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硅原料粉体制备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冯东 刘悦 +3 位作者 丁国强 茹红强 罗旭东 游杰刚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1,共10页
碳化硅(SiC)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陶瓷和半导体等领域。目前,SiC粉体的合成方法众多,其中碳热还原法是工业生产SiC粉体的主要方法,但在生产过程中,SiC粉体的颗粒度和杂质含量均会影响最终产物的... 碳化硅(SiC)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陶瓷和半导体等领域。目前,SiC粉体的合成方法众多,其中碳热还原法是工业生产SiC粉体的主要方法,但在生产过程中,SiC粉体的颗粒度和杂质含量均会影响最终产物的各项性能。因此,如何对SiC粉体进行细化和纯化处理成为制备高性能SiC材料需要探索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SiC粉体合成技术的种类、原理和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近年来SiC粉体细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SiC粉体中无定形碳和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纯化技术进行重点介绍;最后分析了目前制备SiC粉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sic)粉体 sic合成 碳热还原法 粉体细化 粉体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极和漏极电压检测的SiC MOSFET短路保护电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宛新春 陈其工 +1 位作者 杨锦涛 武逸飞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5-1155,1168,共12页
SiC MOSFET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变换设备中,快速、准确且可靠的短路保护电路已成为推广其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对SiCMOSFET的各类短路过程进行分析,利用器件短路时漏源极电压迅速增加的特点,设计短路保护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功能,检测Si... SiC MOSFET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变换设备中,快速、准确且可靠的短路保护电路已成为推广其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对SiCMOSFET的各类短路过程进行分析,利用器件短路时漏源极电压迅速增加的特点,设计短路保护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功能,检测SiCMOSFET栅极和漏极电压,并将该信号进行分析、锁存、隔离、滤波处理,若器件发生短路,则输出短路信号给栅极驱动芯片。在此基础上,采用基本逻辑器件和高速器件设计保护电路,理论上分析计算该电路在不同短路类型下的响应时间。计入所有影响保护速度的因素,该电路能在600 ns内实现SiC MOSFET短路保护,尤其是在发生负载短路故障时能将短路保护时间缩短至200 ns以内,其响应速度受不同母线电压影响较小。搭建实验平台,测试了该电路在不同母线电压、短路类型、驱动能力等情况下的短路保护性能,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设计要求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短路保护 栅极电压检测 漏极电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米勒电容分层耗尽的数据手册驱动型SiC MOSFET模型
3
作者 王乐衡 孙凯 +3 位作者 郑泽东 李驰 巫以凡 毕大强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6-889,共14页
随着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ilic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逐渐增大,对快速、准确的SiC MOSFET器件电路仿真模型的需求持续增多。然而,现有的SiC MOSFET模型... 随着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ilic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逐渐增大,对快速、准确的SiC MOSFET器件电路仿真模型的需求持续增多。然而,现有的SiC MOSFET模型尚不完善,无法兼顾电流-电压特性的高准确度和高收敛性,且对米勒电容在低漏源电压区域的变化特性建模存在较大误差。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米勒电容分层耗尽的数据手册驱动型SiC MOSFET模型。首先,在已有文献中不分段电流源模型的基础上,修正模型表达式,提高了电流-电压特性准确度。接着,基于对米勒电容分层耗尽特性物理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优化的米勒电容模型以描述全偏压下的电容-电压特性。模型参数可以完全通过数据手册按照参数提取方法和步骤提取,并分析了静态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产生影响的机制。最后,以SiC MOSFET器件C3M0021120D为研究对象,在LTspice中搭建器件模型和仿真电路,并与静态特性测试及双脉冲动态特性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预测误差均在10%以内,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体现了该模型具有被应用于碳化硅电力电子变换器设计与评估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件建模 sic mosfet 收敛性 参数提取 米勒电容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SiC MOSFET模块寿命预测方法研究与实现
