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与模式: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谢花林 欧阳振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研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分析框架。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析框架,采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研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分析框架。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析框架,采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模式、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模式、生态产业化模式和生态补偿模式等4种基本模式进行诊断与比较。结果表明: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本质都是将良好的生态资源变为生态商品,最后通过交易形成生态财富。不同模式的适用性和难易度存在差异性,但都有生态产业化过程。此外,不同实现模式都面临诸多困境。②4种模式在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系统和行动者中的一些关键变量相同且发展趋势一致,治理系统和行动者内的变量更为重要。③4种模式的关键行动情景具有明显差异性,对实现模式的成功与差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④4种模式之间无明确的界限,成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往往是多种价值实现模式交叉融合、取长补短。为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优化关键变量的供给,突破关键行动情景的难点,解决各种模式存在的困境,交叉融合不同模式的长处。同时该研究还丰富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模式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富民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关键变量 关键行动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代际沟通中的适老化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铭禧 蒋博全 +1 位作者 赵智峰 刘欢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1-211,共11页
目的旨在打破老年群体在代际沟通中的沟通壁垒,通过客观获取代际沟通中老年群体的用户需求,完成一款促进代际沟通的适老化产品设计方案。方法首先,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对代际关系差异及老年用户需求进行定性分析,提取产品指标并... 目的旨在打破老年群体在代际沟通中的沟通壁垒,通过客观获取代际沟通中老年群体的用户需求,完成一款促进代际沟通的适老化产品设计方案。方法首先,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对代际关系差异及老年用户需求进行定性分析,提取产品指标并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其次,运用AHP-DEMATEL模型计算各产品指标要素的加权权重值、关联权重值及其相互关系;最后,计算混合权重以综合确立关键用户需求,指导设计方案完成。结果明确了代际沟通中老年人群需求的3个主题、8个亚主题及适老化产品设计指标重要性,完成了适老化产品设计。结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设计学领域可有效用于用户需求的综合分析;AHP-DEMATEL模型能够确立并验证产品设计中多指标的重要性,有效降低代际适老化产品设计中的模糊性,为相关老年产品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DEMATEL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代际沟通 适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化逆转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以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为例
3
作者 苏东辉 王睿 骆华松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1-362,共12页
[目的]探究沙漠化逆转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助力沙漠化逆转区生态恢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法]以沙漠化逆转区杭锦旗为例,运用集对分析法、障碍度模型,分析了2001—2023年杭锦旗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时空演变过程... [目的]探究沙漠化逆转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助力沙漠化逆转区生态恢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法]以沙漠化逆转区杭锦旗为例,运用集对分析法、障碍度模型,分析了2001—2023年杭锦旗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时空演变过程与影响机制。[结果](1)时序变化上,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逐年递增,从2001年的0.237上升到2023年的0.703,平均年增长率为5.07%。其中,生态子系统恢复力呈“上升—下降—上升”反复波动变化;经济子系统恢复力逐年稳步上升,从2001年的0.154上升到2023年的0.542,部分年份波动下降;社会子系统恢复力增长缓慢,平均年增长率为5.53%,局部年份有突变。(2)空间变化上,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呈“较低—中等—较高”递进式发展,表现出南北均衡并进的分布特征,各乡镇从分化逐渐走向趋同。其中,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恢复力总体北部快于南部,而经济子系统恢复力则南快北慢。(3)生态保护、收入状况、劳动力状况、人地关系是沙漠化逆转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由沙漠化治理型演化为绿色发展型。[结论]2001—2023年杭锦旗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逐年增加,呈南北均衡并进的分布特征,应协调推进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进一步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影响机制 杭锦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以湖北恩施18个旅游村为例
4
作者 聂黎莎 田文利 +2 位作者 金昳欣 乔花芳 谢双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2-474,共13页
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守护该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家庭(微观系统)、社区(中观系统)、社会(宏观系统)三个层级阐述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 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守护该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家庭(微观系统)、社区(中观系统)、社会(宏观系统)三个层级阐述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从恩施州的18个旅游村收集的一手数据,运用混合方法实证检验了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机制。结果表明:①家庭、社区、社会三级系统因素均对农户的生计韧性产生了显著影响;②不同因素的影响强度依次为生计方式(旅游参与型)>村庄海拔>家庭规模>社会投资力度>村干部执政能力;③这些因素对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存在三重机制,一是旅游参与起决定作用,二是家庭、社区、社会系统因素的影响呈层级递减特征,三是家庭、社区、社会系统间存在动态相互影响关系;④据此,针对家庭、社区和社会三级系统,构建“内生转型-基层治理-社会协同”的三维优化路径,为山区旅游地可持续脱贫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山区旅游地 农户生计韧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视域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徐冉 高建相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0-83,共4页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高校党建引领的主阵地、多线协同的关键处和立德树人的新场域,彰显了党建引领的聚合力、“三全育人”的协同效能以及“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等核心价值。然而,当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存在着高位...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高校党建引领的主阵地、多线协同的关键处和立德树人的新场域,彰显了党建引领的聚合力、“三全育人”的协同效能以及“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等核心价值。然而,当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存在着高位推动和整体认知的“步调不合”、多元主体和单向下沉的“结构失调”以及服务供给和情感认同的“目标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高校可通过设立“双组长”制度体系、打造“功能型”主体、建构“复合型”物理空间等途径,优化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高校 “一站式”学生社区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产业融合对集体行动响应的影响——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的研究
