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张怡 方健 +2 位作者 马旭 米岚 韩森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4-239,共6页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NETs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NETs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并随访其生存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56岁。其中典型类癌9例,不典型类癌23例。肿瘤分期为:Ⅲ期6例,Ⅳ期26例。远处转移常见于骨(13例)、肺(8例)、胸膜(7例)、肝(7例)等位置。肿瘤以中央型多见(22例),可测量的原发肿瘤长径中位数5.2 cm。在完善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显像检查的16例患者中,5例为SSTR高表达。首发症状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不合并类癌综合征。一线治疗中,化疗19例,靶向治疗7例,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SSAs)治疗4例,手术2例。一线治疗中最佳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1例(3.1%),疾病稳定23例(71.9%),不可评价疗效或者评效不详8例(25.0%)。一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2个月(95%CI:0~13.9),其中靶向治疗的PFS最长(11.0个月,95%CI:0~29.6),但与化疗和SSAs治疗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化疗为基础治疗的患者中,联合放疗者PFS最长(24.5个月,95%CI:0.0~58.7),但与联合免疫者和联合抗血管生成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1%、65.5%和58.9%。Cox回归分析未提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NETs患者首发症状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缺乏特异性表现,部分伴有SSTR高表达,一般无类癌综合征表现。一线系统性治疗以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客观缓解率较低,但疾病控制率高。与单纯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和联合放疗者PFS可能更长。肺NETs患者总体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临床特点 靶向治疗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内镜治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师富宽(综述) 程凡燕(审校) 张静(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2,共6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少见肿瘤,以肺及胃肠胰NEN最常见。胃肠胰NEN包括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及混合性神...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少见肿瘤,以肺及胃肠胰NEN最常见。胃肠胰NEN包括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及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xed neuroendocrine-non-neuroendocrine neoplasm,MiNEN)。我们参考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1]、2023年欧洲神经内分泌瘤协会(European Neuroendocrine Tumor Society,ENETS)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指南[2]、2024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神经内分泌瘤临床实践指南[3],结合近年研究进展,对直肠NET的临床特征、内镜治疗及术后随访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 神经内分泌瘤 内镜治疗 临床实践指南 神经内分泌 肽能神经 神经内分泌细胞 NEOPLA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超声造影在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与胰腺导管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樊维娟 邓小倩 +1 位作者 郑立春 欧阳向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且临床资料、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完整的PNET患者74例,并选取74例PDA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超... 目的探讨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且临床资料、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完整的PNET患者74例,并选取74例PDA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74例PNET均为单发病灶,胰头18例、胰体26例、胰尾30例,PDAC也均为单发病灶,胰头52例、胰体8例、胰尾14例;在超声表现方面,PNET组病灶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胰管扩张或截断,血流信号所占比例分别为86.49%、83.78%、78.38%、18.92%、32.43%,PDAC组分别为94.59%、29.73%、27.03%、75.68%、21.62%,2组在病灶发病部位、形态是否规则、边界是否清晰、胰管是否扩张或截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1.862、44.048、39.141、47.815,P均<0.05),而在回声及血流信号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840、2.193,P均>0.05)。52例PNET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动脉期呈高增强表现38例,呈等增强表现14例,静脉期呈等增强表现40例,呈低增强表现12例;74例PDAC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动脉期呈低增强表现70例、静脉期呈低增强表现72例。2组动脉期、静脉期的超声增强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6.582和37.852,P均<0.05)。结论PNET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造影增强方式在与PDAC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 神经内分泌瘤 胰腺导管腺癌 超声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垂体神经内分泌瘤血供
4
