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链球菌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陈璐 尚鑫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与肺炎链球菌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CAP患者870例,根据致病的病原菌将患者分为MSSA致CAP组(n=... 目的 对比分析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与肺炎链球菌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CAP患者870例,根据致病的病原菌将患者分为MSSA致CAP组(n=51)和肺炎链球菌致CAP组(n=819),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MSSA致CAP组患者的发热率(62.75%)低于肺炎链球菌致CAP组患者(79.49%);相较于肺炎链球菌,MSSA致CAP患者住院时间长(OR=2.016,P=0.016)、入住ICU率高(OR=3.024,P<0.001)、ICU住院时间长(OR=1.829,P=0.004)、应用机械通气率高(OR=2.243,P=0.002)、入院30 d内死亡率高(OR=2.623,P<0.001)、发病后1年死亡率高(OR=2.779,P=0.033)。结论 MSSA致CAP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轻微,但预后差于肺炎链球菌致CA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康 杨浩 +4 位作者 荆惠 关胜男 张庆 谢凯 王海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8-564,共7页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10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1家三甲医院收治的住院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10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1家三甲医院收治的住院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18~64岁),分析SCAP临床特征。根据死亡与否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CAP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70例SCAP患者被纳入研究,年龄20~93 (65.75±15.23)岁,其中老年SCAP比例为58.82%(100/170)。非老年SCAP住院病死率为24.3%(17/70),老年SCAP住院病死率为28%(28/100)。与非老年SCAP相比,老年SCAP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更高,合并症更多,但入院时发热、呼吸频率增快症状表现更不明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P=0.016,OR=1.022, 95%CI 1.004~1.041)和有创机械通气(P=0.037,OR=4.543, 95%CI 1.092~18.898)为非老年SCAP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P=0.006,OR=1.240, 95%CI 1.063~1.446)和合并冠心病(P=0.037,OR=2.834, 95%CI 1.066~7.534)为老年SCAP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CAP患者住院病死率高,入院时PSI评分和有创机械通气为非老年SCAP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SOFA评分和合并冠心病为老年SCAP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 病死率 危险因素 SOFA评分 PS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
3
作者 杨江 李建生 +9 位作者 陈耀龙 刘辉国 王建新 喻佳洁 李慧茹 肖琼华 谢洋 李素云 王明航 代表编制组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464-2480,共17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当前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中成药治疗成人CAP疗效明确,但缺乏高质量循证指南。为此,课题组组织多学科专家,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照...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当前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中成药治疗成人CAP疗效明确,但缺乏高质量循证指南。为此,课题组组织多学科专家,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照临床实践指南研制规范,通过文献调研、德尔菲法问卷遴选出6个临床问题,系统检索并整合当前最佳循证证据。在综合评估证据质量、患者意愿、价值取向及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两轮德尔菲调研及专家共识会议,最终形成《中成药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应用指南(2022版)》,于2023年发表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本次修订对证据进行了系统更新,新增药物经济性及推荐理由,共形成14条推荐意见,涵盖9种中成药,并依据首部中成药临床实践指南报告规范完成改编,以提升指南临床适用性、可及性及可操作性,促进中成药在成人CAP治疗中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中成药 治疗 成人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CURB-65评分对急诊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郑佳熠 吴伏鹏 +2 位作者 路海苏 陶钰琦 孙克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3,共8页
目的在急诊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住院患者中建立一个客观、准确的预后模型来评估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急诊科住院的老年CAP患者。以... 目的在急诊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住院患者中建立一个客观、准确的预后模型来评估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急诊科住院的老年CAP患者。以老年CAP患者30天住院死亡率为主要结局,将4种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不同评分系统的预测性能。结果最终纳入421例老年CAP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LR是老年CAP住院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将NLR与CURB-65评分联合优化构建评分系统,根据NLR最佳截断值11.4对该变量进行量化赋后,建立NLR+CURB-65评分。构建ROC曲线来比较3种不同评分系统(NLR、CURB-65、NLR+CURB-65)的曲线下面积,发现NLR+CURB-65评分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CURB-65评分。根据NLR+CURB-65评分的最佳截断值3,将患者进行分层,≥3分为高危组(n=188),<3分为低危组(n=233)。K-M生存曲线分析表明与高危组相比,低危组患者的死亡率更低、出院率更高。结论对于急诊老年CAP住院患者,NLR+CURB-65评分对其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预测能力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老年 CURB-65评分 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庄园 王慧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8-592,共5页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为革兰阴性杆菌,是一种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的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中常见的一种致病菌,通常会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脑膜炎、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尤其在重症监护室(I...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为革兰阴性杆菌,是一种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的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中常见的一种致病菌,通常会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脑膜炎、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尤其在重症监护室(ICU)更为常见^([1])。另外由于抗菌药物滥用,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hospital-acquired A.baumannii, HA-Ab)不断产生耐药性,临床分离的许多菌株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多种抗菌药物均耐药^([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表现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支原体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1例报道
