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射频降低NF-κB磷酸化水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疼痛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大胜 刘炎 +2 位作者 刘娜 宋永光 宫小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1-873,共3页
流行病学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由此产生了巨大社会负担与经济负担[1]。脉冲射频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简便、安全、经济、微创等优点,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2,3]。核转... 流行病学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由此产生了巨大社会负担与经济负担[1]。脉冲射频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简便、安全、经济、微创等优点,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2,3]。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作为多种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性转录因子,是一种具有启动基因转录功能的蛋白质及诱导多形核白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其磷酸化是导致炎性反应的关键[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形核白细胞 传统开放手术 启动基因 流行病学 磷酸化水平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适应小鼠脑内ERK1/2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的改变 被引量:5
2
作者 龙彩瑕 高亚南 +3 位作者 高歌 牛晨晨 徐群渊 李俊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s,ERK1/2)在脑低氧预适应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按已建小鼠整体低氧预适应模型,将BALB/C小鼠(18~22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对照(H0)、早期(H1-H4)和延迟性...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s,ERK1/2)在脑低氧预适应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按已建小鼠整体低氧预适应模型,将BALB/C小鼠(18~22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对照(H0)、早期(H1-H4)和延迟性(H5-H6)低氧预适应等7组(每组至少6只动物)。应用SDS-PAGE和Westernblot等生化技术,并结合GelDoc凝胶成像系统,半定量检测小鼠脑组织内ERK1/2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结果:①早期低氧预适应形成过程中,随低氧暴露次数的增加(H1-H4),小鼠海马和皮层组织内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n=6),而ERK1/2蛋白表达量并无显著变化;②延迟性低氧预适应中(H5-H6),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内ERK1/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n=6)。结论:ERK1/2的活性降低(磷酸化水平降低),以及ERK1/2蛋白表达量下调可能分别参与了脑早期低氧预适应和晚期延迟性低氧预适应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低氧预适应 ERK1/2 磷酸化水平 蛋白表达量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动量和减量训练对大鼠骨骼肌Akt及其下游信号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马铁 郑媛 曾凡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与骨骼肌蛋白合成相关的信号Akt及其下游信号GSK3β、mTOR磷酸化水平在大运动量和减量训练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12组,安静对照组6组(C1-C6),运动组6组(E1-E6),每组6只。建立3周大运动量和2减量训练... 目的:研究与骨骼肌蛋白合成相关的信号Akt及其下游信号GSK3β、mTOR磷酸化水平在大运动量和减量训练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12组,安静对照组6组(C1-C6),运动组6组(E1-E6),每组6只。建立3周大运动量和2减量训练跑台运动模型,在训练期间定期随机选取对照组和运动组,测试大鼠体重、腓肠肌湿重;采用脲酶UV法测试血尿素(BUN);采用Western Blot法测试骨骼肌Akt(Ser 473)、mTOR(Ser 2448)和GSK3β(Ser 9)磷酸化水平。结果:1)大运动量训练期间,与同期对照组相比,E1组体重显著降低、BUN显著升高(P<0.01);E2组体重显著降低(P<0.05),mTOR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E3组体重显著降低、腓肠肌湿重显著降低,BUN显著升高(P<0.05),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mTOR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2)减量训练期间,与同期对照组相比,E4组腓肠肌湿重显著降低(P<0.05),BUN显著升高(P<0.01);E5组腓肠肌湿重显著降低(P<0.05),BUN显著升高(P<0.01),mTOR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E6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大运动量和减量训练影响骨骼肌蛋白的合成能力,主要由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动量和减量训练 Akt磷酸化水平 骨骼肌蛋白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运动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谷氨酸受体NR2A蛋白含量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白宝丰 张蕴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0-403,433,共5页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前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其自身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探讨中枢兴奋信号在运动中的传递机理以及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采用抗N...