作者 吴莉莉 孙陈 +3 位作者 何天洪 吴树剑 范莉芳 陈基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6-41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术前预测垂体神经内分泌瘤血供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3年4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弋矶山医院136例经病理确诊的垂体神经内分泌瘤(直径>10 m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术前预测垂体神经内分泌瘤血供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3年4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弋矶山医院136例经病理确诊的垂体神经内分泌瘤(直径>10 m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术中所见将其分为血供丰富组50例和血供一般组86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96例和验证组4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LR)、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并绘制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临床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0.82;T1WI、T2WI、T1WI增强及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中AUC分别为0.80、0.84、0.82、0.84,在验证组中分别为0.82、0.80、0.85、0.83;LR、RF、SVM模型在训练组中的AUC分别为0.85、0.87、0.84,验证组中分别为0.85、0.85、0.83。影像组学各模型均优于临床模型的诊断效能。DCA显示联合序列模型、LR及SVM模型均获得较好的临床净收益,LR模型最优。结论:MRI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各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优于临床医生肉眼观察MRI图像的判断,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有效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瘤 血供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进展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临床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高鹤丽 应红艳 +2 位作者 程月鹃 孟长婷 白春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评估舒尼替尼治疗中国晚期进展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 NE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采用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进展p NE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方案及预后等信息。结果 18例p NET患者... 目的评估舒尼替尼治疗中国晚期进展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 NE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采用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进展p NE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方案及预后等信息。结果 18例p NET患者应用舒尼替尼的总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7.8%和83.3%,其中,采用舒尼替尼一线治疗9例,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9例,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12个月比12个月;HR:0.92,95%CI:0.31~2.75,P=0.88)、ORR(22.2%比33.3%;χ2=0.055,P=0.98)和DCR(88.9%比77.8%;χ2=0.4,P=0.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i-67≥10%患者应用舒尼替尼的m PFS短于Ki-67〈10%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个月比13个月;HR:1.13,95%CI:0.34~3.77,P=0.845)。舒尼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腹泻、蛋白尿、高血压和皮疹。结论舒尼替尼治疗中国晚期进展p NE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西方数据相似,一线与二线及二线以上应用舒尼替尼的疗效可能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中国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探头内镜超声在直径≤1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内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雷天霞 王海星 +3 位作者 刘香 郑永胜 陈进忠 吴建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7-760,共4页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8月到2018年12月经内镜诊治的直径≤1cm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59例,根据术前是否行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分为内镜超声组(EUS组,n=40)和对照组(n=19)。分析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在直径≤1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8月到2018年12月经内镜诊治的直径≤1cm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59例,根据术前是否行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分为内镜超声组(EUS组,n=40)和对照组(n=19)。分析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在直径≤1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内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对照组、EUS组测量的肿瘤直径与切除后组织学肿瘤直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微探头内镜超声评估的肿瘤浸润深度准确率为92.5%。所有病灶均没有累及固有肌层。患者在随访时间内(中位随访时间567 d)均没有局灶或远处转移。因此认为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评估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浸润深度准确度高,但在直径≤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治疗中并不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瘤 微探头 内镜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AlF-NOTA-octreotide联合^(18)F-FDG PET/CT显像用于神经内分泌瘤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博 冯洪波 +1 位作者 宫晓艳 杜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3-668,共6页
目的观察^(18)F-AlF-NOTA-octreotide(^(18)F-OCT)联合^(18)F-FDG PET/CT显像用于神经内分泌瘤(NE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同期接受^(18)F-OCT和^(18)F-FDG PET/CT显像并经病理学证实的NET患者,其中7例已接受原发瘤根治性切除... 目的观察^(18)F-AlF-NOTA-octreotide(^(18)F-OCT)联合^(18)F-FDG PET/CT显像用于神经内分泌瘤(NE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同期接受^(18)F-OCT和^(18)F-FDG PET/CT显像并经病理学证实的NET患者,其中7例已接受原发瘤根治性切除术、2例原发灶不明;根据2010年WHO分级标准,将12例明确存在原发瘤者分为中/低级别组9例和高级别组3例,对比原发瘤及转移灶在2种显像中的阳性比例、摄取水平及治疗后影像学变化。结果原发瘤大小与^(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显著相关(r=0.731,P<0.05),但与^(18)F-OCT无明显相关(r=0.311,P>0.05)。中/低级别组9例原发瘤中,8例^(18)F-OCT显像阳性,SUV max中位数为33.80(6.10,56.55);7例^(18)F-FDG显像阳性,SUV max中位数3.80(1.40,8.80)(Z=-2.345,P<0.05)。高级别组3例原发瘤中,^(18)F-FDG检出3例,^(18)F-OCT 2例。^(18)F-OCT联合^(18)F-FDG PET/CT显像检测转移灶阳性比例高于单一。追踪观察1例胰腺NET术后肝脏多发转移患者,奥曲肽对其^(18)F-OCT显像阳性病灶取得良好疗效。结论^(18)F-OCT联合^(18)F-FDG PET/CT显像可作为检测NET的辅助手段,并有望用于预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18)F-AlF-NOTA-octreot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鉴别诊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与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腺癌肝转移 被引量:2
