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宋静 白吉祥 +2 位作者 王书惠 刘伦翠 赵志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8-584,共7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活力、凋亡、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PC-3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PC-3细胞凋亡,吖啶橙染...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活力、凋亡、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PC-3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PC-3细胞凋亡,吖啶橙染色观察PC-3细胞自噬小泡,GFP-LC3质粒转染分析观察PC-3细胞自噬小体,Western blot分析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融合蛋白(LC3)、Beclin-1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槲皮素以浓度-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PC-3细胞活力,并诱导细胞凋亡;能够增加PC-3细胞自噬小泡和自噬小体的数量;能够升高PC-3细胞LC3-Ⅱ/LC3-Ⅰ及Beclin-1表达,同时降低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和磷酸化-mTOR的表达。结论槲皮素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PC-3细胞发生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前列腺癌 自噬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诱导MTB感染巨噬细胞发生自噬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锦霞 张晴雯 +1 位作者 李银虹 姜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目的对杨梅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发生自噬进行研究,从而探讨杨梅素抗结核作用的机理。方法用CCK8法检测杨梅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安全的用药范围;... 目的对杨梅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发生自噬进行研究,从而探讨杨梅素抗结核作用的机理。方法用CCK8法检测杨梅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安全的用药范围;以H37Ra菌株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组,并设空白组和药物处理组。按感染复数(MOI,即细菌∶细胞=10∶1)加入模型组、药物处理组,共孵育4h后,磷酸盐缓冲液(PBS)洗3次以弃掉未进入胞内的MTB。药物处理组分别用不同浓度(12.5、25、50、100μmol/L)的杨梅素作用24h,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即“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p62”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以此筛选出杨梅素促进自噬的最佳作用浓度;100μmol/L杨梅素作用于感染细胞72h后,0.1%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冰上裂解细胞10min,菌落形成单位(CFU)法检测巨噬细胞胞内荷菌量;杨梅素作用感染细胞不同时间(30、60、180min)后Western blot测定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以Image J软件做蛋白定量分析,用GraphPad Prism 7.0制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杨梅素在100μmol/L浓度以下细胞生存率在90%左右,对细胞毒性较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0.52±0.01)相比,杨梅素不同浓度(12.5、25、50、100μmol/L)处理均能促进LC3Ⅱ的表达(0.59±0.02、0.65±0.01、0.71±0.01、0.83±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4,t=7.91、P=0.00,t=9.77、P=0.00,t=16.37、P=0.00);而较模型组p62蛋白(0.86±0.02),药物处理亦能抑制p62的表达(0.72±0.01、0.86±0.00、0.60±0.02、0.58±0.01),25μmol/L杨梅素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P=0.46),12.5、50、100μmol/L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0、P=0.00,t=9.53、P=0.00,t=12.01、P=0.00);杨梅素促进自噬的最佳药物浓度为100μmol/L;100μmol/L杨梅素作用于感染细胞72h后,对胞内MTB的抑制率为21.02%;模型组细胞在MTB感染后30、60、180min时,PI3K/Akt/mTOR通路中Akt蛋白的磷酸化(p-Akt)水平(1.23±0.01、1.52±0.01、0.74±0.02)明显增加,而杨梅素作用相同的时间后,可明显抑制Akt蛋白的磷酸化(0.99±0.01、0.96±0.01、0.43±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0、P=0.00,t=30.06、P=0.00,t=18.60、P=0.00);而模型组磷酸化mTOR(p-mTOR)蛋白水平仅在MTB感染后180min(0.57±0.00)明显增加(t=94.61、P=0.00),杨梅素作用180min亦能抑制mTOR蛋白的磷酸化(0.46±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0)。结论杨梅素通过抑制Akt和mTOR蛋白的磷酸化来抑制PI3K/Akt/mTOR通路,从而诱导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发生自噬来杀灭胞内的M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巨噬细胞 自噬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杨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馨月 刘斌 +1 位作者 徐佳莉 张晋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3-1050,共8页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的表达及变化情况。方法 96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及p-m TO...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的表达及变化情况。方法 96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及p-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组,每组又分为模型制备成功后4 d和8 d两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后三组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相应时间点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黑质区PI3K、p-Akt、p-m TOR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PI3K、p-Akt和p-m TOR蛋白表达增加(P<0.05),8 d亚组高于4 d亚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组各时间点p-Akt、p-m TOR蛋白表达减少(P<0.05),PI3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雷帕霉素组各时间点p-m TOR蛋白表达下降(P<0.05),PI3K、p-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黑质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森病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黑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正续骨丸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改善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郭雪峰 张成亮 +2 位作者 刘旸 任艳玲 于睿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0-185,I0004,共7页
