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芳芳 宋士军 张若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PEBP)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多功能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不同物种中。在同一物种的多种组织和不同类型细胞中均有表达。PEBP在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PEBP通过...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PEBP)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多功能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不同物种中。在同一物种的多种组织和不同类型细胞中均有表达。PEBP在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PEBP通过与Raf-1相互作用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因此也被称为Raf-1激酶抑制蛋白(RKIP);同时,PEBP还参与了PKC、G蛋白偶联受体和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发现,PEBP作为海马胆碱神经刺激肽(HCNP)的前体蛋白在阿尔采末病(AD)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PEBP可以抑制肿瘤转移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肿瘤转移的抑制基因。新近研究表明,PEBP参与细胞周期的纺锤体检查点的调控,PEBP的缺失可导致染色体异常。在直肠结肠癌,PEBP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导致其不表达,这可能是癌症转移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乙醇胺结合蛋白 信号转导 阿尔采末病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魏秋华 吴宁 李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1-1124,共4页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是一类结构高度保守、生物功能多样的碱性胞质蛋白,可与膜磷脂、阿片、核苷酸等多种物质结合。该家族蛋白可作为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调节器以及海马胆碱能神经刺激肽(HCNP)前体蛋白,在神经元保护、生物膜的构建与重塑...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是一类结构高度保守、生物功能多样的碱性胞质蛋白,可与膜磷脂、阿片、核苷酸等多种物质结合。该家族蛋白可作为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调节器以及海马胆碱能神经刺激肽(HCNP)前体蛋白,在神经元保护、生物膜的构建与重塑、阿尔采末症、糖尿病肾病、癌症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乙醇胺结合蛋白 结构 生理功能 病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精浆液中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的纯化及其一级结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安丽萍 杜瑞丽 +5 位作者 徐广宇 韩笑 詹金卓 前田利长 大久保岩男 杜培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从猪精浆中纯化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的一个新成员——猪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sus PEBP4),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饱和硫酸铵盐析、Q-Sepharose、Matrex Gel RedA、SP-XL-Sepharose和FPLC Mono-S(A)柱层... 目的:从猪精浆中纯化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的一个新成员——猪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sus PEBP4),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饱和硫酸铵盐析、Q-Sepharose、Matrex Gel RedA、SP-XL-Sepharose和FPLC Mono-S(A)柱层析从500mL猪精浆中纯化susPEBP4,自动氨基酸测序仪进行N-末端氨基酸测序及内部序列分析。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与人、牛和狗的序列同源性。结果:经SDS-PAGE电泳分离鉴定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为25000的单一区带的sus PEBP4。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显示,其与人、牛和狗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5.2%~81.8%之间。结论:从猪精浆中制备了电泳纯的PEBPs家族的新成员sus PEBP4,明确了其一级结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与其他生物体氨基酸同源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乙醇胺结合蛋白4 纯化 猪精浆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楼剑洲 王晓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PEBP1)广泛表达于多种生物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功能。PEBP1可以与Raf-1结合,从而抑制MAPK信号转导通路,并参与对G蛋白偶联受体、NF-κB和GSK3β等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PEBP1)广泛表达于多种生物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功能。PEBP1可以与Raf-1结合,从而抑制MAPK信号转导通路,并参与对G蛋白偶联受体、NF-κB和GSK3β等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EBP1在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PEBP1通过TNF-α,FasL(Fas ligand)和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等死亡配体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同时PEBP1作为肿瘤转移的抑制基因,在肿瘤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减少,因而PEBP1也成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此外,PEBP1通过调控MAPK和NF-κB等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分化以及细胞分裂和基因组稳定性。本文就PEBP1在肿瘤研究中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乙醇胺结合蛋白1 肿瘤 转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蛋白对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单层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国庆 郝长春 +2 位作者 赫剑真 张蕾 孙润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38-2247,共10页
利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牛血清蛋白(BSA)在气/液界面上对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单层膜结构的影响.通过改变亚相的pH值和BSA浓度,获得了不同条件下DSPE单层膜的等温线、吸附曲线和压缩循环曲... 利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牛血清蛋白(BSA)在气/液界面上对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单层膜结构的影响.通过改变亚相的pH值和BSA浓度,获得了不同条件下DSPE单层膜的等温线、吸附曲线和压缩循环曲线等.实验结果表明,亚相中BSA的存在对DSPE单层膜的压缩性、稳定性以及相变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DSPE单层膜对BSA分子的吸附量存在一定的阈值,且该阈值的大小与亚相pH值相关.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亚相pH=3时,BSA的疏水残基几乎全部暴露在外面,2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而pH=7时,BSA仅有少量的疏水残基暴露在外面,2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弱.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到的单层膜形态变化特点与曲线分析结果一致.