ENC,3例非典型性ENC可见坏死、血管内皮增生、核分裂活跃(≥2个/10HPF)或Ki-67增高(>2%)。随访4例全切除加典型性者预后良好,2例次全切除加非典型性者术后复发。结论 ENC为2007年WHO新分类肿瘤(WHOⅡ级),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相比,组织学形态更加多样,多可见神经节细胞分化,而无核纤维岛常不明显,ENC容易被误诊为其它含OLC的肿瘤,免疫组化和电镜对确诊ENC非常重要。治疗尽可能行肿瘤全切除,全切除加典型性者无需放疗,强调对次全切除、非典型性者、Ki-67增殖指数>2%者、进展性和复发的ENC给予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镜检查 电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外神经细胞瘤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增爱 钱黎俊 +3 位作者 路青 许建荣 刘强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外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以及病理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央神经细胞瘤(CN)以及1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临床资料、CT及MRI特征,对肿瘤的发病部位、形状、边界、囊变、钙化、有无... 目的:探讨脑室内外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以及病理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央神经细胞瘤(CN)以及1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临床资料、CT及MRI特征,对肿瘤的发病部位、形状、边界、囊变、钙化、有无出血以及强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央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前部靠近透明隔。肿瘤实质在CT上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伴多发囊变,6例伴钙化;MRI所有肿瘤均见囊变,2例肿瘤内可见流空血管影以及出血;增强后肿瘤呈轻度至明显强化。1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位于右侧额颞叶,边界不清,可见钙化、出血以及囊变,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中央神经细胞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肿瘤位于脑室内近透明隔,并钙化以及囊变、结合患者年龄多能做出正确诊断。当年轻患者肿瘤较大且位于脑实质合并钙化、囊变和(或)出血,应当考虑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可能,但其影像表现多样,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神经细胞瘤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和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3
作者 阎晓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811-,共1页
肿瘤由形态一致伴神经元分化的圆形细胞组成,位于侧脑室室间孔区(中枢神经细胞瘤)或脑实质内(脑室外神经细胞瘤),好发于青年人,预后良好。肿瘤具有良性组织学形态,典型结构为小而成熟的肿瘤细胞,呈单一片状排列,其间被神经毡背景分隔(图... 肿瘤由形态一致伴神经元分化的圆形细胞组成,位于侧脑室室间孔区(中枢神经细胞瘤)或脑实质内(脑室外神经细胞瘤),好发于青年人,预后良好。肿瘤具有良性组织学形态,典型结构为小而成熟的肿瘤细胞,呈单一片状排列,其间被神经毡背景分隔(图1a);肿瘤细胞呈簇状排列于血管周围,形成室管膜瘤样'假菊形团'结构(图1b);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内有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染色质呈细斑点状,偶见核仁;某些区域以透明细胞为主,类似少突胶质细胞瘤结构(图1c);少见的组织学形态为'Homer Wright菊形团'结构和神经节细胞。肿瘤细胞弥漫表达突触素(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表现 被引量:13
4
作者 唐乐梅 宁殿秀 +4 位作者 牛田力 郑程程 伍建林 郎志谨 苗延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的CT及MR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CNC及2例EVN CT及MR表现,分析其发病部位,肿瘤的形状、边界、信号强度、囊变、钙化,肿瘤内流空血管及强化特点。结果:7...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的CT及MR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CNC及2例EVN CT及MR表现,分析其发病部位,肿瘤的形状、边界、信号强度、囊变、钙化,肿瘤内流空血管及强化特点。结果:7例CNC均位于侧脑室内,透明隔移位或显示不清,肿瘤呈分叶状,CT平扫呈不均匀性稍高密度,MR扫描T1WI以等、略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信号为主,5例病变内部或边缘可见大小不等囊腔,6例可见条形、粗大钙化,4例肿瘤内可见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病变均呈不均匀性轻中度强化;2例EVN主体位于额、顶叶,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边界不清,肿瘤呈囊实性,囊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增强扫描呈中度或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均见瘤内出血,1例可见条状血管影。结论:CNC具有较典型的CT及MR征象,EVN常呈囊实性,合并出血、壁结节多见,年轻患者脑实质内的肿瘤具有这些征象时需考虑EVN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神经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葛碱拮抗缓激肽诱导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胞内钙升高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柯丹 任奕 +2 位作者 王小川 王迪浔 王建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 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是Alzheimer病 (AD)显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之一 ,本研究讨论蝙蝠葛碱对缓激肽诱导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胞内钙升高的影响。