目的 探讨补正续骨丸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改善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补正续骨丸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改善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正续骨丸低剂量组、补正续骨丸中剂量组、补正续骨丸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联合经臀肌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造模。西药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0.9 mg/(kg·d)灌胃,补正续骨丸低剂量组给予补正续骨丸0.045 g/(kg·d)灌胃,补正续骨丸中剂量组给予补正续骨丸0.09 g/(kg·d)灌胃,补正续骨丸高剂量组给予补正续骨丸0.18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均每日灌胃2次,连续12周。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股骨头组织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股骨头组织PI3K、Akt、mTOR mRNA水平。结果 正常组大鼠股骨头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正常;模型组大鼠股骨头出现塌陷扁平表现,股骨头内骨小梁稀疏、断裂;补正续骨丸各剂量组、西药对照组股骨头内骨小梁稀疏、断裂情况得到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头PI3K、Akt、mToR蛋白及mRNA以及p-PI3K、p-Akt、p-mTOR蛋白水平降低,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正续骨丸各剂量组、西药对照组大鼠股骨头PI3K、Akt、mTOR蛋白及mRNA以及p-PI3K、p-Akt、p-mTOR蛋白水平升高,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西药对照组相比,补正续骨丸高剂量组PI3K、Akt、mTOR蛋白及mRNA以及p-PI3K、p-Akt、p-mTOR蛋白水平升高,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补正续骨丸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从而保护骨组织、延缓股骨头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正续骨丸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逸飞 李迪诺 王玉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2-340,共9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体内外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胃癌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10μmol·L^(-1))姜黄素组、...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体内外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胃癌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10μmol·L^(-1))姜黄素组、中剂量(20μmol·L^(-1))姜黄素组和高剂量(40μmol·L^(-1))姜黄素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MGC-803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各组MGC-803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GC-803细胞凋亡率。采用MGC-803细胞建立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别使用低剂量(0.5 mg·kg^(-1))、中剂量(1.0 mg·kg^(-1))和高剂量(2.0 mg·kg^(-1))姜黄素处理小鼠,观察姜黄素对各组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姜黄素组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姜黄素组中的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高于高剂量姜黄素组(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剂量姜黄素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姜黄素组小鼠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小鼠移植瘤的细胞凋亡率较低,中剂量姜黄素组小鼠移植瘤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低剂量姜黄素组(P<0.05),而高剂量姜黄素组小鼠移植瘤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中剂量姜黄素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姜黄素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PI3K、磷酸化Akt (p-Akt)和磷酸化mTOR (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低剂量姜黄素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剂量姜黄素组(P<0.05);高剂量姜黄素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PI3K、 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剂量姜黄素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降低其侵袭能力,提高肿瘤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可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胃肿瘤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黏蛋白17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蒙 黄晓东 +3 位作者 韩峥 朱庆曦 谭洁 田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8-1017,共10页
