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烷偶联剂制备及对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龙沁 周大利 +3 位作者 张翔 卫冬娟 柳淑婧 陈冬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8-952,共5页
采用谷氨酸与硅烷偶联剂(KH-792)缩合反应,制备出一种含酰胺基的硅烷偶联剂,利用其与材料之间的化学结合,将谷氨酸共价固定至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表面,实现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共培... 采用谷氨酸与硅烷偶联剂(KH-792)缩合反应,制备出一种含酰胺基的硅烷偶联剂,利用其与材料之间的化学结合,将谷氨酸共价固定至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表面,实现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共培养,评价其体外细胞生物相容性。应用FTIR、SEM、XPS等测试技术分别对合成的偶联剂、改性后的陶瓷材料进行结构、表面形貌及细胞生长情况的表征,结果表明:谷氨酸与KH-792的反应产物有酰胺基生成;含酰胺基的硅烷偶联剂能对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表面进行有效改性;共培养3 d后细胞在材料材料表面大量贴附,MTT实验也证明增殖良好,即含酰胺基的硅烷偶联剂能改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的体外细胞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谷氨酸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多孔磷灰石-硅灰石(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薛明 冯丹歌 +2 位作者 李光大 杨为中 周大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8-712,共5页
0引言多孔磷灰石.硅灰石(apatite—wollastonite glass ceramic,AW-GC)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骨透导性和一定的可降解性,近年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倍受重视。理想的骨组织修复和支架材料应具备三维立体多孔结构.... 0引言多孔磷灰石.硅灰石(apatite—wollastonite glass ceramic,AW-GC)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骨透导性和一定的可降解性,近年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倍受重视。理想的骨组织修复和支架材料应具备三维立体多孔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细胞粘附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营养和氧气进入及代谢产物排出,也有利于血管和神经长入。此外,多孔结构与组织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能够使植入材料承受更复杂的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泡沫浸渍 多孔 磷灰石-硅灰石 生物活性 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欣欣 朱智敏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85-487,491,共4页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BGC)由于在保持良好生物活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因而其作为人体硬组织替换材料在临床上已得到大量应用和发展。本文系统介绍了AW-BGC的性能、应用和制备方法,并对AW-BGC及其复合材料的研...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BGC)由于在保持良好生物活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因而其作为人体硬组织替换材料在临床上已得到大量应用和发展。本文系统介绍了AW-BGC的性能、应用和制备方法,并对AW-BGC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复合材料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硅灰石多孔玻璃陶瓷的制备与晶相结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薛明 周大利 +2 位作者 曹巨辉 汪宏涛 杨为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磷灰石-硅灰石(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纳米前驱体粉末,前驱体粉末经热处理后,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成型,烧结制备了多孔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通过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图谱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磷灰石-硅灰石(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纳米前驱体粉末,前驱体粉末经热处理后,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成型,烧结制备了多孔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通过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图谱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对AW前驱体粉末的微观结构,及其在煅烧过程中的晶相转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制备纳米级AW前驱体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推测出微晶玻璃体中各晶相的析出温度,确定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AW玻璃陶瓷的煅烧工艺,体外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表明材料具有较高的矿化功能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硅灰石 多孔玻璃陶瓷 晶相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玻璃增强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莉 周科朝 +1 位作者 李志友 黄苏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85-1892,共8页