6
作者 李志澎 林新锋 罗苑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55-858,共4页
解脲支原体是一种人类泌尿生殖道中常见的病原体,其引起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是极为罕见的。本文报道了1例疑似肺泡蛋白沉积症,实为重症解脲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并对SCAP诊断及治疗思路进行整理,以期为临床医生对... 解脲支原体是一种人类泌尿生殖道中常见的病原体,其引起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是极为罕见的。本文报道了1例疑似肺泡蛋白沉积症,实为重症解脲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并对SCAP诊断及治疗思路进行整理,以期为临床医生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泡蛋白沉积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与氨苄西林-舒巴坦对比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7
作者 秦晓华 黄海辉 +4 位作者 黄信刚 孙圣华 何东阳 王文静 张婴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符合筛选条件的患者随机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2.2 g或氨苄西林-舒巴坦(2∶1)3.0 g静脉注射给药,q12h或q8h,治疗7~14 d。主要研究终点... 目的评价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符合筛选条件的患者随机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2.2 g或氨苄西林-舒巴坦(2∶1)3.0 g静脉注射给药,q12h或q8h,治疗7~14 d。主要研究终点是评价两组停药后7~14 d的临床疗效,次要终点为两组的微生物学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所有入组患者324例纳入分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165例,氨苄西林-舒巴坦159例。停药后7~14 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和氨苄西林-舒巴坦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8.8%(130/165)和77.4%(123/159)(P>0.05)。所有符合用药方案的患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和氨苄西林-舒巴坦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7.5%(126/144)和87.4%(111/127)(P>0.05),故治疗成人CAP的临床疗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非劣效于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和氨苄西林-舒巴坦总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4%(34/36)和89.3%(25/28)(P>0.0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组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组常见的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临床不良事件均为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8%(8/165)和3.1%(5/159)(P>0.05)。结论静脉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1)2.2 g q12h或q8h,疗程7~14 d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用于治疗成人CAP的临床和微生物学疗效非劣效于氨苄西林-舒巴坦,两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亦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多中心 非劣效 双盲 随机对照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清金化痰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机制
8
作者 何海栋 张明晚 徐卫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I0001,I0002,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清金化痰汤的有效成分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医...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清金化痰汤的有效成分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TCM)及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出清金化痰汤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匹配靶点对应的基因,利用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借助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社区获得性肺炎靶点,同时,利用Venny 2.1.0在线软件获取“药物-疾病”的交集靶点,并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取PPI网络图,利用Cytoscape 3.7.2中CytoNCA插件筛选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对关键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从而验证上述网络药理学结果的可靠性。结果通过筛选共获得194个活性成分,206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GO分析获得2544个条目,分别为2175项BP,243项MF及126项CC条目。KEGG分析得到217条信号通路;关键靶点与核心活性成分的分子对接结果良好。结论清金化痰汤含有槲皮素、柚皮素、汉黄芩素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IL-6、TP53、IL-1β等靶点和AMPK、NF-κB、JAK/STAT等关键信号通路发挥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作用,从而为临床应用清金化痰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金化痰汤 社区获得性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布地奈德对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吕一宁 麻彬彬 +1 位作者 郑美凤 邹赛赛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双盲法将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双盲法将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式呼吸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呼吸困难评分[采用呼吸困难指数(MMRC)量表评价]、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FVC和FEV_(1)预计值百分比]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6MWD试验)及生活质量[使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量表)]的差异。