目的:探讨钙黏蛋白17 (Cadherin-17)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Cadherin-17基因过表达及小干扰质粒,包装成慢病毒,转染至SW480细胞,构建过表达和干扰病毒稳转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 目的:探讨钙黏蛋白17 (Cadherin-17)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Cadherin-17基因过表达及小干扰质粒,包装成慢病毒,转染至SW480细胞,构建过表达和干扰病毒稳转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Cadherin-1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验证转染效率并鉴定稳转株。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 Cadherin-17过表达质粒(OV-Cadherin-17)组和Cadherin-17小干扰质粒(si-Cadherin-17)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adherin-17、B细胞淋巴瘤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 LY294002组、 OV-Cadherin-17+LY294002组和si-Cadherin-17+LY294002组,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Bcl-2、 Bax、 Cyt-c、 Caspase-3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qPCR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OV-Cadherin-17和si-Cadherin-17转染和稳转株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OV-Cadherin-17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磷酸化PI3K (p-PI3K)、磷酸化AKT (p-AKT)和磷酸化mTOR (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i-Cadherin-17组和LY294002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LY294002组比较,OV-Cadherin-17+LY294002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i-Cadherin-17+LY294002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Cadherin-17可促进CRC细胞增殖,抑制CR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dherin-17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蛋白17 结直肠肿瘤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帕金森大鼠脑组织自噬改善行为学反应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飞 李亚楠 +3 位作者 张小蕾 胡梦妮 李含章 马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9-715,共7页
目的探究电针治疗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影响帕金森大鼠的行为学反应和脑组织自噬机制。方法... 目的探究电针治疗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影响帕金森大鼠的行为学反应和脑组织自噬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帕金森组、电针组、西罗莫司组、电针+PI3K激活组,每组12只。制备帕金森大鼠模型,斜板实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运动行为学功能;免疫组化检测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达;提取脑组织线粒体,荧光素酶标记法检测ATP合成酶活性,线粒体呼吸检测仪检测线粒体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PI3K、AKT、mTOR、p-PI3K、p-AKT、p-mTOR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B-II/LC3B-Ⅰ、Beclin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帕金森组大鼠斜板停留最大角度、跨格次数、站立次数、脑组织RCR、ATP合成酶活性、黑质内TH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α-syn、Beclin1蛋白表达量、LC3B-Ⅱ/LC3B-Ⅰ和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P<0.05);与帕金森组相比,电针组、西罗莫司组大鼠斜板停留最大角度、跨格次数、站立次数、脑组织RCR、ATP合成酶活性、Beclin1蛋白表达量、LC3B-Ⅱ/LC3B-Ⅰ、黑质内TH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α-syn蛋白表达量和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与电针组相比,电针+PI3K激活组大鼠斜板停留最大角度、跨格次数、站立次数、脑组织RCR、ATP合成酶活性、Beclin1蛋白表达量、LC3B-Ⅱ/LC3B-Ⅰ、黑质内TH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α-syn蛋白表达量和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P<0.05);与电针组相比,西罗莫司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激活自噬,改善大鼠运动行为功能,从而治疗帕金森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森 电针治疗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角颗粒通过刺激PI3K/AKT/mTOR信号通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损伤 被引量:10
8
作者 潘宋斌 万琳 +2 位作者 邵卫 唐坤 姚汉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35-163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黄角颗粒进行处理。Zea 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 目的探讨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黄角颗粒进行处理。Zea 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百分比、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变情况、ELISA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磷酸化的AKT(p-AKT)、mTOR和磷酸化的mTOR(p-mTOR)蛋白水平。结果黄角颗粒可显著减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脑梗死百分比,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显著上调脑组织中IL-10、PI3K、p-AKT和p-mTOR的水平,显著下调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论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角颗粒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临床相关肿瘤抑制剂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银涛 于秉治 武迪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9-956,共8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mTOR)和蛋白激酶B(Akt/PKB)与肿瘤发生的密切关系已被广泛地认可.mTOR是一种丝/苏氨酸激酶,可以通过影响mRNA转录、代谢、自噬等方式调控细胞的生长.它既是PI3K的效应分子,也可以是PI3K的反馈调控因子.mTORC1和mTORC...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mTOR)和蛋白激酶B(Akt/PKB)与肿瘤发生的密切关系已被广泛地认可.mTOR是一种丝/苏氨酸激酶,可以通过影响mRNA转录、代谢、自噬等方式调控细胞的生长.