研究多孔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及性能。采用颗粒尺寸为500~600μm的炭粉,以体系为SiO2-Na2O-CaO-MgO-Al2O3的生物玻璃为高温粘结剂,通过一定的混料、压制和烧结工艺,可制得孔隙率为30%~48%,抗弯强度达11.65MPa,大孔孔径... 研究多孔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及性能。采用颗粒尺寸为500~600μm的炭粉,以体系为SiO2-Na2O-CaO-MgO-Al2O3的生物玻璃为高温粘结剂,通过一定的混料、压制和烧结工艺,可制得孔隙率为30%~48%,抗弯强度达11.65MPa,大孔孔径约500~600μm、小孔孔径1~20μm并孔隙相互连通的多孔陶瓷。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万能实验机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抗弯强度进行分析,还通过分析天平,采用阿基米德原理对样品孔隙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气孔率逐渐减小,抗弯强度逐渐增加。通过控制炭粉的含量,可以有效的控制多孔烧结体的孔隙率、大孔的分布及孔径。生物玻璃的加入可以促进材料的液相烧结,使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致密化,改善其力学性能,同时随着生物玻璃含量的增加孔隙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造孔剂 炭粉 多孔陶瓷 生物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加工生物活性云母/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向其军 刘咏 +1 位作者 黄伯云 盛小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5-1030,共6页
采用高温熔铸法制备可加工生物活性云母/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研究,测定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采用体外模拟体... 采用高温熔铸法制备可加工生物活性云母/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研究,测定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采用体外模拟体液(SBF)浸泡法测试材料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氟磷灰石相呈针状,与人体骨和牙齿的磷灰石形貌相似,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氟磷灰石的形成是材料被迅速加热至高温进行热处理,使磷灰石以螺旋位错生长机制沿c轴晶化长大所致;经热处理获得的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基本满足骨科和齿科用生物材料的性能要求;材料在体外模拟体液中浸泡3 d后,样品表面已有磷灰石层生成,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显微结构 生物活性 云母 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镁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复合生物陶瓷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齐国超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钛合金基体上合成了含镁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陶瓷复合涂层.研究表明,羟基磷灰石相与β-磷酸三钙相共同存在于600℃烧结的复合涂层中.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镁离子已合成到涂层之中.在模拟体液中,在复合涂层表面...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钛合金基体上合成了含镁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陶瓷复合涂层.研究表明,羟基磷灰石相与β-磷酸三钙相共同存在于600℃烧结的复合涂层中.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镁离子已合成到涂层之中.在模拟体液中,在复合涂层表面沉积出了较为明显的新生类骨层.使用MG63细胞进行培养试验,结果显示涂层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含镁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望在医疗实践中作为人工骨质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 溶胶凝胶法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钙 模拟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牙囊干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陶瓷生物相容性和成骨作用研究
8
作者 聂利 王明 +2 位作者 曾兴琪 李洁仪 李丛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牙囊干细胞(rat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rDFCs)在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上的附着增殖以及成骨因子表达情况,探索二者间生物相容性。方法 10只6 d龄SD大鼠,雌雄各半,处死后剥离双... 目的观察大鼠牙囊干细胞(rat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rDFCs)在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上的附着增殖以及成骨因子表达情况,探索二者间生物相容性。方法 10只6 d龄SD大鼠,雌雄各半,处死后剥离双侧下颌骨磨牙区牙囊组织,通过组织块酶消化法获得rDFCs,rDFCs与CHA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SEM)观察rDFCs与CHA黏附增殖情况,RTPCR法测定rDFCs、rDFCs-CHA及rDFCs成骨诱导组黏附增殖5、7、9 d成骨基因OPN、ALP、Osterix的表达。结果 SEM观察到rDFCs在CHA上能正常黏附、生长、增殖,4 d时细胞开始相互接触,成片状黏附于CHA表面,7 d时,细胞外基质已完全覆盖CHA表面。RT-PCR结果显示rDFCs与CHA共培养5、7、9 d时,CHA促进了成骨基因OPN、ALP、Osterix的表达,rDFCs-CHA组与rDFCs组相比,Osterix基因表达:7 d时前者是后者267倍;OPN基因表达:7 d时是24.7倍,ALP基因表达:5 d时rDFCs-CHA组是rDFCs组的3.1倍(P<0.01)。结论 CHA能促进rDFCs黏附、增殖、成骨分化及表达成骨因子,二者生物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干细胞 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 扫描电镜 生物相容性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径可控羟基磷灰石复相陶瓷中玻璃相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龚森蔚 江东亮 谭寿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34,共4页
采用颗粒直径尺寸可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造孔剂,以自行熔制所得的生物玻璃作为玻璃相,通过添加和调节玻璃相的用量和烧结温度制备了多孔羟基磷灰石瓷。采用电子探针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分析,添加玻璃相明显地修复了烧结体的显微结... 采用颗粒直径尺寸可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造孔剂,以自行熔制所得的生物玻璃作为玻璃相,通过添加和调节玻璃相的用量和烧结温度制备了多孔羟基磷灰石瓷。采用电子探针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分析,添加玻璃相明显地修复了烧结体的显微结构,减小了裂纹的尺寸,适量添加能提高多孔羟基磷灰石瓷的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多孔陶瓷 生物玻璃 复相陶瓷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硅灰石微晶玻璃陶瓷高硬度复合板的研制
10
作者 樊震坤 石汝军 +3 位作者 任允鹏 刘宝英 刘德军 赵林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2,共5页
