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在小动物嗅觉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安安 饶小平 +1 位作者 吴瑞琪 徐富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1,共8页
综述了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RI,fMRI)在嗅觉研究中的应用,着重介绍fMRI在小动物嗅觉研究中的优势,以及近10年来fMRI在嗅球(olfactory bulb,OB)信息编码、处理和传输机制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感觉方式之一,整个... 综述了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RI,fMRI)在嗅觉研究中的应用,着重介绍fMRI在小动物嗅觉研究中的优势,以及近10年来fMRI在嗅球(olfactory bulb,OB)信息编码、处理和传输机制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感觉方式之一,整个嗅觉系统(除鼻腔中的嗅细胞)都属于边缘系统,这赋予嗅觉系统一般的感觉功能和许多不为人所熟知的对情感、记忆以及生理和心理状态调控的功能.同时,由于缺乏有效手段,其内在性也使得嗅觉系统在大脑中的信息编码、处理、传输和感知等机制的研究极为困难.fMRI由于具有相对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并可以无创地、重复地观测大脑任何部位的神经活动而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的研究.fMRI在嗅觉系统的应用使我们对人的嗅觉高级中枢感知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嗅球为嗅觉信息编码和处理中心,由于其尺寸和人体MRI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对人OB中编码机制的研究一直无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 编码 嗅球 嗅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在儿童孤独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滨宾 张志鹏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7期665-667,共3页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广泛性发育障碍 心理发育障碍 社会交往能力 神经精神障碍 语言障碍 婴幼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的头部移动校正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和生 王涛 +1 位作者 冯焕清 吴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3-578,共6页
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fMRI)试验中 ,头部很小的移动就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对数据统计分析之前要求进行移动校正 .本文利用LMF(levenberg mrquardt fletcher)算法极小化参考图像和校... 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fMRI)试验中 ,头部很小的移动就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对数据统计分析之前要求进行移动校正 .本文利用LMF(levenberg mrquardt fletcher)算法极小化参考图像和校正图像之间的残差平方和自动校正fMRI图像 ,根据多分辨率金字塔结构由粗到细地搜索最优解 ,既可以较快的收敛 ,又可以考虑较大的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移动校正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LMF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金字塔结构 残差平方 fMRI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老年人计算任务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谢晟 肖江喜 蒋学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1-313,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老年人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实验的可行性及计算任务的激活脑区。方法 :对11例正常老年志愿者进行简单计算任务和复杂计算任务的fMRI实验 ,以SPM99作后处理显示激活脑区。结果 :11例被试的简单计算任务均完成较好 ... 目的 :探讨正常老年人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实验的可行性及计算任务的激活脑区。方法 :对11例正常老年志愿者进行简单计算任务和复杂计算任务的fMRI实验 ,以SPM99作后处理显示激活脑区。结果 :11例被试的简单计算任务均完成较好 ,激活区域主要集中在双侧顶上、下小叶和双侧枕叶 ,复杂计算任务除了以上脑区的激活外 ,还包括Brodmann 9、10区和Brodmann 4 6区。结论 :老年人进行fMRI实验具有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功能磁共振成像 计算任务 实验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覃媛媛 朱文珍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3期250-250,共1页
自1996年李恩中等首次报道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之后,中国拉开了fMRI研究的序幕。随着高场磁共振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在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当中,fMRI已成为发展最迅速、应用前景最广阔的... 自1996年李恩中等首次报道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之后,中国拉开了fMRI研究的序幕。随着高场磁共振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在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当中,fMRI已成为发展最迅速、应用前景最广阔的成像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高场磁共振 成像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检验方法FDR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处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丽萍 赵小杰 +1 位作者 姚力 金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2-426,F003,共6页