它既是PI3K的效应分子,也可以是PI3K的反馈调控因子.mTORC1和mTORC2是mTOR的两种不同复合物.对雷帕霉素敏感的mTORC1受到营养、生长因子、能量和应激4种因素的影响.生长因子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mTORC1是最具特征性调节路径.而mTORC2最为人熟知的是作为Akt473磷酸化位点的上游激酶.同样,Akt/PKB在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Thr308和Ser473两个位点激活,Akt/PKB也得以全面活化.因此,mTORC2-AktmTORC1的信号通路在肿瘤形成和生长中是可以存在的.目前临床肿瘤治疗中,PI3K/Akt/mTOR是重要的靶向治疗信号通路.然而,仅抑制mTORC1活性,不是所有的肿瘤都能得到预期控制.雷帕霉素虽然能抑制mTORC1,但也能反馈性地增加PI3K信号活跃度,从而影响治疗预后.近来发现的第二代抑制剂可以同时抑制mTORC1/2和PI3K活性,这种抑制剂被认为在肿瘤治疗上颇具前景.本综述着重阐述了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传导、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调控以及相关抑制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霉素 蛋白激酶b 磷脂肌醇3-激酶 肿瘤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LM1调控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海鹏 胡军 +3 位作者 姜敏 蔡若南 王俊巧 李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7-217,共11页
背景与目的:高尔基体膜蛋白1(Golgi membrane protein 1,GOLM1)在肺腺癌中发挥促癌作用,但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究GOLM1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4月—2... 背景与目的:高尔基体膜蛋白1(Golgi membrane protein 1,GOLM1)在肺腺癌中发挥促癌作用,但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究GOLM1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9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GOLM1的表达,并分析肺腺癌组织中GOLM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肺上皮细胞系BEAS-2B及人肺腺癌H460、A549、PG49、H1299细胞系中GOLM1的表达。取对数生长期的肺腺癌A54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细胞未转染)、GOLM1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mall interfering RNA negative control,si-NC)组(细胞转染si-NC)、GOLM1小干扰RNA(GOLM1 small interfering RNA,si-GOLM1)组(细胞转染si-GOL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组[10μmol/L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剂IGF-1处理30 min]和si-GOLM1+IGF-1组(10μmol/L的IGF-1处理30 min后再转染si-GOLM1),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中GOLM1、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BALB/c裸小鼠右侧皮下注射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分为空白组、si-NC组、si-GOLM1组、IGF-1组和si-GOLM1+IGF-1组,每组6只,注射6周后处死裸小鼠,收集肿瘤并测量肿瘤的质量和体积。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中GOLM1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GOLM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肺腺癌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BEAS-2B细胞比较,人肺腺癌H460、A549、PG49、H1299细胞中GOLM1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肺腺癌A549细胞中GOLM1的相对表达水平最高,因此选用肺腺癌A549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组、si-NC组比较,si-GOLM1组肺腺癌A549细胞的吸光度(D)值、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GOLM1、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GF-1组肺腺癌A549细胞除GOLM1无显著性变化(P>0.05)外,其余对应指标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si-GOLM1组比较,si-GOLM1+IGF-1组肺腺癌A549细胞的D值、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GOLM1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si-NC组比较,si-GOLM1组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显著降低,IGF-1组裸鼠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显著升高(P<0.05)。与si-GOLM1组比较,si-GOLM1+IGF-1组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显著升高(P<0.05)。结论:沉默GOLM1基因可抑制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膜蛋白1 肺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生长中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丽 丁树哲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2,共6页
PI3 K/Akt/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由于其复杂性及研究方法和手段多样性,运动对其影响的研究结果也不一。综述了此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中的重要作用及电刺激模拟运动、急性和长期的抗阻或有氧运动对... PI3 K/Akt/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由于其复杂性及研究方法和手段多样性,运动对其影响的研究结果也不一。综述了此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中的重要作用及电刺激模拟运动、急性和长期的抗阻或有氧运动对其影响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细胞生长 电刺激 抗阻训练 耐力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免疫组化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燕 柳荣 朱向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特征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免疫组化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120只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出20只作为空...