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西藏与西欧封建农奴社会农民阶级地位的差异
1
作者 格桑达吉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农奴 社会农民 西藏 阶级地位 土地占有 封建社会 西欧 土地所有者 中央政府 法兰克王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应褒扬封建社会农民的平均主义——与邵勤同志商榷
2
作者 黄良元 《安徽史学》 1986年第5期8-12,共5页
平均主义在我国有长久的历史源流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至今留下很深的影响。弄清这个问题,对研究历史、现实和理论,都是有益的。邵勤同志的《平均主义问题之我见》(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2期。以下简称邵文),分析和评论... 平均主义在我国有长久的历史源流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至今留下很深的影响。弄清这个问题,对研究历史、现实和理论,都是有益的。邵勤同志的《平均主义问题之我见》(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2期。以下简称邵文),分析和评论了我国封建社会农民的平均主义。文章把平均主义看作农民思想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主义 社会农民 封建制度 农民起义 反封建思想 小农经济 农民思想 剥削 小私有经济 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52
3
作者 庹国柱 朱俊生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66,共7页
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保障制度 ,我国也在积极致力于这一制度的建设。本文在具体介绍德国、法国、加拿大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制度建设和发展以及具体政策和操作的基础上 。
关键词 农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卫平 吕世辰 任振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8-142,共5页
农地流转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解决农民养老后顾之忧、提高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二者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二者互为前提、相互制... 农地流转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解决农民养老后顾之忧、提高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二者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二者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析,论述了处理好二者关系的意义,提出了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民社会养老保险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民社会流动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宇 肖凤翔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4-7,共4页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社会流动关系到当前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农村职业教育概念与农民社会流动概念的解析是研究二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农民理性的研究和农村职业教育回应农民理性的可能性分析证明了农村职业教育能够促进...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社会流动关系到当前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农村职业教育概念与农民社会流动概念的解析是研究二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农民理性的研究和农村职业教育回应农民理性的可能性分析证明了农村职业教育能够促进农民的社会流动。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力促务农人员向新型农民转变,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实现非农就业,指导返乡农民工向农民企业家转型等途径促进农民社会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农民社会流动 农民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63
6
作者 蓝春娣 任保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6-111,共6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应从农民工的现实状况出发 ,建立宏观上归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管理 ,微观上又有针对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从解决农民工迫切需要的医疗、工伤、养老等基本保险项目出发 ,以建立基本的最低生活保...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应从农民工的现实状况出发 ,建立宏观上归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管理 ,微观上又有针对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从解决农民工迫切需要的医疗、工伤、养老等基本保险项目出发 ,以建立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为突破口 ,为农民工提供多层次分类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农民社会保障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保障与农民社会保障:冲突与协调 被引量:15
7
作者 贺书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5,共5页
土地在当今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条件下具有经济功能和保障双重功能,土地的双重功能的矛盾对立阻碍了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须的土地流转。同时,土地和社会保障作为重要的资源,存在异质性,但对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保障又具有共性。要解决农民... 土地在当今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条件下具有经济功能和保障双重功能,土地的双重功能的矛盾对立阻碍了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须的土地流转。同时,土地和社会保障作为重要的资源,存在异质性,但对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保障又具有共性。要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实现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的衔接,需要立足于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契合点,才能有效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同时,还要认识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保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逐步完善适合农民工流动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解决农民工的医疗、住房、孩子的教育问题,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长期稳定居住创造良好的制度、社会环境,缓解农村土地的人口压力,逐步实现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土地适度规模集中,增加农业收益,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提供物质支持,最终实现土地经济效率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保障 农民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传江 程建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选择路径及制度构建等一系列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在学者们研究成果与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灵... 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选择路径及制度构建等一系列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在学者们研究成果与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灵活性原则,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探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选择路径与制度安排。并以养老保障制度为例,对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社会保障 路径选择 制度安排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老年津贴+个人账户”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文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2,共3页
根据"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任务十分重要。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老年津贴+个人账户"的模式及其精算模型的宗旨是:政府对于某一年龄以上的老年人实施普惠的老年津贴,同... 根据"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任务十分重要。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老年津贴+个人账户"的模式及其精算模型的宗旨是:政府对于某一年龄以上的老年人实施普惠的老年津贴,同时为这一年龄以下有缴费能力的16岁以上农村居民建立个人账户,逐步积累,到这一年龄后逐月领取养老金和老年津贴。这个模式可以供各地设计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社会养老保障 老年津贴 个人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后土地与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6
10
作者 钱文艳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0-83,共4页
自 2 0世纪 5 0年代农村土改至今 ,土地对于农民兼具生产资料及社会保障双重功能。 2 0世纪80、90年代以来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导致农民无法从土地获得必需的生活保障。
关键词 土地 农民社会保障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社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创业拼凑与创业绩效——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汪忠 程铭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7-140,共14页
农民社会创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然而,农民社会创业者因资源匮乏面临创业绩效不高这一问题。基于高阶理论和权变理论,本文探究农民社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以创业拼凑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 农民社会创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然而,农民社会创业者因资源匮乏面临创业绩效不高这一问题。基于高阶理论和权变理论,本文探究农民社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以创业拼凑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利用我国206位农民社会创业者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表明:农民社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对创业拼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社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对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对农民社会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在农民社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与创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市场动态性和技术动态性均正向调节创业拼凑与农民社会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为如何促进农民社会创业绩效的提升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社会创业者 社会动机 创业拼凑 创业绩效 环境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社会保障权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荣和 关今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5-141,共7页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昭示着农民主体性不断凸显,农民社会保障权中蕴含的三种“入像”促使农民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然而,从现实的角度考察,第三种“人像”下的农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民的主体性共同缺失。