方法 采用钙荧光探针Fura 2 /AM定量测试了蝙蝠葛碱 (Dau)对缓激肽诱导的人成神经细胞瘤... 目的 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是Alzheimer病 (AD)显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之一 ,本研究讨论蝙蝠葛碱对缓激肽诱导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胞内钙升高的影响。方法 采用钙荧光探针Fura 2 /AM定量测试了蝙蝠葛碱 (Dau)对缓激肽诱导的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 (SH SY5Y)胞内钙升高作用的影响。结果 Dau可显著抑制缓激肽所致胞内钙离子浓度 ([Ca2 + ]i)升高 ,并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结论 Dau有抑制AD样 [Ca2 + ]i升高的作用 ,为AD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高 缓激肽 细胞 蝙蝠葛碱 神经细胞瘤 诱导 胞内钙离子 拮抗 荧光探针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和1H-MRS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秀华 薛鹏 +4 位作者 吕富荣 仲继刚 陈勇 郑红伟 刘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2-1275,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和1 H-MRS的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患者的MRI资料,其中8例接受多体素1 H-MRS检查。结果①MRI表现:9例肿瘤位于侧脑室体部前2/3区,3例位于后1/3区;11例以实性...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和1 H-MRS的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患者的MRI资料,其中8例接受多体素1 H-MRS检查。结果①MRI表现:9例肿瘤位于侧脑室体部前2/3区,3例位于后1/3区;11例以实性为主,1例以囊性为主。6例瘤体内见斑片状钙化;7例见纡曲血管影;7例瘤体与受侵侧脑室壁之间牵拉呈"索条状影"。增强后8例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2例不均匀明显强化,2例呈环状强化。②DWI及ADC值:10例肿瘤呈稍高或高信号;2例为等或稍低信号。ADC值为(0.76±0.11)×10-3mm2/s。③MRS:8例均表现为胆碱峰(Cho)显著升高,N-乙酰天冬氨酸(NAA)峰显著降低,Cho/NAA升高;4例甘氨酸峰(Gly)在3.55ppm处升高。结论CNC具有较为特异的临床和MRI特征;MRI对于CNC的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DWI及1H-MRS可从分子水平无创观察肿瘤生化指标和组织代谢情况,有效提高CNC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7
7
作者 宋海乔 孙聚葆 +2 位作者 强军 李涛 黄咏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CNC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CNC中,位于侧脑室6例,三脑室并累及室间孔1例和单独位于四脑室1例。肿瘤以实性为主5例,伴有不同程度囊变,肿瘤呈囊-实... 目的:分析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CNC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CNC中,位于侧脑室6例,三脑室并累及室间孔1例和单独位于四脑室1例。肿瘤以实性为主5例,伴有不同程度囊变,肿瘤呈囊-实混合性3例,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中度至明显增强,其中1例三脑室肿瘤呈环形增强。结论:侧脑室CNC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特征,术前多能够做出正确诊断,而三脑室、四脑室的CNC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征,诊断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 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9
8
作者 罗柏宁 张波 +2 位作者 孙庚喜 张中伟 文剑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661-663,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63岁,平均45岁。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63岁,平均45岁。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呈宽基底紧贴侧脑室壁或透明隔。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其内夹杂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或斑片状钙化灶。MR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轻、中度强化。免疫组化突触素(Sy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标记均为阳性。结论:CNC主要发生在脑室前部或靠近室间孔附近,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当此区发生肿瘤时,要考虑CNC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联合DWI鉴别中枢神经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朝艳 程敬亮 +3 位作者 聂云飞 庞贝贝 阎静 宋一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ADC值的测定,联合DWI磁共振成像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发生于侧脑室内,1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和15例室管膜瘤患者常规MRI平扫、增强、DWI信号强度,并测...