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特征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免疫组化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120只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出2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100只作为造模组,造模采用DNBS/乙醇溶液灌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番泻叶灌胃法建立脾肾阳虚型UC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蒸馏水灌服,美沙拉嗪组按0.36 g/kg剂量灌胃,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生药3.2、1.6、0.8 g/kg剂量灌胃,灌胃体积均为10 m L/kg。每日1次,连续21 d。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结肠组织PI3K p85、p-PI3K p85、AKT、p-AKT Ser473、mTOR、p-mTOR Ser2448蛋白的表达位置及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病理切片见肠黏膜部分消失,腺体消失,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聚集于黏膜层和基层;PI3K p85、p-PI3K p85、AKT、p-AKT Ser473、mTOR、pmTOR Ser2448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炎性细胞减少,黏膜层结构不同程度的恢复正常,美沙拉嗪组和四神丸中剂量组效果最好,黏膜结构接近空白对照组。四神丸低剂量组炎性细胞稍有减少,可见少量的腺体结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PI3K p85、p-PI3K p85、AKT、p-AKT Ser473、mTOR、p-mTOR Ser2448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P<0.05)。结论四神丸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改善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温肾健脾法 四神丸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生长及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盛 顾硕 +1 位作者 徐敏 顾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6,共6页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以及对靶向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10、15、20μmol/L)处理SH-SY5Y细...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以及对靶向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10、15、20μmol/L)处理SH-SY5Y细胞(雷帕霉素干预组),以加入相同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的SH-SY5Y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设立空白对照组。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剪切体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上下游分子PI3Kp85、Akt、mTOR、4E-BP1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干预组细胞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G0/G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干预组caspase-3剪切体表达水平较高;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上下游分子的活性均被抑制,PI3Kp85、Akt、mTOR、4E-BP1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雷帕霉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霉素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细胞生长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长会 沈敏 +1 位作者 李龙 韦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928-1932,共5页
PI3K/Akt/m TOR/p70S6K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信号通路,在促进细胞生长、增殖、侵袭、抗凋亡及促进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简述了PI3K/Akt/m TOR/p70S6K信号通路作用于肝星状细胞(HSC)而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产生的作用,分析表明阻断该... PI3K/Akt/m TOR/p70S6K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信号通路,在促进细胞生长、增殖、侵袭、抗凋亡及促进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简述了PI3K/Akt/m TOR/p70S6K信号通路作用于肝星状细胞(HSC)而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产生的作用,分析表明阻断该信号通路中任一靶点均能抑制HSC活化、增殖,促进HSC凋亡,抑制HSC分泌细胞外基质和延缓肝纤维化进程,阻断该通路有望成为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1-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核糖体蛋白质S6激酶 70-k DA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扇豆醇调节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满孝蕊 玄鸿雁 +1 位作者 李增云 聂文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目的:探讨羽扇豆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测定0、10、25、50、70、90μmol/L羽扇豆醇处理后人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增... 目的:探讨羽扇豆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测定0、10、25、50、70、90μmol/L羽扇豆醇处理后人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增殖率,筛选出合适的羽扇豆醇作用浓度。