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2和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凤 谢作刚 +4 位作者 钱悦 朱里 黄长征 涂亚庭 陈思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p-ATF)2和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p-STAT)3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p-ATF2和p-STAT3在25例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瘤(CMM)患者和14例转移性恶性黑素瘤... 目的:探讨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p-ATF)2和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p-STAT)3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p-ATF2和p-STAT3在25例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瘤(CMM)患者和14例转移性恶性黑素瘤(转移性MM)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p-ATF2和p-STAT3在25例CMM和14例转移性MM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细胞表达阳性率均分别显著高于色素痣中的表达阳性率(P<0.01),但在25例CMM和14例转移性MM之间细胞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5例CMM和14例转移性MM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p-ATF2阳性表达与p-STAT3阳性表达均分别有高度相关性(r分别为0.912和0.934,P均<0.01)。结论:p-ATF2和p-STAT3虽在CMM和转移性MM中高表达,但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侵袭和转移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2 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恶性黑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含激酶结构域新原癌基因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封全灵 史惠蓉 +1 位作者 宋欢欢 乔丽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探讨含激酶结构域新原癌基因(NOK)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恶性组)、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组)和20例正常卵巢组... 目的探讨含激酶结构域新原癌基因(NOK)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恶性组)、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组)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正常组)中NOK和p-STAT3的表达。结果NOK在恶性组阳性表达率与良性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p-STAT3的阳性表达率与良性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NOK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转移、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STAT3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有无淋巴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NOK与p-STAT3表达呈正相关(r=0.575,P<0.05)。结论NOK在恶性卵巢肿瘤的表达量较高,p-STAT3的异常活化可促进恶性卵巢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两者结合检测对恶性卵巢肿瘤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可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含激酶结构域新原癌基因 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和Ki67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洪涛 史艳平 封全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和Ki67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高分化11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12例;Ⅰ、Ⅱ期16例,Ⅲ、Ⅳ期19例;有淋巴结转移20例,无淋巴...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和Ki67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高分化11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12例;Ⅰ、Ⅱ期16例,Ⅲ、Ⅳ期19例;有淋巴结转移20例,无淋巴结转移15例)、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STAT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STAT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3.20±3.18),(50.12±4.36)及(92.57±5.26),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05,P=0.001);Ki67的表达水平分别为(7.69±1.21)、(12.53±2.62)及(16.18±5.32),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25,P=0.029)。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STAT3和Ki67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STAT3:t/F=6.921、3.865和7.763,P均<0.05;Ki67:t/F=6.917、3.870和4.021,P均<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STAT3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63,P<0.001)。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STAT3与Ki67的表达升高,联合检测2者对判断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KI67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4通过调控活化转录因子2影响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璐彦 孙耀 +2 位作者 许朱镕 姚军 钱翠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Notch4调控活化转录因子2(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2,ATF2)对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C)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台州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手术切除的P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 