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在干细胞发育及分化中的作用
1
作者 张静 李艳华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1-796,共6页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REST(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又称RE-1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是一种具有锌指结构的蛋白质,通过与特异的作用元件NRSE(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element,NRSE;又称Repre...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REST(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又称RE-1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是一种具有锌指结构的蛋白质,通过与特异的作用元件NRSE(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element,NRSE;又称Repressorelement,RE1)相结合,调节靶基因的转录.NRSF/REST通过与多种辅助因子的相互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靶基因的表达,其功能受到干扰则导致多种病理状态.近年来研究表明,NRSF/REST蛋白参与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全能性的维持,及干细胞的定向分化等多个生理过程.综述了最近NRSF/REST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胚胎早期发育,以及干细胞向神经元、胰岛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胚胎干细胞 神经元 胰岛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对人胰岛素基因转录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庆斌 李艳华 +11 位作者 杨印祥 袁红丰 张锐 秦立蓬 吕洋 张赛男 孙迪金 陈琳 白慈贤 南雪 王韫芳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2-959,共8页
为了研究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调控神经元及胰岛细胞中神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寻找胰岛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其他NRSF调控基因.先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筛选及序列比对发现,人胰岛素核心启动子区有一段与NRSE相... 为了研究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调控神经元及胰岛细胞中神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寻找胰岛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其他NRSF调控基因.先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筛选及序列比对发现,人胰岛素核心启动子区有一段与NRSE相似的序列,提示,它可能受NRSF调控.构建了含NRS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将其稳定转染于INS-1细胞.构建了3种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启动子-荧光素酶(hInsP-LUC)的慢病毒载体,pGL3-Basic载体和含有2拷贝NRSE样基序-荧光素酶(NRSE-LUC)的报告载体.利用稳定转染及瞬时转染实验观察NRSF对报告载体中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利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实验观察NRSE样基序与NRSF蛋白的结合情况,并通过竞争结合实验、引入特异性抗体实验证实探针与蛋白质结合的特异性.RT-PCR检测证实,感染空病毒的INS-1细胞不表达NRSF,感染含目的基因慢病毒的INS-1细胞能表达NRSF.将含有hInsP-LUC的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于上述2种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NRSF的过表达能明显降低胰岛素启动子的活性.瞬时转染hInsP-LUC报告系统于上述2种细胞,结果也显示NRSF能明显抑制胰岛素启动子-荧光素酶的活性.将含有NRSE-LUC的报告载体瞬时转染于上述2种细胞,结果表明过表达NRSF的INS-1细胞组的荧光素酶相对值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实验进一步证实,此NRSE样序列可以与NRSF蛋白特异结合,这种特异结合可以被标准的NRSE序列所竞争.结果表明,人胰岛素启动子中含有NRSE样序列,该序列通过与NRSF蛋白结合从而抑制人胰岛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这一研究工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NRSF在胰岛细胞中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NRSE) 胰岛素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Mu阿片受体和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孔明健 石林玉 +5 位作者 周瑜 何建华 张伟 顾小萍 张娟 马正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1-906,共6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ductal gray,PAG)中Mu阿片受体(Mu-opioid receptor,Mor)和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32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ductal gray,PAG)中Mu阿片受体(Mu-opioid receptor,Mor)和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32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入4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切口痛+瑞芬太尼组(IR组)。采用Von Frey细丝和BME-410A型热痛刺激仪测量小鼠术前24 h和术后2,6,24,48 h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s,PWM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Western印迹检测术后48 h小鼠PAG中Mor和NRS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和术前基础值比较,I组、R组和IR组术后2~48 h PWMT和PWTL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2,6 h时R组较I组PWMT和PWTL略高(P<0.01),术后24,48 h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比较,IR组术后PWMT和PWTL显著降低,并持续到术后48 h(P<0.01)。