对一种多检验方法———错误发现率 (FDR)方法进行了计算机实现 ,并将FDR方法及其他几种假设检验方法应用在模拟数据和fMRI数据分析中进行比较 。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数据处理 假设检验 多检验方法 FDR 错误发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脑空间工作记忆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增强 郑金龙 +5 位作者 舒斯云 吴永明 郭周义 刘颂豪 包新民 马翰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8-341,共4页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健康人脑空间工作记忆的功能脑区。方法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同时进行fMRI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和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健康人脑空间工作记忆的功能脑区。方法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同时进行fMRI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和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大脑皮质所激活的主要脑区有双侧顶叶(BA7/40,BA:Brodmann area,布鲁德曼分区),双侧额叶(BA6/9/47),双侧枕颞交界处(BA19/37);被激活的大脑皮质下结构有右侧尾状核、左侧丘脑和左侧中脑黑质;双侧小脑也均被显著激活(P<0.001)。结论人脑处理空间工作记忆信息是由大脑皮质下结构及小脑与大脑皮质共同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记忆 工作记忆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量词加工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8
作者 赵汉青 朱月蓉 +2 位作者 程国勤 王安明 封世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8-852,共5页
目的:通过考察大脑在加工量词时的活动情况,探讨量词加工的相关功能区及不同量词功能区可能存在的差异。方法:对18名健康志愿者行名量词和动量词语义(正确与错误)判断任务,比较不同任务各脑区激活强度及范围的差异。结果:名量词主要激... 目的:通过考察大脑在加工量词时的活动情况,探讨量词加工的相关功能区及不同量词功能区可能存在的差异。方法:对18名健康志愿者行名量词和动量词语义(正确与错误)判断任务,比较不同任务各脑区激活强度及范围的差异。结果:名量词主要激活区域:双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双侧扣带回、双侧楔叶、楔前叶、双侧角回、双侧颞下回、左侧颞中回、舌回、右侧小脑。动量词主要激活的区域:双侧颞中回、双侧颞下回、双侧扣带回、双侧基底节、双侧角回、双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左侧岛叶、双侧小脑。结论:动量词与名量词激活的区域大部分较为一致,两者激活强度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都需要双侧大脑半球各脑区相互协调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量词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孤独症脑功能网络与梯度特征分类研究
9
作者 周源 朱元强 +3 位作者 杜向熠 李磊磊 王晨 郑建民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4,共9页
目的基于多模态机器学习与集成学习分类模型,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与梯度特征的分类性能。材料与方法基于246例ASD患者与251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目的基于多模态机器学习与集成学习分类模型,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与梯度特征的分类性能。材料与方法基于246例ASD患者与251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独立成分分析、梯度分析结果进行差异分析,并基于静态功能网络连接(static 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sFNC)与动态功能梯度(dynamic functional gradient,dFNG)特征构建多模态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结果(1)ASD患者的默认网络(triple network-default mode,TN-DM)和视觉颞叶(visual-occipitotemporal,VI-OT)、视觉枕叶(visual-occipital,VI-OC)网络静态连接强度显著减弱,而高级认知-额叶(higher cognition-frontal,HC-FR)与显著网络(triple network salience,TN-SA)的连接强度则显著增强(P<0.05,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校正);(2)动态梯度聚类分析显示,ASD患者在低维空间中长期滞留于额叶-感觉运动主导状态2(P<0.05);(3)sFNC与dFNG的多模态机器学习模型结果表明,dFNG与sFNC具有显著的协同分类贡献,显著提高了分类准确率(准确率为99.3%)。结论ASD患者在sFNC与dFNG两个层面均存在系统性异常,基于sFNC与dFNG特征构建的多模态集成学习模型可对ASD高效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梯度特征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外关穴与外关配伍内关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俊琦 黄泳 +2 位作者 邹燕齐 吴俊贤 卢阳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并比较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组(每组8例),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针刺同时进行f...