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帼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6-60,共5页
研究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合成工艺。以正癸醇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I—正癸基缩水甘油醚,讨论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以乙二醇和正癸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金... 研究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合成工艺。以正癸醇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I—正癸基缩水甘油醚,讨论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以乙二醇和正癸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金属钾为催化剂合成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Ⅱ—正癸基低聚二醇,讨论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以P2O5与正癸基低聚二醇为原料合成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讨论投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选择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催化剂,用量为4%,投料比为2∶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时,最终产率为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癸醇 P2O5 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碳链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学元 郑帼 韩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2,57,共5页
双子型(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双疏水基双亲水基的独特分子结构,使其比传统的单疏水基单亲水基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优良的特性.将十八烷基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与普通单子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进行比较,并对一系列不同碳... 双子型(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双疏水基双亲水基的独特分子结构,使其比传统的单疏水基单亲水基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优良的特性.将十八烷基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与普通单子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进行比较,并对一系列不同碳链长度的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相对于单子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更高的表面活性、更低的起泡性润湿性以及抗静电性等;另外,随着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的增加,乳化性提高,起泡性降低,赋予聚酯短纤维的平滑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抗静电性 平滑性 乳化性 cmc值 起泡性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磷酸酯表面活性剂改性纳米碳酸钙及其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小萍 刘俊康 +2 位作者 陈烨璞 赵泳 刘丽萍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研究了 9种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对纳米CaCO3的表面改性 .改性CaCO3表面均由亲水变为亲油 ,从而显著地降低了CaCO3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糊的粘度 ,降低了CaCO3的吸油值 .改性后的CaCO3填充于软聚氯乙烯 (PVC)塑料 ,测定了塑料的加工性... 研究了 9种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对纳米CaCO3的表面改性 .改性CaCO3表面均由亲水变为亲油 ,从而显著地降低了CaCO3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糊的粘度 ,降低了CaCO3的吸油值 .改性后的CaCO3填充于软聚氯乙烯 (PVC)塑料 ,测定了塑料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纳米碳酸钙 纳米CACO3 聚氯乙烯 表面改性 亲水性 亲油性 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中微量无机磷的实时测定
4
作者 吉红念 徐法权 +3 位作者 季安国 刘俊康 陈烨璞 殷福珊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0-542,共3页
利用磷钼酸蓝离心分光光度法 ,对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中的微量无机磷进行直接测定 ,该方法在大量有机磷酸酯存在时对无机磷的测定无干扰 ,样品无需预处理 ,回收率为 95 %~ 10 3% .可监测反应釜中的磷化剂含量 。
关键词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无机磷 离心分光光度法 实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合成鲸蜡油/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韩颜庭 陈政 +1 位作者 韩向洪 辛中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2,共6页
以降膜式SO3磺化合成鲸蜡油(SSW)为对象,考察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PES)对SSW形成复合体系的影响,通过比较拟三元相图中油相区域比例,确定三种SSW/PES复合体系中PES的最优用量:w(A8EO5PNa)=1.5%,w(A9E05PNa)=1.0%,w(A12E03PNa)=0.5%。根... 以降膜式SO3磺化合成鲸蜡油(SSW)为对象,考察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PES)对SSW形成复合体系的影响,通过比较拟三元相图中油相区域比例,确定三种SSW/PES复合体系中PES的最优用量:w(A8EO5PNa)=1.5%,w(A9E05PNa)=1.0%,w(A12E03PNa)=0.5%。根据最优配方研究了复合体系的表面张力、革表面动态润湿角、乳液稳定性、临界胶束浓度(CMC)及粒度分布,结果表明:SSW/A9EO5PNa复合体系表面张力为27.39 mN/m,润湿渗透能力强、临界胶束浓度低,乳液稳定性好,乳液平均粒径为78.7 nm,更适合应用于皮革加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3磺化合成鲸蜡油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拟三元相图 乳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兰云军 邹祥龙 谷雪贤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37-40,共4页
系统介绍了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合成 。
关键词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 合成 应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型氟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良仙 李婷 +2 位作者 李顺琴 杜倩 张乐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1,共5页
以含氢氟硅油(FPHMS)、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FAE-10)和磷酸等为主要原料,经硅氢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制得一种磷酸酯型氟硅表面活性剂(PFSS)。用红外光谱(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FS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临界表面张力(γcmc)、耐酸... 以含氢氟硅油(FPHMS)、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FAE-10)和磷酸等为主要原料,经硅氢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制得一种磷酸酯型氟硅表面活性剂(PFSS)。用红外光谱(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FS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临界表面张力(γcmc)、耐酸碱盐性、在硬水中的稳定性以及对整理织物的应用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FSS水溶液的γcmc为28.4 m N/m,cmc为0.2 g/L。PFSS溶液具有很好的耐酸碱盐稳定性,在硬水中的稳定性为5级。和空白布样相比,经PFSS水乳液整理的织物柔软性能显著提高,白度和吸水性几乎不变。随PFSS用量的增大,整理织物的柔软性呈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但织物白度和吸水性变化不大。整理织物对菜籽油的拒油性按照AATCC 118进行评级,结果为合格,对可乐、茶水、墨水的去污效果均达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型氟硅表面活性 界面性能 稳定性 拒油性 去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对涤纶和锦纶织物的抗静电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冯云生 佟白 《染整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46,共4页