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前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其自身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探讨中枢兴奋信号在运动中的传递机理以及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采用抗NR2A抗体和抗磷酸酪氨酸单抗以免疫沉淀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力竭运动后即刻,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与安静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运动后1小时与安静组和运动后即刻比较显著升高(P<0.05,P<0.01),运动后3小时NR2A蛋白含量下降,运动后恢复24小时大鼠脑皮质中NR2A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安静组和运动后即刻组(P<0.01,P<0.05)。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力竭运动后与对照组相比呈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与NR2A蛋白含量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1)大鼠在力竭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过程中,大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变化表现为下降,上升,再下降,表明运动过程中NR2A蛋白含量变化具有较敏感的可调控性,力竭运动后即刻NR2A蛋白含量的下降可能是导致中枢抑制的一个因素。(2)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在力竭运动后呈升高趋势,可能有利于维持中枢的兴奋性,提示运动过程中NR蛋白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受体蛋白含量与受体活性之间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磷酸化水平 NR2A 蛋白含量 谷氨酸受体 力竭 大脑皮质运动区 含量变化 运动过程 运动性疲劳 免疫印迹法 免疫沉淀法 磷酸酪氨酸 运动后恢复 显著性差异 A蛋白 水平变化 运动前后 相关关系 中枢机制 兴奋信号 跑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冷藏期间骨架蛋白构象及磷酸化变化
5
作者 徐德峰 廖威龙 +4 位作者 谭圳业 梁雨 廖建萌 陆大鹏 叶盛权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90,共11页
【目的】分析对虾冷藏期间肌原纤维骨架蛋白构象及磷酸化水平变化,识别冷藏对虾肌肉软化关键结构蛋白,为品质监控提供靶标。【方法】测定4℃冷藏期间(0~120 h)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水分分布、质子密度图谱、构象变化、蛋白... 【目的】分析对虾冷藏期间肌原纤维骨架蛋白构象及磷酸化水平变化,识别冷藏对虾肌肉软化关键结构蛋白,为品质监控提供靶标。【方法】测定4℃冷藏期间(0~120 h)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水分分布、质子密度图谱、构象变化、蛋白质降解和磷酸化修饰情况,解析肌原纤维结构蛋白降解与肌肉软化的相关性。【结果】冷藏至120 h时,对虾肌肉质构参数(硬度、弹性、黏聚性和咀嚼性)显著下降至(2381.87±112.01)g、(0.66±0.09)mm、0.32±0.05和(504.46±122.07)g,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显著上升至33.00±0.90;肌肉组织中自由水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至36.87%±3.30%,表明肌原纤维呈现出间隙增大、断裂和结构松散的微观特征;肌原纤维α-螺旋相对含量显著下降至33.98%±1.70%,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相对含量显著上升至34.36%±1.13%和31.66%±0.57%;特征性紫外和荧光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红移,吸收强度显著下降0.40±0.01和661.90±1.28;总体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至0.65±0.01。α=0.05。此外,肌球蛋白重链、肌间线蛋白、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T的降解速率(k)分别为0.0050、0.0114、0.0044和0.0086 h^(-1),且肌间线蛋白和肌钙蛋白T与质构劣变相关性最高(r>0.90,P<0.001)。【结论】肌间线蛋白和肌钙蛋白T是对虾冷藏过程中肌肉软化的标志物,可用于监控对虾冷藏期间早期肌肉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冷藏 肌肉软化 骨架蛋白 磷酸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技术解析磷酸化蛋白质组 被引量:10
6
作者 姜颖 徐朗莱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0-356,共7页
蛋白质磷酸化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调节方式 ,在细胞信号传递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质谱已逐渐被人们认为是挑战这一领域的有利工具 .综述了目前利用质谱技术分析磷酸化蛋白质的方法 ,包括利用固定化的金属亲和层析柱、抗体和化学... 蛋白质磷酸化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调节方式 ,在细胞信号传递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质谱已逐渐被人们认为是挑战这一领域的有利工具 .综述了目前利用质谱技术分析磷酸化蛋白质的方法 ,包括利用固定化的金属亲和层析柱、抗体和化学标签技术富集目的分子 ,肽片段质量图和前体离子扫描 ( precusorionscans)等技术检测磷酸化肽段 ,串联质谱对磷酸化肽段测序鉴定磷酸化位点 ,以及引入质量标签对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进行定量等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可行的方法用于分析磷酸化蛋白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技术 磷酸化蛋白质组 串联质谱 细胞 信号传递 磷酸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脱磷酸化修饰酪蛋白酸钠及其体外模拟消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锦华 王园园 +1 位作者 刘大松 周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5-39,共5页