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羽扇豆醇低剂量组、羽扇豆醇高剂量组、740 Y-P组(PI3K激活剂)、羽扇豆醇高剂量+740 Y-P组,以羽扇豆醇和740 Y-P分组干预后,采用单丹磺酰戊二胺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自噬空泡生成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HeLa细胞自噬及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羽扇豆醇低剂量组、羽扇豆醇高剂量组、羽扇豆醇高剂量+雷帕霉素(Rapa)、羽扇豆醇高剂量+3-甲基腺嘌呤(3-MA)组,以羽扇豆醇、Rapa和3-MA分组干预后,采用MTT实验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HeLa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HeLa细胞凋亡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HeLa细胞侵袭情况;免疫印迹检测各组HeLa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羽扇豆醇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细胞自噬空泡相对含量、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II/LC3I、苄氯素1(Beclin-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降低(P<0.05);羽扇豆醇高剂量组细胞自噬空泡相对含量、LC3II/LC3I、Beclin-1蛋白表达相比羽扇豆醇低剂量组升高(P<0.05),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740 Y-P组细胞自噬空泡相对含量、LC3II/LC3I、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升高(P<0.05)。与羽扇豆醇高剂量组相比,羽扇豆醇高剂量+740 Y-P组细胞自噬空泡相对含量、LC3II/LC3I、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羽扇豆醇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集落形成率、侵袭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B细胞淋巴瘤2(Bcl-2)、波形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凋亡率、Bcl-2相关x蛋白(Bax)、闭锁小带蛋白1(ZO-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羽扇豆醇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集落形成率、侵袭数、PCNA及Bcl-2、波形蛋白表达相比羽扇豆醇低剂量组降低(P<0.05),凋亡率、Bax、ZO-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羽扇豆醇高剂量组相比,羽扇豆醇高剂量+Rapa组细胞增殖率、集落形成率、侵袭数、PCNA及Bcl-2、波形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Bax、ZO-1蛋白表达降低(P<0.05);羽扇豆醇高剂量+3-MA组细胞增殖率、集落形成率、侵袭数、PCNA及Bcl-2、波形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Bax、ZO-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羽扇豆醇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诱导保护性自噬,从而促进子宫颈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和侵袭,激活自噬可减弱羽扇豆醇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扇豆醇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自噬 子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调控miR-7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美鑫 卜佳亮 +3 位作者 姚光媛 张晟郡 崔明花 朴英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0-997,共8页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通过上调microRNA-7-5p(miR-7)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筛选BAI处理BGC-823细胞的最佳药物浓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慢病毒稳定转染miR-7的BGC-823细胞系的转染效率。实验分对照组(...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通过上调microRNA-7-5p(miR-7)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筛选BAI处理BGC-823细胞的最佳药物浓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慢病毒稳定转染miR-7的BGC-823细胞系的转染效率。实验分对照组(mimic-NC)、miR-7组(miR-7 mimic)及BAI组(即miR-7过表达联合BAI处理组);MTT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了自噬相关16样蛋白1(ATG16L1)、p62蛋白(p62)、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Beclin 1)、自噬相关蛋白5(ATG5)、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表达水平;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可能的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0μmol/L的BAI可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BAI处理后miR-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7组的细胞增殖显著被抑制,且自噬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显著上调,促进了BGC-823细胞的自噬体形成,抑制了自噬流的形成;与miR-7组比较,BAI组可进一步抑制BGC-82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自噬体形成但抑制自噬流产生;网络药理学分析BAI、胃癌、自噬共同靶基因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与对照组相比,miR-7组p-PI3K、p-AKT、p-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著被抑制,BAI组则可进一步抑制这些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BAI介导miR-7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BGC-823细胞自噬体的形成并抑制自噬流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bAI) 胃癌 miR-7 自噬体 自噬流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PI3K/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犀草素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改善和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艳 刘艳辉 +1 位作者 胡杰 李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以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以结扎左冠状动脉法配合节食与力竭式游泳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SD大鼠称重后按体...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以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以结扎左冠状动脉法配合节食与力竭式游泳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SD大鼠称重后按体重编号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和木犀草素高剂量组。