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MMRC评分[分别为(2.64±0.40)分和(2.62±0.43)分],FEV_(1)、FVC、FEV_(1)/FVC、FEV_(1)预计值百分比等肺功能指标[分别为(1.10±0.68)L和(1.12±0.67)L、(0.79±0.26)L和(0.80±0.24)L、(51.37±3.29)%和(51.35±3.30)%、(52.43±3.93)%和(52.40±3.96)%],6MWD试验[(309.80±51.68)m和(309.85±51.65)m]及WHOQOL-BREF评分[包括社会状况:(50.09±6.52)分和(50.10±6.50)分、环境状况:(51.29±4.89)分和(51.30±4.88)分、生理功能:(51.96±6.05)分和(51.99±6.08)分、心理功能:(50.67±5.21)分和(50.69±5.20)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47,P=0.806;t=0.152,P=0.880;t=0.205,P=0.838;t=0.031,P=0.975;t=0.039,P=0.969;t=0.005,P=0.996;t=0.008,P=0.994;t=0.010,P=0.992;t=0.025,P=0.980;t=0.020,P=0.984);干预后研究组的MMRC评分[(1.40±0.10)分]低于对照组[(2.00±0.30)分],FEV_(1)、FVC、FEV_(1)/FVC、FEV_(1)预计值百分比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分别为(1.99±0.73)L、(1.50±0.40)L、(60.12±3.54)%、(64.12±5.18)%],以及6MWD评分[(360.60±62.00)m]和WHOQOL-BREF评分[包括社会状况:(62.50±7.20)分、环境状况:(64.65±6.90)分、生理功能:(65.90±7.50)分和心理功能:(63.30±9.00)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0±0.38)L、(1.05±0.47)L、(57.00±3.25)%、(56.80±4.90)%、(334.20±58.45)m、(57.30±6.50)分、(59.40±6.70)分、(59.85±8.30)分、(56.75±8.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5,P=0.000;t=3.424,P=0.000;t=5.287,P=0.000;t=4.702,P=0.000;t=7.436,P=0.000;t=2.244,P=0.000;t=3.882,P=0.000;t=3.954,P=0.000;t=3.920,P=0.000;t=3.939,P=0.000)。结论: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行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期间接受腹式呼吸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耐力,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该联合治疗干预方案在临床上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呼吸 康复训练 布地奈德 吸入治疗 妊娠 社区获得性肺炎 呼吸困难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李海燕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究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39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予以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 目的:探究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39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予以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能够使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得到明显提升,促进患者自护能力进一步提高,使其保持良好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老年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11
作者 黄亮红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57-260,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金华市婺城区人民医院诊治的所有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分析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金华市婺城区人民医院诊治的所有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发热、咳嗽、憋喘等临床症状对的复常时间、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发热、咳嗽、憋喘临床症状的复常时间[分别为(3.01±0.26)d、(3.20±0.36)d、(1.68±0.5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4.53±0.80)d、(4.56±0.92)d、(4.59±0.5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的FEV1、PEF和FEV1/FVC指标水平[分别为(1.94±0.66)L、(5.21±3.14)L、(69.87±11.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2±0.60)L、(4.43±3.13)L、(61.21±1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23、0.126、0.085,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0.43±3.27)分、(58.43±3.59)分、(60.84±5.88)分和(58.67±3.7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63±4.32)分、(42.54±3.83)分、(51.13±4.90)分和(50.12±4.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01、0.162、0.114、0.086,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3.3%(14/15)]明显高于对照组[73.3%(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7,P<0.05)。结论:对妊娠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临床症状复常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有效提升患者护理的效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优质护理 妊娠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健 杨蕾 华芸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47-249,共3页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5年1—12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5年1—12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包括发热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退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64±1.11)d、(5.65±1.11)d、(2.11±0.9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28±1.51)d、(7.88±2.14)d(、3.54±1.22)d],观察组FVC、FEV1、FEV1/FVC各肺功能指标水平[分别为(2.58±0.52)L(、2.45±0.41)L、(86.36±9.5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21±0.32)L、(2.14±0.32)L、(80.01±9.2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93,P=0.000;t=5.066,P=0.000;t=5.125,P=0.000;t=3.319,P=0.016;t=3.264,P=0.001;t=2.622,P=0.011;χ^(2)=9.316,P=0.002)。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肺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模式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症状缓解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口服和静脉用截短侧耳素--来法莫林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苏佳纯 黄海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全球最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基于我国2016年23个省份的城市基础医疗保险数据分析,我国CAP发病率为7.13/1 000人年[1],远高于美国(2.48/1 000人年)[2]及荷兰(2.95/1 000人年)[3]。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全球最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基于我国2016年23个省份的城市基础医疗保险数据分析,我国CAP发病率为7.13/1 000人年[1],远高于美国(2.48/1 000人年)[2]及荷兰(2.95/1 000人年)[3]。美国一项成人CAP主动监测研究结果显示,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5%),其次为肺炎支原体(2%)、金黄色葡萄球菌(1%)、嗜肺军团菌(1%)和肠杆菌科细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法莫林 截短侧耳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IC-Ⅳ数据库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长期预后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14
