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支点 被引量:2
1
作者 汪中华 彭涌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文化 中国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①的特质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幼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17,共13页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探讨、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特质,提出其特质内涵:一是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统一的;二是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和利益的;三是弘扬科学精神与倡导人文精神统一的;四是具有...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探讨、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特质,提出其特质内涵:一是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统一的;二是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和利益的;三是弘扬科学精神与倡导人文精神统一的;四是具有社会主义文化尚未成熟完备的初级形态的;五是适应并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文化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结构的多维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南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9-33,共5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简称“初级阶段”)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动态组合结构:按其结构要素和组合方式,可分为因素结构、形态结构和空间结构等基本结构形式。一、从构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简称“初级阶段”)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动态组合结构:按其结构要素和组合方式,可分为因素结构、形态结构和空间结构等基本结构形式。一、从构成因素角度分析,是社会主义文化因素、传统文化因素和外来文化因素的三维组合。社会主义文化因素。这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的新质文化,它既是初级阶段文化的整体,也是社会主义其它发展阶段文化的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阶段文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港澳台 异质文化 传统文化因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现代化 文化势差 文化结构 多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工作的标的
4
作者 卢鸣 《理论探讨》 1988年第6期27-29,共3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工作的标的是什么?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才能正确地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稳妥而积极地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目前,在文化部门进行的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解放艺术生产力,以及建立完善的文化市场等工作,只是文化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工作的标的是什么?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才能正确地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稳妥而积极地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目前,在文化部门进行的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解放艺术生产力,以及建立完善的文化市场等工作,只是文化艺术系统内部自我调整与完善所必需的改革步骤,而不是整个文化工作的根本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工作 艺术表演团体 文化发展战略 艺术生产力 艺术系统 文化市场 文化素质 自我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研究的可喜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评介
5
作者 杨春贵 《人民论坛》 2000年第5期14-15,共2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研究,目前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于幼军在其新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一书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理论体系。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就其性质说,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研究,目前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于幼军在其新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一书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理论体系。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就其性质说,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就其发育水平来说,又是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的社会主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文化研究 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评介 成果 社会主义方向 理论体系 发育水平 于幼军 不发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矛盾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1,共6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是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存在三个最基本的文化矛盾: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新全球化时代遇到的来自纵(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横(全球化和本土化)两个向度的文化矛盾;市场经济“以物的依赖性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是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存在三个最基本的文化矛盾: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新全球化时代遇到的来自纵(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横(全球化和本土化)两个向度的文化矛盾;市场经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所产生的深刻的文化矛盾;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在社会转型中因追求各自价值活动而产生的文化矛盾。其他诸多文化矛盾表现形式皆根源于这三大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是现实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目标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文化统一战线”,是现实文化走向目标文化的最合适的路径,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现代文化格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在文化上表现为是非矛盾,实现文化领导权关键靠“认同”,文化统一战线关键靠“包容”。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文化统一战线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前提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认同;关键是多元文化的和谐包容;文化间适度的竞争和排斥;不能突破基本政治底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文化矛盾 文化领导权 文化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结构的基本特征
7
作者 赖廷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8-61,共4页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们对这个阶段的经济结构的特征,着力颇多,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与此紧密相连的文化结构特征的研究,也应该高度重视,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任何社会的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来看,是人...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们对这个阶段的经济结构的特征,着力颇多,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与此紧密相连的文化结构特征的研究,也应该高度重视,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任何社会的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来看,是人类精神的历史的确定状态,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精神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精神文化 文化结构 政治文化 基本特征 科技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 文化 文化多样性 社会文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重大而迫切的理论课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研究——于幼军同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引发的话题——探索文化建设与文化研究的大思路
8
作者 张江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3,共9页
于幼军同志的新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出版以来 ,在学术界尤其是文化理论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作者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所作的开拓性研究 ,提出了一项重大而迫切的理论课题。为此 ,广东文化学会、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 于幼军同志的新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出版以来 ,在学术界尤其是文化理论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作者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所作的开拓性研究 ,提出了一项重大而迫切的理论课题。为此 ,广东文化学会、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和本刊编辑部最近联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 ,约请省内的知名专家学者结合该书有关观点 ,对当前文化建设与文化研究发表看法 ,引发了不少新的话题。现摘登如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文化研究 民族精神 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9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10
作者 李楠 李雨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0,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价值根基;“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创新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传统资源创新发展的科学范式。在价值意蕴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的天下理想与共产主义信仰形成精神共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了共同理想根基;“实事求是”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深度融合,夯实了价值观培育的哲学基础;“协和万邦”的文明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价值贯通,拓展了全球治理的文明视野。在实践路径方面: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思想阵地;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重塑文化主体性;创新传统治理智慧转化机制,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形成“守正—创新—致用”的逻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涵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1