4
作者 毛明波 孟昭亮 +1 位作者 高勇 杨媛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9-235,258,共8页
针对目前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 CMOSFET(siliconcarbide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实际工况中在线寿命预测难度大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SO-BP(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针对目前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 CMOSFET(siliconcarbide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实际工况中在线寿命预测难度大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SO-BP(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SiC MOSFET模块寿命预测数字化实现方法。首先,利用导通压降平台提取Si CMOSFET的导通压降作为温敏电参数,建立基于实验数据的结温预测方案;其次,利用功率循环加速老化实验平台,提取老化特征数据,建立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寿命预测方案;然后,将结温预测方案与寿命预测方案移植到可编程阵列逻辑中,实现SiC MOSFET寿命预测数字化;最后,设计了验证电路。实验表明,数字化显示的结温与真实结温的误差为4.73℃,与真实寿命次数的误差百分比为4.1%,证明所提寿命预测方法得到了数字化实现,并能够准确预测SiC MOSFET模块的寿命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 寿命预测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工作区外重复过电压硬开关下SiC MOSFET参数退化特性与机理
5
作者 张岩 薛少鹏 +2 位作者 李阳 李现亭 刘进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029-5043,共15页
受寄生电感或串联器件分压不均影响,SiC MOSFET可能承受偶发的、安全工作区(SOA)外的短时过电压硬开关应力,造成参数退化或器件损坏,而现有的功率器件可靠性研究主要集中于SOA内的长期静态工况,导致预期寿命与实际寿命偏差较大。该文研... 受寄生电感或串联器件分压不均影响,SiC MOSFET可能承受偶发的、安全工作区(SOA)外的短时过电压硬开关应力,造成参数退化或器件损坏,而现有的功率器件可靠性研究主要集中于SOA内的长期静态工况,导致预期寿命与实际寿命偏差较大。该文研究过电压硬开关应力作用下两种不同额定电压的SiC MOSFET退化机制,并与栅极开关应力和静态过电压应力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由于栅氧化层退化,工作在第一象限的器件阈值电压V_(th)和导通电阻R_(DS(on))减小,栅极漏电流IGSS和漏极截止电流IDSS增加。同时,受阈值电压和跨导变化的影响,器件动态特性产生变化。对于工作在第三象限的器件,堆垛层错扩大造成其体二极管正向压降增加。结合不同过应力工况下的实验结果和TCAD仿真,明确器件栅氧化层退化的主要机制为高电场应力导致的热载流子注入,且阈值电压退化规律主要与开关次数及漏源电压相关。该研究为器件在临界工况中的应用及变换器的裕量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寿命测试 sic mosfet 栅氧化层退化 硬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极直连策略的并联SiC MOSFETs动态均流方法
6
作者 陈浩斌 闫海东 +2 位作者 马凯 郭清 盛况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19-5135,共17页
并联SiC MOSFETs是提高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电流容量的经济高效方法。然而,在多芯片功率模块中,容易出现动态电流不平衡现象。该文提出一种在并联SiC MOSFETs芯片之间进行源极直连的动态均流方法。基于电路模型和理论分析,阐明动态电流... 并联SiC MOSFETs是提高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电流容量的经济高效方法。然而,在多芯片功率模块中,容易出现动态电流不平衡现象。该文提出一种在并联SiC MOSFETs芯片之间进行源极直连的动态均流方法。基于电路模型和理论分析,阐明动态电流不平衡机理和动态均流方法的作用机制。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该机理和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动态均流方法后,并联SiC MOSFETs的动态电流差异和开关损耗差异降低大于50%;另外,在具有更多芯片并联的SiC功率模块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方法相比,且该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大体积元件,也无需改变直接覆铜陶瓷(DBC)基板的布局,实现简单,经济性高。同时,与传统的制程技术兼容性好,且不需要复杂设计或精确计算,能够很好地满足极简封装制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sic mosfets 动态电流不平衡 动态均流方法 源极直连(DSI) 多芯片sic功率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驱动下SiC MOSFET开关性能与栅极可靠性协同优化