目的:探讨Notch4调控活化转录因子2(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2,ATF2)对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C)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台州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手术切除的P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各6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otch4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技术敲减PC细胞系MiaPaCa-2和PANC-1中Notch4基因的表达,Transwell法分析Notch4敲减对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q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otch4敲减对细胞中Notch4和ATF2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otch4在P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转染Notch4 siRNA后,MiaPaCa-2和PANC-1中Notch4和ATF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与Control siRNA组比较,Notch4 siRNA组的P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Notch4在PC组织中呈高表达,敲减Notch4可在转录水平下调ATF2的表达,进而抑制PC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NOTCH4 活化转录因子2 SIRNA 基因敲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转录因子ATF3/ATF4与Nrf2的表达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晓燕 戴爱国 谭双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61-1966,共6页
目的:研究活化转录因子3(ATF3)、活化转录因子4(ATF4)和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的表达变化,探讨ATF3、ATF4与Nrf2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肺组织标本取自40例肺肿瘤行肺叶切除者,于远离病灶... 目的:研究活化转录因子3(ATF3)、活化转录因子4(ATF4)和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的表达变化,探讨ATF3、ATF4与Nrf2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肺组织标本取自40例肺肿瘤行肺叶切除者,于远离病灶处取材,诊断符合COPD者入选COPD组(20例),不符合者入选对照组(20例)。取两组患者的肺组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ATF3、ATF4和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复制COPD大鼠模型,应用免疫共沉淀法(Co-IP)研究ATF3、ATF4与Nrf2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COPD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2)COPD大鼠肺功能(FEV0.3、FEV0.3/FVC和PEF)较对照组显著恶化(均P<0.01)。(3)免疫组化显示COPD组ATF3、ATF4和Nrf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P<0.01)。(4)原位杂交结果显示ATF3和ATF4 mRNA表达水平在COP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Nrf2 mRNA在两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5)Co-IP结果显示在Nrf2抗体捕获的免疫沉淀中,ATF3和ATF4抗体均可杂交出明显的蛋白条带(P<0.05)。结论:氧化应激状况下ATF3和ATF4表达明显上调,通过与Nrf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转录调控Nrf2靶基因的表达,在COPD的氧化/抗氧化失衡中发挥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活化转录因子3 活化转录因子4 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STAT3和磷酸化Akt在黑素瘤中的过度表达与肿瘤浸润及转移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能兴 黄长征 +4 位作者 刘厚君 刘志香 占部和敬 古江增隆 涂亚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79-681,共3页
目的:了解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p-STAT3)和磷酸化Akt(p-Akt)在黑素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黑素瘤和23例色... 目的:了解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p-STAT3)和磷酸化Akt(p-Akt)在黑素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黑素瘤和23例色素痣中的p-STAT3和p-Akt,评估它们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p-STAT3在23例色素痣中有2例表达阳性,在41例黑素瘤中有29例表达阳性;p-Akt在23例色素痣中有3例表达阳性,41例黑素瘤中有26例表达阳性,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黑素瘤中,p-STAT3与p-Akt的阳性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并且p-STAT3和p-Akt的表达阳性率在有浸润或转移的黑素瘤中远高于无浸润或转移的黑素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TAT3和p-Akt在黑素瘤的发病、浸润及转移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磷酸化AKT 黑素瘤 色素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通过JAK2/STAT3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异氟醚所致成年小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伟 方军 张抗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54-2159,共6页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MY)通过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异氟醚所致成年小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异氟醚组、DMY-L组(100 mg/kg DMY)...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MY)通过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异氟醚所致成年小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异氟醚组、DMY-L组(100 mg/kg DMY)、DMY-H组(200 mg/kg DMY)、DMY-H+AG490组(JAK2抑制剂AG490 0.4 