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感病毒H3N2神经氨酸酶双点突变对病毒抗药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董长颖 韩冰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60-1265,共6页
为验证流感病毒H3N2神经氨酸酶上2个抗药性的关键位点,利用反向遗传学手段,8个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包装带有双点突变(第119位氨基酸由E突变为V,第222为氨基酸由I突变成L)、单点突变和野生型的流感病毒H3N2;在MDCK细胞中传代包装成的H... 为验证流感病毒H3N2神经氨酸酶上2个抗药性的关键位点,利用反向遗传学手段,8个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包装带有双点突变(第119位氨基酸由E突变为V,第222为氨基酸由I突变成L)、单点突变和野生型的流感病毒H3N2;在MDCK细胞中传代包装成的H3N2病毒,检测不同感染时间和有无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存在下病毒的滴度。结果表明,野生流感病毒H3N2和其突变株包装成功,第119位氨基酸单点突变型滴度与野生型的相近,而第222位氨基酸单点突变和双突变型滴度要比野生型的低;双点突变株相比野生株具有很高的抗奥司他韦的生物活性,而单点突变型不具有抗药活性。本试验成功证明了H3N2神经氨酸酶上2个位点(第119和222位氨基酸)对病毒抗药性起到关键的作用,且只有双点同时突变的条件下,病毒才会有抗奥司他韦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3N2 神经氨酸酶na 抗药性 反向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改平 李清州 +5 位作者 郝惠芳 周玲 王丽 杨苏珍 罗俊 冯丽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110,共4页
参考GenBank上发表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神经氨酸酶(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NA基因,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用E.coliBL21(DE3)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Western-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 参考GenBank上发表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神经氨酸酶(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NA基因,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用E.coliBL21(DE3)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Western-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1 kDa,位于包涵体中。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处理,表达蛋白能与H5亚型AI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ELISA检测结果表明,用此纯化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检测H5N1亚型AIV神经氨酸酶抗体具有良好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亚型 神经(na)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免疫信息学技术设计新型H1N1流感神经氨酸酶抗原表位肽(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平 许元生 +5 位作者 钟静 倪汉忠 张永慧 陈秋霞 谭松暖 李晖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9-935,共7页
神经氨酸酶(NA)是一种具有唾液酸酶活性的流感毒粒表面糖蛋白,切断病毒HA与细胞膜上神经氨酸残基之间的连接,使病毒能够从宿主细胞表面释放.检测了新型H1N1流感NA基因核苷酸序列,用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筛选和鉴定B细胞表位;人工合成NA... 神经氨酸酶(NA)是一种具有唾液酸酶活性的流感毒粒表面糖蛋白,切断病毒HA与细胞膜上神经氨酸残基之间的连接,使病毒能够从宿主细胞表面释放.检测了新型H1N1流感NA基因核苷酸序列,用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筛选和鉴定B细胞表位;人工合成NA抗原多肽SE8和RE6,并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两种抗血清具有体外中和新型H1N1流感病毒能力(微量中和实验),而且还具有拮抗血凝释放作用.根据2009年全球毒株NA基因序列检测和比对结果,发现多肽SE8和RE6序列未变异.实验揭示,多肽SE8和RE6可以作为新型H1N1流感候选多肽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H1N1流感 神经(na) B细胞表位 免疫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环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2D-QSAR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会勤 李云 +2 位作者 蒋志勤 杜奇石 魏冬青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13-16,共4页
对32个碳环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了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研究,27个作为训练集,5个作为测试集,对计算所得的理化和量化参数进行预选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的非交叉法验证相关系数为R... 对32个碳环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了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研究,27个作为训练集,5个作为测试集,对计算所得的理化和量化参数进行预选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的非交叉法验证相关系数为R2=0.976 2,交叉法验证相关系数为R2CV=0.965 1;以此预测模型对测试集的5个化合物的活性进行预测,相关系数为R2pred=0.877 9,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以指导对已有的流感药物进行化学修饰,并能指导新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设计及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na) 碳环类化合物 2D-QSAR 偏最小二乘(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云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佳佳 李素华 +4 位作者 宋建领 黄景军 缪渊 陈曦 季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3-883,共11页
在2019年1月-2019年6月对云南出现呼吸道疫病的57个鸡场进行H9亚型禽流感检测的基础上,选取石林和楚雄2个H9亚型禽流感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从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采用特异性引物经反转录PCR分别扩增H... 在2019年1月-2019年6月对云南出现呼吸道疫病的57个鸡场进行H9亚型禽流感检测的基础上,选取石林和楚雄2个H9亚型禽流感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从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采用特异性引物经反转录PCR分别扩增HA和NA基因,PCR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云南2株H9N2毒株H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2%,N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云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均属于欧亚谱系中的类ADKHKY28097分支(Y280-like),ACKYN12019和ACKYN72019 HA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94.3%,与参考毒株ACKJX2448的同源性最高,为95.6%~98.5%,与中国流行的H9N2代表株和疫苗株同源性较低。HA蛋白333-340位裂解位点为PSRSSR↓GLF,具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受体结合位点均发生E198T和Q234L的突变,具有人样受体结合特征,在29、141、298、305、313、492位氨基酸有6个糖基化位点。ACKYN12019和ACKYN72019 NA基因同源性为93.6%,与Y280-like代表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7.1%~97.5%和93.7%~94.6%,NA蛋白缺失63、64、65位氨基酸,在44、69、86、146、200、234位氨基酸处存在6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A蛋白红细胞结合(HB)位点分析发现,368-369、399-403、432位氨基酸处存在变异。研究结果显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异之中,故应加强其监测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HA)基因 神经(na)基因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