7
作者 项鹏飞 郝瑞祥 +3 位作者 王德顺 游小杰 薛金花 袁帆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156,共13页
为更充分地发挥SiC MOSFET在具有固定参数的传统电压源驱动下的开关性能,同时抑制串扰影响,提高栅极可靠性,本文优化了其在电压源驱动下的栅极无源器件参数组合方案。通过对SiC MOSFET在作为主动管时的开关行为及作为被动管时的串扰行... 为更充分地发挥SiC MOSFET在具有固定参数的传统电压源驱动下的开关性能,同时抑制串扰影响,提高栅极可靠性,本文优化了其在电压源驱动下的栅极无源器件参数组合方案。通过对SiC MOSFET在作为主动管时的开关行为及作为被动管时的串扰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分别研究了不同的无源参数对开关过程各阶段的开关性能及串扰行为的影响,提出栅极参数的协同优化策略,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优化后的栅极驱动参数在确保关断过电压应力接近的前提下,不仅将器件作为主动管时的开关损耗最大降低30%,而且可将其作为被动管时的串扰峰峰值降低60%,实现了SiC MOSFET在电压源驱动下开关性能和栅极可靠性的协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开关性能 过电压 开关损耗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沟槽SiC MOSFET单粒子栅穿机理研究
8
作者 王立昊 董涛 +5 位作者 方星宇 戚晓伟 王亮 陈淼 张兴 赵元富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7-965,共9页
新型航天器对千伏级抗辐照SiC器件有迫切需求,为了给SiC MOSFET抗单粒子栅穿加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1 200 V非对称沟槽SiC MOSFET开展了单粒子栅穿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200 V、300 V的漏极偏置电压下进行辐照,辐照期间和辐照后器... 新型航天器对千伏级抗辐照SiC器件有迫切需求,为了给SiC MOSFET抗单粒子栅穿加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1 200 V非对称沟槽SiC MOSFET开展了单粒子栅穿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200 V、300 V的漏极偏置电压下进行辐照,辐照期间和辐照后器件均出现了泄漏电流退化。TCAD仿真显示,沟道下方栅极沟槽拐角处的瞬时电场超过了临界击穿电场值。然而被P-well包围的栅极沟槽拐角,由于重掺杂P型区对空穴的快速抽取作用,该处的瞬时电场未达到临界击穿电场值。FIB-SEM结果证实了沟道区下方栅极沟槽拐角处的氧化层被击穿,产生漏极至栅极的泄漏电流路径。沟槽栅SiC MOSFET的抗单粒子栅穿加固设计,应重点关注栅极沟槽拐角和沟槽底部处,利用P型区包围沟槽拐角可以缓解单粒子导致的电场集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mosfet 单粒子效应 单粒子栅穿 辐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器件物理的高压SiC MOSFET短路故障行为模型
9
作者 巫以凡 李驰 +2 位作者 徐云飞 郑泽东 郝一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013-5028,共16页
碳化硅(SiC)MOSFET器件的短路耐受能力差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关键难题,对于国产高压SiC MOSFET器件,其短路保护研发缺乏有力的技术、经验支撑。同时,缺乏快速、准确的仿真模型也是国产高压SiC MOSFET器件应用研发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为... 碳化硅(SiC)MOSFET器件的短路耐受能力差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关键难题,对于国产高压SiC MOSFET器件,其短路保护研发缺乏有力的技术、经验支撑。同时,缺乏快速、准确的仿真模型也是国产高压SiC MOSFET器件应用研发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压SiC MOSFET器件的、考虑器件实际物理特性的、可准确描述器件短路故障中电流、电压等外特性的行为模型。该行为模型针对高压SiC MOSFET的特点修正沟道电流模型中的电压,并基于元胞层面的电流路径对JFET区及漂移区电阻进行建模。该模型考虑了国产高压SiC MOSFET的实际器件设计、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依据半导体、器件物理计算模型的关键参数,提升模型在短路故障仿真中的精度。并且,该文明确了模型所用参数的提取方法,其中关键参数获取自器件设计环节,建立起器件设计者与应用者之间的桥梁。最后,对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6.5 kV/400 A SiC MOSFET器件开展短路测试实验,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短路电流关键特征的相对误差小于2.5%,验证了该行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mosfet 高压功率器件 行为模型 短路故障 参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 MOSFET的短路耐受时间分析及其基于di/dt-PMOS的短路保护