mg/kg),DMY-L组、DMY-H组、DMY-H+AG490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DMY或AG490,对照组、异氟醚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为时1周(1次/d);通过旷场实验、新旧事物识别实验及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组织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表达;ELISA检测海马组织IL-10及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CD6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蛋白及JAK2/STAT3通路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氟醚组小鼠站立次数、运动路程、穿越平台次数、IL-10水平、精氨酸酶表达显著减少,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Iba1阳性细胞数、IL-1β水平、CD68、iNOS、p-STAT3/STAT3及p-JAK2/JAK2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异氟醚组相比,DMY-L组、DMY-H组小鼠站立次数、运动路程、穿越平台次数、IL-10水平、精氨酸酶表达显著增加,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Iba1阳性细胞数、IL-1β水平、CD68、iNOS、p-STAT3/STAT3及p-JAK2/JAK2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DMY-H组相比,DMY-H+AG490组站立次数、运动路程、穿越平台次数、IL-10水平、精氨酸酶表达显著增加,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Iba1阳性细胞数、IL-1β水平、CD68、iNOS、p-STAT3/STAT3、p-JAK2/JAK2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DMY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改善异氟醚所致的成年小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蛋白酪氨酸激酶2 异氟醚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F2/TFⅡH的多功能与PolⅡ转录 被引量:1
8
作者 倪菊华 贾弘 张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91-494,共4页
BTF2,又称TFⅡH,为一多亚基蛋白质复合物,具有解链酶、依赖DNA的ATP酶及磷酸激酶活性,参与mRNA转录起始以及与转录偶联的核苷酸切除修复过程,在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过程中,BTF2/TFⅡH在有TFⅡE存在时... BTF2,又称TFⅡH,为一多亚基蛋白质复合物,具有解链酶、依赖DNA的ATP酶及磷酸激酶活性,参与mRNA转录起始以及与转录偶联的核苷酸切除修复过程,在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过程中,BTF2/TFⅡH在有TFⅡE存在时,可使RNA聚合酶Ⅱ的羧端区域(CTD)、TBP及有关转录因子磷酸化.磷酸化反应可影响转录起始复合物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调节转录起始,因此,BTF2/TFⅡH是一种重要的基本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转录因子 BTF2/TFⅡH 磷酸化 转录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在电针调控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代谢中的作用
9
作者 周广文 张家瑶 +3 位作者 张麟 李佳 贺雯 陈丽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6-343,共8页
目的研究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骨代谢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单列为空白组,另外32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以建立IR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 目的研究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骨代谢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单列为空白组,另外32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以建立IR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每组8只,空白组、假电针组不做干预,电针组选取“中脘”“关元”、“足三里”、“丰隆”4穴进行电针治疗,假电针组选取上述4穴旁边的皮下后不进行电针治疗,各组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body mass,BM)、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及餐后血糖水平(postprandial blood-glucoser,PBG)、葡萄糖输注速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各组大鼠血清中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P1NP)、β-Ⅰ型胶原C末端肽(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骨组织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Number,Tb.N)和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Separation/Spacing,Tb.Sp)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检测;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nus Protein Tyrosine Kinase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治疗前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大鼠BMD、PBG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5),GIR明显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与空白组相比,电针组大鼠BM、FBG、PBG、β-CTX、IL-6、JAK2、STAT3 mRNA及蛋白浓度明显升高(P<0.01),GIR、P1NP、BMD、BV/TV、Tb.N和Tb.Sp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的BM、PBG、β-CTX、IL-6、JAK2、STAT3 mRNA及蛋白浓度均明显降低,BMD、BV/TV、Tb.N、Tb.Sp、GIR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假电针组大鼠BM、PBG、JAK2 mRNA、STAT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P1NP、β-CTX、BMD、BV/TV、Tb.N、Tb.Sp、IL-6、STAT3 mRNA、IL-6、JAK2蛋白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能够通过调控IL-6/JAK2/STAT3信号通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能一定程度的降低机体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外泌体对大鼠创面修复早期创口愈合率和血管化的影响
10
作者 李振超 杜喜玲 +2 位作者 韩志新 牛大伟 樊昌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4,共8页
目的探究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外泌体(PRP-Exo)对大鼠创面修复早期创口愈合率和血管化的影响。方法提取6名健康志愿者全血中的PRP-Exo。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PRP-Exo组,每组20只。建立全层皮肤缺损模型,PRP-Exo组注射200μg PRP-Exo,1... 目的探究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外泌体(PRP-Exo)对大鼠创面修复早期创口愈合率和血管化的影响。方法提取6名健康志愿者全血中的PRP-Exo。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PRP-Exo组,每组20只。建立全层皮肤缺损模型,PRP-Exo组注射200μg PRP-Exo,1次/d。于造模当日(0 d)、造模后3、7、11、14、17、20 d拍摄各组创面照片,分析创面收缩率。HE、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表达。