与C组和I组比较,R组和IR组Mor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NRSF表达显著升高(P<0.01),C组和I组之间Mor和NRS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短时程输注瑞芬太尼可诱导小鼠术后痛觉过敏,同时瑞芬太尼还诱导PAG中Mor水平降低及NRSF水平增加,该变化可能参与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Mu阿片受体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止是沉默——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及其作用元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庆斌 李艳华 裴雪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又称repressor element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是一种锌指(zincfinger)蛋白,它能与某些基因中相应的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又称repressor element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是一种锌指(zincfinger)蛋白,它能与某些基因中相应的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element,NRSE;又称repressor element-1,RE-1)相结合,使序列中的组蛋白发生去乙酰化,从而对某些神经性基因的表达发挥阻遏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NRSF-NRSE在神经发育过程中有着复杂的调控功能,这主要是由于NRSF/NRST蛋白及REST辅助蛋白(CoREST)介导的甲基化作用,NRSF蛋白转录后形成的一系列剪切体也可能参与其中。另外,NRSF及其不同的剪切体还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深入研究NRSF的调控机制对于进一步了解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 去乙酰化 甲基化 神经特异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诱导分化的关系
5
作者 刘斌 李宏图 +3 位作者 张涛 孟凡彪 刘晓玉 庞希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2-706,799,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以及NRSF调控的基因在β-巯基乙醇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探讨NRSF在大鼠MSCs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及M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机制。方法采用β-巯基乙醇、无血清的D... 目的分析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以及NRSF调控的基因在β-巯基乙醇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探讨NRSF在大鼠MSCs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及M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机制。方法采用β-巯基乙醇、无血清的DMEM培养液和二甲基亚砜诱导大鼠MSCs分化成神经元,再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NRSF以及NRSF调控的基因在诱导前后表达的变化。结果应用β-巯基乙醇、无血清DMEM培养液和二甲基亚砜的诱导方案可以将MSCs诱导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后的细胞神经元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呈阳性,实时定量PCR检测NRSF基因表达显著下调,NRSF的靶基因神经营养酪氨酸激酶三型受体、突触相关蛋白25、L1细胞黏附分子、神经元钙结合蛋白受体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调。结论MSCs的神经元分化与NRSF下调及其调控的神经元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有关。NRSF很可能是M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关键基因,抑制NRSF表达可能是促进MSCs向神经元分化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分化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大鼠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表达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呼奶英 于佳田 +1 位作者 别会杰 王德广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中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pressor element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表达变化。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癫痫模型2 h组(EP-2 h组)、癫痫模型14 d组(EP-14 d组... 目的研究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中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pressor element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表达变化。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癫痫模型2 h组(EP-2 h组)、癫痫模型14 d组(EP-14 d组)和癫痫模型35 d组(EP-35 d组);癫痫采用杏仁核快速电点燃刺激法建立大鼠癫痫模型,癫痫模型成功后2 h、14 d及35 d时,灌注、固定、冰冻切片,行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ST)及神经元核蛋白(neuron 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 N)免疫组化学染色。结果与S组比较,EP各组大鼠海马区REST表达均上调,且EP-2 h组上调最明显(P<0.05);而EP各组大鼠海马区Neu N的表达降低,有明显的神经元丢失,35 d最明显。结论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的形成可能与REST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 快速电点燃 癫痫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W-AFC调节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改善学习记忆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沈威 蒋宁 周文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36-736,共1页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苷糖(LW-AFC)对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的调节作用,并探讨LW-AFC影响应激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是否与调控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ST)有关。方法应用雄性BALB/c小鼠,采用8种不同应激条件组合,进行慢性多重应激4周建立应激...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苷糖(LW-AFC)对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的调节作用,并探讨LW-AFC影响应激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是否与调控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ST)有关。方法应用雄性BALB/c小鼠,采用8种不同应激条件组合,进行慢性多重应激4周建立应激模型。自应激开始即灌胃给予LW-AFC(1.6 g·kg^-1)。应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在体记录长时程增强(LTP)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试验检测HPA轴的变化,包括血清皮质酮、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NR2A和NR2B亚基以及REST蛋白表达。结果慢性多重应激4周后,应激小鼠新物体辨识指数明显降低(P<0.05),海马DG区LTP显著降低(P<0.01)。而给予LW-AFC可明显提高新物体辨识指数(P<0.05),升高海马DG区LTP的诱发(P<0.01)。LW-AFC可显著降低慢性多重应激小鼠的皮质酮(P<0.05)及CRH(P<0.05)含量;LW-AFC可明显升高海马组织中REST含量(P<0.05);并可升高NMDAR2A含量(P<0.05),从而增加NMDAR2A/2B比例。结论慢性应激4周可引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LW-AFC对慢性多重应激所致学习记忆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HPA轴紊乱、升高REST含量、调节NMDAR2A/2B的平衡有关,提示LW-AFC可能通过影响REST信号通路发挥了抗应激作用,LW-AFC有望发展成为抗应激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苷糖 慢性应激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各组织中和PC12细胞中神经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全长转录本的检测及部分序列的克隆