该研究为了解牛血清蛋白与磷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蛋白 二硬脂磷脂乙醇胺 表面压力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结合因子1对肝细胞癌患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婷 关贵文 +2 位作者 张婧 鲁凤民 陈香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AU结合因子1(AUF1)对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TCGA-HCC基因表达数据下载自美国Bead研究所基因数据分析中心,最终纳入371例不同病因的HCC组织及50例癌旁组织;LCI-HCC基因表达数据...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AU结合因子1(AUF1)对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TCGA-HCC基因表达数据下载自美国Bead研究所基因数据分析中心,最终纳入371例不同病因的HCC组织及50例癌旁组织;LCI-HCC基因表达数据下载自GSE14520,最终纳入214例有随访信息的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35例HCC及配对癌旁样本选取自2009年—2013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常规根治性手术的HC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检测GPC3和AUF1蛋白在HC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在HCC细胞系中敲减或者过表达AUF1后,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PC3表达;利用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和RNA稳定性检测研究AUF1调控GPC3表达的机制。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方法应用于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并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比较。结果在TCGA和LCI数据库中,肝癌组织GPC3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值均<0.05);TCGA数据库中,GPC3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PC3和AUF1蛋白均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27/35)和74.3%(26/35)。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在肝癌细胞系HepG2和Huh-7中敲减AUF1明显降低了GPC3表达(P值均<0.05),而过表达AUF1则上调GPC3表达(P<0.05)。AUF1蛋白可与GPC3 mRNA结合,敲减AUF1导致GPC3 mRNA稳定性降低。结论AUF1是调控GPC3基因转录后修饰的重要调节因子,AUF1和GPC3蛋白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AU结合因子1 磷脂肌醇蛋白聚糖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基辅酶A结合结构域蛋白3在病原微生物复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黄佳昭 李叶 张磊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病毒及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细胞后,复制过程离不开宿主细胞内的宿主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酰基辅酶A结合结构域蛋白3(ACBD3)可以与一些病原体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影响病原体微生物在宿主细胞的复制.本文通过总结爱知病毒、柯萨奇病毒、脊... 病毒及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细胞后,复制过程离不开宿主细胞内的宿主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酰基辅酶A结合结构域蛋白3(ACBD3)可以与一些病原体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影响病原体微生物在宿主细胞的复制.本文通过总结爱知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丙肝病毒、人类鼻病毒以及沙门氏菌侵染宿主细胞时,病毒蛋白质与ACBD3及磷脂酰肌醇4-激酶B(PI4KB)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探讨ACBD3在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辅酶A结合蛋白3 磷脂肌醇4-激酶B 小核酸核苷酸病毒科 丙肝病毒 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宝 孙磊 +2 位作者 郑阳 姜洁璇 金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盘组织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及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探讨其在G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足月妊娠且非肥胖(BMI<25 kg/m2)GDM孕妇(GDM组)和同期糖代谢正常(正常组)孕妇胎...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盘组织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及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探讨其在G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足月妊娠且非肥胖(BMI<25 kg/m2)GDM孕妇(GDM组)和同期糖代谢正常(正常组)孕妇胎盘组织各10例,应用Western blotting、实时PCR方法检测2组胎盘组织中SHBG和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IRS-1、ISR-2、PI3K p85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3、GLUT-4)的表达,各指标进行直线回归依存关系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GDM组胎盘组织中SHBG m RNA、蛋白表达降低(P<0.05);IRS-1蛋白、IRS-2 m RNA表达降低(P<0.05);PI3K p85α和GLUT-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GLUT-3蛋白,GLUT-4 m RNA、蛋白表达降低(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HBG m RNA与IRS-2 m RNA、PI3K p85αm RNA、GLUT-4 m 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IRS-2 m RNA和GLUT-4 m 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IRS-1 m RNA和PI3K p85αm RNA、GLUT-3 m RNA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IRS-2m RNA和GLUT-1 m RNA的表达正相关(P<0.01)。结论 GDM孕妇胎盘中胰岛素信号转导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存在异常,SHBG可能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调节,GDM时胎盘滋养细胞合成和分泌SHBG减少,引起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降低,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及GDM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性激素结合蛋白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 磷脂肌醇-3-激酶 葡萄糖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参与过度机械通气诱导的核因子-κB激活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月兰 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23-62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对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中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机械通气肺损伤发生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正常通气组(B组)、过度通气组(C组)、正常通气+ly294002组(D组)、过... 