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粘附分子CHL1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欣 朱玲玲 范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5-928,共4页
粘附分子通过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发挥其在发育、再生和突触修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HL1(close homologue of L1)是近年发现的粘附分子,属于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集中表达于神经系统,通过亲异性作用(heterophilic in... 粘附分子通过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发挥其在发育、再生和突触修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HL1(close homologue of L1)是近年发现的粘附分子,属于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集中表达于神经系统,通过亲异性作用(heterophilic interaction)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进而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轴突的生长、迁移及导向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神经粘附分子chl1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ICAM-1通路探讨大黄酚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
2
作者 刘彪 郑慧军 +1 位作者 杜康 徐澳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9-764,共6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通路探讨大黄酚(Chr)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sTBI组、对照组、Chr低剂量组、Chr高剂量组、依达拉奉组、Chr高剂量+NF-κB激动剂脂多糖(LPS)组,每组1...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通路探讨大黄酚(Chr)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sTBI组、对照组、Chr低剂量组、Chr高剂量组、依达拉奉组、Chr高剂量+NF-κB激动剂脂多糖(LPS)组,每组18只。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均通过改良Freeney’s自由落体法构建sTBI模型,建模6 h后开始处理,给药1次/d,持续7 d。检测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脑含水量变化;HE染色检测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Bcl-2相关X蛋白(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p-NF-κB p65、ICAM-1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BI组大鼠脑组织损伤严重,mNSS评分、脑含水量、脑组织中IL-6、IL-12、TNF-α水平、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9、p-NF-κB p65、ICAM-1蛋白水平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均P<0.05)。与sTBI组比较,Chr低、高剂量组、依达拉奉组脑组织细胞形态改善,mNSS评分、脑含水量、脑组织中IL-6、IL-12、TNF-α水平、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9、p-NF-κB p65、ICAM-1蛋白水平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均P<0.05)。LPS可逆转高剂量Chr对sTBI大鼠的影响。结论Chr改善sTBI大鼠神经功能,抑制神经炎症及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ICAM-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核因子κB/细胞间粘附分子-1通路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炎症 神经功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在神经系统疾病和发育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蔡金辉 李妍 汤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是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轴突导向因子,与其经典的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UNC5家族(包括Unc5、Unc5A-D)和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受体结合,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特别是在轴突导向、脊髓和周围神...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是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轴突导向因子,与其经典的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UNC5家族(包括Unc5、Unc5A-D)和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受体结合,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特别是在轴突导向、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etrin-1及其受体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本综述重点总结了netrin-1及其受体的结构特征,并阐述了netrin-1在神经系统发育再生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相关机制,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RIN-1 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 UNC5家族 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 神经系统疾病 发育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分子表达的时间过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丽慧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7-80,85,共5页
目的 :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间过程及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 :在四血管阻断法 (4VO)诱导全脑缺血模型上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 ;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脑组织 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及 VCAM- 1水平。结果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 3... 目的 :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间过程及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 :在四血管阻断法 (4VO)诱导全脑缺血模型上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 ;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脑组织 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及 VCAM- 1水平。结果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 3~ 14 d海马 CA1区产生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皮层 NR1和 NR2 A亚单位表达分别于再灌注后 1和 3d显著增加 ,NR2 B亚单位在 1~ 3d也显示较高水平 ;海马 NR1亚单位表达在 1d明显下降 ,以后呈进行性升高 ,于 14 d达高峰 ;NR2 A和 NR2 B表达有相似的趋向并于 7d明显增加。海马和皮层 VCAM- 1分别于再灌注后 3和 7d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 ,皮层和海马的 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 (NR1、NR2 A和 NR2 B)及粘附分子 VCAM- 1有不同变化 ;干预两者的表达可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病理学 再灌注损伤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N-甲基-D-天冬氨酸 免疫印迹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菊叶龙胆酮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剑辉 宋慧君 李淑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 研究雏菊叶龙胆酮 (Bellidifoli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电凝法制作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于MCAO缺血后 4h和 24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 24评分后断头取脑测量脑梗... 目的 研究雏菊叶龙胆酮 (Bellidifoli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电凝法制作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于MCAO缺血后 4h和 24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 24评分后断头取脑测量脑梗塞面积,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观察Bellidifolin干预后缺血区病理学改变和ICAM 1、Bcl2蛋白的变化。结果 Bellidifolin能改善MCAO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并缩小脑梗塞面积;减轻相关脑区神经元损伤程度;显著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ICAM 1表达,上调缺血周边区神经元Bcl 2抗凋亡蛋白的表达。结论 Bellidifoli口服给药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CAM 1表达和促进Bcl 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菊叶龙胆酮 局灶性脑缺血 神经保护作用细胞 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