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分类管理:城乡比较与城乡统筹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伟东 孔娜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71,共6页
农村社区建设面临健全新型的社区经济共同体和培育新型的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双重任务。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完善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体系,是构建农村新型的社区社会共同体的社会性基础设施。社区分类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城乡社区体制,有利于... 农村社区建设面临健全新型的社区经济共同体和培育新型的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双重任务。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完善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体系,是构建农村新型的社区社会共同体的社会性基础设施。社区分类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城乡社区体制,有利于完善城乡社区便民服务体系,统筹城乡社区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分类管理 社区业务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我国社区分类治理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晓春 肖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54,共6页
社区分类治理是基于社区异质化和社会问题社区化的现状考察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社区治理理念。从目标、依据、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社区分类治理的意涵和内容体系进行阐述,社区分类治理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作为逻辑前提。社区分... 社区分类治理是基于社区异质化和社会问题社区化的现状考察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社区治理理念。从目标、依据、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社区分类治理的意涵和内容体系进行阐述,社区分类治理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作为逻辑前提。社区分类治理的具体推进路径是治理理念要从行政化逻辑转向以治理需求为中心,治理机制要从"一刀切"转向"创新引领",治理资源的整合要从"一元管理"转向"多元共治",借助信息科技,实现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精细化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区分类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R理论视域下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提升路径——基于16个社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维霞 刘丰玮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5,共12页
从理论上研究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WSR理论,结合fsQCA方法,以北京市16个社区为案例样本,从组态视角探讨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源、制度、居... 从理论上研究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WSR理论,结合fsQCA方法,以北京市16个社区为案例样本,从组态视角探讨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并不单独构成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提升的必要条件,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对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产生影响。目前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路径分别是激励动员路径和自主驱动路径。在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过程中,资源、制度、居民参与通过相互作用以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资源供给于民,为居民分类提供支持;制度完善稳定,保障垃圾分类的资源供给;之后制度逐渐内化于心,最终实现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提升。在实践方面,这两条路径符合现实发展趋势,即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经历早期行政推动到后期自觉行为的发展过程,各地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时应关注社区的发展阶段和条件,通过发挥因素间的互动作用来找到适合自身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WSR 资源 制度 居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候选区人为扰动变化及社区尺度分类管控
4
作者 张智 胡学湉 +3 位作者 汤凌 卢晴宇 王植 黄宝荣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5期325-337,共13页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候选区作为优化自然保护地格局和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旨在促进生态系统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但其内部的人类扰动风险变化尚未受到充分关注。基于人类足迹指数,结合载畜量修正,构建了人为扰动指数时间序列,使用Se...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候选区作为优化自然保护地格局和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旨在促进生态系统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但其内部的人类扰动风险变化尚未受到充分关注。基于人类足迹指数,结合载畜量修正,构建了人为扰动指数时间序列,使用Se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了青藏高原区域及其国家公园群候选区在2000—2020年间人为扰动指数变化特征。在对扰动风险分布进行空间聚类分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层面协调保护需求和社区发展的管理策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人为扰动指数(HDI)呈现“N”字形波动,2008年和2020年为峰值,高值区集中在东北部、中部和南部,向西北和东南递减,HDI显著增加区域占高原总面积的12.82%。三江源、若尔盖、祁连山、羌塘等4处西宁-拉萨连接线以东区域国家公园内HDI增加区域面积占比超过1/3,冈仁波齐、珠穆朗玛等西部国家公园HDI呈现显著下降的区域超过30%。基于社区尺度的人为扰动变化空间聚集特征,对国家公园涉及社区提出了分类管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扰动 社区治理 自然保护地 社区分类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评价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美国卡内基高校社区参与分类2020年新动向及其启示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瑞琳 史静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2-118,共7页
高校社区参与分类是美国卡内基高校基本分类在大学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补充和拓展。由于分类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加之外部整体教育环境的变化和主管机构的更替,该分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调整和更新。2020年的分类与前几轮相比出现了一... 高校社区参与分类是美国卡内基高校基本分类在大学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补充和拓展。由于分类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加之外部整体教育环境的变化和主管机构的更替,该分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调整和更新。2020年的分类与前几轮相比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在分类过程方面,申请准入机制逐渐放开,分类框架进一步扩展,分类项目走向国际;在分类结果方面,高校申请分类的具体情况和通过率、社区参与型高校的基本分类特征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推动美国大学参与社区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进步以及提高国际高等教育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的启示:要加强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推进大学发展社会服务职能,为此要尊重不同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客观规律,构建合理有效的分类评价系统,促进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内基高校分类 社区参与分类 分类过程 分类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大维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25,共5页