8
作者 张凯 牛钢 周克夫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1-675,共5页
检测了大鼠的心、肝、肾、脑组织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PC12细胞中的NRSF全长转录本,了解到NRSF全长转录本存在于以上所有组织和细胞中,该基因受到转录后加工水平的调控,并且成功将NRSF基因片段IV整合到大肠杆菌基因组中,为今后对该基因的... 检测了大鼠的心、肝、肾、脑组织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PC12细胞中的NRSF全长转录本,了解到NRSF全长转录本存在于以上所有组织和细胞中,该基因受到转录后加工水平的调控,并且成功将NRSF基因片段IV整合到大肠杆菌基因组中,为今后对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生物组织 PC12细胞 神经系统限制性沉默因子 NRSF 全长转录本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x8基因沉默抑制NGF诱导的海马NSCs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浩明 金国华 +7 位作者 朱培培 施金洪 邹琳清 张新化 田美玲 衣昕 秦建兵 成翔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9-633,共5页
目的:明确Lhx8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s,NGF)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并应用NGF促进其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过程中,将构建的Lhx8干扰慢病毒加入至培养液中,7 d后应用免... 目的:明确Lhx8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s,NGF)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并应用NGF促进其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过程中,将构建的Lhx8干扰慢病毒加入至培养液中,7 d后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分化所得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 AT)和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双标阳性细胞。结果:在空白对照组中,仅检测到少量的Ch AT/MAP-2双标阳性细胞;在NGF组或是NGF联合阴性对照慢病毒组中则可检测到较多的Ch AT/MAP-2双标阳性细胞;在加入Lhx8干扰慢病毒的实验组中,分化所得的Ch AT/MAP-2双标阳性细胞数较NGF组或是NGF联合阴性慢病毒组明显减少。结论:Lhx8基因沉默抑制了NGF诱导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x8 基因沉默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干细胞 胆碱能神经元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路通脑方调节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光珊 翟阳 +7 位作者 王凯华 马威 梅小平 陈莹 邹敏 庞延 杨鹏 吕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4,共9页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鼠均利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双路通脑方组、双路通脑方+SIRT1抑制剂组(双路通脑方+EX527组),每组20只。14 d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尼氏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数量;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铁离子(F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转铁蛋白受体(TFR)、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蛋白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IRT1、Nrf2、GPx4及胱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SLC7A1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升高(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双路通脑方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降低(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采用SIRT1抑制剂进行回补实验,结果显示SIRT1抑制剂逆转了双路通脑方对神经元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抑制了Nrf2和GPx4的表达(P<0.05)。结论双路通脑方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来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通脑方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元 铁死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通过SIRT1/VEGF信号通路减轻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文文 邵彦江 +3 位作者 马琪 张新乐 杨改清 徐国卫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2-678,共7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能否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减轻急性脑梗死(ACI)大鼠神经元损伤。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替罗非班(60μg/kg)组、SIRT1抑制剂(5 mg/kg SIRT1特异性...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能否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减轻急性脑梗死(ACI)大鼠神经元损伤。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替罗非班(60μg/kg)组、SIRT1抑制剂(5 mg/kg SIRT1特异性抑制剂EX-527)组、替罗非班+SIRT1抑制剂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4组大鼠构建ACI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数;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微板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采用TUNEL染色检测大鼠神经元凋亡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SIRT1、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病理损伤严重,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数、血清丙二醛水平、神经元凋亡率均较高(P均<0.05),血清GSH-Px、SOD水平及海马组织中SIRT1、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SIRT1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病理损伤减轻,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数、血清丙二醛水平、神经元凋亡率均降低(P均<0.05),血清GSH-Px、SOD水平及海马组织中SIRT1、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均<0.05);而SIRT1抑制剂组大鼠相应指标变化呈相反趋势(P均<0.05)。