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社会变迁与乡村政治组织建设的规律性探析——评《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与乡村政治组织建设创新》
1
作者 冯春久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4期62-64,共3页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社会、政治之间存在着丰富复杂的互动关系。正因为如此,乡村政治组织建设不能忽视从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大环境中去寻找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政治 社会结构变迁 交换方式 经济社会变迁 政治变革 组织建设创新 终极原因 不能忽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农民精神的演变
2
作者 潘长锋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9期13-15,共3页
本文综合探讨了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农民精神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在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的显著变化及农民精神的适应性演变。研究指出,农业现代化、土地流... 本文综合探讨了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农民精神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在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的显著变化及农民精神的适应性演变。研究指出,农业现代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教育普及等因素是推动这一变迁的主要动力,而农民精神的创新与传承则为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文化基础和内在动力。文章强调,农民精神的现代演变在乡村振兴和农村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为理解农村变革提供了新视角,对制定农村发展策略和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变迁 农民 精神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结构变迁、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户收入差距 被引量:61
3
作者 谢家智 王文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36,共17页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强化了农民的跨地域性流动,使农户社会资本具有越来越明显的脱域性特征,但脱域型社会资本的形成及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没有引起关注。基于此,本文将农户社会资本分解为地域型社会资本和脱域型社会资本,构建了社会资本...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强化了农民的跨地域性流动,使农户社会资本具有越来越明显的脱域性特征,但脱域型社会资本的形成及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没有引起关注。基于此,本文将农户社会资本分解为地域型社会资本和脱域型社会资本,构建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等回归方法,多维度检验本文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传统的地域型社会资本并未明显影响农户收入差距,而脱域型社会资本更有利于农户收入增加,进而刺激了农户收入差距的扩大。论文拓展了农村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范畴,并为解释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农户收入差距找到了新的理论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变迁 脱域型社会资本 收入差距 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关系形成与社会结构变迁 被引量:56
4
作者 孙立平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4,共8页
关键词 社会结构变迁 利益关系 利益博弈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历史村镇保护再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石亚灵 黄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6期106-110,共5页
为了解历史村镇物质空间衰败机理,降低社会结构变迁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要求,结合重庆具体案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社会网络结构模型并计算其网络密度、K核、度数中心势等指标,对比分析... 为了解历史村镇物质空间衰败机理,降低社会结构变迁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要求,结合重庆具体案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社会网络结构模型并计算其网络密度、K核、度数中心势等指标,对比分析其近10年的社会结构变迁,并从家庭个体—社会阶层—社会结构三层次解读变迁机理,从而提出并落实于历史村镇社会结构与物质空间的保护再生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结构变迁 历史村镇 保护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5~1960年四川康区民主改革与社会结构变迁 被引量:3
6
作者 郎维伟 张晓红 郎臻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32,共10页
四川康区社会在民主改革前虽已初步实现社会转型,但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封建农奴制度仍然存在,在社会制度变革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康区经历了长达5年的民主改革,社会发生了结构性变迁,从此康区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 1955至1960年 四川康区 社会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与乡村政治组织建设创新论纲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太淼 王玉芬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6-52,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乡村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和居住结构、群体结构和需求结构等均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迁。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给乡村政治组织建设带来深刻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乡村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和居住结构、群体结构和需求结构等均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迁。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给乡村政治组织建设带来深刻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和新要求。无论是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是村民或居民自治组织建设,或是乡镇政府组织建设,都应积极适应并有效助推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从而促进乡村政治组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政治组织 组织建设 经济社会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结构变迁决定农村职业教育兴衰
8
作者 张力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2,共1页
社会结构变迁是农村职业教育兴衰的主要动因,社会结构并不直接作用于农村职业教育,而是通过受教育者的个人选择间接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当代,教育是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和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农民作为劣势阶层,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社会结构变迁 兴衰 个人选择 受教育者 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结构变迁的经济伦理意义
9
作者 陈泽环 《河北学刊》 2002年第5期43-44,共2页