目的通过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对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中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机械通气肺损伤发生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正常通气组(B组)、过度通气组(C组)、正常通气+ly294002组(D组)、过度通气+ly294002(E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的活性、免疫组化观察I-κBβ、NF-κB在肺细胞中的分布及表达;电泳迁移率测定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C组大鼠肺组织中Akt的磷酸化水平较其他各组增加(P<0.05),NF-κB的DNA结合活性较A、D、E组显著提高(P<0.01),肺组织中I-κBβ表达显著降低,NF-κB表达增加,且主要表达于肺内巨噬细胞和肺上皮细胞。ly294002可明显抑制Akt磷酸化,降低NF-κB的活性及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论PI3K参与了过度机械通气导致的NF-κB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损伤 磷脂肌醇-3-激酶 核因子-ΚB 磷脂肌醇-3-激酶 NF-ΚB激活 机械通气 核因子-ΚB NF-κB活性 磷酸化蛋白激酶 DNA结合活性 大鼠肺组织 Weste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Girdin的表达及其磷酸化影响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形成
10
作者 史俊秀 王瑾瑜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0-200,共1页
血管受损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增殖和迁移可导致新生内膜的形成和再狭窄的发生。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Akt(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
关键词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血管损伤 内膜 新生 磷酸化 磷脂肌醇3激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 KIN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FLOWERING LOCUS T/TERMINAL FLOWER1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常丽丽 吴连成 +3 位作者 库丽霞 孙朝辉 王新涛 陈彦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3-851,共9页
植物FLOWERING LOCUS T/TERMINAL FLOWER1(FT/TFL1)基因家族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它在植物的花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成员FT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是可以长距离转运的成花激素,在花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另一成员TFL1基因... 植物FLOWERING LOCUS T/TERMINAL FLOWER1(FT/TFL1)基因家族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它在植物的花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成员FT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是可以长距离转运的成花激素,在花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另一成员TFL1基因则在花序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FT/TFL1基因家族的结构、成员,以及各个成员在花发育转换过程中的功能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该基因家族的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乙醇胺 花发育 基因家族 成花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棉和雷蒙德氏棉PEBP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该家族基因在陆地棉组织中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超 张彦楠 +1 位作者 刘焕龙 黄先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4-404,共11页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s,PEBP)基因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被子植物中主要起着促进或抑制开花和控制株型的作用。利用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A2)和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s,PEBP)基因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被子植物中主要起着促进或抑制开花和控制株型的作用。利用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A2)和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D5)的基因组数据库,分别搜索到8个棉花PEBP同源基因,都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的蛋白都存在PEBP家族的保守基序和关键氨基酸位点,表明二倍体棉花中至少存在8个PEBP家族基因。进化分析表明,8个PEBP基因分属于3个亚家族,含FLOWERING LOCUS T(FT)-like亚家族1个、TERMINAL FLOWER 1(TFL1)-like亚家族5个(包括3个TFL1和2个BFT)、MOTHER OF FT AND TFL1(MFT)-like亚家族2个。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8个PEBP基因在根、茎、叶、幼苗顶端分生组织、花、胚珠和25 d的纤维组织中的表达,表明FT1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在纤维、胚珠和花中;MFT1在各组织中均表达,但在纤维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花和叶片中,而MFT2以在叶片中表达为主;TFL1a、TFL1b和TFL1c均在根中表达量最高,但TFL1c在叶片、花和胚珠中也有相对较高的表达;BFT1和BFT2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但除幼苗顶端分生组织外,BFT1在其他各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FT2。这些结果表明,PEBP家族基因在棉花的生长发育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乙醇胺结合蛋白 亚洲棉 雷蒙德氏棉 成花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调控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姜延志 邢淑华 +2 位作者 岑王敏 陈建宁 李学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0-838,共9页
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是脂质代谢的关键酶,其正常调控对于机体向组织提供脂质营养至关重要。作为LPL重要的调控因子,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high density lip... 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是脂质代谢的关键酶,其正常调控对于机体向组织提供脂质营养至关重要。作为LPL重要的调控因子,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binding protein 1,GPIHBP1)能与LPL结合起脂解平台的作用,并作为载体参与LPL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转运。另外,近年来也鉴定出其他几个LPL活性调控因子,包括microRNAs、A型重复排序蛋白相关受体(Sortilin-related receptor with A-type repeats,SorLA)和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s,apo)。这些LPL调控因子的成功鉴定,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机体脂解代谢和乳糜微粒血症发生的内在机制。文章重点综述了LPL的调控因子GPIHBP1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对其他几个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脂酶 糖基化磷脂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 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多糖对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贾岚 高晶 +5 位作者 孟智睿 魏益谦 李丽 邵紫萱 高学敏 王景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3019-3025,共7页