结论替罗非班可能通过激活SIRT1/VEGF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进而减轻ACI大鼠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元损伤 细胞凋亡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SE与NRSF及其对神经元特异性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小飞 于盼盼 陆佩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95-599,共5页
神经限制性沉默元件(NRSE)是一段长度为21 ̄23bp的保守DNA序列,存在于许多神经元特异表达基因的转录调控区中,神经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能特异性结合到NRSEdsDNA上,并通过其N端和C端阻遏结构域分别连接共阻遏蛋白Sin3A/B和CoREST,Sin3A... 神经限制性沉默元件(NRSE)是一段长度为21 ̄23bp的保守DNA序列,存在于许多神经元特异表达基因的转录调控区中,神经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能特异性结合到NRSEdsDNA上,并通过其N端和C端阻遏结构域分别连接共阻遏蛋白Sin3A/B和CoREST,Sin3A招募HDAC对组蛋白进行去乙酰基化修饰,CoREST则作为平台蛋白招募特异的“沉默组件”,以此维持基因沉默.最近的研究显示,NRSEdsRNA能在转录水平与NRSF蛋白直接作用,而不是作为siRNA或miRNA在转录后水平启动神经元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调控作用 基因表达 NRSF 特异表达基因 DNA序列 转录调控区 特异性结合 dsRNA 特异性基因 转录后水平 miRNA siRNA 阻遏蛋白 基因沉默 直接作用 转录水平 限制性 结构域 酰基化 组蛋白 F蛋白 C端 N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1在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大鼠神经元中表达下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别会杰 于佳田 +1 位作者 毛广通 王德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5,共6页
为研究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中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1(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HCN1)表达变化,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癫痫模型2h组(EP-2 h)、癫痫模型14... 为研究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中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1(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HCN1)表达变化,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癫痫模型2h组(EP-2 h)、癫痫模型14d组(EP-14 d)和癫痫模型35 d组(EP-35 d);采用快速电点燃刺激杏仁核方法建立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的变化,研究了海马神经元中HCN1的免疫荧光及3,3-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免疫组化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S组比较,HCN1的免疫荧光显示EP各组海马部位HCN1阳性表达细胞数均减少,且EP-14 d及EP-35 d组减少最明显(P <0. 05); DAB免疫组化显示EP各组HCN1阳性表达均低于S组,且EP-14 d及EP-35 d组降低最明显(P <0. 05)。可见在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大鼠模型中,HCN1下调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1 杏仁核 快速电点燃 癫痫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鱼藤酮诱导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宝仓 白宏英 +1 位作者 郑世茹 杨会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由鱼藤酮诱导的慢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5月,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按随机区组法分为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鱼藤酮组、治疗组,每组20只。...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由鱼藤酮诱导的慢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5月,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按随机区组法分为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鱼藤酮组、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脑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黑质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P47phox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脑黑质区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4组大鼠脑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鱼藤酮组大鼠脑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低于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P<0.05);治疗组大鼠脑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低于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高于鱼藤酮组(P<0.05)。4组大鼠脑黑质区SIRT3、P47phox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鱼藤酮组脑黑质区SIRT3表达水平低于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P<0.05);治疗组脑黑质区SIRT3表达水平低于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高于鱼藤酮组(P<0.05)。鱼藤酮组脑黑质区P47phox表达水平高于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P<0.05);治疗组脑黑质区P47phox表达水平高于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低于鱼藤酮组(P<0.05)。