HUVEC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PRP-Exo组(50μg/mL PRP-Exo)、PRP-Exo+AG490组(50μg/mL PRP-Exo+20μmol/L AG490),CCK-8、划痕、血管形成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能力,WB检测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RP-Exo组第7、11、14 d创面收缩率、第7 d表皮厚度、新生上皮组织长度、微血管数量、α-SMA、JAK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PRP-Exo组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能力、p-JAK2、p-STAT3、VEGF表达升高(P<0.05);与PRP-Exo组相比,PRP-Exo+AG490组增殖、迁移、血管形成能力、p-JAK2、p-STAT3、VEGF表达降低(P<0.05)。结论PRP-Exo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提高创口血管化能力,促进大鼠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外泌体 创面修复 血管化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皂苷对脂多糖引起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卓 隋海娟 +2 位作者 闫恩志 刘婉珠 金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0-974,共5页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SAaB)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AC)炎症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及JNK信号传导通路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设对照组、LPS组、SAaB组和阻断剂组。ELISA法和Griess法分别测定各组AC培养液中TNF-α和NO的含量;Western b...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SAaB)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AC)炎症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及JNK信号传导通路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设对照组、LPS组、SAaB组和阻断剂组。ELISA法和Griess法分别测定各组AC培养液中TNF-α和NO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AC磷酸化JNK和磷酸化c-Jun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AC的磷酸化AT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C在LPS(10mg.L-1)刺激下TNF-α和NO的分泌、磷酸化JNK1、磷酸化c-Jun和磷酸化ATF-2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特异性JN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10μmol.L-1)可明显抑制LPS引起的TNF-α和NO产生增加以及磷酸化ATF-2蛋白表达水平;SAaB(1、10、100μmol.L-1)则可明显降低TNF-α和NO产生,下调磷酸化JNK、磷酸化c-Jun和磷酸化ATF-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SAaB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大鼠皮层AC炎症因子的释放,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下调JN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 脂多糖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C-JUN氨基末端激酶 转录因子C-JUN 活化转录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TAT3的激活及VEGF和Bcl-2的表达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新华 李珊珊 +2 位作者 阎爱华 卢创新 郭燕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活化子3(STAT3)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激活情况以及STAT3与其下游靶基因产物VEGF和Bcl-2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TAT3及p-Stat3(STAT3蛋白的活化形式...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活化子3(STAT3)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激活情况以及STAT3与其下游靶基因产物VEGF和Bcl-2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TAT3及p-Stat3(STAT3蛋白的活化形式),VEGF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法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核中STAT3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食管鳞癌细胞中存在激活的STAT3信号传导通路,通路蛋白STAT3、p-STAT3及其下游靶基因产物VEGF,Bcl-2在细胞中均有表达,蛋白在细胞核中具有较高的DNA结合活性。结论:两种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均有组成性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提示STAT3信号通路可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活化子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STAT3基因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涛 王艳丽 +1 位作者 杨雪 刘青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5-158,172,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沉默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基因转录,探讨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iRNA体外沉默肝癌细胞株HepG2STAT3基因转录... 目的通过体外沉默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基因转录,探讨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iRNA体外沉默肝癌细胞株HepG2STAT3基因转录,检测细胞内STAT3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证实基因沉默效果,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下游分子survivin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后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分裂停滞于G0-G1期,伴随survivin转录下降,caspase3转录上升。结论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可能同调控survivin及caspase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RNA干扰 JAK2 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在肝癌的表达意义及与p-STAT3、STAT3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晶晶 葛勇胜 +7 位作者 许戈良 李建生 荚卫东 马金良 余继海 刘文斌 张传海 任维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研究M2型巨噬细胞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及与磷酸化信号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信号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方法检测79例肝癌组织标本中M2型巨噬细胞(CD68、CD163)及单染检测p-STAT3、STAT3的表... 