为了找寻“丢失”的农民社会保障...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昭示着农民主体性不断凸显,农民社会保障权中蕴含的三种“入像”促使农民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然而,从现实的角度考察,第三种“人像”下的农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民的主体性共同缺失。为了找寻“丢失”的农民社会保障权,应当促进社会保障法上的农民社会保障权的立法实现,从而使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美好蓝图在渐进的路径下铺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性 农民社会保障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政权”的经济基础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锦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40-47,共8页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战争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方面的问题,解放后国内史学界曾展开过长期的讨论。当谈到起义农民在进行革命战争的过程中,能不能建立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权时,出现了分歧意见。一种看法认为:在封建制度下,农民不能建立...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战争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方面的问题,解放后国内史学界曾展开过长期的讨论。当谈到起义农民在进行革命战争的过程中,能不能建立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权时,出现了分歧意见。一种看法认为:在封建制度下,农民不能建立自己的政权;或者说农民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封建性的政权;不能有其它别的性质。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我国封建社会农民,在革命战争中能够建立短暂性的农民政权;反对把这种“政权”看成是封建性的、与地主政权并无实质区别的观点。所以产生上述分歧,有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这些政权所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下面谈点个人意见,以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问题 中国封建社会 社会农民 割据政权 经济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 起义军 封建国家 农民起义 封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民社会保障权双重属性及其制度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新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68,共9页
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具有公民权与成员权双重属性。成员权的农民社会保障权既是我国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成员权的当然要求,也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实践与农民所认可。成员权意义的农民社会保障权主体是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农民,权... 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具有公民权与成员权双重属性。成员权的农民社会保障权既是我国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成员权的当然要求,也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实践与农民所认可。成员权意义的农民社会保障权主体是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农民,权能是请求集体经济组织在因非基于自身原因而导致贫困时给予物质保障。公民权的社会保障权有三个层次。人权层次的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内容为入宪请求权,义务主体是国家及其制宪、修宪机关。基本权利层次的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内容为请求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社会保障普通法。具体层次的农民社会保障权是职业农民请求法定义务主体履行社会保障义务给付。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以农民社会保障义务主体二元化为逻辑起点,明确规定集体对农民负有社保职责并将其具体化,妥当划定国家与集体社保职责关系及其各自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社会保障权 公民基本权 集体成员权 制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民的社会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明庆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90,共6页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我国农民的社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农村社区教育落到实处。要保证农村社区教育的正常进行,必须注意其目的性、启蒙性、党政性、区域性、整体性、全面性等特点,农村社区教育应以培养农民承担各种新的社会角色...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我国农民的社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农村社区教育落到实处。要保证农村社区教育的正常进行,必须注意其目的性、启蒙性、党政性、区域性、整体性、全面性等特点,农村社区教育应以培养农民承担各种新的社会角色,并促进农民个性的和谐发展等为主要内容。针对我国农村和农民所存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一是要充分理解农村社区教育在农民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学校在农村社区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教育 农民社会 新型农村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新龙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7,共6页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日渐突出,并成为社会关注和政策讨论的焦点,一旦处理不好,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本文在解析失地农民利益流失及其原因的现实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根据...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日渐突出,并成为社会关注和政策讨论的焦点,一旦处理不好,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本文在解析失地农民利益流失及其原因的现实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根据政府财力和失地农民数量等客观条件,探讨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养老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宏莲 王威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1-243,共3页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复杂的社会问题,要从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方式。法律视角下的农民社会保障的实现有两种途径:一是颁布出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二是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复杂的社会问题,要从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方式。法律视角下的农民社会保障的实现有两种途径:一是颁布出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二是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但是无论采用其中任何一种途径,面向农民的法律救助体系都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综述 新农村建设 法律救助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能力数量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翠迎 庹国柱 杨生斌 《西北人口》 1999年第1期61-63,共3页
我国自1987年开始在全国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经过十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取提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投保率很低,覆盖面很小,试点工作缺乏连续性、系统性。至今该项工作并未为大多数人所支持、理解和接受,理... 我国自1987年开始在全国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经过十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取提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投保率很低,覆盖面很小,试点工作缺乏连续性、系统性。至今该项工作并未为大多数人所支持、理解和接受,理论界对此也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对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交费能力 农民社会 数量分析 投保年龄 中西部地区 生命表 东部地区 趸交保费 年龄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农村基督教盛行看农民社会保障需求——基于豫西南H村的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晓田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4期43-46,52,共5页
近年来基督教在农村地区盛行,反映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和公共活动的缺失。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督教,农民可以得到同信仰群体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抚慰,在互助中抵御一定的生活和生存风险。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成员共同抵御风险的社会制... 近年来基督教在农村地区盛行,反映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和公共活动的缺失。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督教,农民可以得到同信仰群体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抚慰,在互助中抵御一定的生活和生存风险。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成员共同抵御风险的社会制度,农民一定程度上不能得到充分的国家制度性的保护,转而把基督教当作了重要的保护载体。因此,国家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做真正的人民保护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农民社会保障 社会风险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民社会保障需求的“多元三维”供给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7,共3页
鉴于农民社会保障的"多元三维"制度模式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多元三维"供给模式框架入手,阐述其三个维度的主要内容,继而分析"多元三维"供给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重... 鉴于农民社会保障的"多元三维"制度模式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多元三维"供给模式框架入手,阐述其三个维度的主要内容,继而分析"多元三维"供给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重点论述了"多元三维"供给模式的实施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构建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供需的均衡机制,主要从建立有机衔接农民需求的社会保障供给机制、实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的多元化及明确界定农民社会保障建设的责任主体等方面提出构建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供需均衡机制的综合策略与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社会保障 多元三维 供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