4组大鼠脑黑质区RO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鱼藤酮组大鼠脑黑质区ROS水平高于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P<0.05);治疗组大鼠脑黑质区ROS水平高于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低于鱼藤酮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有效拮抗鱼藤酮诱导的慢性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通过促进SIRT3的表达清除小胶质细胞源性R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鱼藤酮 姜黄素 多巴胺能神经元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P47phox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通过调节自噬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申 陈坤 +2 位作者 赵丹鹏 张红霞 徐国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12-1819,共8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通过调节自噬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分为模型...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通过调节自噬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分为模型组、和厚朴酚低、高剂量组和自噬抑制组,4组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20 mg/kg和厚朴酚、60 mg/kg和厚朴酚及60 mg/kg和厚朴酚,自噬抑制组同时灌胃20 mg/kg氯喹,另设未造模小鼠为对照组,每组16只,灌胃14 d。转棒实验及爬杆实验测试小鼠的行为学功能,TUNEL染色检测黑质神经元凋亡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黑质中beclin-1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黑质中p-AMPK/AMPK、SIRT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II/LC3-I、beclin-1、Bcl-2相关X蛋白(Bcl-2 related X protein,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跌落潜伏期显著缩短,爬杆时间显著延长(P<0.05),黑质神经元凋亡率及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黑质中beclin-1阳性细胞数及p-AMPK/AMPK、SIRT1、LC3-II/LC3-I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和厚朴酚低、高剂量组小鼠上述指标呈相反趋势,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自噬抑制组处理后逆转了和厚朴酚的作用(P<0.05)。结论:和厚朴酚能激活自噬,活化AMPK/SIRT1通路,提高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自噬水平,减少细胞凋亡,改善其行为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自噬 帕金森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AMP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A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达琪 王世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9-295,共7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A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Sirt1-p53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90只,体重160~230 g,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丹酚酸A干预组(A组)、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组)、丹... 目的探讨丹酚酸A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Sirt1-p53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90只,体重160~230 g,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丹酚酸A干预组(A组)、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组)、丹酚酸A复合右美托咪定干预组(AD组),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情况,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第1、2、3、4、5天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硫化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组织Bcl-2和Bax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Sirt1和乙酰化p53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A组、D组和AD组第1、2、3、4、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HR明显减慢(P<0.05),MAP、CO明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凋亡细胞百分比、MDA含量、Bax和乙酰化p5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SOD活力、Bcl-2和Sirt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A组、D组和AD组第1、2、3、4、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HR明显增快(P<0.05),MAP、CO明显升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凋亡细胞百分比、MDA含量、Bax和乙酰化p5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SOD活力、Bcl-2和Sirt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A组、D组比较,AD组第1、2、3、4、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HR明显增快(P<0.05),MAP、CO明显升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百分比、MDA含量、Bax和乙酰化p5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SOD活力、Bcl-2和Sirt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酚酸A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其作用可能与Sirt1-p5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丹酚酸A 右美托咪定 海马神经元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1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a调控sirt1通路抑制七氟烷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丽楠 丁汉琳 刘金川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06,共7页