研究了聚醚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对涤纶织物和锦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结合阴离子抗静电剂P和阳离子抗静电剂SN整理,分析了抗静电整理效果及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醚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对产生正... 研究了聚醚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对涤纶织物和锦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结合阴离子抗静电剂P和阳离子抗静电剂SN整理,分析了抗静电整理效果及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醚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对产生正或负电荷织物均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整理后的织物物性、耐水洗性、亲水性均良好,织物不泛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 抗静电 涤纶 锦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帼 宗育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8-61,68,共5页
通过以P2O5和POCl3为磷化剂,合成2种不同结构的磷酸酯Gemini表面活性剂,并对其结构和表面活性、润湿性、乳化性、泡沫性、抗静电性、摩擦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磷酸酯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磷化剂... 通过以P2O5和POCl3为磷化剂,合成2种不同结构的磷酸酯Gemini表面活性剂,并对其结构和表面活性、润湿性、乳化性、泡沫性、抗静电性、摩擦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磷酸酯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磷化剂为P2O5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其表面张力、润湿性能、对纤维的平滑性较好,而以POCl3为磷化剂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低泡性、抗静电性、抱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Gemini表面活性 磷化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型表面活性剂在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静新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1,共3页
介绍了磷酸酯型表面活性剂特性、五氧化二磷与脂肪醇合成反应的一般工艺条件和不同分子结构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在染整工业中作为耐碱渗透剂、精练剂、丝光渗透剂,抗静电剂以及洗涤剂、阻燃剂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随着有机合成、表面化技... 介绍了磷酸酯型表面活性剂特性、五氧化二磷与脂肪醇合成反应的一般工艺条件和不同分子结构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在染整工业中作为耐碱渗透剂、精练剂、丝光渗透剂,抗静电剂以及洗涤剂、阻燃剂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随着有机合成、表面化技术的进步,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在染整工业中,应用必将日益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表面活性 染整工业 合成反应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型氟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良仙 张乐 +2 位作者 杜倩 李婷 李顺琴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60-64,78,共6页
苯作溶剂,H_2PtCl_6作催化剂,原料含氢氟硅油(FPHMS)和烯丙基端羟基聚氧乙烯醚(FAE-10)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中间体端羟基聚醚改性氟硅油(THPEFS),再将THPEFS与磷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磷酸酯型氟硅表面活性剂(PFSS).PFSS酯化反应条... 苯作溶剂,H_2PtCl_6作催化剂,原料含氢氟硅油(FPHMS)和烯丙基端羟基聚氧乙烯醚(FAE-10)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中间体端羟基聚醚改性氟硅油(THPEFS),再将THPEFS与磷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磷酸酯型氟硅表面活性剂(PFSS).PFSS酯化反应条件用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其结构用红外光谱(IR)进行了确认,并对PFSS的临界表面张力(γcmc)、临界胶束浓度(cmc)、硬水中的稳定性、发泡性能、乳化力及耐酸耐碱耐盐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FSS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h、n(THPEFS)∶n(H_3PO_4)=1∶1.1.PFSS水溶液的γcmc为28.4mN·m^(-1),cmc为0.2g·L^(-1).PFSS在硬水中的稳定性达5级,质量分数为0.5%的PFSS水溶液的发泡力为2.20,5 min的稳泡性为0.667,对煤油、环己烷和苯的乳化力分别是40s、113s和1 530s,并具有很好的耐酸耐碱耐盐等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型氟硅表面活性 有机硅 界面性能 发泡性能 乳化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强化某磷重选尾矿低温浮磷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正虎 罗惠华 +5 位作者 陈慧 赵军 刘宇桐 刘鑫 王旭东 刘幸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2期153-155,159,共4页
为了实现磷矿石的低温(10~12℃)正浮选,以湖北树崆坪矿区后坪矿段重选尾矿为对象,开展了12种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强化低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AEO-3P、APE-4P、EB-10P可以作为低温浮选增效剂,其中AEO-3P的增效作用优于APE-4P、EB-10P;MAP... 为了实现磷矿石的低温(10~12℃)正浮选,以湖北树崆坪矿区后坪矿段重选尾矿为对象,开展了12种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强化低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AEO-3P、APE-4P、EB-10P可以作为低温浮选增效剂,其中AEO-3P的增效作用优于APE-4P、EB-10P;MAP-K,ODEP-K的增效作用较弱,其他磷酸酯没有增效作用。说明含有醇或酚基团、聚合度较低、碳链适宜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才有较好的低温增效作用,没有聚氧乙烯醚的磷酸酯或盐类(PBTCA、HEDP-2Na)反而起抑制作用,碳链较短以及聚合度较大的磷酸酯增效作用不明显,可能是此类药剂的亲水性较强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表面活性 低温浮选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棉籽油磷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玉娟 《印染助剂》 CAS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合成了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对制备改性棉籽油磷酸酯的主要影响因素反应物量比、温度、磷酸化试剂等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为量比n(OH)∶n(P2O5)=4∶1,反应温度为80℃.
