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是一种通过测定自发的有节律的生物电活动以了解脑功能状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因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电活动,被认为是神经元活动的可靠指标。在脑科学研究中,尤其是涉及婴幼儿及青少年群体的发育...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是一种通过测定自发的有节律的生物电活动以了解脑功能状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因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电活动,被认为是神经元活动的可靠指标。在脑科学研究中,尤其是涉及婴幼儿及青少年群体的发育性研究,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等神经影像技术的高成本及对运动的高敏感性,使其技术的使用受到限制,展开更多
神经科学的一个长期目标,是在清醒、活动的哺乳动物中,对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群体进行膜电压成像。视紫红质衍生的近红外遗传编码电压指示剂(genetically encoded voltage indicators, GEVIs)具有较高的时间保真度,并兼容光遗传学操控,而...神经科学的一个长期目标,是在清醒、活动的哺乳动物中,对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群体进行膜电压成像。视紫红质衍生的近红外遗传编码电压指示剂(genetically encoded voltage indicators, GEVIs)具有较高的时间保真度,并兼容光遗传学操控,而源自磷酸酶或视蛋白电压感应域的绿色荧光GEVI通常较慢且较亮。由于膜定位差,光稳定性低和信噪比低,将这些电压传感器转入活的哺乳动物大脑一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展开更多
观察运动疲劳大鼠黑质致密区(substantia nigra zonacompacta,SNc)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自发放电特征,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在体观察运动疲劳后大鼠SNc区DA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运...观察运动疲劳大鼠黑质致密区(substantia nigra zonacompacta,SNc)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自发放电特征,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在体观察运动疲劳后大鼠SNc区DA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运动疲劳大鼠SNc区DA能神经元自发单放电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神经元出现了不规则放电,且爆发式放电比例明显增多,放电间隔直方图成正偏态或随机分布(AI<1),ISI和CV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运动疲劳大鼠SNc区DA能神经元电活动出现明显改变,主要特征为兴奋性和活动规律性降低。SNc和纹状体的腹外侧和背外侧区构成的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通路参与了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也是运动疲劳调控的重要中枢脑区之一。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运动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丘脑腹外侧核在"基底神经节-丘脑-皮层"通路的神经中继调控作用。方法:实验选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SPF级,采用在体局部场电位记录技术(local field potentials,LFPs),对一次性力竭运...目的:探讨运动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丘脑腹外侧核在"基底神经节-丘脑-皮层"通路的神经中继调控作用。方法:实验选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SPF级,采用在体局部场电位记录技术(local field potentials,LFPs),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丘脑腹外侧核(ventrolateral nuleus,VL)神经元电活动变化进行同步动态观察;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对力竭运动前后及恢复90min时刻大鼠丘脑腹外侧核的NR2B和GABAAα-1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丘脑腹外侧核的神经元电活动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主运动期神经元电活动α波活动显著增高(P<0.05),功率谱重心频率显著升高(P<0.05),兴奋性升高;疲劳初期和力竭期神经元电活动δ、θ波活动显著增高(P<0.05),功率谱重心频率显著降低(P<0.05),兴奋性下降;与安静状态相比,大鼠丘脑腹外侧核在力竭即刻和恢复90min时GABAAα-1受体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P<0.01)。结论:丘脑腹外侧核作为"基底神经节-丘脑-皮层"神经通路的中继核团,在力竭运动过程中神经元兴奋性发生改变,GABAAα-1受体蛋白表达的改变是导致该核团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机制之一。展开更多
文摘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是一种通过测定自发的有节律的生物电活动以了解脑功能状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因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电活动,被认为是神经元活动的可靠指标。在脑科学研究中,尤其是涉及婴幼儿及青少年群体的发育性研究,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等神经影像技术的高成本及对运动的高敏感性,使其技术的使用受到限制,
文摘神经科学的一个长期目标,是在清醒、活动的哺乳动物中,对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群体进行膜电压成像。视紫红质衍生的近红外遗传编码电压指示剂(genetically encoded voltage indicators, GEVIs)具有较高的时间保真度,并兼容光遗传学操控,而源自磷酸酶或视蛋白电压感应域的绿色荧光GEVI通常较慢且较亮。由于膜定位差,光稳定性低和信噪比低,将这些电压传感器转入活的哺乳动物大脑一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文摘观察运动疲劳大鼠黑质致密区(substantia nigra zonacompacta,SNc)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自发放电特征,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在体观察运动疲劳后大鼠SNc区DA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运动疲劳大鼠SNc区DA能神经元自发单放电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神经元出现了不规则放电,且爆发式放电比例明显增多,放电间隔直方图成正偏态或随机分布(AI<1),ISI和CV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运动疲劳大鼠SNc区DA能神经元电活动出现明显改变,主要特征为兴奋性和活动规律性降低。SNc和纹状体的腹外侧和背外侧区构成的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通路参与了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也是运动疲劳调控的重要中枢脑区之一。
文摘目的:探讨运动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丘脑腹外侧核在"基底神经节-丘脑-皮层"通路的神经中继调控作用。方法:实验选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SPF级,采用在体局部场电位记录技术(local field potentials,LFPs),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丘脑腹外侧核(ventrolateral nuleus,VL)神经元电活动变化进行同步动态观察;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对力竭运动前后及恢复90min时刻大鼠丘脑腹外侧核的NR2B和GABAAα-1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丘脑腹外侧核的神经元电活动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主运动期神经元电活动α波活动显著增高(P<0.05),功率谱重心频率显著升高(P<0.05),兴奋性升高;疲劳初期和力竭期神经元电活动δ、θ波活动显著增高(P<0.05),功率谱重心频率显著降低(P<0.05),兴奋性下降;与安静状态相比,大鼠丘脑腹外侧核在力竭即刻和恢复90min时GABAAα-1受体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P<0.01)。结论:丘脑腹外侧核作为"基底神经节-丘脑-皮层"神经通路的中继核团,在力竭运动过程中神经元兴奋性发生改变,GABAAα-1受体蛋白表达的改变是导致该核团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