目的:在建立肝阴虚证病证结合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白芍多糖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候模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 目的:在建立肝阴虚证病证结合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白芍多糖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候模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白芍多糖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浓度20%CCl 4橄榄油溶液,后期给予附子、干姜、肉桂温热中药复方灌胃,同时给药,连续6周。6周后观察大鼠体质量,易激惹程度,毛发光泽度,小便颜色,大便颜色质地,肛温。测定血清及肝组织转氨酶活性、细胞因子水平、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并取肝脏进行HE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多糖组可改善大鼠大便的干燥程度(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水平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下降(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病理切片有所改善。白芍多糖组大鼠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白芍提取物白芍多糖具有保护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的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肝纤维化、减轻氧化应激水平、调节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多糖 化学性肝损伤 肝阴虚证 病证结合 肝纤维化 氧化应激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预处理对异氟醚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TRF1蛋白的影响
15
作者 陈天云 刘羽佳 +2 位作者 陈雯奕 刘倩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预处理对异氟醚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TRF1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SHSY-5Y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异氟醚组(I组)、异氟醚+褪黑素组(IM组)、异氟醚+褪黑素+抑制剂组(IMB组),每组细胞... 目的观察褪黑素预处理对异氟醚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TRF1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SHSY-5Y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异氟醚组(I组)、异氟醚+褪黑素组(IM组)、异氟醚+褪黑素+抑制剂组(IMB组),每组细胞浓度为4.8×10^(6)~8.0×10^(6)个/ml。C组未进行药物处理,正常培养。I组予1.5%异氟醚处理6 h。IM组予1 mmol/L褪黑素1μl处理细胞11 h后,1.5%异氟醚处理6 h。IMB组予100 m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110α)选择性抑制剂BYL7191μl处理30 min后,1 mmol/L褪黑素1μl处理11 h,1.5%异氟醚处理6 h。采用RT-qPCR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和端粒体复制结合因子1(TRF1)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Ser473)和TRF1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I组和IM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IM组p-Akt和TRF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IMB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组比较,IM组TRF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IMB组Akt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TRF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IM组比较,IMB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Akt(Ser473)和TRF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褪黑素明显上调异氟醚处理后SHSY-5Y细胞TRF1蛋白表达,其机制与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异氟醚 端粒体复制结合因子1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代谢标志物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媛 侯霜 +2 位作者 陈乾 牛玉林 李海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9-606,共8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血脂代谢、高脂血症、他克莫司药物代谢中共表达的基因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中筛选出共表达的基因。收集25例肾移植受者的一般资料,检测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过氧化...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血脂代谢、高脂血症、他克莫司药物代谢中共表达的基因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中筛选出共表达的基因。收集25例肾移植受者的一般资料,检测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BP1)的表达情况。对肾移植受者进行跟踪随访,收集术后1、3、6、12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并分析受者高脂血症的发生情况。分析ABCA1、GPIHBP1、PPAR-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相关指标对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筛选出3个共表基因ABCA1、PPAR-γ、GPIHBP1。ABCA1与术后6个月胆固醇、术后3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成正相关,与术后3个月空腹血糖呈负相关(均为P<0.05);GPIHBP1与术前胆固醇、术前甘油三酯呈负相关,与术后3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呈正相关(均为P<0.05)。PPAR-γ与术前球蛋白、术前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均为P<0.05)。ABCA1、GPIHBP1、PPAR-γ联合术前球蛋白及术后1、6个月血糖水平诊断肾移植术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效果较好(AUC=0.900)。ABCA1、GPIHBP1、PPAR-γ联合术后1、6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术后6个月血糖水平诊断肾移植术后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较好(AUC=0.931)。结论ABCA1、GPIHBP1、PPAR-γ与肾移植术后血脂、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等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但用于预测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尚无确切依据。提升机体免疫力、规范的血糖管理可能是控制高脂血症的有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高脂血症 胆固醇 甘油三酯 他克莫司 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糖基磷脂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B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花水提物调节AHR/BNIP3改善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信号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雨萌 荣雨 +2 位作者 李包娟 周克春 张䶮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石榴花水提物(pomegranate flower water extract,PFW)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C57BL/6J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Met)、石榴花水提物低剂量组(PFWL)和石榴花水提物高剂量组(PFWH)... 