8
作者 崔湧 刘玉良 +7 位作者 李洁 陆明 汪宁 陈颖 李忠武 沈琳 唐磊 孙应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90-1894,共5页
目的 探讨CT鉴别诊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NETs)肝转移与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腺癌[NED(+)ADCs]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胃肠胰NETs肝转移患者23例(NETs组)及NED(+)ADCs肝转移患者17例[NED(+)ADCs组]。... 目的 探讨CT鉴别诊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NETs)肝转移与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腺癌[NED(+)ADCs]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胃肠胰NETs肝转移患者23例(NETs组)及NED(+)ADCs肝转移患者17例[NED(+)ADCs组]。对两组CT征象(肝转移灶数目、大小、分布、形态、肝动脉期强化范围、肝动脉期强化程度、增强类型、腹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鉴别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NETs组肝转移整体强化比例高于NED(+)ADCs组[56.52%(13/23)vs 5.88%(1/17),χ2=11.02,P〈0.01]。NETs组肝转移伴淋巴结肿大比例低于NED(+)ADCs组[30.43%(7/23)vs 64.71%(11/17),χ2=4.64,P=0.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动脉期强化范围是具有鉴别价值的征象(P=0.01),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4.12%(16/17)、56.52%(13/23)、61.54%(16/26)、92.86%(13/14)、72.50%(29/40)。结论 增强CT可为NETs与NED(+)ADCs肝转移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腺癌 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慧 郑金锋 刘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观察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G1)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治疗... 目的观察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G1)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男性,52岁。镜下见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以梁状和岛状排列为主;瘤细胞呈圆形及多角形,胞质中度嗜酸性,核染色质细颗粒状。免疫表型:瘤细胞CK、CD56、Syn和CgA均(+),Ki-67增殖指数<2%;inhibin、PLAP和AFP均(-)。结论原发于睾丸的神经内分泌瘤(G1)非常罕见,通常不伴有类癌综合征。免疫组化标记可辅助诊断,需与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睾丸畸胎瘤合并类癌、精原细胞瘤、支持细胞瘤、粒层细胞瘤进行鉴别诊断;多数肿瘤手术切除即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 神经内分泌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神经内分泌瘤的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广平 宋继谒 +1 位作者 刘宝宜 李建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6-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肺乳头状瘤型炎性假瘤的性质及组织发生。方法 :对 2 3例肺乳头状瘤型炎性假瘤进行了肉眼、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 ,并从 NSE染色阳性中选出 10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 :2 1例 NSE标记呈阳性反应 ;18例 S- 10 0标记呈阳性反应 ;1... 目的 :探讨肺乳头状瘤型炎性假瘤的性质及组织发生。方法 :对 2 3例肺乳头状瘤型炎性假瘤进行了肉眼、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 ,并从 NSE染色阳性中选出 10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 :2 1例 NSE标记呈阳性反应 ;18例 S- 10 0标记呈阳性反应 ;13例 Cg A标记呈阳性反应 ;其瘤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 79.7% ,76 .0 %和 6 7.9% ;而CEA、CK及 F8标记呈阴性反应 ;在电镜下瘤细胞胞浆内均含多少不等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肺乳头状瘤型炎性假瘤是来自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良性肿瘤 ,而且肺硬化性血管瘤可能是假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内分泌瘤 光镜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组织10种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明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5-577,共3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组织 10种抗原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 ,观察 5 2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组织中胰多肽、生长抑素、胃泌素、蛙皮素、五羟色胺、血管活性肽、降钙素、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角蛋白等 10种... 目的 :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组织 10种抗原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 ,观察 5 2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组织中胰多肽、生长抑素、胃泌素、蛙皮素、五羟色胺、血管活性肽、降钙素、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角蛋白等 10种抗原标记的表达。结果 :胰多肽、生长抑素、五羟色胺、蛙皮素、胃泌素阳性标记率随组织分化降低而降低。除蛙皮素外 ,其他抗原表达强阳性者均分布于典型类癌组。血管活性肽与降钙素的阳性标记率随组织分化下降而上升 (P <0 .0 5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角蛋白在各型中分布较为均匀 (P >0 .0 5 )。癌胚抗原的阳性标记率随肿瘤组织形态分化的降低而上升 (P <0 .0 5 ) ,且与肿瘤的浸润有关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 抗原 表达 免疫组化 AB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恶性皮肤神经内分泌瘤的放射治疗
12
作者 金冶宁 马大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9-290,共2页