10
作者 谢佳明 魏金萧 +2 位作者 吴彬兵 丰昊 冉立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081-5091,共11页
为了提高SiC MOSFET的短路可靠性,在不同的母线电压、驱动电压、驱动电阻、主回路寄生电感以及栅极阈值电压参数下,对SiC MOSFET短路电流特性曲线进行测量,定量分析各个参数对短路电流的影响,为如何提高SiC MOSEFT的短路耐受时间提供解... 为了提高SiC MOSFET的短路可靠性,在不同的母线电压、驱动电压、驱动电阻、主回路寄生电感以及栅极阈值电压参数下,对SiC MOSFET短路电流特性曲线进行测量,定量分析各个参数对短路电流的影响,为如何提高SiC MOSEFT的短路耐受时间提供解决思路。同时,由于SiC MOSFET的短路耐受时间决定着对其进行短路保护动作的最大时间,所以这些不同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着SiC MOSFET短路保护电路的设计。在传统SiC MOSFET短路保护策略中,利用开尔文源极与功率源极之间寄生电感产生的感应电压,配合RC滤波器进行短路保护,存在SiC MOSFET在硬开关短路和负载短路中,触发短路保护动作阈值不一致的问题,即导致短路保护失败。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di/dt-PMOS的短路保护策略,保证了阈值的一致性。通过公式推导以及实验验证了基于di/dt-PMOS的SiC MOSFET短路保护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短路耐受时间 短路保护 开尔文源极 驱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态漏源电流变化的SiC MOSFET陷阱表征
11
作者 高博文 杜颖晨 张亚民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9-467,共9页
SiC MOSFET栅极氧化物附近存在的陷阱缺陷造成其在高温高压场景下出现许多可靠性问题。提出了完整的基于瞬态电流法的陷阱表征方案,结合贝叶斯迭代反卷积算法实现对陷阱位置、时间常数和激活能的表征。基于自建陷阱测试平台在栅极和漏... SiC MOSFET栅极氧化物附近存在的陷阱缺陷造成其在高温高压场景下出现许多可靠性问题。提出了完整的基于瞬态电流法的陷阱表征方案,结合贝叶斯迭代反卷积算法实现对陷阱位置、时间常数和激活能的表征。基于自建陷阱测试平台在栅极和漏极施加不同组合的电学偏置,表征了微秒量级的两个陷阱,其时间常数分别为2×10^(-5)s和2.5×10^(-4)s,并观察到SiC MOSFET中存在同时受栅源电压和漏源电压影响的陷阱,这种现象在沟槽型器件中尤其显著,根据此特性可以分析陷阱的位置。本研究丰富了陷阱表征的信息,为陷阱的定位和表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陷阱表征 瞬态电流法 时间常数谱 贝叶斯迭代反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H-SiC MOSFET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吴鉴洋 冯松 +4 位作者 杨延飞 韩超 何心怡 曾雨玲 马晓楠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9-800,808,共13页
4H-SiC功率MOSFET因耐高压、耐高温和低损耗等特性,正迅速成为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研究热点,广泛应用于中高压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不同的静态特性优化结构和动态特性优化结构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平面型MOSFET与沟槽型MOSFE... 4H-SiC功率MOSFET因耐高压、耐高温和低损耗等特性,正迅速成为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研究热点,广泛应用于中高压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不同的静态特性优化结构和动态特性优化结构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平面型MOSFET与沟槽型MOSFET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特性优化结构在提升器件性能方面的优势与局限,比较了新型优化结构器件的性能参数。通过对4H-SiC MOSFET不同特性优化结构的比较分析,为未来开发具有更高耐压和更优性能的4H-SiC MOSFET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功率器件 结构优化 mosfet 4H-sic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 MOSFET结温监测与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擎昊 郑大勇 张品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4-1051,I0019,共19页