以小牛肠碱性磷酸酶修饰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SC)为研究对象,制备得到4种磷酸化水平的SC。采用尿素电泳、微波消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超高效液相-电喷雾-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等表征手段,从不同角度鉴定了SC的脱磷酸化程度,并... 以小牛肠碱性磷酸酶修饰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SC)为研究对象,制备得到4种磷酸化水平的SC。采用尿素电泳、微波消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超高效液相-电喷雾-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等表征手段,从不同角度鉴定了SC的脱磷酸化程度,并在模拟婴幼儿胃、肠液中考察了不同的脱磷酸化程度对SC体外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C脱磷酸化程度越高,在模拟胃液中分散程度越均匀,降解速度越快;并且在模拟肠液中进一步降解时所产生的多肽分子量越小,消化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酸钠(SC) 小牛肠碱性磷酸酶(CAP) 磷酸化水平 模拟婴幼儿胃肠液消化 超高效液相-电喷雾-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通过Src途径抑制PP2A和促进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8
作者 熊艳 景小鹏 +1 位作者 刘蓉 王建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52-2052,共1页
关键词 过度磷酸化 TAU蛋白 SRC PP2A 锌离子 阿尔茨海默病 磷酸化水平 大鼠侧脑室 催化亚基 特异性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酪氨酸蛋白激酶Src表达对蛋白磷酸酯酶2A活性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9
作者 刘蓉 周新文 王建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8-218,共1页
关键词 TAU蛋白磷酸化 蛋白磷酸酯酶2A 酪氨酸蛋白激酶 Src 活性 TAU蛋白异常磷酸化 磷酸化水平 PP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10
作者 蒋晨浩 张建楠 +5 位作者 周红梅 李荣华 杨慧慧 曹伟 刘砂金 蔡靓羽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侧隐窝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侧隐窝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血浆血栓烷素B_(2)(TXB_(2))水平、血浆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核因子κB(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Macnab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血浆TXB_(2)、PGE_(2)、TNF-α)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优良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疗效肯定、临床操作简单可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超声引导 针刺 八髎穴 炎症介质 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磷酸酶Shp-1通过抑制TRPV1限制大鼠炎症痛的发展
11
作者 Xiao X 刘风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696-696,共1页
辣椒素受体(TRPV1)存在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并介导炎症痛的发生。TRPV1受体的磷酸化对于其功能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一直是疼痛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往研究主要关注,特异位点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水平对TR... 辣椒素受体(TRPV1)存在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并介导炎症痛的发生。TRPV1受体的磷酸化对于其功能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一直是疼痛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往研究主要关注,特异位点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水平对TRPV1通道活性的影响。另外一种重要的磷酸化形式(酪氨酸磷酸化)对TRPV1通道活性的调节,知之甚少。有研究表明,酪氨酸激酶Src(促进酪氨酸磷酸化)使TRPV1通道敏化,非特异的抑制酪氨酸磷酸酶(发挥酪氨酸去磷酸化作用)可增加TRPV1的酪氨酸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磷酸 炎症痛 SHP-1 酪氨酸磷酸化 磷酸化水平 辣椒素受体 大鼠 磷酸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12参与模拟失重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12
作者 胡丽芳 钟文金 +1 位作者 梁舒静 骞爱荣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9-409,共1页
目的失重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是引起失重性骨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CDK12参与模拟失重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RPM模拟失重条件,以CDK12高/低表达成骨细胞与对... 目的失重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是引起失重性骨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CDK12参与模拟失重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RPM模拟失重条件,以CDK12高/低表达成骨细胞与对照组成骨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Ed U染色、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染色、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CDK12分布,以及CDK12介导的信号转导的变化,并检测CDK12高表达对失重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挽救作用。结果(1)模拟失重条件抑制成骨细胞增殖,改变细胞周期,下调成骨细胞中CDK12表达;(2)CDK12低表达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且改变细胞周期;(3)模拟失重条件或CDK12低表达抑制了RNAPⅡ磷酸化水平,并下调了DNA复制相关基因表达;(4)模拟失重条件下,CDK12高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增加RNAPⅡ磷酸化水平,并上调DNA复制相关基因表达,对模拟失重条件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具有挽救作用。结论CDK12在模拟失重条件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模拟失重条件下,CDK12表达受到抑制,RNAPⅡ磷酸化水平降低,进而抑制CDC6等DNA复制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细胞周期,导致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而CDK12高表达对模拟失重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具有挽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1 模拟失重 磷酸化水平 成骨细胞 细胞周期 DNA复制 失重环境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分析