6
作者 颜华 董富强 王彦智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5-603,共9页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利用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采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乡村产业融合对村庄集体行动响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乡村产业融合对集体行动响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利用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采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乡村产业融合对村庄集体行动响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乡村产业融合对集体行动响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乡村产业融合主要通过提高收入水平、重塑社会资本和增加政策感知等路径破解集体行动困境。同时,受利益联结机制驱动,乡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在原生型组织模式下更为显著。据此,建议进一步加快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持续优化乡村产业融合达成集体行动的良好生态,创新紧密型联结机制的实现形式,进而促进集体行动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融合 集体行动响应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原生型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老年人躯体复原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倩 朱文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670-3674,共5页
阐述躯体复原力的概念,立足于社会生态学理论梳理老年人躯体复原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躯体复原力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以期提高人们对躯体复原力的认识,为躯体复原力水平低的老年人开展有效的健康干预奠定基础,促进老年人成功老龄化。
关键词 老年人 躯体复原力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生产的韧性网络形成机制——广州案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晓梅 吴泳琪 邹小丹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4-1533,共10页
近年来,替代性农业生产逐渐成为可持续粮食系统的重要支撑,也是理解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复杂交互关系的重要抓手。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银林农场为案例地,探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生产的脆弱性问题,以及替代性农业生产韧性网络的形... 近年来,替代性农业生产逐渐成为可持续粮食系统的重要支撑,也是理解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复杂交互关系的重要抓手。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银林农场为案例地,探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生产的脆弱性问题,以及替代性农业生产韧性网络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①替代性农业生产面临的脆弱性问题主要是由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政治经济结构性要素所导致的,包括农业补贴政策的不对称性、土壤结构的受损性与种质资源的不稳定性、农产品市场的非主流性3方面。②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生产韧性网络的形成机制包括主体与规范联动的韧性社会关系网络、科学与本土融合的韧性知识交流网络以及互信与认同建立的韧性消费市场网络。③建立替代性农业生产的韧性网络的本质是建立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的过程,替代性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态系统相互建构。研究揭示了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韧性网络的形成机制,丰富了韧性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实践层面讨论了替代性农业生产韧性网络可能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可持续农业政策和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替代性农业生产 韧性 脆弱性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盘江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与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彭丽福 赵宇鸾 杨小飘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6-325,共10页
[目的]评估和模拟北盘江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对筑牢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显式空间脆弱性模型,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北盘江流域脆弱性,并使用有序加权... [目的]评估和模拟北盘江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对筑牢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显式空间脆弱性模型,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北盘江流域脆弱性,并使用有序加权平均算子模拟不同决策风险下的脆弱性情景。[结果](1)2000—2020年,北盘江流域脆弱性程度明显下降,高脆弱区面积占比由13.82%降到8.37%,低脆弱区面积占比由10.66%增加到17.62%。(2)20年间北盘江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整体处于中等脆弱水平,平均占比32%,空间变化呈现“西北、东南低,中部高”的分布格局。(3)从情景模拟分析上看,在可持续导向型中应重视风险环境的胁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适应能力建设,在经济优先型中应强调发展与保护并重,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系统脆弱性。[结论]北盘江流域脆弱性程度明显降低,情景模拟结果可满足不同政策指导下的流域发展需要,并为北盘江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显式空间脆弱性模型 北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适应性嵌套”逻辑--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锁利铭 冷雪忠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28,共20页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实践变迁,既有研究多从工具视角出发探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对其内在逻辑则缺少系统分析。