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性能优越、发展迅猛,在工业界获得广泛应用。其失效与结温息息相关,故SiC MOSFET结温监控技术至关重要,近年来成为... 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性能优越、发展迅猛,在工业界获得广泛应用。其失效与结温息息相关,故SiC MOSFET结温监控技术至关重要,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文中将该技术分为经典结温监测、考虑老化影响的结温监测、结温控制3部分。对于经典结温监测技术,重点介绍热模型法和热敏电参数法的原理、模型、发展历程、缺点及优势;对于考虑老化影响的结温监测技术,重点分析老化对结温监测的影响,论述老化补偿技术的必要性并指出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对于结温控制技术,分析其意义,重点介绍内部控制法和外部控制法的原理,比较各类方法的优劣。最后,综合以上分析,指出SiC MOSFET结温监控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方向,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温变机理 结温监测 结温控制 器件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等效栅极电阻控制的SiC MOSFET结温波动抑制方法
14
作者 王若隐 郑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858-4869,I0028,共13页
通常限制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可靠性的根本因素是非平稳工况下的结温波动。文中提出的等效栅极电阻控制方法克服了在线连续修改驱动电阻的困难;在此... 通常限制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可靠性的根本因素是非平稳工况下的结温波动。文中提出的等效栅极电阻控制方法克服了在线连续修改驱动电阻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主动热管理方法,通过改变开关损耗的方式来抑制结温波动,同时给出结温调节范围的推导过程;搭建逆变器实验平台,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降低SiC MOSFET各功率波动阶段的温度波动,最大波动范围由18.83℃降至9.85℃,SiC MOSFET的寿命延长约2.18倍。此外,考虑系统的效率因素,提出温控操作区间和结温控制系数的概念;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结温波动 主动热管理 等效栅极电阻控制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参数分散性对多芯片并联SiC MOSFET热安全工作区的影响
15
作者 蒋馨玉 孙鹏 +2 位作者 唐新灵 金锐 赵志斌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36-5150,共15页
SiC MOSFET功率模块通常由并联芯片组成,以实现应用系统所需的电流能力。然而,由于器件制备的工艺波动引起芯片参数分散性,叠加封装寄生参数与等效热阻非对称性,导致每个芯片的电热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使得相同最高结温限制下的工作区存... SiC MOSFET功率模块通常由并联芯片组成,以实现应用系统所需的电流能力。然而,由于器件制备的工艺波动引起芯片参数分散性,叠加封装寄生参数与等效热阻非对称性,导致每个芯片的电热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使得相同最高结温限制下的工作区存在差异。因此,该文首先提出一种描述变换器应用中多芯片并联SiC MOSFET功率模块在给定最高结温限制下热安全工作区(TSOA)的评估方法,通过芯片级-模块级-系统级联合电热仿真并结合输出电流预测模型,能在减少仿真次数的基础上确定TSOA,并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TSOA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然后,运用蒙特卡罗(MC)模拟研究了芯片参数分散性在不同热限制、不同开关频率和分散范围下对多芯片并联SiC MOSFET TSOA的影响,发现TSOA的延拓或收缩在高开关频率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阈值电压与转移特性中达到额定电流时栅源电压的极差,而低开关频率下变为并联芯片导通电阻与跨导的均值。最后,提出TSOA延拓方法,通过变芯片参数分散范围的蒙特卡罗模拟并利用TSOA灵敏度进行多目标优化分组,提高单个多芯片并联功率模块的TS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功率模块 sic mosfet 芯片参数分散性 热安全工作区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SiC MOSFET短路保护的平面型差分罗氏线圈建模与设计方法
16
作者 李腾 辛振 +1 位作者 石亚飞 薛聚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9-228,共10页
随着宽禁带器件的发展,SiCMOSFET得到广泛应用,对其短路保护的研究成为保障电力电子设备可靠性的重要课题。针对SiC MOSFET短路耐受时间短、短路故障难保护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平面型差分罗氏线圈的SiC MOSFET短路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 随着宽禁带器件的发展,SiCMOSFET得到广泛应用,对其短路保护的研究成为保障电力电子设备可靠性的重要课题。针对SiC MOSFET短路耐受时间短、短路故障难保护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平面型差分罗氏线圈的SiC MOSFET短路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电路的漏源极电流实现对短路故障的快速识别,具有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与主电路完全隔离等优点。