13
作者 武莉 冯吉波 +1 位作者 王延茹 李锦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6-250,I0050,共6页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获得SPF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8只,随机选择36只大鼠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建立实验性Wistar大鼠IR模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组(HFD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获得SPF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8只,随机选择36只大鼠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建立实验性Wistar大鼠IR模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组(HFD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High组)和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Low组),选择12只大鼠接受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High组大鼠予以经腹腔注射穿心莲内酯200 mg/(kg·d),Low组大鼠予以穿心莲内酯腹腔注射100 mg/(kg·d),HFD组以及NC组仅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14 d。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空腹血糖值(FBG)水平进行监测,应用ELISA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油红O染色制片检测肝脏的病理变化;应用联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力,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对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进行监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内核糖体蛋白S6激酶(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S6K1)及p-胰岛素受体底物-1(p-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p-IRS-1)(Tyr632)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肝脏组织内S6K1及p-IRS-1(Tyr632)表达水平。应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相比NC组比较,HFD组、High组、Low组大鼠FBG、FINS、HOMA-I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FD组相比,其余3组FBG、FINS、HOMA-IR水平较低(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FBG、FINS、HOMA-IR水平较低(P<0.05)。相比NC组,HFD组光密度平均值增加(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脂滴面积/肌纤维总面积、光密度平均值均下降(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脂滴面积/肌纤维总面积、光密度平均值较低(P<0.05)。与NC组相比,HFD组SOD活性与MDA含量增加(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SOD活性与MDA含量均下降(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SOD活性与MDA含量较低(P<0.05)。与NC组相比,HFD组FAT/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FAT/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FAT/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较低,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与NC组相比,HFD组FAT/CD36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CPT-1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FAT/CD36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CPT-1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FAT/CD36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CPT-1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显著改善IR大鼠的IR状态,其治疗机制与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与下调S6K1的表达及提升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胰岛素抵抗大鼠 氧化应激 S6K1表达 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焱 何娟 +6 位作者 李芳萍 刘珊英 罗招凡 黎峰 刘丹 徐明彤 严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载有抵抗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经尾静脉注射构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对照组,取肝脏组织切片行PAS糖原染色半定量观察肝糖代谢变化;以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载有抵抗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经尾静脉注射构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对照组,取肝脏组织切片行PAS糖原染色半定量观察肝糖代谢变化;以Western blot检测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以磷酸化AMPK/总AMPK的比值代表AMPK激活程度;以实时PCR检测肝组织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组腺病毒注射d5获得血中抵抗素高表达构建了高抵抗素血症动物模型,糖原染色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肝糖原含量较正常对照及病毒对照组降低(P<0.05);高抵抗素血症组肝AMPK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及病毒对照组下降,磷酸化AMPK/总AMPK比值分别为0.78±0.06vs0.93±0.13,0.89±0.05(P<0.05)。