社区服务设施是社区服务的载体和平台,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社区服务设施如何既覆盖到所有住区、惠及到所有居民,又节约成本、提高配置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是新时期基层政府和社区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公平效率分... 社区服务设施是社区服务的载体和平台,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社区服务设施如何既覆盖到所有住区、惠及到所有居民,又节约成本、提高配置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是新时期基层政府和社区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公平效率分析视角解决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价值取向问题,社区服务分类理论解决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操作框架问题。基于此,将社区服务设施分为了"两大类、六小类",确定了其项目设置和功能定位,并提出了设施选址筹资渠道、运行机制等方案。从公平的角度讲,社区服务设施要辐射到所有居民,设计科学合理的服务当量;从效率的角度讲,社区服务设施要组合配置、集中建设和综合使用,避免闲置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社区服务设施 社区分类服务 社区分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和治理:国内研究述评及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鹏 薛立强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9期274-280,共7页
城市社区垃圾分类作为垃圾治理的源头之一,是破解“垃圾围城”难题的必要之举,也是美丽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基于此,梳理了1996-2022年的国内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学界围绕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行为、问题归因、治... 城市社区垃圾分类作为垃圾治理的源头之一,是破解“垃圾围城”难题的必要之举,也是美丽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基于此,梳理了1996-2022年的国内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学界围绕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行为、问题归因、治理路径、以及相关理论等主题,形成了一批颇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从公共性治理视角、研究方法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阐述不足与反思,结合聚焦公共治理视角,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强调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与融合与构建常态化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4个层面给予后续研究建议,以期推动国内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研究进程和理论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行为 社区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同性的社区演化分类方法
8
作者 刘业强 王鲁 +1 位作者 杨圣彬 刘亚琼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9-495,共7页
动态网络中的社区演化分析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在舆论控制、网络营销和个性化推荐服务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基于节点重要性评价指标的差值吸收核心节点检测算法,首先计算各节点的相对权重值,进而划分核心节点,并以此为基础... 动态网络中的社区演化分析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在舆论控制、网络营销和个性化推荐服务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基于节点重要性评价指标的差值吸收核心节点检测算法,首先计算各节点的相对权重值,进而划分核心节点,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差异性公式,提出一种异同性社区演化分类模型,从相似性和差异性两方面对演化类型进行划分。将提出的分类模型与GED及SGCI在HEP-TH和波兰政治博客圈数据集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分类模型在整体上优于GED及SGCI,尤其在Forming和Dissolving事件的检测时,可以做到对小社区敏感,能检测到小社区的多种演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系数 核心节点检测 社区演化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能力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巧玉 王少辉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期171-173,177,共4页
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是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市X村为个案,探究了该社区存在的垃圾分类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能力优化的研究,探索了多方协同管理垃圾分类的新格局,力求破解社区... 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是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市X村为个案,探究了该社区存在的垃圾分类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能力优化的研究,探索了多方协同管理垃圾分类的新格局,力求破解社区垃圾分类难的困境。提出了政府应进一步细化法规、引入市场、加强教育宣传;企业要发挥市场作用,形成垃圾分类产业链条;整合社会力量,发挥社会组织优势;社区要加强人员配备,组建志愿者队伍;公民要树立分类观念,落实分类行动。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能力优化要进一步明晰政府、市场、社区、公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探索出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社区垃圾分类管理 垃圾分类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发展与基层治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蓝志勇 李东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4,共7页
本文讨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发展战略与基层治理。新型城镇化要求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基础是良好社区提供的人居环境。本文根据社区管理方式对现有城市社区分类的讨论,指出中国现有的五大类型的前四类社区(传统市民社区、单... 本文讨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发展战略与基层治理。新型城镇化要求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基础是良好社区提供的人居环境。本文根据社区管理方式对现有城市社区分类的讨论,指出中国现有的五大类型的前四类社区(传统市民社区、单位社区、城中村社区、城乡接合部社区和新兴商业小区)都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冲击,第五类新兴商业小区的社区建设还在形成过程中,参差不齐,发育不全。这五类社区都不足以全面应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挑战,提供良好的人口接纳、基层治理和市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我们有意识从社区发展的视域出发,遵循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力推动社区发展,构建以规划改造为空间基础、就业机遇和通勤为基本条件、和谐人居为生活环境、法律服务和冲突治理为手段、新型城市基层综合治理为目标的社区发展战略,以达到和谐人居的城市治理。综合城市主义理论对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分类 社区发展 新型城镇化 空间改造综合城市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类别与终端物流模式匹配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87,共2页
本文将北京的住宅社区分为四类,即高档社区、中档社区、普通社区和老旧社区。针对每个社区类型进行相应的样本社区调研,以不同类别社区的特点为基础,构建相匹配的终端物流模式。
关键词 社区分类 终端物流体系 匹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