文章以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为参照系,从外部情景、内部系统与交互效应三个维度阐释中国区...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实践变迁,既有研究多从工具视角出发探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对其内在逻辑则缺少系统分析。文章以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为参照系,从外部情景、内部系统与交互效应三个维度阐释中国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整体逻辑。中国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呈现适应性嵌套的逻辑进路:应对跨域性风险与治理碎片化困境、区域战略与环境政策双重演化、经济区域化、环境正义需求等外部情景,中国区域环境治理内部系统在环境产权分置、环境治理单元扩展、社会公众环境参与、中央政府统筹协调等交互作用下,产生了治理结构优化与环境效益改善的反馈型协同效应路径。应对日益复杂的区域环境治理议题,需要将真实世界的“社会生态系统”映射于理论研究的“社会生态治理系统”。未来相关研究要注重构建并检验中国式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分析框架、探索复杂系统管理视角下的区域环境治理共同体理念、设计“情景—手段”动态匹配下的区域环境跨界治理方法、审视网络分析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研究中的工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社会生态系统 复杂性 适应性嵌套 复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及脆弱性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91
11
作者 余中元 李波 张新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70-1879,共10页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要素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生态系统复合结构。"社会生态系统"(SES)理念是当今世界生态系统分析的新思路,它立足于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指标,突出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以人地和谐、综合的思想,...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要素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生态系统复合结构。"社会生态系统"(SES)理念是当今世界生态系统分析的新思路,它立足于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指标,突出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以人地和谐、综合的思想,分析和解决生态和社会经济问题。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驱动机制分析和综合研究已成为脆弱性研究的趋势。综述了"社会生态系统"概念、结构、特征和属性,分析了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内涵,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暴露度-敏感性-恢复力"模型,从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角度,从风险(压力)、敏感性、应对能力三方面对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驱动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脆弱性驱动机制分析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研究进展 脆弱性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林峰 张平宇 +1 位作者 李鹤 刘世薇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5-352,共8页
脆弱性理论与方法已成为研究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如下。1)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总... 脆弱性理论与方法已成为研究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如下。1)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脆弱性得分由2005年的1.343下降到2015年的1.197;适应能力的提高是地区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原因。2)脆弱性水平呈"西南高、东北低"、"北部稳定、中南部下降"的时空分异特征。3)低应对能力是地区脆弱性的主要特征,而各脆弱类型呈差异化分布态势。在当前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背景下,针对不同地区的脆弱性特征,实施差异化的应对策略是保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社会生态系统 农牧交错带 时空演变 东北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甜 周宝同 +3 位作者 廖和平 朱琳 李东麟 蔡智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2,I0001,共12页
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反映乡村受到内外力干扰作用下保持系统稳定或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从恢复力视角研究乡村,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西南丘陵地区重庆市为例,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构建评... 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反映乡村受到内外力干扰作用下保持系统稳定或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从恢复力视角研究乡村,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西南丘陵地区重庆市为例,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运用改良的CRITIC模型、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水平及系统障碍度进行测度并对乡村类型进行识别,针对性提出各类乡村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在空间格局上,均呈现“西高东低,由中心城区向周边递减”的分布特征;②重庆市县域乡村不同子系统恢复力障碍度存在差异性,障碍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生态系统障碍度、社会系统障碍度、经济系统障碍度;③根据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因子障碍度与系统障碍度,重庆市县域乡村可划分为经济主导障碍型、社会主导障碍型、生态主导障碍型、社会生态双重障碍型、经济生态双重障碍型、经济社会双重障碍型6类,结合各类型乡村的自然资源本底、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多方面情况,针对性提出恢复力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障碍因子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 被引量:234
14
作者 师海玲 范燕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4-97,共4页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并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重大影响。人们参与的系统可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并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重大影响。人们参与的系统可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微观系统中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互动,是评估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模式状况全面反映了各系统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人类行为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彩民购彩健康消极缓冲与积极促进机制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炼 王斌 +1 位作者 李改 孙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5,共8页