作者 邓南利 刘仁怀 +2 位作者 柴薪 张西京 苏斌虓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0-408,共9页
目的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探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的中长期死亡危险因素,构建预后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08-2019年美国MIMIC-Ⅳ数据库中1943例SCAP患者,按7:3的比例... 目的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探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的中长期死亡危险因素,构建预后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08-2019年美国MIMIC-Ⅳ数据库中1943例SCAP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363例)与验证集(580例)。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全因死亡,次要终点包括30 d及90 d全因死亡。通过LASSO回归结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可视化列线图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效能,并与传统的CURB-65评分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验证风险分层能力。结果SCAP患者的30 d、90 d及1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5.9%、34.5%、42.6%。研究确定了7项独立危险因素:年龄(HR=1.037)、心率(HR=1.007)、红细胞分布宽度(RDW,HR=1.092)、急性生理学评分Ⅲ(APS-Ⅲ,HR=1.013)、脑血管疾病(HR=1.453)、肝脏疾病(HR=1.272)和恶性肿瘤(HR=2.007)。据此构建Cox回归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指数分别为0.710和0.688,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其预测效能(1年AUC:训练集0.768,验证集0.738)优于CURB-65评分(1年AUC:训练集0.648,验证集0.616)。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风险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001)。结论年龄、心率、RDW、APS-Ⅲ评分、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是SCAP患者中长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预后模型具备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MIMIC-Ⅳ数据库 预后模型 LASSO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点及并发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
15
作者 宋飞飞 杜春涛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点及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点及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通过痰培养结果、影像学检查资料、血清学检测结果等,明确病原菌分布情况,总结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并发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结果: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0.12%),常见菌种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2.62%)、大肠埃希菌(16.67%)、铜绿假单胞菌(11.31%)和鲍曼不动杆菌(9.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9.76%),以肺炎链球菌(18.4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31%)为主;真菌(10.12%)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病变主要表现为斑片状浸润影和实变影,部分患者出现了空洞影;年龄≥80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低蛋白血症(<30g/L)及混合感染是并发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影像学检查多呈现多叶病变,高龄、基础疾病、营养状态、混合感染等是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分布 影像学特点 并发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出院后患者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明航 韩伟红 +2 位作者 毕丽婵 杨江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1007,共7页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方法本研究...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临床研究。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郑州人民医院5家医院呼吸科2018年4月—2020年1月病房收治的老年CAP出院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央随机入组模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经中医辨证后给予相应中药颗粒剂进行治疗,气虚痰湿证给予补肺健脾化痰方,气阴虚痰热证给予益气养阴清肺方。对照组则给予与中药颗粒外观、重量、颜色、气味基本一致的安慰剂。治疗疗程为2个月,随访至治疗开始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的生存质量[采用中文版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和疗效满意度[采用肺炎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AP)评价]。结果纳入120例患者中,脱落8例,最终纳入符合方案集的病例112例,其中试验组54例、对照组58例。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出院后时间、中医辨证分型、CUBR-65评分、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对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F组间=5.057,P组间=0.027)、一般健康状况领域评分(F组间=7.286,P组间=0.008)、情感职能领域评分(F组间=6.858,P组间=0.010)主效应显著。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试验组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一般健康状况领域、情感职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精神健康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别对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F组间=16.218,P组间<0.001)、方便领域评分(F组间=25.013,P组间<0.001)及ESQ-CAP总分(F组间=13.843,P组间<0.001)主效应显著。治疗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方便领域评分及ESQ-CAP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ESQ-CAP总体疗效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于老年CAP出院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辨证治疗方案 生存质量 疗效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俞穴指揉弹拨法改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排痰的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童俊 李军华 +1 位作者 熊桂芝 颜会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9-1853,共5页
