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社会补偿视角下大学新生体像自我差异与社交媒体使用动机的关系
1
作者 郭昫澄 王一冰 周明洁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4期226-235,共10页
为揭示数字化时代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机制,探讨体像自我差异与社交媒体使用动机的关系,以及社交焦虑在二者之间的作用,采用身体意像评估量表、社交焦虑量表以及社交媒体使用动机量表对1350名大一新生开展调查。结果显示:体像自我差异与... 为揭示数字化时代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机制,探讨体像自我差异与社交媒体使用动机的关系,以及社交焦虑在二者之间的作用,采用身体意像评估量表、社交焦虑量表以及社交媒体使用动机量表对1350名大一新生开展调查。结果显示:体像自我差异与社交焦虑显著正向联系,社交焦虑与社交媒体使用动机显著正向联系;社交焦虑在体像自我差异与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之间中介效应显著;相比男生,社交焦虑的中介效应在女生群体中显著。研究整合了自我差异理论和网络社会补偿理论,为高校构建促进新生人际适应的线上支持系统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像自我差异 社交焦虑 社交媒体使用动机 网络社会补偿 大学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行社会比较与大学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2
作者 朱迪杨 张雪 徐伟 《校园心理》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探讨上行社会比较与大学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以及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INCOM)、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交往焦虑量表(IAS)、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评估问卷对748名... 目的探讨上行社会比较与大学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以及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INCOM)、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交往焦虑量表(IAS)、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评估问卷对7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上行社会比较、压力知觉、社交焦虑和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0.23~0.50,P均<0.01);(2)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在上行社会比较和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值为0.123,占总效应(0.429)的比例为28.67%,直接效应值0.307,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1.56%。其中,压力知觉的中介效应值为0.065,占总效应的15.15%;社交焦虑的中介效应值为0.030,占总效应的6.99%;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28,占总效应的6.53%。结论上行社会比较对大学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有直接预测作用,同时也通过影响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间接预测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对未来的干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社会比较 压力知觉 社交焦虑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使用、媒介素养与新型职业农民创新意愿
3
作者 谢桂花 黄美娇 吴晶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农村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激发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意愿。然而,当前对社交媒体与新型职业农民创新意愿关系的研究仍显薄弱。基于367位新型职业农民样本,文章尝试以创新扩散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模型,探索社交媒体使用、... 农村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激发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意愿。然而,当前对社交媒体与新型职业农民创新意愿关系的研究仍显薄弱。基于367位新型职业农民样本,文章尝试以创新扩散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模型,探索社交媒体使用、媒介素养和新型职业农民创新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交媒体使用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其创新意愿的提升,也可以通过创新主观规范和感知创新行为控制中介变量发挥作用;社交媒体使用对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创新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具有正面效应;新型职业农民的媒介素养在此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强化了社交媒体使用与创新态度、创新主观规范和感知创新行为控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社交媒体使用 媒介素养 创新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注意抑制受损的特异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晶晶 汪洋 +1 位作者 李笑 杨海波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5,共8页
采用定向偏向抑制任务,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考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对社交信息注意抑制的加工特点。结果发现,问题性使用组在社交信息干扰下的中断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使用组;问题性使用组加工社交信息时的眼跳平均速度显著高于非社交... 采用定向偏向抑制任务,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考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对社交信息注意抑制的加工特点。结果发现,问题性使用组在社交信息干扰下的中断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使用组;问题性使用组加工社交信息时的眼跳平均速度显著高于非社交信息。结果表明,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在社交信息的干扰下难以维持对目标的专注,对社交信息存在特异性的注意定向和高渴求,反映出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的注意抑制受损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 注意抑制 定向偏向抑制任务 渴求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与正/负向情绪: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雷萍 赵怡霖 张镇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1,共8页
为探索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与正/负向情绪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者采用社交媒体使用量表、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分量表、正/负向情绪量表对662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正向预测了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 为探索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与正/负向情绪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者采用社交媒体使用量表、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分量表、正/负向情绪量表对662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正向预测了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且上行社会比较、下行社会比较中介了上述关系。具体为,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通过增加上行社会比较提升了正向情绪;通过增加下行社会比较提升了负向情绪。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对个体情绪健康具有双刃剑作用,并支持了社会比较的同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社交媒体使用 上行社会比较 下行社会比较 正向与负向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使用与情绪研究:理论基础与测量指标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雅 朱雨晴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7,共15页