体育彩民购彩健康消极效应已受到学界与社会广泛关注,而购彩健康积极效应却历来被人们忽视,辩证地看待购彩健康两面性有助于提高体育彩民购彩健康水平。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基本框架下,考察社会生态系统因子(个体、人际和社会3个层面)与... 体育彩民购彩健康消极效应已受到学界与社会广泛关注,而购彩健康积极效应却历来被人们忽视,辩证地看待购彩健康两面性有助于提高体育彩民购彩健康水平。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基本框架下,考察社会生态系统因子(个体、人际和社会3个层面)与购彩健康的关系,以及缓冲因素(感知风险)和促进因素(购彩预期)在其间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3770名体育彩民进行调查发现,控制幻觉、父母购彩行为和不当宣传对购彩健康消极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和谐激情和同伴态度对购彩健康积极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感知风险在控制幻觉、父母购彩行为和不当宣传3个因子与购彩健康消极因子间起负向调节缓冲作用,相比高感知风险彩民,控制幻觉、父母购彩行为和不当宣传对低感知风险彩民的购彩健康消极因子正向影响更大;购彩预期在和谐激情和同伴态度2个因子与购彩健康积极因子间起正向调节促进作用,相比低购彩预期彩民,和谐激情和同伴态度对高购彩预期彩民的购彩健康积极因子正向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彩民 购彩健康 消极缓冲 积极促进 社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与“共赢”--基于社会生态系统重构的绿心地区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田健 曾穗平 曾坚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88,共9页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绿心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乡村社会生态系统重构、农民迁移和再就业等问题,传统绿心地区规划建设实践忽视了社会生态问题和人的发展诉求等内容。研究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根据绿心地区社会生态特征重置其发展目标,即...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绿心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乡村社会生态系统重构、农民迁移和再就业等问题,传统绿心地区规划建设实践忽视了社会生态问题和人的发展诉求等内容。研究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根据绿心地区社会生态特征重置其发展目标,即实现社会生态系统平衡和多方共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新的规划框架,提出了绿心地区城乡居民点发展、非农就业引导、土地流转模式选择及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策略,并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昭山示范区规划进行了实践探索,为绿心地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心地区 社会生态系统 多方共 劳动力析出 就业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斯特罗姆的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总体分析框架述评 被引量:22
17
作者 谭江涛 章仁俊 王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47,共6页
渔场、森林和水资源的破坏与流失已经成为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但仅仅明白这些公共资源消逝的原因还是远远不够的,当前科学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运用概念化的语言,科学地描述和解释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奥斯特罗姆开发了一个社... 渔场、森林和水资源的破坏与流失已经成为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但仅仅明白这些公共资源消逝的原因还是远远不够的,当前科学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运用概念化的语言,科学地描述和解释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奥斯特罗姆开发了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用来鉴别影响自主治理的可能性,以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此后她又对这个框架作出了动态扩展,使原来社会生态系统总体分析框架更有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奥斯特罗姆 自主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建设我国以人为中心阿尔茨海默病照护者支持体系的启示 被引量:14
18
作者 练燕 Lily Dongxia Xiao 任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7-1001,1005,共6页
全世界有4 680万痴呆患者,其中2/3为阿尔茨海默病(AD),这些患者中近1/4生活在我国。在我国,绝大多数AD患者依靠家庭照护,对AD照护者形成巨大的照护压力。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必须构建一个理论支持下的符合我国实际、具有广泛适用... 全世界有4 680万痴呆患者,其中2/3为阿尔茨海默病(AD),这些患者中近1/4生活在我国。在我国,绝大多数AD患者依靠家庭照护,对AD照护者形成巨大的照护压力。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必须构建一个理论支持下的符合我国实际、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以人为中心的AD照护者支持体系,这对于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提高AD患者及AD照护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AD照护者支持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建立我国以人为中心的AD照护者支持体系进行探讨。提出在我国现有医疗体制下,可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建立以AD患者为中心、以社区为支持主体,涵盖政府组织、制度、经费、监督等的宏观系统,社区、医院、社会团体等的中观系统以及AD照护者的微观系统的AD照护者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社会生态系统 家庭照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陈文华 邱贵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87,共3页
本文运用组织生态学理论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十大"限制因子"。本文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通过独特的课程体系和组织运行,使其植根于社会生态系统中,才能有效地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 限制因子 社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因及其治理——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金子 周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91-95,共5页
农村女性贫困的实质是其在接受教育、价值观念、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贫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造成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境地的原因既有来自个体微观系统... 农村女性贫困的实质是其在接受教育、价值观念、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贫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造成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境地的原因既有来自个体微观系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也有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以及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倡导文化自觉、提高农村女性自身的认知和评价水平,改变家庭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等是治理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农村女性 文化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