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
作者 颜吾佴 马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0-23,28,共5页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立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坐标,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科学战略安排,明确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方法,确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等的业务和中心环节,为社会主义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立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坐标,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科学战略安排,明确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方法,确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等的业务和中心环节,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从“四个自信”“明体达用”“首要政治任务”三个主要方面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毛泽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温朝霞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索,阐述了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路明灯,激励着几代觉醒的中国人为着革命的胜利而不懈地努力。后来,党的第二代、第三...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索,阐述了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路明灯,激励着几代觉醒的中国人为着革命的胜利而不懈地努力。后来,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创造出适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进文化,并指导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新命题,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理论的创新。从革命文化到和谐文化,从文化革命到文化和谐,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述要 被引量:3
3
作者 傅菊辉 杨晓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4,共4页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突出民族性、时代性,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首要对象、文化强国为总体目标、"二为双百"为基本原则、和谐为突出特征、社...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突出民族性、时代性,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首要对象、文化强国为总体目标、"二为双百"为基本原则、和谐为突出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内容、改革创新为基本方略的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创新与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建超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党的十九大首次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思想,在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开放性特色的同时,晓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党的十九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并提出了诸... 党的十九大首次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思想,在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开放性特色的同时,晓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党的十九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并提出了诸多新观点,集中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文艺的党性和科学性培育以及文化创造与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四个方面。其中,意识形态工作建设作为灵魂主线贯穿整个文化建设思想始终。在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党和国家应努力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主线,在实践创造中积极推动文化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创新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居继清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2,共3页
列宁与江泽民都有相当丰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前者指导了 2 0世纪初的俄国 ,后者指导了 2 0世纪末和正在指导着 2 1世纪初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他们的思想在加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指导思想和纲领等方面存在着... 列宁与江泽民都有相当丰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前者指导了 2 0世纪初的俄国 ,后者指导了 2 0世纪末和正在指导着 2 1世纪初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他们的思想在加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指导思想和纲领等方面存在着一致性。由于江泽民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因而更具有科学性和独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江泽民 文化建设思想 科学性 独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列宁“政治遗嘱”札记——一关于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6
作者 赵永清 《江海学刊》 1987年第2期65-68,共4页
文化建设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宁在1923年(即临终前一年),曾经多次论述到这个问题。1923年1月至3月,列宁抱病口授了他一生的最后五篇文章:《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组织工农检查... 文化建设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宁在1923年(即临终前一年),曾经多次论述到这个问题。1923年1月至3月,列宁抱病口授了他一生的最后五篇文章:《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组织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通称这五篇文章为列宁的“政治遗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政治遗嘱” 列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论我国革命》 札记 学习 《论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特质
7
《毛泽东研究》 2017年第1期124-125,共2页
门献敏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0期撰文认为,毛泽东的一生,是勇于担当与善于求索的一生,他不仅承载着领导人民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重任,同时也肩负着文化振兴、国家富强的神圣使命。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文化... 门献敏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0期撰文认为,毛泽东的一生,是勇于担当与善于求索的一生,他不仅承载着领导人民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重任,同时也肩负着文化振兴、国家富强的神圣使命。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在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汲取国外先进文化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毛泽东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特质 思想理论教育 民族危亡 历史重任 民族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论析
8
作者 吴宏亮 丁毅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14,共5页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开拓者,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力量、为人民服务是正确方向、"双百"与"双为"是基本方针、知识分子是主要力量等五方面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深邃思考...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开拓者,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力量、为人民服务是正确方向、"双百"与"双为"是基本方针、知识分子是主要力量等五方面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深邃思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进行分析考察,对破解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题更有积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方法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时代创新
9
作者 杨凤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4,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是改革开放以来讲文化频率最高、篇幅最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世界文明、全球视野和中国历史"长时段"审视文化,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做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论述,是其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突出特征;中国本位... 习近平总书记是改革开放以来讲文化频率最高、篇幅最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世界文明、全球视野和中国历史"长时段"审视文化,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做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论述,是其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突出特征;中国本位,即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创新当代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构成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特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特点,这在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中亦体现于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中国本位 问题导向 时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成武 吴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着眼于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适应文化发展新要求,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阐述,提出和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着眼于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适应文化发展新要求,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阐述,提出和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基本方针和战略举措等,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了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国实践