关键词 改性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量比 棉籽油 反应温度 P2O5 合成 磷酸化试 最佳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生产工艺条件的选择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少华 田丰涛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2年第1期67-70,共4页
建立了在水存在下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O3)与五氧化二磷酯化再用水蒸汽进行水解合成高单酯含量磷酸酯的生产工艺 .确定了最佳酯化和水解条件 :酯化时AEO3、水及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 2∶1∶1,温度为 70℃ ,时间 2 .5h ;水解通汽速度 3... 建立了在水存在下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O3)与五氧化二磷酯化再用水蒸汽进行水解合成高单酯含量磷酸酯的生产工艺 .确定了最佳酯化和水解条件 :酯化时AEO3、水及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 2∶1∶1,温度为 70℃ ,时间 2 .5h ;水解通汽速度 3 0kg/h- 1 ,温度 95℃ ,时间 5 0~ 60min .在该条件下 ,可得酯化率大于 93 % ,单酯含量大于 89%的无色、无味产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单烷基磷酸酯 合成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渗透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鹏耀 武守营 +2 位作者 胡啸林 董玲 陈名扬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8-31,38,共5页
为提高渗透剂的耐碱性,以醇醚和五氧化二磷(P2O5)为原料,先合成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再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进行复配,得到高效渗透剂E。自制磷酸酯的耐碱性达140 g/L,润湿时间为3.19 s,沉降时间为5.89 s;复配后... 为提高渗透剂的耐碱性,以醇醚和五氧化二磷(P2O5)为原料,先合成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再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进行复配,得到高效渗透剂E。自制磷酸酯的耐碱性达140 g/L,润湿时间为3.19 s,沉降时间为5.89 s;复配后产物的耐碱性高达270 g/L,润湿时间为3.15 s,沉降时间为3.63 s。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碱性和润湿渗透性,应用在冷轧堆和丝光等前处理工艺中,可显著改善织物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助 醇醚 五氧化二磷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DP改性纳米碳酸钙及其在PP塑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筱晴 刘俊康 +2 位作者 钦大东 王玮 殷福珊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用磷酸酯表面活性剂改性纳米碳酸钙 测定了改性前后CaCO3吸油率、接触角、糊粘度、粒径分布的变化情况;考察了聚丙烯中不同的CaCO3填充量对塑料的冲击韧性、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CaCO3改性后吸油率降低,与水的接... 用磷酸酯表面活性剂改性纳米碳酸钙 测定了改性前后CaCO3吸油率、接触角、糊粘度、粒径分布的变化情况;考察了聚丙烯中不同的CaCO3填充量对塑料的冲击韧性、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CaCO3改性后吸油率降低,与水的接触角增大,糊粘度减小,分散粒径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碳酸钙 聚丙烯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在硬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俊康 倪忠斌 +2 位作者 冯筱晴 黄智 殷福珊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573-575,580,共4页
用新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ADDP)改性纳米碳酸钙(CaCO3),研究了CaCO3的吸油率、糊黏度、接触角等性质;研究了在CaCO3填充量不同时硬聚氯乙烯(PVC)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结果表明:CaCO3改性后从亲水性变成亲油性;改性CaCO3填充... 用新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ADDP)改性纳米碳酸钙(CaCO3),研究了CaCO3的吸油率、糊黏度、接触角等性质;研究了在CaCO3填充量不同时硬聚氯乙烯(PVC)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结果表明:CaCO3改性后从亲水性变成亲油性;改性CaCO3填充的PVC塑料机械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纳米碳酸钙 聚氯乙烯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