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比较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I3K、Akt和mTOR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木犀草素干预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LVMI较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大,BNP水平较低,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p-Akt/Akt和p-mTOR/mTOR较高(均为P<0.05)。与木犀草素低剂量组比较,木犀草素高剂量组LVEDD、LVESD和LVMI更小,LVEF更大,BNP水平更低,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p-Akt/Akt和p-mTOR/mTOR更高(均为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结构紊乱、心肌纤维断裂、间质血管充血;木犀草素干预组心肌细胞轻度充血、水肿,部分心肌纤维断裂,较模型组轻。结论木犀草素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活化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木犀草素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转导而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 被引量:1
18
作者 屈文慧 郁盛雪 +3 位作者 隋海娟 金迎新 金向楠 金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突起生长促进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取培养7 d大脑皮质神经元,分为Ato 10μmo.lL-1作用48 h组和阻断剂+Ato组,先分别加入阻断剂PD98059 50μmo.l L-1、LY294002 30μmol.L-1、曲...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突起生长促进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取培养7 d大脑皮质神经元,分为Ato 10μmo.lL-1作用48 h组和阻断剂+Ato组,先分别加入阻断剂PD98059 50μmo.l L-1、LY294002 30μmol.L-1、曲西立滨(TCBN)2.5μmol.L-1和西罗莫司(雷帕霉素,Rapa)100 nmo.l L-1作用1 h,再加入Ato共同作用48 h。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突起生长状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的磷酸肌醇依赖激酶1(PDK1)、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磷酸化的核糖体S6激酶(p70S6K)和磷酸化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的表达。结果 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Ato 10μmo.lL-1组可明显促进突起生长,表现为突起总长度增加、一级突起数目增多、末端分支数增多及胞体面积增大。PD98059,LY294002,TCBN和Rapa均可阻断Ato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促进作用。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to 10μmo.lL-1可显著上调p-PDK1,p-Akt(Ser473),p-mTOR,p-p70S6K和p-4E-BP1蛋白表达水平(P<0.01)。LY294002可显著阻断Ato引起的p-PDK1,p-Akt(Ser47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TCBN可显著阻断Ato引起的p-mTOR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Rapa可明显阻断Ato引起的p-p70S6K和p-4E-BP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结论 Ato对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突起发育的促进作用可能与激动MEK/ERK信号转导通路有一定的关系,主要可能与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皮质神经元 突起生长 信号转导通路 磷酸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通路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卢训西 国琳玮 +1 位作者 李小光 胡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肿瘤中异常激活,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命过程的调控...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肿瘤中异常激活,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命过程的调控,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对目前已应用于乳腺癌临床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进行归纳,并综述该通路抑制剂的联合用药策略,以期为不同亚型乳腺癌提供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抑制剂 乳腺癌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抑制PI3K/Akt/mTOR通路诱导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和自噬 被引量:19
20
作者 闫圣玉 谢亚锋 +4 位作者 刘英 许志杰 丁雅婷 张侨 刘菀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红景天苷对人结直肠癌(CRC)HT29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初步探讨其诱导凋亡、自噬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红景天苷(0.5、1.0、2.0 mmol/L)处理HT29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赫斯特染色检测HT29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观... 目的:通过观察红景天苷对人结直肠癌(CRC)HT29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初步探讨其诱导凋亡、自噬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红景天苷(0.5、1.0、2.0 mmol/L)处理HT29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赫斯特染色检测HT29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T29细胞LC3荧光强度变化;吖啶橙染色观察HT29细胞自噬;Western blot检测HT29细胞中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结果:红景天苷显著抑制HT29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红景天苷组(1.0、2.0 mmol/L)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红景天苷组LC3荧光染色强度增强;随着红景天苷浓度增加,被吖啶橙着色显红色的酸性囊泡细胞器增加;红景天苷各剂量均可显著抑制HT29细胞内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其中以2 mmol/L红景天苷抑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人CRC HT29细胞增殖、诱导其自噬、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HT29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霉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