目的:探讨背俞穴指揉弹拨法改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人排痰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11月入住巴中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老年病科的老年CAP病人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 目的:探讨背俞穴指揉弹拨法改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人排痰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11月入住巴中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老年病科的老年CAP病人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背部叩击排痰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背俞穴指揉弹拨法。比较两组病人排痰费力改善情况、排痰有效率、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焦虑状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开始后7 d,试验组病人排痰费力改善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81.25%);试验组病人干预后排痰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9.17%);试验组病人干预后SpO2为(97.72±1.05)%,高于对照组[(95.23±1.27)%];试验组病人干预后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住院时间为(10.03±1.29)d,短于对照组[(12.94±1.2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指揉弹拨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老年CAP病人的排痰能力,提升病人血氧饱和度,改善病人焦虑状态,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人 排痰 穴位疗法 推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立涛 徐鑫 +2 位作者 李令令 郝清卿 李素彦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9-72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肌酐(Scr)、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于患者入院后第1天[NSE(day1)]和第4天[NSE(day4)]早晨采集NSE血样进行检验。并根据患者ICU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57)和死亡组(n=1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参数的预测效果。结果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II评分(APACHE II 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氧合指数(PaO_(2)/FiO_(2))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APACHE II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与SCAP患者ICU死亡呈弱的正相关(P<0.05),PaO_(2)/FiO_(2)与患者ICU死亡呈弱的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IIscore和NSE(day4)与SCAP患者ICU死亡相关(P<0.05)。APACHE II score和NSE(day4)预测SCAP患者ICU死亡的AUC分别为0.729(95%CI 0.613~0.826)和0.787(95%CI0.676~0.874),两者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NSE(day4)预测患者ICU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89%和88.24%(临界值为14.83μg/L)。结论NSE(day4)是SCAP患者ICU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是评估SCAP患者预后的一个很好的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马环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祎琳 刘琼 +4 位作者 王观林 涂翔 李亚威 康秀华 向天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8-644,共7页
目的探讨以奥马环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5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奥马环素或奥马环素联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为基础方案治疗的成年CAP患者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以奥马环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5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奥马环素或奥马环素联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为基础方案治疗的成年C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用药记录分为不联用组、联用组,观察临床疗效、微生物学疗效以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果在纳入的135例成人CAP患者中,合并慢性肝病23例(17.04%)、慢性肾病25例(18.52%)。不联用组64例(47.41%)。总体治疗临床有效率81.48%(110/135)。不联用组的整体临床有效率79.69%(51/64),其中普通病房患者有效率86.36%(38/44)。总体药物相关不良事件15例21例次,均为轻中度,主要引起恶心。结论奥马环素对于中国成人CAP的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对普通病房CAP患者疗效显著,并且奥马环素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环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疗效观察 安全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马环素与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细菌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20
作者 刘疆 邱思鸿 +3 位作者 周莹 李娜 姚晓蝶 罗季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3-98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奥马环素(omadacycline,OMC)与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OX)治疗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r library、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OMC与MOX治疗关于社区获得性细菌性... 目的系统评价奥马环素(omadacycline,OMC)与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OX)治疗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r library、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OMC与MOX治疗关于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为个数据库建立起至2024年1月,进行文献筛选并提取资料后,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系统进行文献的质量的评价,应用Rev 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随机对照实验,共5156名患者。Meta分析表明:OMC组的早期临床反应率(ECR)、治疗后缓解率(PTE)、继发菌血症临床有效率与MOX组的疗效相似(P>0.05),而OMC组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MOX组(P<0.05)。结论OMC组在治疗社区获得细菌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MOX组相比,显示出相似的疗效与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环素 莫西沙星 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