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ADC值的测定,联合DWI磁共振成像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发生于侧脑室内,1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和15例室管膜瘤患者常规MRI平扫、增强、DWI信号强度,并测量肿瘤实质病变的平均ADC值,观察比较两组肿瘤的DWI信号强度和ADC值,运用ROC曲线评价ADC值的诊断价值,统计学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1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DWI上均呈高或稍高信号,ADC均值(0.69±0.11)×10-3 mm2/s;15例室管膜瘤DWI上12例呈等或稍高信号,3例呈低信号,ADC均值(1.10±0.24)×10-3 mm2/s,两组肿瘤的平均ADC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2.9%。结论:磁共振成像ADC值的测定辅助DWI信号强度有利于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神经细胞瘤 中枢 室管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冬 冯晓源 +2 位作者 汪颖 邹利光 文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央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中央神经细胞瘤10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特征,10例患者均接受MR I平扫及增强。其中4例有CT平扫资料。结果10例中,男性4例,女性6例。3例局限于左侧侧... 目的探讨中央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中央神经细胞瘤10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特征,10例患者均接受MR I平扫及增强。其中4例有CT平扫资料。结果10例中,男性4例,女性6例。3例局限于左侧侧脑室,3例局限于右侧侧脑室,4例累及双侧侧脑室。肿瘤的生长与透明隔关系密切。肿瘤于MR I T1W I表现为稍低或等信号,T2W I或FLAIR表现为稍高或等信号,信号不均匀。CT显示钙化常见。增强扫描肿瘤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中央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有一定的特征性,当MR I表现为肿瘤以透明隔为中心对称生长,或以宽基底附着于透明隔向一侧侧脑室生长,结合患者年龄,应考虑中央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中央神经细胞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MRI影像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毕国力 戴敏方 +3 位作者 龚霞蓉 吴昆华 杨宣涛 任丽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2-643,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5例CNC的MRI资料。结果:本组5例病例均位于侧脑室内,4例位于侧脑室中前部及Monro孔附近,均与透明隔呈宽基底相连,信号不均匀... 目的:分析总结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5例CNC的MRI资料。结果:本组5例病例均位于侧脑室内,4例位于侧脑室中前部及Monro孔附近,均与透明隔呈宽基底相连,信号不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3例肿块内见不规则斑点状坏死、囊变,1例肿瘤合并出血。结论:对于中年患者,位于侧脑室中前部及Monro孔附近占位性病灶,信号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多提示为C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脑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中枢神经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恺 汪丹凤 +1 位作者 韩路军 张雪林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患者男,40岁.因"头部外伤后发现鞍区肿瘤3周要求手术治疗"入院,偶伴有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多饮、多尿,既往左眼视力较差,已数年.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左侧视力0.1,右侧1.0,无其他阳性体征. 头部CT扫描:鞍内及鞍上见不规则形团块影... 患者男,40岁.因"头部外伤后发现鞍区肿瘤3周要求手术治疗"入院,偶伴有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多饮、多尿,既往左眼视力较差,已数年.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左侧视力0.1,右侧1.0,无其他阳性体征. 头部CT扫描:鞍内及鞍上见不规则形团块影,以高密度为主,实性部分CT值约47 HU,内部散在分布小片状液性密度影;矢状面重建示垂体窝扩大;增强扫描病变呈欠均匀的中等强化,CT值约63 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蝶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3
作者 束木娟 陈颖 +1 位作者 张福林 金嘉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 1例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 ,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肿瘤发生于成人 ,位于小脑。形态学上是一个小细胞肿瘤 ,由神经细胞和散在或成簇的脂肪样细... 目的 探讨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 1例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 ,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肿瘤发生于成人 ,位于小脑。形态学上是一个小细胞肿瘤 ,由神经细胞和散在或成簇的脂肪样细胞组成 ,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 :Syn、NSE阳性 ,Ki 6 7弱阳性。 结论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是一非常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依赖其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 ,预后相对良好 ,不同于髓母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 病理特点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丽 刘朝霞 +3 位作者 方静宜 王军梅 杜江 李桂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85-889,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位置:大脑半球5例,右丘脑2例,小脑蚓部2例,鞍区2例,脊髓1例。