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并比较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组(每组8例),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针刺同时进行fMRI扫描,所有数据采用SAS9.13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外关穴组和外关配伍内关穴组在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ROIs)的激活点数、激活几率、激活强度,并对所激活的相同脑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OIs激活几率统计比较表明,与外关穴配伍内关穴比较,针刺外关穴右侧小脑激活几率较高(P<0.05);ROIs激活点数统计比较表明,针刺外关穴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右侧小脑(P<0.05),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则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左侧顶叶(P<0.05);ROIs激活强度统计比较表明,针刺外关穴与针刺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各脑区的激活强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针刺外关穴能够在维持躯体平衡、改善肌张力障碍及调节随意运动方面发挥较为突出的作用。外关穴配伍内关穴这种表里经配穴能够加强对偏身感觉及运动障碍的治疗作用,这为外关穴特异性及表里经配穴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外关穴 外关穴配伍内关穴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F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仪有望用于检测人类脑部疾病
1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344,共1页
一种磁共振成像仪技术可在对脑部无任何损害的情况下检测出动物脑部有无疾病.这项名为“4.7T动物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系统”装备研制项目目前已通过中利院综合计划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关键词 部疾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人类 损害 检测 专家 动物 综合计划 项目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功能成像对针刺足阳明胃经中枢镇痛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边文瑾 甄俊平 +3 位作者 靳波 周宇堃 杨洁 樊知昌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1期979-984,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疼痛刺激与配伍针刺穴位镇痛后脑功能成像的变化探讨针刺足阳明胃经的中枢镇痛机制。材料与方法对20名健康志愿者先后行疼痛刺激和配伍电针针刺足阳明胃经中足三里与上巨虚两穴位镇痛,并进行脑功能成像,记录激活与抑制...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疼痛刺激与配伍针刺穴位镇痛后脑功能成像的变化探讨针刺足阳明胃经的中枢镇痛机制。材料与方法对20名健康志愿者先后行疼痛刺激和配伍电针针刺足阳明胃经中足三里与上巨虚两穴位镇痛,并进行脑功能成像,记录激活与抑制脑区并分析。结果疼痛刺激后及配伍二穴位针刺镇痛后,额颞叶皮层、边缘系统、丘脑及小脑等多个脑区在脑功能成像上有不同程度和范围的激活与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30,t>3.09,P<0.001)。结论脑功能成像反映出的多个脑区均可能通过不同的调节方式参与疼痛及足阳明胃经络的中枢镇痛机制,且与针刺单个穴位的镇痛机制既有相同又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疼痛 镇痛机制 功能磁共振成像 足阳明胃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大脑和小脑空间记忆认知功能的fMRI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郑金龙 吴永明 +7 位作者 舒斯云 韩立新 刘颂豪 郭周义 包新民 张增强 金梅 马翰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大脑和小脑参与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通过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短时空间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 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大脑和小脑参与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通过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短时空间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任务与对照任务交替进行,数据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显示:当统计阈值设定为P<0.0001时,大脑皮层和右侧小脑一起被显著激活;大脑皮层所激活的脑区有双侧顶叶的楔前叶、顶上小叶、缘上回(BA7/40,BA:Brodma-nn Area),双侧前额上、中、下回(BA6/9/47),双侧枕叶和枕颞交界处(BA18/19/37),右侧海马回;左侧中脑黑质及被盖部也被激活。上述结果提示:小脑和大脑皮层一起参与了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空间记忆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和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功能连接特征判别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探索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悦 钟苑心 +2 位作者 杨莉 曹庆久 杨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特征建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智能诊断模型。方法:收集符合DSM-IV标准的60例8~16岁的ADHD患者和92例正常对照的静息态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数据,比较两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运用机器学习,探讨与机器学习理... 