高抵抗素血症小鼠G6Pase和PEPCK的mRNA表达升高,G6Pase分别为2.136±0.857vs1.353±0.49,1.250±0.77;PEPCK分别为3.54±0.90vs2.75±0.78,2.63±0.67(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通过抑制肝脏AMPK活性,增加肝糖异生关键酶的表达而影响机体肝糖代谢,降低肝糖储量,参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胰岛素抵抗 抵抗素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正常对照组 重组腺病毒 磷酸化水平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适应对小鼠缺血脑的保护及其p38 MAPK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旭 封素娟 +5 位作者 张彩艳 卜祥宁 张楠 闫睿 王芊芸 李俊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3-647,共5页
目的观察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降低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所致小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探讨在HPC脑保护作用中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的变化。方法6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18... 目的观察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降低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所致小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探讨在HPC脑保护作用中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的变化。方法6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18g~22g,8周~10周)分为:常氧假手术组(H0sham),常氧缺血组(H0),HPC假手术组(H4sham)和HPC缺血组(H4),每组15只。运用整体低氧预适应模型和脑中动脉梗死缺血模型,结合神经行为学评价、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观察HPC对小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以及皮质组织内p38MAPK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HPC可明显改善小鼠缺血后神经行为学表现,减小MCAO导致的鼠脑梗死面积,减轻半影区神经元的丢失,降低缺血区水肿率和密度值;与H0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小鼠皮质半影区p38MAPK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与常氧缺血组小鼠皮质半影区相比,HPC缺血组小鼠皮质半影区内p38MAPK磷酸化水平增高更加明显。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HPC对小鼠局灶性缺血脑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适应 脑中动脉阻塞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磷酸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玫瑰花提取物体外降糖活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晓翠 汤丹 +4 位作者 窦君 张富春 信学雷 陈君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693-697,共5页
目的评价玫瑰花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研究玫瑰花多酚作用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并阐明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质粒转染法构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蛋白过表达的CHO-K1细胞模型,通过蛋白印迹分析法(Western blotting)研... 目的评价玫瑰花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研究玫瑰花多酚作用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并阐明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质粒转染法构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蛋白过表达的CHO-K1细胞模型,通过蛋白印迹分析法(Western blotting)研究玫瑰花多酚对细胞内信号分子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体外玫瑰花提取物抑制PTP1B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2.31 ng·m L-1。玫瑰花提取物可提高细胞葡萄糖消耗,与阳性对照药作用相当;在细胞内可明显提高磷酸化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依赖性激酶1(PDK1)、蛋白激酶B(AKT)以及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蛋白表达量。结论玫瑰花提取物对PTP1B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可促进葡萄糖消耗,具有潜在降糖活性;玫瑰花提取物通过增加IRS-1、下游信号分子PDK1、AKT以及GSK-3β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来激活PI3K/AKT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胰岛素信号传导和糖原合成,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提取物 降糖活性 葡萄糖消耗 磷酸化水平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四氯化碳和高糖致损大鼠肝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红锋 徐曼艳 王耀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125,134,共6页