瘤组织由大小较一致的圆形细胞构成,核圆... 目的 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位置:大脑半球5例,右丘脑2例,小脑蚓部2例,鞍区2例,脊髓1例。瘤组织由大小较一致的圆形细胞构成,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周空晕常见,可见神经毡样结构、神经节细胞或神经节样细胞分化、血管周围假菊形团、钙化、微血管壁增厚及透明变性等病理改变。免疫表型:Syn弥漫强阳性,7例瘤组织Ki-67增殖指数≤2%,5例Ki-67增殖指数为3%~8%。3例行染色体1p/19q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1p和19q均不缺失。随访4个月~4年,1例术后2年肿瘤复发并播散。结论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组织学表现虽相似,但其更复杂,多见神经节细胞或神经节样细胞分化,钙化、血管壁增厚及透明变性常见,神经毡样结构少见。需与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等鉴别,免疫组化标记及染色体1p/19q缺失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治疗以手术全切除为主,对于次全切除、非典型及复发病例术后应辅以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在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K-N-SH中的表达及其对化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婧 李良 +1 位作者 肖燕 唐锁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K-N-SH中Foxp3的表达及其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vnamide,CTX)和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的敏感性。方法:体外培养SK-N-SH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Foxp3在SK-N-SH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化疗药物CTX、... 目的:研究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K-N-SH中Foxp3的表达及其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vnamide,CTX)和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的敏感性。方法:体外培养SK-N-SH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Foxp3在SK-N-SH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化疗药物CTX、THP对SK-N-SH细胞的敏感剂量;流式细胞术及real-time PCR检测CTX、THP对SK-N-SH细胞中Foxp3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K-N-SH细胞高表达Foxp3分子。CTX作用于SK-N-SH细胞的敏感剂量为6mmol/L,THP作用于SK-N-SH细胞的敏感剂量为80ng/ml。6mmol/L CTX或80ng/ml THP以及两者的联合不能抑制SK-N-SH细胞中Foxp3的表达(P>0.05);real-time PCR结果也证实,CTX或THP以及两者的联合不能抑制SK-N-SH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结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K-N-SH高表达Foxp3蛋白,但其表达对化疗药物CTX和THP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神经细胞瘤 SK—N—SH细胞 环磷酰胺 吡柔比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和鞍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丽 刘雪咏 +2 位作者 张声 陈余朋 王行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910-916,共7页
目的探讨发生于鞍区和鞍上的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鞍区和鞍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患者,27岁,临床表现为... 目的探讨发生于鞍区和鞍上的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鞍区和鞍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患者,27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头痛伴双眼视物模糊5个月。头部MRI显示鞍区和鞍上占位性病变,T_1WI呈等或低信号,T_2WI呈高或低混杂信号,扩散加权成像呈稍高信号,界限清晰,正常垂体结构显示不清。临床诊断为垂体腺瘤,行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视神经减压术,手术全切除肿瘤。组织学形态可见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部分区域可见神经毡背景;肿瘤细胞大小和形态相对一致,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深染,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肿瘤细胞胞核表达神经元核抗原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胞核和胞质表达钙视网膜蛋白,胞质表达突触素、嗜铬素A、上皮钙黏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胞核局灶性表达S-100蛋白,胞质局灶性表达神经微丝蛋白、细胞角蛋白8和波形蛋白;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3%。网织纤维染色呈阴性。基因检测可见肿瘤细胞无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无1p/19q-共缺失。最终病理诊断为脑室外神经细胞瘤(WHOⅡ级)。结论鞍区和鞍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临床极为罕见,组织学形态与发生于脑室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相似,表现为肿瘤弥漫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胞核圆形,可见神经毡背景和"树枝"状薄壁毛细血管。