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论断以来,我国理论界原先对阶级、阶层问题... 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论断以来,我国理论界原先对阶级、阶层问题的研究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论著。例如,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明确提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由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变迁 经济伦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利益关系 社会公正 经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视野中的政党嬗变研究——评《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向度分析》
10
作者 王振海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2011年初,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王存福博士撰写的《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向度分析——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为例》一书。该书尝试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探究政党嬗变的动因,并着重梳理了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 2011年初,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王存福博士撰写的《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向度分析——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为例》一书。该书尝试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探究政党嬗变的动因,并着重梳理了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实现的三轮较大转型,并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适时实现自身转型问题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主义政党 向度分析 嬗变 社会变迁 德国社会民主党 天津人民出版社 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基于西方社会发展进程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缦 胡惠林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124,共9页
文化产业在西方社会的产生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关系密切。机械化的规模生产应用到文化领域催生了现代文化工业。大众文化娱乐形式的出现让普通大众也可便利地接触文化艺术这个曾经只属于少数人的特权领域,西方社会进入大... 文化产业在西方社会的产生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关系密切。机械化的规模生产应用到文化领域催生了现代文化工业。大众文化娱乐形式的出现让普通大众也可便利地接触文化艺术这个曾经只属于少数人的特权领域,西方社会进入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大众文化内嵌着物质主义的实用价值观,是一种打破雅俗之分的文化。进入后工业社会,西方国家向着重视自我价值实现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变,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定制化服务和灵活生产成为可能,文化产业作为高经济附加值服务行业以及以内容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代表性领域再次迸发活力。文化产业发展与西方社会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社会变迁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同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主要通过文化生产和文化生活(文化实践活动、文化价值观念)两个方面的基本机制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社会结构变迁 文化实践 文化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四十年:1978-2018 被引量:48
12
作者 贺雪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9-65,191,共8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来讲,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村庄熟人社会产生了一个强有力的富人群体,这个富人群体使村庄社会结构形成了极化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则保持了相对均质,一方面,中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来讲,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村庄熟人社会产生了一个强有力的富人群体,这个富人群体使村庄社会结构形成了极化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则保持了相对均质,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农民进城,留下的农村获利机会形成了一个数量不大、但结构位置却极为重要的"中坚农民"群体;另一方面,农村家庭负担不重且相对年轻的老年人群体正在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坚农民"和"负担不重的人"是理解当前中西部农村治理秩序的关键。同时,中西部农村开放性的结构既为农户逃离结构性力量提供了机会,但也使村庄由于社会结构均质化程度高而可能面临过度竞争,这种过度竞争的后果往往表现为严重的子辈对父辈的代际剥削。此外,限制城市资本下乡的政策,可以让进城失败的农民落叶归根,从而使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 中西部地区农村 东部沿海地区农村 区域差异 城市化 经济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转型的生动描述——评《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合肥市社会阶层分析》
13
作者 胡必成 方金友 夏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关键词 社会结构变迁 省会城市 阶层分析 合肥市 社会转型 中国城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等收入者 生动 当代 社会阶层结构 城市社会阶层 中部地区 社会科学院 经济资源 组织资源 自我认同 文化资源 划分标准 中产阶层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市场经济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14
作者 汤聿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27-30,共4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场渐进式的改革,从对旧的经济体制修修补补转变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新旧体制替换,即经济转型。这场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起并已经引起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场渐进式的改革,从对旧的经济体制修修补补转变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新旧体制替换,即经济转型。这场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起并已经引起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生转型。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对社会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变迁 试析 市场经济 劳动者 家庭 经济组织 政治领域 政治活动 特殊利益 生产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回报的结构与变迁(2003—2021):层级差异、时间趋势和社会结构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句国栋 陈云松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95,共35页