巨大恶性皮肤神经内分泌瘤的放射治疗*金冶宁马大烈△皮肤的恶性神经内分泌瘤(Merkelcel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皮肤触觉小体的小细胞癌,往常易与淋巴瘤、燕麦细胞癌、汗腺癌、黑色素细胞癌、神经母细胞瘤... 巨大恶性皮肤神经内分泌瘤的放射治疗*金冶宁马大烈△皮肤的恶性神经内分泌瘤(Merkelcel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皮肤触觉小体的小细胞癌,往常易与淋巴瘤、燕麦细胞癌、汗腺癌、黑色素细胞癌、神经母细胞瘤等相混淆。近年由于免疫组化和单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 神经内分泌瘤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2级胃神经内分泌瘤伴转移1例
13
作者 陈双双 于正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83-3984,共2页
患者女.44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十余年”于2015年4月21日入住我科。患者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不适,伴恶心、呕吐,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上腹部不适 转移 G2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和间质瘤MSCT表现及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文华 李敏 +4 位作者 张衡 耿兴东 任国强 唐志洋 蒋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CT在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和间质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在临床工作中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胃神经内分泌瘤和53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上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形... 目的:探讨CT在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和间质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在临床工作中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胃神经内分泌瘤和53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上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长径、生长方式、强化方式、溃疡、坏死囊变、钙化和淋巴结、转移、复发;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卡方检验以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性别、长径、年龄、钙化及周围淋巴结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变坏死、溃疡、位置、形态、生长方式、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及动脉期较平扫CT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囊变坏死(27/53)、溃疡(13/53),分叶状(17/53)及腔内外生长(28/53)有利于GIST的诊断,而NET好发于胃体(13/15);ROC曲线分析显示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动脉期增强幅度有利于鉴别病灶为胃神经内分泌瘤,其曲线下面积、临界点、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55.0HU、100%、72%,0.81、74.5HU、80%、87%,0.93、21.5HU、100%、74%。结论:不规则增厚及早期明显强化有利于诊断胃神经内分泌瘤;类圆形或分叶状、囊变坏死及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中度到明显强化,有利于胃间质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 神经内分泌瘤 免疫组织化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神经内分泌瘤患者预后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5
作者 左倩倩 张彦兵 +3 位作者 马婕群 廖子君 李倩 陈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9-576,共8页
目的:基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数据分析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瘤(G-NEN)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用于个体化预测G-NEN患者预后。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2010年至2015年有完整随访... 目的:基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数据分析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瘤(G-NEN)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用于个体化预测G-NEN患者预后。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2010年至2015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 720例G-NEN患者的临床数据,基于生存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准确性,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该模型与第7版AJCC TNM分期评估法的预测价值。结果:2 720例G-NEN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14%、79.09%、71.8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是否伴发其他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分级、T分期、M分期及是否手术是影响G-NEN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新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C-index为0.816,显著高于7版AJCC TNM分期评估法的0.702(P<0.001),且1、3、5年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新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1、3、5年AUC分别为0.800、0.811及0.820,显著高于第7版AJCC TNM分期评估法的0.650、0.688及0.698(Z=6.600、8.058、9.632,均P<0.0001)。结论:构建的预测G-NEN患者预后的Nomogra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能够个体化预测G-NEN患者的生存率,有助于临床治疗决策和临床研究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NOMOGRAM 预测模型 校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的诊治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祥耀 曾艳 梁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情况,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20例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2010年...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情况,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20例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2010年WHO肿瘤分类标准对肿瘤进行病理分类及分级。结果 20例患者年龄55.5±10.6(35~77)岁。其中病变位于胃13例,十二指肠7例,病变最大直径为0.2~2.5cm。内径下表现为息肉样隆起、半球样黏膜下隆起及黏膜糜烂。所有病变均行内镜下治疗,包括电凝电切4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0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6例,1例患者ESD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活检及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病理分级19例为NET 1级,1例为NET 2级。