应注意与垂体腺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透明细胞型室管膜瘤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蝶鞍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脑室脂肪神经细胞瘤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兀兀 何鑫 +3 位作者 曹译丹 刘倩 廖殿英 张尚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812-819,共8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小脑外脂肪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52岁。临床仅表现为头痛,CT显示中线前区域低密度病灶。术中可见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前,大小约5.80 cm×4.00 c...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小脑外脂肪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52岁。临床仅表现为头痛,CT显示中线前区域低密度病灶。术中可见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前,大小约5.80 cm×4.00 cm×3.80 cm。组织学特征呈明显双相性,由大小一致的小圆形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及其脂肪样细胞构成,有成熟骨组织、部分区域密集钙化灶形成,无坏死和核分裂象;肿瘤细胞弥漫表达S-100蛋白、β-连接素,少数表达神经元核抗原、突触素、鼠双微体2、P53,不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异柠檬酸脱氢酶1、结蛋白、CD68、髓鞘碱性蛋白,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1%。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脂肪神经细胞瘤临床罕见,主要发生于小脑,小脑以外脑组织极为罕见,明确诊断依赖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患者预后良好,生存期超过5年,最长可超过1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第三脑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神经细胞瘤雌激素受体与临床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现民 陈莲 +1 位作者 徐薇苓 李小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了解成神经细胞瘤雌激素受体(ER),探索新疗法。方法运用酶联亲和组织化学法检测成神经细胞瘤29例,选择3例ER阳性的Ⅳ期患儿,加用三苯氧胺治疗。结果ER阳性率517%(15/29)。其中<1岁组阳性率为2/3(... 目的了解成神经细胞瘤雌激素受体(ER),探索新疗法。方法运用酶联亲和组织化学法检测成神经细胞瘤29例,选择3例ER阳性的Ⅳ期患儿,加用三苯氧胺治疗。结果ER阳性率517%(15/29)。其中<1岁组阳性率为2/3(例),1~3岁为2/8(例),4~6岁为3/10(例),7~10岁为8/8(例)。病理预后较好类型者ER阳性率为167%(1/6),而预后差类型者为684%(13/19),显著高于前者(P<005)。3例患儿服用三苯氧胺后疼痛症状暂时缓解或存活期延长。结论成神经细胞瘤ER阳性率较高,ER可作为成神经细胞瘤预后的指标。三苯氧胺是潜在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雌激素 神经细胞瘤 三苯氧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肾上腺成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振声 许传亮 +8 位作者 王洋 邓震 徐伟东 杨波 唐亮 罗文彬 沈诞 陶立阳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2-464,共3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因右腰腹部胀痛1个月于2009年2月9日入院。体检:右上腹压痛,右肾区叩痛(+),且随呼吸移动。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肾上腺肿 成人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3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华娟 赖日权 +2 位作者 彭大云 赖续文 陈敬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非典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atypical extraventricular neurocytoma,AEV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罕见发生于颅内的AEVN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电镜下特征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1... 目的探讨颅内非典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atypical extraventricular neurocytoma,AEV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罕见发生于颅内的AEVN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电镜下特征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5、36及3岁。各位于左额叶、左额颞叶及左侧基底节。组织学上,瘤细胞呈一致中等大小,弥漫分布,大部分细胞胞质透明,细胞间可见小片状分布的神经毡样结构,3例瘤细胞均有异型,核分裂象>3个/10 HPF,均见血管内皮增生,1例见坏死。免疫表型:3例瘤细胞Syn均弥漫阳性,Ki-67增殖指数>3%,NeuN呈不同程度的阳性。2例GFAP少量瘤细胞阳性。电镜下见瘤细胞胞质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细胞间见突触结构。结论 AEVN临床较罕见,组织形态学类似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性室管膜瘤等,易误诊。确诊需综合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颅内肿 非典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