情绪即社会信息。智能传播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情绪更易被感知和传播,情绪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也日趋重要。依据动机中介信息处理有限容量模型,结合情绪的认知和生理心理研究基础,可探索受众在接触社交媒体信息时的认知加工过程。... 情绪即社会信息。智能传播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情绪更易被感知和传播,情绪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也日趋重要。依据动机中介信息处理有限容量模型,结合情绪的认知和生理心理研究基础,可探索受众在接触社交媒体信息时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评述主观和客观层面的情绪测量方法与参考指标,如情绪量表,以及脑电、功能性磁共振、眼动、皮肤电和心电图等,研究显示:情绪作为预测因素,无论在个体层面还是群体层面,都影响着受众社交媒体使用的程度;当下被动社交媒体使用理论假设的修正,也呼吁更精确、更短时间间隔、认知和生理的指标来进行情绪测量,将瞬时效果、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结合起来。基于此,研究提出社交媒体使用与情绪研究的测量指标构建,包括社交媒体信息类型、动机系统、认知加工过程、情绪的测量方法与具体维度,同时考虑到受众个体特异性和媒介介质特异性,以期为后续结构性情绪测量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动机中介信息处理有限容量模型 情绪测量 指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巧灵 赵君哲 +3 位作者 乔诗绮 郭腾飞 王明辉 赵国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60-1270,共11页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本研究探讨了两种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内部作用机制,进而分析两种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效果。通过369份“领导者−下属”匹配数据,研究发现:(1)基于工作、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均...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本研究探讨了两种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内部作用机制,进而分析两种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效果。通过369份“领导者−下属”匹配数据,研究发现:(1)基于工作、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均促进员工工作绩效;(2)基于工作、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均通过工作投入影响工作绩效,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还通过关系冲突影响工作绩效;(3)社交媒体的工作使用和社交使用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本研究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拓展了社交媒体使用的研究视角,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同时通过比较分析为组织管理社交媒体使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工作状态 人际关系 工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使用与反生产工作行为:基于人-环境匹配的视角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昳 张向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78,共12页
基于496名具有社交媒体使用经验的在职员工的调查数据,从人-环境匹配理论的视角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员工反生产工作行为的影响,并运用层级回归模型检验技术压力在社交媒体使用影响员工反生产工作行为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工作特征在技... 基于496名具有社交媒体使用经验的在职员工的调查数据,从人-环境匹配理论的视角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员工反生产工作行为的影响,并运用层级回归模型检验技术压力在社交媒体使用影响员工反生产工作行为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工作特征在技术压力与员工反生产工作行为间的调节效应,采用“拔靴法”检验被工作特征调节的技术压力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工作场所中,员工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反生产工作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技术压力在社交媒体使用与反生产工作行为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工作自主性、技能多样性负向调节技术压力与反生产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且调节了技术压力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 组织 社交媒体使用 反生产工作行为 技术压力 工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评估问卷编制 被引量:37
9
作者 姜永志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10期613-621,共9页
为对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进行评估,编制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评估问卷。按照问卷编制的标准化流程,分别两次选取574名和768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对获得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检... 为对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进行评估,编制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评估问卷。按照问卷编制的标准化流程,分别两次选取574名和768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对获得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检验。结果发现: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评估问卷包括20个题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问卷包括黏性增加、生理损伤、遗漏焦虑、认知失败和负罪感5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32%;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总问卷的Cronbach'sα信度为0.91,5个因子的Cronbach'sα信度在0.70~0.91之间,总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2,5个因子的分半信度在0.72~0.91之间,总问卷重测信度为0.87,5个因子的重测信度在0.75~0.92之间。本研究编制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问题性 移动社交媒体使用 问卷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人孤独感关系的元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孟鸿兴 梅志玲 +1 位作者 王晓庄 徐晟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0-288,共9页
已有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考察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和老年人孤独感的内在联系,但结果不尽一致。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检索后获得的39项研究(49个效应值)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 已有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考察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和老年人孤独感的内在联系,但结果不尽一致。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检索后获得的39项研究(49个效应值)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人孤独感、情绪孤独感和社交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人孤独感的关系受到网络社交媒体测量指标和孤独感测量工具的调节作用,但不受性别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本研究为老年人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提供了较为精确的估计,也澄清了二者相关性大小和方向不一致的分歧,对于引导老年人合理使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而缓解孤独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老年人 孤独感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使用、垃圾分类知识与自愿垃圾分类意愿——基于上海市青少年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武 杨吴悦 艾鹏亚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53-63,共11页