目的:基于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特征建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智能诊断模型。方法:收集符合DSM-IV标准的60例8~16岁的ADHD患者和92例正常对照的静息态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数据,比较两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运用机器学习,探讨与机器学习理论的双重信息特征筛选方法得到的30个最优特征集合对ADHD诊断的预测性能。结果:ADHD在默认网络和感觉运动网络之间功能连接增强,默认网络内部,以及默认网络和小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减弱。ADHD距离较远脑区间功能连接减弱,而距离较近的脑区间功能增强。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可达80.3%和90.0%。结论:结合新的机器学习模型,运用ADHD脑功能连接特征的诊断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智能诊断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图像数据中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斌 陈俊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05-207,共3页
针对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处理数据时空间维数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空间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研究空间ICA方法的基本模型结构和空间ICA的3种常见算法,即Infomax算法、Fixed-Point算法和Orth-Infomax算法。设计中文词义辨别实验,并使用... 针对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处理数据时空间维数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空间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研究空间ICA方法的基本模型结构和空间ICA的3种常见算法,即Infomax算法、Fixed-Point算法和Orth-Infomax算法。设计中文词义辨别实验,并使用线性相关方法进行算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Infomax算法、Fixed-Point算法相比,Orth-Infomax算法任务相关分量的时间序列与参考函数的平均相关系数最大,具有较高的求解质量和求解效率,能够有效处理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存在的大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独立分量分析 一致任务相关成分 正交信息极大化算法 源信号 线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D-fMRI扫描时间窗对穴位脑效应的影响:以本神穴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翔宇 陈慧 +8 位作者 谭文莉 詹松华 黄姬玲 刘姗姗 龚志刚 王辉 黄炎文 张钰莹 李勇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利用新型头颅柔性线圈等设备,观察不同扫描时间窗对本神穴(GB13)脑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4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受试者于针刺前接受第一期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成像(BOLD-fMRI)扫描,观察组于电针刺激... 目的:利用新型头颅柔性线圈等设备,观察不同扫描时间窗对本神穴(GB13)脑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4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受试者于针刺前接受第一期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成像(BOLD-fMRI)扫描,观察组于电针刺激状态下行第二期扫描,对照组于电针刺激结束后即刻行第二期扫描。所有数据采用RESTplus预处理,最后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激活脑区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2期比较,区域一致性(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上回、右侧额中回、左侧舌回、左侧额下回、左侧枕中回、双侧额上回、双侧距状裂周围灰质、双侧楔叶。(2)对照组2期比较,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后回。(3)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二期结果比较,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顶上回、左侧枕上回、双侧楔叶。结论:本神穴在不同扫描时间窗下表现出脑效应随时间变化的相对特异性。这种特征表明穴位实时脑效应和即刻脑效应可能是2种不同概念,在今后相关研究中需注意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 柔性线圈 本神穴 效应 时间窗 电针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耳分听模式下汉语语言信号和韵律信号的处理:一项fMRI研究
17
作者 徐紫薇 莫茵 +1 位作者 史尧平 蔡希睿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为了探讨汉语为母语者在处理双耳分听模式下汉语听觉信号的脑区分布特征及偏侧化特点,本研究利用低通过滤的方法获取韵律信号,结合双耳分听技术,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得到汉语语言和韵律双耳分听信号的神经处理模型。材料与方法从2... 目的为了探讨汉语为母语者在处理双耳分听模式下汉语听觉信号的脑区分布特征及偏侧化特点,本研究利用低通过滤的方法获取韵律信号,结合双耳分听技术,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得到汉语语言和韵律双耳分听信号的神经处理模型。材料与方法从2022年1月至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招募30位志愿者,年龄(25.36±0.88)岁,汉语为母语,强右利手者。