本文使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3—2021年共12期的合并数据,分析中国多年来不同教育层级的经济回报变化趋势,并探讨高等教育的经济回报是否有明显下降。本研究首先测量了不同教育层级的收入回报差异并展示其变迁趋势,随后采用因素... 本文使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3—2021年共12期的合并数据,分析中国多年来不同教育层级的经济回报变化趋势,并探讨高等教育的经济回报是否有明显下降。本研究首先测量了不同教育层级的收入回报差异并展示其变迁趋势,随后采用因素分解法,评估市场岗位环境等五个维度的社会结构因素的变化对不同教育层级经济回报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教育层级的经济回报在近20年整体维持在比较稳定的范围;社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增加了高等教育群体相对于高中学历群体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又缩小了其他教育层级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从出生队列来看,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出生群体的高等教育经济回报未发生明显变化;市场岗位增加等结构因素的变动有助于维持高等教育回报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回报 趋势追踪 社会结构变迁 因素分解 反事实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阶层变迁视域下新社会阶层的结构性特征及发展路径——以江苏省综合性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3,共6页
当前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阶层结构趋势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新社会阶层兼具衍生性和内生性双重特征,其中内生性越来越强。该阶层并非特征鲜明的整体,而是内部分化且结构异质性较强的群体。新社... 当前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阶层结构趋势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新社会阶层兼具衍生性和内生性双重特征,其中内生性越来越强。该阶层并非特征鲜明的整体,而是内部分化且结构异质性较强的群体。新社会阶层作为解构传统社会结构形态最具生发性的力量,同时也使我国社会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和碎片化。新社会阶层对社会结构变迁最核心的意义在于他们既是中间阶层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结构性力量。新社会阶层的成长、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与国家建设公平合理的社会结构秩序的目标相一致,因此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变化趋势,在深入了解新社会阶层结构性特征的前提下,探索该阶层的有效发展路径十分必要。这个过程需要有稳定新社会阶层的政策预期和阶层流动预期作为支撑,同时应多面向拓展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渠道。这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社会结构变迁 阶层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制度强制性变迁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新平 明亮 胡家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26,共9页
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农地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演化有重大影响。纵观1978年以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历程,清晰呈现了国家对农村土地的放权和农民土地权利扩大同向进行的特征。在“农地改革-农村社会结构”互动分析框架下,将农... 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农地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演化有重大影响。纵观1978年以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历程,清晰呈现了国家对农村土地的放权和农民土地权利扩大同向进行的特征。在“农地改革-农村社会结构”互动分析框架下,将农地制度变革、人口流动、土地流转和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看作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发现农地制度变迁不断强化农民的土地权利,激活土地的财富效应,进而凸显农村的人口推拉效应,推动农村社会结构的重构。存量农民、农民工、农业规模经营者和下乡市民四类人群在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化改革进程影响下的行为选择及后果,会引发农村社会结构的重构与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改革 人口流动 社会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结构变迁:理论与问题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路路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2,共6页
文章认为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讨论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主要涉及二个主题———社会分层模式的变化及规律和社会不平等的变化及规律。然而,由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关注的是社会不平等问题,为此,本文就结合有关的中西方理论对中国社会转型过程... 文章认为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讨论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主要涉及二个主题———社会分层模式的变化及规律和社会不平等的变化及规律。然而,由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关注的是社会不平等问题,为此,本文就结合有关的中西方理论对中国社会转型过程所发生社会分层结构变迁问题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分层 社会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的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李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0-199,共10页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巨大变迁表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社会整体结构变迁有四个方面,即城乡人口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迁,职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大城市、超大城市与小城市人口社会地位出现分化...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巨大变迁表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社会整体结构变迁有四个方面,即城乡人口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迁,职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大城市、超大城市与小城市人口社会地位出现分化。中产阶层和中等收入群体发生重要变化。绝对贫困治理取得重大成就,相对贫困治理的任务凸显出来。社会代际流动的全国调查数据并不能支持阶层固化的流行观点,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保持比较高的代际流动率仍是21世纪的重要任务。要鼓励新的社会阶层特别是企业家群体,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发挥其重要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社会分层 社会结构变迁 特征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等级的崛起与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的变迁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浩斌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119,共7页
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中产阶级或中间等级往往被人们直观地理解成"白领+小老板",很少有人会将中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联系起来,这其实是历史语境的不同所造成的理解差异。实际上在中世纪后期,中等阶级成员并不仅仅是"小老板&q... 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中产阶级或中间等级往往被人们直观地理解成"白领+小老板",很少有人会将中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联系起来,这其实是历史语境的不同所造成的理解差异。实际上在中世纪后期,中等阶级成员并不仅仅是"小老板",而是指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相伴随而生的工厂主、商人、农场主。他们在早期被称作市民阶层或资产阶级。这个市民阶层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先驱和代表。中间阶级作为一股最要的社会力量,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甚至是最根本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是现代性的化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等级 中产阶级 资产阶级 社会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