作者 李梦云 余其安 《中共党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9,共10页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其中“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之一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先决条件是坚持文化主体性,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牢牢守住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文化根...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其中“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之一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先决条件是坚持文化主体性,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牢牢守住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文化根基、精神命脉。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契合性研究
12
作者 毕一翀 李春玲 李星彤 《福建茶叶》 2025年第2期17-19,共3页
对茶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契合性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梳理茶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联,还能够为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从核心主张、宇宙观、天下观、社... 对茶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契合性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梳理茶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联,还能够为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从核心主张、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与道德观等层面,对茶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契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 契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及其走向
13
作者 周群华 《学术论坛》 CSSCI 1989年第3期7-12,共6页
翻开历史的篇章,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道路是多么艰难曲折、举步维艰。而我国社会主义近四十年的历程,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走过的弯路和历经的坎坷却使人怵目惊心。历史发展到80年代,我们有着古老历史、灿烂文化的中华民... 翻开历史的篇章,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道路是多么艰难曲折、举步维艰。而我国社会主义近四十年的历程,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走过的弯路和历经的坎坷却使人怵目惊心。历史发展到80年代,我们有着古老历史、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却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国民生活水平总是在发达国家后面,望尘莫及。人们不禁反思:对我们引以为荣的传统文化,对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提出了质疑,民族的出路何在? 世界形势和我们目前的现状迫使我们开始进行改革,开始寻找民族未来的契机,重塑民族的新形象,重建我们的新文化,这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社会主义社会 价值观念 西方资本主义 批判继承 思维方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 主导地位 历史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14
作者 姜澄 郑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发展于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选择,确立于新时代文化思想创新的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是在摸索开拓中国研究生教育道路中牢固的“文化自立”,是在变革更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中形成的“文化自建”,是在凝练总结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中追求的“文化自强”。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历史主动、坚持回归人本和坚持开放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和引领力,稳步提升对其在意识和心理层面的信心和认同,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 研究生教育 文化自信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蓓蓓 安巧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5,49,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主引擎”,奏响宣传展示“主旋律”,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关系——《新民主主义论》学习断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玉琅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2期58-60,共3页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作了全面而科学的论述。总起来说,一句话:“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义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作了全面而科学的论述。总起来说,一句话:“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义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同新民主主义文化有什么关系?为搞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又必须处理好哪些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同新民主主义义化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论》 文化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 古代文化 文化建设 人民群众 思想建设 民族 反帝反封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国实践
17
作者 柴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2,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揭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显著优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遵循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两创”和坚定人民立场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揭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显著优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遵循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两创”和坚定人民立场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必须落实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等重点任务,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砥砺奋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显著优势 原则遵循 现实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超越性论析
18
作者 张鲲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44,共8页
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与特定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受其决定又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文明现代转型和发展的内在规定,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征,又规定了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性质... 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与特定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受其决定又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文明现代转型和发展的内在规定,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征,又规定了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昭示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催生了新的文化生命体,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重建了现代人的意义世界,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是文化形态的根本性、全局性、历史性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超越性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主体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9
作者 陈金龙 蔡馥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坚守文化主体性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前提。文化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独特创造以及文化主体的精神合力,分别构成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认知基础、力量根基、实践要求和精神支撑。认清文... 坚守文化主体性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前提。文化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独特创造以及文化主体的精神合力,分别构成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认知基础、力量根基、实践要求和精神支撑。认清文化主体性作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机理,有助于理解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也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文化主体性的理与路
20
作者 黄熠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51,共5页
“两个结合”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议题的新空间。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文化激荡呈现新态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表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坚定... “两个结合”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议题的新空间。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文化激荡呈现新态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表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价值观自信的必由之路,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巩固、焕发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对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培养富有主体性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