目的研究M2型巨噬细胞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及与磷酸化信号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信号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方法检测79例肝癌组织标本中M2型巨噬细胞(CD68、CD163)及单染检测p-STAT3、STAT3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用白介素4(IL-4)和IL-13极化刺激成M2型巨噬细胞。分别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在Transwell小室中进行共培养48 h,未与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的肝癌细胞设置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株中p-STAT3、STAT3蛋白与空白对照组的表达差异。结果肝癌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浸润与TNM分期相关(P<0.05)。在共培养实验中,与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的SMMC7721,HepG2与实验对照组比较,细胞中p-STAT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STAT3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M2型巨噬细胞与肝癌恶性行为相关,可能通过上调p-STAT3的表达进而推动肝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M2型巨噬细胞 信号转录活化因子3 磷酸化信号转录活化因子3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和效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庆华 安云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60-362,共3页
新近研究发现,NK细胞活化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交联结合后,可通过以SLP-76和WASP为核心的信号传递复合体及PI3K途径发挥作用。SLP-76活化后,通过募集结合PLC-γ、Itk和Vav,形成SLP-76信号转导复合体;WASP活化后,通过募集结合Grb2、... 新近研究发现,NK细胞活化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交联结合后,可通过以SLP-76和WASP为核心的信号传递复合体及PI3K途径发挥作用。SLP-76活化后,通过募集结合PLC-γ、Itk和Vav,形成SLP-76信号转导复合体;WASP活化后,通过募集结合Grb2、Vav、WIP、Arp2/3和Cdc42-GTP等,形成WASP信号转导复合体。上述2种信号转导复合体经Nck相连后,与浆膜上的LAT作用,进而活化其中的PLC-γ和Arp2/3复合体,最终导致转录因子NFAT活化、细胞因子(GM-CSF、IFN-γ等)分泌和肌动蛋白聚合。PI3K介导Rac/PAK/MEK/ERK途径,导致NK细胞脱颗粒,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诱导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活化信号 效应 WASP 信号转导 肌动蛋白聚合 复合体 PLC-Γ IFN-γ ERK途径 细胞脱颗粒 研究发现 细胞表面 活化受体 NK细胞 发挥作用 信号传递 Grb2 转录因子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Itk LAT CSF MEK Rac 颗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组织中p-Stat3和COX-2的表达
16
作者 尹光文 李孝辉 +1 位作者 张恒坡 李旭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3例CA组织和32例正常包皮组织中p-Stat3和COX-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CA组织中p-Stat3和COX-2表达的...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3例CA组织和32例正常包皮组织中p-Stat3和COX-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CA组织中p-Stat3和COX-2表达的关联性。结果:CA组织中p-Stat3和COX-2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575,5.713,P<0.001)。CA组织中p-Stat3与COX-2表达呈正关联(rP=0.500,P<0.001)。结论:p-Stat3和COX-2的过表达可能在C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环氧化酶2 尖锐湿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5p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17
作者 李佳芮 杨振林 +2 位作者 高帆 郭晶晶 李今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47,共9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5p(miR-34a-5p)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34a-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阴性对照组,每组13只。采用PONEMAH 6.X实验动物遥测平台...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5p(miR-34a-5p)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34a-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阴性对照组,每组13只。采用PONEMAH 6.X实验动物遥测平台记录各组大鼠脑电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形态表现,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和E2F转录因子1(E2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无异常表现;模型组、miR-34a-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流口水、颤抖、血泪、凝视和咀嚼震颤,随后点头眨眼,最后有前肢痉挛、直立及跌倒。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癫痫发作总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癫痫发作总时间缩短(P<0.01);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癫痫发作总时间延长(P<0.01)。RT-qPCR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升高(P<0.01)。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细胞排列整齐;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细胞形态不规整。TUNEL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上调,神经元凋亡率升高,抑制miR-34a-5p表达能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34a-5p调控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4a-5p 癫痫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 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E2F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抑制胃癌细胞COX-2表达的信号转导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悦 周逸婵 +5 位作者 朱国琴 李剑萍 焦政 李晓林 邵耘 孙为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5-932,共8页