目的探讨miR-181a对七氟烷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验证miR-181a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的关系,检测七氟烷对海马神经元中miR-181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将海马神经元转染后用3%七氟... 目的探讨miR-181a对七氟烷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验证miR-181a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的关系,检测七氟烷对海马神经元中miR-181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将海马神经元转染后用3%七氟烷处理4 h,分为空白组、miR-NC组、miR-181a组、anti-miR-NC组、anti-miR-181a组、(anti-miR-NC+si-NC)组、(anti-miR-181a+si-NC)组、(anti-miR-181a+si-sirt1)组,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1、核因子κB(NF-κB)、sirt1蛋白、miR-181a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体内实验检测七氟烷处理或同时抑制miR-181a和sirt1表达后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凋亡变化。结果miR-181a靶向调控sirt1表达;七氟烷使海马神经元中miR-181a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上调miR-181a抑制sirt1蛋白表达,促进NF-κB蛋白表达,而抑制miR-181a呈相反趋势(P<0.05);体内与体外实验均证实沉默sirt1可减弱下调miR-181a对七氟烷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沉默miR-181a通过激活七氟烷诱导的海马神经元中sirt1/NF-κB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海马神经元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对神经母细胞瘤增殖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周景儒 赵婉妮 梁剑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观察榄香烯对神经母细胞瘤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采用MTT法测定榄香烯对SK-N-SH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榄香烯对SK-N-SH细胞中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 目的观察榄香烯对神经母细胞瘤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采用MTT法测定榄香烯对SK-N-SH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榄香烯对SK-N-SH细胞中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ST)的调控作用,并进一步用实时qPCR检测SK-N-SH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CND1和CCNE1的表达。结果榄香烯对SK-N-SH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 16),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榄香烯下调REST mRNA(P=0.000 38)和蛋白表达(P=0.003 39),并且抑制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CND1 mRNA表达(P=0.001 91)和CCNE1 mRNA表达(P=0.000 15)。结论榄香烯对神经母细胞瘤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且抑制其REST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CND1和CCNE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CCND1 CCN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SE/RE-1序列与小鼠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关系
19
作者 张涛 顾文佳 +1 位作者 刘晓玉 庞希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索神经限制性沉默元件(NRSE/RE-1)序列与小鼠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序贯诱导法定向诱导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基因芯片筛选出的11种含NRSE/RE-1序列的神经相关基因,实时定量PCR测定其在分化过程中... 目的探索神经限制性沉默元件(NRSE/RE-1)序列与小鼠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序贯诱导法定向诱导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基因芯片筛选出的11种含NRSE/RE-1序列的神经相关基因,实时定量PCR测定其在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诱导分化后的胚胎干细胞表达多种成熟神经元标志,11种含NRSE/RE-1序列基因随诱导分化的进程表达量升高。结论鼠胚胎干细胞可通过序贯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NRSE/RE-1序列可能是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元诱导分化的主要调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神经元 细胞分化 神经限制性沉默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SF慢病毒干涉载体的构建及功能初步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印祥 李艳华 +6 位作者 刘庆斌 张赛男 陈琳 吕洋 白慈贤 南雪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8,共8页
为研究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负调控神经元及胰岛细胞中神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拟通过RNAi的方法降低NRSF表达以进一步观察其调控的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构建含人胰岛素启动子-荧光素酶(HIP-LUC)的pcDNA3.1报告载体.通过RNAi序列设... 为研究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负调控神经元及胰岛细胞中神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拟通过RNAi的方法降低NRSF表达以进一步观察其调控的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构建含人胰岛素启动子-荧光素酶(HIP-LUC)的pcDNA3.1报告载体.通过RNAi序列设计软件进行NRSF干涉片段及脱靶对照片段的设计,然后构建慢病毒干涉载体.包装产生慢病毒干涉毒液,用其感染HeLa细胞获得稳定干涉NRSF的细胞株,利用RT-PCR、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NRSF的干涉效果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观察干涉NRSF后胰岛素启动子报告载体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构建具有NRSF干涉效果的慢病毒干涉载体成功,并获得了稳定干涉NRSF及脱靶对照的HeLa细胞株,RT-PCR及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NRSF干涉片段的干涉效率为56%(n=6,P<0.01),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证实干涉后NRS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T-PCR实验表明干涉NRSF后下游基因开始表达,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表明,干涉NRSF后胰岛素启动子活性增强了2.4倍(n=3,P<0.01).上述结果表明,成功构建NRSF的慢病毒干涉载体并获得稳定干涉NRSF的HeLa细胞株,干涉NRSF后,其下游基因特别是胰岛素基因开始表达.这一研究工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NRSF在胰岛细胞发育分化中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 RNA干涉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