对微晶玻璃高硬度复合板进行了系统试验,探讨了微晶玻璃高硬度复合板的配方组成以及相关制造工艺参数,成功的制备了以β-硅灰石(β-CaO·SiO2)晶体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高硬度复合板产品。
关键词 β-硅灰石 微晶玻璃陶瓷 复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溶胶-凝胶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晓丽 王迎军 叶建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前体物———无定形磷酸钙 (ACP) ,并进行晶化处理得到纳米羟基磷灰石 (HAP)。在Ca/P =1 .67的条件下 ,Ca(OEt) 2 和H3PO4 在乙醇溶液中发生反应 ,合成ACP凝胶体。采用化学滴定法、透射电镜 (TEM) ,X射...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前体物———无定形磷酸钙 (ACP) ,并进行晶化处理得到纳米羟基磷灰石 (HAP)。在Ca/P =1 .67的条件下 ,Ca(OEt) 2 和H3PO4 在乙醇溶液中发生反应 ,合成ACP凝胶体。采用化学滴定法、透射电镜 (TEM) ,X射线衍射法 (XRD) ,BET ,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FTIR)对晶化处理前后的ACP粉料进行的性能测试表明 :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HAP粉料具有粒度小、晶化处理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溶胶-凝胶法 制备 特性 研究 无定形磷酸钙 生物活性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的制备及物理化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宋云京 温树林 +2 位作者 李木森 宿庆财 姜庆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85-991,共7页
以含结晶水的硝酸钙和五氧化二磷的醇溶液为前驱体精心控制反应过程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纯且粒度均匀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通过TEM,XRD,IR和TG-DTA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羟基磷灰石合成各阶段的相组成、相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200... 以含结晶水的硝酸钙和五氧化二磷的醇溶液为前驱体精心控制反应过程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纯且粒度均匀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通过TEM,XRD,IR和TG-DTA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羟基磷灰石合成各阶段的相组成、相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200、300、400℃反应产量很低,产物主要由Ca(NO3)2、磷酸乙酯和非晶HA组成,随着温度的升高,HA的含量逐渐增多,Ca(NO3)2和磷酸乙酯含量逐渐减少.其中在300、400℃出现少量的β-Ca2P2O7,和CaO.在500℃×2h处理下获得高品质的纳米级HA,与其它溶胶-凝胶法相比,本制备工艺简单,获得HA纯度高,粒度均匀,性能明显好于以前用类似方法所获得的产品,并适合大批量、纳米级HA的生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粉体 制备 溶胶-凝胶法 物理化学过程 生物材料 人工骨 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的光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立枝 崔承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08-114,共7页
研究了一种在医用金属表面涂覆以羟基磷灰石为主要成份的生物活性材料的新技术:溶胶一凝胶烧结涂层法工艺。制备出了新型生物活性材料涂层人工齿根。利用X光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并测量了涂层的厚度... 研究了一种在医用金属表面涂覆以羟基磷灰石为主要成份的生物活性材料的新技术:溶胶一凝胶烧结涂层法工艺。制备出了新型生物活性材料涂层人工齿根。利用X光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并测量了涂层的厚度及气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 溶胶-凝胶法 种植体 羟基磷灰石 医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CaO-SiO_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的磁性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家宽 杨述华 +1 位作者 何归丽 肖波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9-213,共5页
制备了添加少量B2O3和P2O5后的Fe2O3 CaO SiO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XRD分析、磁性检测以及生理模拟液的浸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微晶玻璃材料同时具备磁性和生物活性这两种重要性能.不经过核化处理在1000℃晶... 制备了添加少量B2O3和P2O5后的Fe2O3 CaO SiO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XRD分析、磁性检测以及生理模拟液的浸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微晶玻璃材料同时具备磁性和生物活性这两种重要性能.不经过核化处理在1000℃晶化2h后能够获得较理想的磁铁矿主晶相和硅灰石次晶相均匀致密分布的微观组织,所得微晶玻璃具有最佳的磁性能.铁含量提高能够增加微晶玻璃的磁性,然而会抑制微晶玻璃表面羟基磷灰石的形成,从而降低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生物活性 铁磁 微观结构分析 XRD分析 羟基磷灰石 P2O5 B2O3 浸泡实验 磁性检测 微观组织 玻璃材料 玻璃表面 硅灰石 主晶相 磁铁矿 铁含量 磁性能 制备 致密 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Si系微晶玻璃的制备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志锋 张军 +3 位作者 卢伟伟 宋邦才 孙大宽 潘志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98-100,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O-P2O5-SiO2系微晶玻璃,利用体外模拟(in vitro)实验方法,借助SEM和EDX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将其压片试样静态浸入模拟生理体液(SBF)前后样品表面的形貌和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浸泡时间不同,压片的玻璃相表面...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O-P2O5-SiO2系微晶玻璃,利用体外模拟(in vitro)实验方法,借助SEM和EDX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将其压片试样静态浸入模拟生理体液(SBF)前后样品表面的形貌和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浸泡时间不同,压片的玻璃相表面碳酸羟基磷灰石(HCA)的生成量也不同,随着浸泡时间增长,HCA含量随之增加,从而证实了其生物活性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微晶玻璃 生物活性 碳酸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Gel生物活性玻璃降解性能及矿化沉积的体外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娜如 王迎军 +2 位作者 陈晓峰 南开辉 杨宇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3-725,共3页