11
作者 柴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2,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揭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显著优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遵循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两创”和坚定人民立场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揭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显著优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遵循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两创”和坚定人民立场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必须落实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等重点任务,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砥砺奋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显著优势 原则遵循 现实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性学理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蒋英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5,共1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之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之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性回应和解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和重大时代课题,系统性回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全面性部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工作与实践工作,科学性指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是其体系性的内在基础,体系性是其学理性的外在表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标志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的文化使命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主体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3
作者 陈金龙 蔡馥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坚守文化主体性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前提。文化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独特创造以及文化主体的精神合力,分别构成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认知基础、力量根基、实践要求和精神支撑。认清文... 坚守文化主体性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前提。文化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独特创造以及文化主体的精神合力,分别构成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认知基础、力量根基、实践要求和精神支撑。认清文化主体性作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机理,有助于理解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也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14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柱与实践典范——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石 袁同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5,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理论灯塔与实践标杆,深刻阐释了文化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作用,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文化强国、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以及...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理论灯塔与实践标杆,深刻阐释了文化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作用,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文化强国、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通过全面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彰显其对促进文化繁荣兴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16
作者 姜澄 郑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发展于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选择,确立于新时代文化思想创新的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是在摸索开拓中国研究生教育道路中牢固的“文化自立”,是在变革更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中形成的“文化自建”,是在凝练总结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中追求的“文化自强”。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历史主动、坚持回归人本和坚持开放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和引领力,稳步提升对其在意识和心理层面的信心和认同,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 研究生教育 文化自信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3-37,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在文化领域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面临历史性变革作出的科学研判和整体谋划,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在文化领域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面临历史性变革作出的科学研判和整体谋划,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蕴。全会从四个方面展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部署,既有前期改革举措的延续和深化,也有创新举措的设计和安排。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加强系统整体设计,以思想价值引领凝聚改革共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化技术赋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与遵循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迎春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68,共1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迫切要求和历史使命出发,对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全面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迫切要求和历史使命出发,对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全面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文化类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其重要属性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然是其重要属性和思想灵魂。《决定》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性。对此,需要认识到,割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性,是形而上学在文化上的表现,往往导致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决定》聚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力和比较优势指明了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推进,也关系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整体格局中的定位和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性、注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践原则,对坚定文化自信、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马克思主义 文化建设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材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几点思考
19
作者 田心铭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2,共8页
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指导”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还是找个别词句,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以为引用有... 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指导”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还是找个别词句,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以为引用有关本学科具体对象的论述就是坚持“指导”,找不到这样的论述就无法坚持“指导”,是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当成了学术资源,而不是当作指导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论,防止和克服历史唯心主义“一般社会”论的影响,把问题摆到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去分析,不能从虚构的“一般社会”出发讨论问题。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各学科中的问题,建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科学等在内的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材体系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被引量:9
20
作者 贾淑品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近年来,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科技创新与文化的交融渗透愈加紧密。科技创新之所以能够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前提上讲,是因为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政治遵循、价值立场、事业目标、发展路径、... 近年来,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科技创新与文化的交融渗透愈加紧密。科技创新之所以能够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前提上讲,是因为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政治遵循、价值立场、事业目标、发展路径、要素理念等方面彼此契合;从结果来讲,是因为双方能够互相成就,科技创新能够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面临的文化影响力不足、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创新乏力、文化安全存在短板等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也可以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价值引领、精神动力和市场需求。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为:以科技创新巩固主流文化引领力和凝聚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力,促进文化产业繁荣,从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