研究以一般学习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上海市青少年的调查数据探索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自愿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及其发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受教育年限较短或中等水平的个体而言,社交媒体使用可以同时通过提升主观环境知识和客观环... 研究以一般学习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上海市青少年的调查数据探索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自愿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及其发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受教育年限较短或中等水平的个体而言,社交媒体使用可以同时通过提升主观环境知识和客观环境知识促进青少年的自愿垃圾分类意愿;而对于受教育年限较长的个体而言,社交媒体使用则只能通过提升主观环境知识而改变他们的自愿垃圾分类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垃圾分类 环保行为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排斥与青少年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基于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
12
作者 刘致宏 张野 +1 位作者 王凯 许晴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3-540,共8页
为探讨校园排斥与青少年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118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校园排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2)体验回避在校园排斥与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 为探讨校园排斥与青少年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118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校园排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2)体验回避在校园排斥与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认知重评调节了校园排斥通过体验回避影响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中介过程的前半段路径和直接路径。研究基于个人−情感−认知−执行模型揭示了校园排斥与青少年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这提示家长和教师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应对方式与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从而有效预防与干预青少年的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排斥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 体验回避 认知重评 潜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倾向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月 《传媒论坛》 2020年第6期4-5,共2页
当代在校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的主力军,他们使用社交媒体的倾向是什么?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分析调查结果的形式,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大学生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学业拖延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14
作者 马丽云 康苑靖 叶杜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33期14-19,共6页
为考察父母心理控制、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与初中生学业拖延的关系,运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初中生学业拖延问卷和青少年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评估问卷对590名初中生施测,采用变量为中心和个体为中心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 为考察父母心理控制、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与初中生学业拖延的关系,运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初中生学业拖延问卷和青少年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评估问卷对590名初中生施测,采用变量为中心和个体为中心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和初中生学业拖延三个变量两两相关,其中,父母心理控制、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分别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2)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潜在剖面分析将父母心理控制—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分为四组不同亚类,并且不同潜在类别在学业拖延上得分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可通过父母心理控制间接影响初中生学业拖延;父母心理控制—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具有异质性;不同潜在类别的父母心理控制—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在初中生学业拖延上具有显著差异。该发现为减少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和改善初中生学业拖延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心理控制 学业拖延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 初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聊倾向与高职学生低头行为的关系: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15
作者 丁辉 聂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26-131,共6页
采用无聊倾向量表、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量表、错失焦虑量表和低头行为量表对751名高职学生进行施测,运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探索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错失焦虑在无聊倾向和低头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无聊倾向与... 采用无聊倾向量表、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量表、错失焦虑量表和低头行为量表对751名高职学生进行施测,运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探索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错失焦虑在无聊倾向和低头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无聊倾向与低头行为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显著,间接效应包括了三条路径: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错失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和错失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无聊倾向对低头行为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聊倾向 低头行为 错失焦虑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传播视角下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虚拟组织参与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开彬 何玉影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8年第3期55-70,共16页
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是中国创业浪潮的中坚力量。从组织传播的视角出发,通过参与式观察、主题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对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组织参与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表现出职能+区域+虚拟的多重组织架构特征,催... 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是中国创业浪潮的中坚力量。从组织传播的视角出发,通过参与式观察、主题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对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组织参与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表现出职能+区域+虚拟的多重组织架构特征,催生了多元的组织参与形式及轻松的组织参与氛围。基于职能任务的线上参与小组是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主要组织参与形式,技术性决策和利益性决策是主要的决策类型。个人层面上,习得性组织参与技巧是最直接的积极结果;组织层面上,组织参与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效果。此外,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社交媒体使用频率极高,消解了组织参与的正式性,重构了话语权体系,但也带来了矛盾。因此,建议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厘清复杂的组织架构,完善组织参与的相关利益保障,开展组织参与技巧培训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参与 组织传播 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 社交媒体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