随访5~34个月无转移及复发。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病理学 临床 早期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分化良好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文生 吉顺荣 +8 位作者 卓奇峰 高鹤丽 史逸华 许文彦 刘梦奇 李征 虞先濬 陈洁 徐晓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6-793,共8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为少见肿瘤,目前仍缺乏总结微创手术治疗pNET的临床效果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数据,本研究通过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pNET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 背景与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为少见肿瘤,目前仍缺乏总结微创手术治疗pNET的临床效果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数据,本研究通过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pNET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2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行微创手术的118例分化良好的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微创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根据手术切除方式分为规则切除组和局部切除组。收集其手术及术后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18例pNET患者中,机器人组17例,腹腔镜组101例。局部切除组32例,规则切除组86例。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局部切除组的手术时间[(145.3±55.5)min]明显短于规则切除组[(247.4±94.7)min](P<0.05)。同时,局部切除组的术中出血量[(71.8±23.2)mL]明显少于规则切除组[(147.5±59.9)mL](P<0.05)。机器人组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胰瘘、胃排空延迟、术区积液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局部切除组的术后B级胰瘘发生率高于规则切除组(P<0.05),局部切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要明显长于规则切除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分化良好的pNET安全、可行。腹腔镜和机器人在微创手术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肿瘤局部切除因术后胰瘘发生率增高,术后住院时间较长,但其远期获益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微创手术 机器人手术 局部切除手术 功能保留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神经内分泌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季康 赵小玲 +2 位作者 杨贵彬 魏武 脱红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9-1431,共3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组源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质性肿瘤,可分泌生物活性胺和/或多肽类激素,好发于胃肠道、胰腺、肺[1],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2]。2019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肿瘤分类[3]将NEN...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组源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质性肿瘤,可分泌生物活性胺和/或多肽类激素,好发于胃肠道、胰腺、肺[1],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2]。2019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肿瘤分类[3]将NEN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神经内分泌癌和混合型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三类,G1(低级别)、G2(中级别)、G3(高级别)3个级别(表1)。本例原发性肝NET G1非常罕见,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 神经内分泌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评估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士朋 陈乃刚 +2 位作者 王彦润 俱京涛 吕英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究CT评估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GI-NEN)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5年来GI-NEN患者的病理、CT、随访结果等临床资料,建立ROC曲线分析各计量资料评估GI-NEN预后的最佳诊断值,Log-rank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GI-NEN预后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究CT评估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GI-NEN)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5年来GI-NEN患者的病理、CT、随访结果等临床资料,建立ROC曲线分析各计量资料评估GI-NEN预后的最佳诊断值,Log-rank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GI-NEN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有CT表现的患者48例,2年内有22例发生终点事件;肿瘤长径,肿瘤体积,T分期,M分期对GI-NEN预后有影响(P<0.05);肿瘤T分期和M分期是影响GI-NEN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T观察T分期和M分期有助于评估GI-NEN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诊疗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凯越 严哲 黄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1413,共3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类罕见病,可以起源于全身各个器官,根据分化程度可以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和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根据其分泌功能又可分为功能性NEN...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类罕见病,可以起源于全身各个器官,根据分化程度可以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和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根据其分泌功能又可分为功能性NEN和无功能性NEN^([1])。肝脏NEN多由胃肠道、胰腺、肺等部位转移而来,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HNEN)极为罕见,占所有NEN的0.3%~0.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神经内分泌瘤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