目的进一步明确熊果酸(ursolic acid,UA)抑制胃癌细胞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2,COX-2)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和MKN-45常规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细胞长至亚单层后分别加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 目的进一步明确熊果酸(ursolic acid,UA)抑制胃癌细胞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2,COX-2)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和MKN-45常规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细胞长至亚单层后分别加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AICAR)、AMPK抑制剂compound C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抑制剂WP1066预处理后再加UA连续培养24 h,Western blot检测AMPK、STAT3磷酸化水平和COX-2蛋白表达。结果抗氧化剂NAC和AMPK抑制剂compound C有效地阻断了UA抑制STAT3磷酸化和COX-2表达的作用,AMPK激活剂AICAR抑制STAT3磷酸化和COX-2表达,AICAR和UA联合作用大于单用,STAT3抑制剂WP1066对UA诱导的AMPK磷酸化无明显影响,WP1066单独或联合UA均可抑制STAT3磷酸化和COX-2表达且联合作用大于单用。结论 UA通过ROS/AMPK/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胃癌细胞COX-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胃癌 活性氧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两面针碱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贾茗博 孙莹 +2 位作者 王莹 宋燕珂 赵丽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81,共9页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NC)对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并阐明抑制作用的信号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胶质瘤U87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处理)、EMT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胶质瘤细胞EMT]和不同浓度(2.5、5.0、7.5和...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NC)对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并阐明抑制作用的信号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胶质瘤U87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处理)、EMT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胶质瘤细胞EMT]和不同浓度(2.5、5.0、7.5和10.0μmol·L^-1)NC组(不同浓度NC+10μg·L^-1 TGF-β1)。处理48 h后采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迁移率、侵袭率及EMT相关蛋白和两面神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JAK2、磷酸化JAK2(p-JAK2)、STAT3和磷酸化STAT3(p-STAT3)]表达水平。在诱导U87细胞发生EMT时,应用STAT3抑制剂WP1066阻断JAK2/STAT3通路,将U87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处理)、EMT组(加入10.0μg·L^-1 TGF-β1)和EMT+WP1066组(加入10μg·L^-1 TGF-β1和8μmol·L^-1 WP1066),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MT组细胞迁移率和侵袭率明显升高(P<0.01);与EMT组比较,不同浓度NC组细胞迁移率和侵袭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EMT组U87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β-连环蛋白及诱导EMT的转录因子Snail和Twis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EMT组比较,不同浓度NC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β-连环蛋白以及转录因子Slug、Snail和Twis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7.5μmol·L^-1 NC即能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EMT。与对照组比较,EMT组细胞中JAK2和p-JAK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EMT组比较,不同浓度NC组细胞中JAK2、p-JAK2、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STAT3抑制剂WP1066阻断JAK2/STAT3通路实验中,与EMT组比较,EMT+WP1066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β-连环蛋白和转录因子Slug、Snail和Twis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NC能抑制胶质瘤细胞EMT过程,该抑制作用是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细胞 氯化两面针碱 上皮-间质转化 两面神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JAK2和p-STAT3在实验性牙移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又德 周毅 +1 位作者 李异雷 王贻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24-727,共4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牙齿移动过程中,大鼠牙周组织中磷酸化Janus激酶(JAK2)与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3)的表达和分布。方法:选用24只7周龄雌性Wistar大鼠,每只大鼠上颌左右两侧分别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建立大鼠实验性牙移动的模型。... 目的:观察实验性牙齿移动过程中,大鼠牙周组织中磷酸化Janus激酶(JAK2)与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3)的表达和分布。方法:选用24只7周龄雌性Wistar大鼠,每只大鼠上颌左右两侧分别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建立大鼠实验性牙移动的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加力后3、7、14d处死动物。制备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Jak2和p-Stat3在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对各组p-Jak2和p-Stat3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Jak2和p-Stat3在正常牙周膜中均有表达,且在受力3、7、14d后,p-Jak2实验组受压力侧和受牵张力侧均较对照组表达升高;p-Stat3在受力3、7d后,实验组受压力侧和受牵张力侧较对照组表达升高,但受力14d后,实验组受压力侧和受牵张力侧与对照组的表达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常牙周组织中存在p-Jak2和p-Stat3,且p-Jak2和p-Stat3参与了牙周组织改建的过程,这说明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牙周组织改建中细胞内的信号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移动 JANUS激酶2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