汉语短句音频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只保留低频率语言韵律信号(<320 Hz),并得到两组双耳分听语音信号:左耳低通过滤右耳不过滤组(filtered in the left ear and unfiltered in the right ear,FL);右耳低通过滤左耳不过滤组(filtered in the right ear and unfiltered in the left ear,FR)。受试者依次聆听两组语音信号,同时进行两组组块设计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使用SPM 12软件对得到的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进行组内单样本t检验、组间双样本t检验,以此观察两组语音信号激活脑区的分布和强度的共性、差异性。根据单样本t检验的统计结果,确定感兴趣区域,计算相应脑区的偏侧化指数,以获得大脑在处理双耳分听模式下的汉语语言和韵律信号时的脑区偏侧化特点。结果两组信号都激活了双侧颞中回、颞上回、额下回,左侧中央前回和右侧额中回(P<0.05,FDR校正);FL信号诱导左侧额中回血氧水平增高(P<0.05,FDR校正);FR信号还激活了双侧顶下小叶(P<0.05,FDR校正)。对两组语音信号进行双样本t检验后,发现FR与FL相比,右侧颞中回、颞上回具有明显差异(P<0.05,FDR校正);FL与FR相比无明显差异性脑区。对两组语音信号进行偏侧化指数计算后发现,在大脑半球水平上两组语音信号无明显的偏侧化表现。两组信号的额中回具有右侧优势,中央前回都表现出左侧化趋势;顶下小叶在FR刺激下呈现左侧化趋势。结论大脑处理两种语音信号时具有一个由双侧颞中回、颞上回、额下回和右侧额中回组成的基础语音处理模型。双耳分听信号FR除激活了基础语音加工脑区外,相较于FL招募了更多的听觉相关脑区参与言语感知和认知控制;FL则可以降低右侧颞中回、颞上回的音韵处理负荷,可能是一种符合左、右两侧半球处理语言、韵律优势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语言信号 低通过滤 韵律 双耳分听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邻域信息的均值漂移聚类算法检测fMRI激活区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睿 熊金虎 +1 位作者 汪东兴 高欣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6-561,共6页
为了提高fMRI激活区提取算法的抗噪能力及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素邻域信息的均值漂移聚类算法.采用互相关分析方法计算每个体素的时间序列与刺激函数的相关系数,并计算该体素的时间序列与邻域中体素的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以这2种相... 为了提高fMRI激活区提取算法的抗噪能力及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素邻域信息的均值漂移聚类算法.采用互相关分析方法计算每个体素的时间序列与刺激函数的相关系数,并计算该体素的时间序列与邻域中体素的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以这2种相关系数构建有效整合体素邻域信息的二维特征空间.再用均值漂移算法对此特征空间进行聚类搜索,完成对脑神经活动区域的检测.利用仿真数据和实际fMRI数据对算法进行测试.仿真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当选定合适的核宽,无论激活区域大小,所提出算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较传统的互相关分析算法和互相关聚类算法.实际fMRI数据测试结果显示,所提出算法与其他2种算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所提出算法的检测区域更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均值漂移聚类 邻域信息 互相关分析 抗噪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静息态fMRI指标及同步EEG-fMRI对Rolandic癫痫活动检测能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子璇 张其锐 +3 位作者 刘高平 许强 谢心瑀 张志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对比观察多个静息态fMRI指标相比同步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EEG-fMRI)对Rolandic癫痫个体癫痫活动的检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Rolandic癫痫患儿同步EEG-fMRI数据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40例正常儿童静息态fMRI数据;计算患儿与对... 目的:对比观察多个静息态fMRI指标相比同步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EEG-fMRI)对Rolandic癫痫个体癫痫活动的检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Rolandic癫痫患儿同步EEG-fMRI数据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40例正常儿童静息态fMRI数据;计算患儿与对照组的低频振荡幅度(ALFF)及功能连接密度(FCD)静息态指标。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获得间期痫样放电(IEDs)相关fMRI激活。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的ALFF和FCD脑活动差异(高斯随机场校正,体素水平P<0.01,簇水平P<0.05),选取EEG-fMRI定义的癫痫活动灶区为感兴趣区,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感兴趣区内ALFF和FCD与EEG-fMRI的相关性,观察静息态fMRI指标与癫痫放电次数的相关性。结果:EEG-fMRI的主要激活位于双侧Rolandic区、楔叶、左侧感觉运动区;ALFF显著激活的区域主要位于双侧Rolandic区、感觉运动区;降低的区域主要为默认模式网络。FCD激活的脑区主要位于左侧尾状核,降低的脑区则主要为双侧丘脑。组水平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LFF与EEG-fMRI呈正相关(r=0.206,P<0.001)。FCD与EEG-fMRI无明显相关性(r=0.07,P<0.01)。跨受试者的相关分析显示,在癫痫活动灶区ALFF仍与EEG-fMRI明显相关(r=0.50,P<0.01),且其ALFF值与间期放电频数相关(r=0.35,P=0.05)。结论:ALFF与EEG-fMRI定义的癫痫活动灶有很高的一致性,FCD与EEG-fMRI的空间耦合较低。静息态fMRI的ALFF指标对于Rolandic癫痫具有间期癫痫活动定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andic癫痫 同步电-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波动振幅 功能连接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