本研究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CaO P2 O5 SiO2 系统生物活性玻璃粉体 ,并通过成型、烧结工艺制成多孔材料 ,样品在体外模拟实验系统中进行材料降解性能研究。通过测量溶液pH值、Ca2 + 浓度及样品的XRD、SEM、FTIR测试 ,认为生物活性玻... 本研究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CaO P2 O5 SiO2 系统生物活性玻璃粉体 ,并通过成型、烧结工艺制成多孔材料 ,样品在体外模拟实验系统中进行材料降解性能研究。通过测量溶液pH值、Ca2 + 浓度及样品的XRD、SEM、FTIR测试 ,认为生物活性玻璃本身发生降解的同时表面有一层类骨碳酸羟基磷灰石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生物活性玻璃 体外降解 碳酸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玻璃多孔材料显微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晓峰 王迎军 +4 位作者 赵娜如 郑裕东 叶建东 张晓凯 张梅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10,共7页
本文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CaO P2 O5 SiO2 系统生物活性玻璃 ,并以其为原料制备了用于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块状生物活性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 (invitro)结合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FT... 本文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CaO P2 O5 SiO2 系统生物活性玻璃 ,并以其为原料制备了用于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块状生物活性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 (invitro)结合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FTIR)技术对不同烧结工艺制备的材料结构、晶相和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 ,经 80 0℃和 110 0℃烧结 5min的两种材料均有硅磷酸钙Ca5(PO4 ) 2 SiO4 微晶相析出。烧结温度越高 ,析出微晶相的体积比例越大 ,材料的生物活性则越低。在模拟生理溶液中碳酸羟基磷灰石 (HCA)只在烧结体中的玻璃颗粒表面形成 ,而在其硅磷酸钙Ca5(PO4 ) 2 SiO4 微晶相表面未发现HCA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生物活性玻璃 生理溶液 碳酸羟基磷灰石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分析 材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合成-水热法制备生物陶瓷涂层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咏 刘芳 +1 位作者 周科朝 张伟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4-607,共4页
采用燃烧合成 水热法制备生物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粘接拉伸法研究了涂层物相组成、形貌以及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合成后,涂层主要由HA+β Ca3(PO4)2组成,水热处理2h后,涂层中HA含量增加,... 采用燃烧合成 水热法制备生物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粘接拉伸法研究了涂层物相组成、形貌以及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合成后,涂层主要由HA+β Ca3(PO4)2组成,水热处理2h后,涂层中HA含量增加,延长水热处理时间,可得到纯HA涂层;涂层厚约为20μm;在燃烧合成试剂中添加助燃剂,涂层中相成分复杂化,但水热处理10h后,可得到纯羟基磷灰石相,涂层厚度增加,达到50μm左右;同时,添加助燃剂可大大提高界面结合强度,达到13.6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水热法 制备 生物陶瓷涂层 界面结合强度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CaO-P_2O_5-SiO_2-Na_2O-B_2O_3玻璃陶瓷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莉梅 邹翔宇 +4 位作者 韦钦磊 宋琼 邓爽 张洪波 苏春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2-44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a O-P2O5-Si O2-Na2O-B2O3体系前驱体粉末,用Ca F2替代部分Ca O再次制备前驱体粉末。通过TG-DSC分析确定结晶温度为865℃,经过热处理获得主晶相为Na6Ca3Si6O18的玻璃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a O-P2O5-Si O2-Na2O-B2O3体系前驱体粉末,用Ca F2替代部分Ca O再次制备前驱体粉末。通过TG-DSC分析确定结晶温度为865℃,经过热处理获得主晶相为Na6Ca3Si6O18的玻璃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手段及体外生物活性实验分析玻璃陶瓷的显微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Ca F2的加入能提高玻璃陶瓷的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并且不会破坏玻璃陶瓷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CAF2 玻璃陶瓷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钙磷生物陶瓷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傅小妮 季金苟 +2 位作者 冉均国 立 王方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双相钙磷生物陶瓷是一类由羟基磷灰石 [HA ,Ca10 (PO4) 6(OH ) 2 ]和 β -磷酸三钙 [β -TCP ,Ca3 (PO4) 2 ]按不同比例组成的硬组织替换材料。由于其成分与人体硬组织的无机成分基本一致 ,且综合了HA的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 β -TCP的生... 双相钙磷生物陶瓷是一类由羟基磷灰石 [HA ,Ca10 (PO4) 6(OH ) 2 ]和 β -磷酸三钙 [β -TCP ,Ca3 (PO4) 2 ]按不同比例组成的硬组织替换材料。由于其成分与人体硬组织的无机成分基本一致 ,且综合了HA的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 β -TCP的生物降解性 ,因而成为硬组织修复、替换材料的研究热点。简要综述了双相钙磷陶瓷的制备、性能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钙磷生物陶瓷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钙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