在四氯化碳(CCL4)和高糖(HG)损伤的离体肝细胞模型上,研究CCL4和HG对肝细胞葡萄糖激酶活性、钙离子浓度以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对枸杞多糖(LBP)的保护作用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CCL4和HG均使肝细胞内葡萄糖激酶活性下降,Ca超载... 在四氯化碳(CCL4)和高糖(HG)损伤的离体肝细胞模型上,研究CCL4和HG对肝细胞葡萄糖激酶活性、钙离子浓度以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对枸杞多糖(LBP)的保护作用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CCL4和HG均使肝细胞内葡萄糖激酶活性下降,Ca超载,并使细胞内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LBP可以改善CCL4和HG引起的葡萄糖激酶活性和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CCL4引起的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下降,但不能改善高糖引起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下降.由此认为,LBP对受到自由基直接损伤的肝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对高糖环境引起的肝细胞损伤不能完全修复,这可能与CCL4和HG的作用机制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高糖 葡萄糖激酶 CA^2+ 酪氨酸磷酸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对MCF-7乳腺癌细胞MAPK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韦娜 糜漫天 +1 位作者 朱俊东 郎海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39-1341,共3页
目的 探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对MCF 7乳腺癌细胞丝裂泵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4、8、16μmol L终浓度的洛伐他汀处理上皮来源的MCF 7乳腺癌细胞 ,Westernblotting分析ERK1和p3 8MAPK 蛋白表达 ,激酶活性分析ERK1和p3 8... 目的 探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对MCF 7乳腺癌细胞丝裂泵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4、8、16μmol L终浓度的洛伐他汀处理上皮来源的MCF 7乳腺癌细胞 ,Westernblotting分析ERK1和p3 8MAPK 蛋白表达 ,激酶活性分析ERK1和p3 8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不同剂量的洛伐他汀处理 48~ 72h ,对ERK1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 ,但在72h后能下调p3 8MAPK蛋白表达 ,同时洛伐他汀处理 48~ 72h均能明显降低ERK1和p3 8MAPK 磷酸化水平 ,二者具有相同趋势。结论 洛伐他汀处理MCF 7乳腺癌细胞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的甲羟戊酸途径 ,或影响胞内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水平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MCF-7细胞 蛋白表达 磷酸化水平 MAPK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apsin在正常发育小鼠视皮层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庆 韩松 +2 位作者 郗平 李俊发 傅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8-391,共4页
背景 视觉发育可塑性与弱视治疗时间和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synapsin(突触素)作为一种突触前特异性蛋白家族,在视觉发育可塑性中的作用尚未明确. 目的 动态观察正常小鼠视皮层内synapsin蛋白表达水平(T-synapsin)及其磷酸化水平(p-s... 背景 视觉发育可塑性与弱视治疗时间和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synapsin(突触素)作为一种突触前特异性蛋白家族,在视觉发育可塑性中的作用尚未明确. 目的 动态观察正常小鼠视皮层内synapsin蛋白表达水平(T-synapsin)及其磷酸化水平(p-synapsin)随生长和发育发生的量的变化.方法 选用清洁级健康新生C57BL/6小鼠42只,分别于出生后第7、14、21、28、35、42、60天取左右两侧视皮层,每个时间点选6只小鼠.采用Western bolt法检测不同鼠龄小鼠视皮层内不同亚型synapsin的表达量及其位点1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 正常C57BL/6小鼠视皮层中synapsin的表达随生长和发育发生动态变化,出生后第7、14、21、28、35、42天,小鼠视皮层中T-synapsin Ⅰ a/b的表达量分别为成年小鼠(出生后第60天,P60)表达量的(21.32&#177;3.27)%、(56.27&#177;10.18)%、(77.05&#177;10.05)%、(83.75&#177; 10.52)%、(94.69&#177;11.46)%和(98.75&#177;5.86)%,不同鼠龄小鼠视皮层中T-synapsin Ⅰ a/b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538,P<0.001),其中P7、P14、P21、P28组表达量明显低于成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35、P42组与成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80、0 798);不同亚型T-synapsin在视皮层中的表达趋势随小鼠的生长和发育略有不同,其中T-synapsinⅡa、Ⅲa增长相对缓慢,P60时仍呈增长趋势,不同鼠龄间T-synapsinⅡa、Ⅱb、Ⅲa表达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492、55.595、39.172,P<0.001);p-Synapsin Ⅰ a/b的表达在出生后随小鼠的发育而逐渐增高,P21左右达高峰,为成年小鼠磷酸化水平的(2.86&#177;0.17)倍,此后迅速下降,成年后维持低磷酸化水平,不同鼠龄间小鼠视皮层中p-synapsin Ⅰ a/b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20,P<0.001).结论 小鼠视皮层中synapsin的表达量随生长和发育发生的动态变化与视觉发育关键期的起始和终止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synapsin可能参与视觉发育敏感期视皮层神经元可塑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神经元可塑性 磷酸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6介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树桐 桑慧 +5 位作者 杨娜娜 康莉 田华 张颖 宋国华 秦树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1-1971,共1页
关键词 CD36 巨噬细胞 phospho 清道夫受体 油红 磷酸化水平 RAW 免疫印迹法 转导子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