目的:探讨石榴花水提物(pomegranate flower water extract,PFW)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C57BL/6J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Met)、石榴花水提物低剂量组(PFWL)和石榴花水提物高剂量组(PFWH)。连续给药11周后,称小鼠体质量,检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RS1(Ser307)、蛋白激酶B(AKT)、p-AKT(Ser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Gsk3β(S9)、芳香烃受体(AhR)、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EMT)、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FWH组FBG、INS、HOMA-IR、TG和T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PFWH组小鼠肝细胞内脂肪滴明显减少;PFWH组极显著升高肝脏中IRS1、p-AKT(Ser473)/AKT、p-Gsk3β(S9)/Gsk3β、BNIP3蛋白表达(P<0.01),极显著降低p-IRS1(Ser307)/IRS1、AHR、PEMT蛋白表达(P<0.01)。结论:PFW可能通过调节AHR/BNIP3抑制肝脏脂质沉积,改善p-IRS1(Ser307)/p-AKT(Ser473)/p-GSK3β(S9)胰岛素信号通路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花水取物 胰岛素信号通路 芳香烃受体 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 磷脂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GhBFT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研 刘慧 黄先忠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189,共7页
植物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PEBP)分为3个亚家族,其中BFT属于TFL1亚家族成员,在维持植物分生组织的无限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BFT1家族成员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克隆GhBFT1基因,开展基因表达、... 植物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PEBP)分为3个亚家族,其中BFT属于TFL1亚家族成员,在维持植物分生组织的无限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BFT1家族成员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克隆GhBFT1基因,开展基因表达、亚细胞定位分析,初步探索GhBFT1基因在棉花中可能的功能。通过RT-PCR的方法从新陆早33中克隆了一个GhBFT1同源基因,ORF长度为525bp,推测编码174个氨基酸,包含TFL1亚家族蛋白保守氨基酸位点His88/Asp144,同源建模分析表明GhBFT1蛋白三维结构与TFL1家族蛋白的结构非常相似,进化树分析表明GhBFT1基因与番木瓜、榴莲、哥伦比亚锦葵、可可等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表明GhBFT1基因在棉花根、雄蕊、开花当天和开花后1天的胚珠中表达量较高。构建融合表达载体35S∶GhBFT1-GFP,转化至农杆菌GV3101,然后转化本氏烟草叶片中,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烟草叶表皮细胞,发现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强烈的绿色荧光信号,表明GhBFT1是细胞质和细胞核定位的蛋白。本研究对棉花家族基因做了一定的功能探索,为将来深入研究棉花BFT1基因在棉花生长发育和开花转变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 基因表达 蛋白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BP在切割穹窿海马伞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浩明 张蕾 +3 位作者 金国华 秦建兵 朱蕙霞 田关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9-624,共6页
切割大鼠右侧穹窿海马伞,应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切割后海马中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的表达的时空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BP在切割后3 d表达开始上升,7 d达最高水... 切割大鼠右侧穹窿海马伞,应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切割后海马中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的表达的时空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BP在切割后3 d表达开始上升,7 d达最高水平,随后缓慢下降,28 d时降至正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切割侧海马CA1~CA3区的锥体细胞层和齿状回颗粒层的PEBP阳性细胞数与正常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切割侧PEBP阳性细胞染色加深,7 d时最为明显,两侧比较灰度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切割侧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中可见较多深染的PEBP阳性细胞,其细胞数和灰度值与正常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本课题组以往的工作,本结果提示切割穹窿海马伞后PEBP的高表达可能与海马神经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乙醇胺结合蛋白 切割穹窿海马伞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通过PI3K激活Rac1而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俊霞 张腾腾 +5 位作者 张利军 王蓓蓓 魏俊燕 王海伟 沈炳玲 张丽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研究Rac1活化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中的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对其活化的影响。方法: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p21活化激酶1 p21结合结构域(PBD)即GST-PBD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诱导融合... 目的:研究Rac1活化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中的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对其活化的影响。方法: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p21活化激酶1 p21结合结构域(PBD)即GST-PBD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纯化;GST-pull down实验检测C.pn感染VSMCs后Rac1活性的变化;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25μmol/L)预处理VSMCs,GST-pull down实验检测Rac1活性的变化;Rac1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50μmol/L)预处理VSMCs,wound-healing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VSMCs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后,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得到足量有效的GST-PBD融合蛋白;GST-pull down实验结果显示,C.pn感染VSMCs后Rac1活性增强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Y294002预处理VSMC后,C.pn感染诱导的Rac1活性明显下降(P<0.05);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NSC23766预处理的C.pn感染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单纯感染组(P<0.05)。结论:C.pn感染可能通过PI3K激活Rac1,从而诱导VSMCs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RAC1 GTP结合蛋白 磷脂肌醇3-激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