首先介绍基于平面型罗氏线圈的SiC MOSFET短路检测方法的工作过程,着重研究平面型罗氏线圈的部分元等效电路PEEC(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建模方法,得到能反映线圈高频特性的等效模型。同时分析平面型罗氏线圈几何结构对线圈性能的影响,提出兼顾高增益及高带宽的优化设计方案,并针对罗氏线圈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中测量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使用差分线圈方案提高抗扰性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平面型差分罗氏线圈的抗干扰性能及基于该线圈的短路保护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短路保护 平面型罗氏线圈 部分元等效电路建模 线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开尔文封装的SiC MOSFET器件键合线状态监测方法
17
作者 薛炳君 郭世龙 严焱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共5页
随着SiC MOSFET器件的广泛应用,其可靠性问题备受关注。键合线失效是SiC MOSFET器件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状态监测以保证器件的正常运行。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开尔文封装的SiC MOSFET器件键合线状态监测方法。当键合线失效时,... 随着SiC MOSFET器件的广泛应用,其可靠性问题备受关注。键合线失效是SiC MOSFET器件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状态监测以保证器件的正常运行。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开尔文封装的SiC MOSFET器件键合线状态监测方法。当键合线失效时,其等效阻抗会发生变化,故在开尔文源极和功率源极之间注入恒定的高频脉动电流,将阻抗的变化转换为开尔文源极和功率源极两端电压的变化,通过该电压对键合线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监测参量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反映失效键合线的数目。该方法通过外加高频脉动电流源实现对键合线的监测,只需测量对应电压,参数提取简单,特征参量与键合线失效关系明显,无需复杂的数据处理和计算;此外,还不受源极电流等功率回路参数和驱动回路的影响,电路结构精简可靠,具有在线监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器件 键合线状态监测 开尔文封装 键合线失效 监测电路 高频脉动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MOSFET并联电流分配不均衡影响因素与抑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志斌 乔建申 +3 位作者 孙鹏 蔡雨萌 赵斌 魏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4-648,共15页
碳化硅MOSFET凭借其高压、高温和高频等优异性能逐渐在工业中得到应用,然而碳化硅MOSFET并联电流分配不均衡问题限制了其性能发挥,并增加失效风险。为了充分发挥碳化硅MOSFET的性能优势,本文首先从芯片参数、功率回路参数和驱动回路参数... 碳化硅MOSFET凭借其高压、高温和高频等优异性能逐渐在工业中得到应用,然而碳化硅MOSFET并联电流分配不均衡问题限制了其性能发挥,并增加失效风险。为了充分发挥碳化硅MOSFET的性能优势,本文首先从芯片参数、功率回路参数和驱动回路参数3个方面阐述并联电流分配不均衡影响因素,然后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抑制并联不均衡电流的研究成果,对电流不均衡抑制方法从电流均衡种类、扩展难度、集成难度和经济成本四个维度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最后,根据现有研究不足与面临挑战,本文对碳化硅MOSFET并联电流分配不均衡抑制方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mosfet 并联电流 分配不均衡 影响因素 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MOSFET的变温度参数建模 被引量:46
19
作者 孙凯 陆珏晶 +2 位作者 吴红飞 邢岩 黄立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3,17,共7页
为在全温度范围内准确反映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MOSFET的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Pspice仿真软件的SiC MOSFET变温度参数模型。该模型中引入温控电压源和温控电流源以补偿SiC MOSFET静态特性随温度的变化,同时着重考虑了SiC MOSFE... 为在全温度范围内准确反映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MOSFET的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Pspice仿真软件的SiC MOSFET变温度参数模型。该模型中引入温控电压源和温控电流源以补偿SiC MOSFET静态特性随温度的变化,同时着重考虑了SiC MOSFET的低温特性和驱动电路负压的影响。详细阐述建模原理,分析各个关键参数对SiCMOSFET静态特性及动态特性的影响,给出建模原理。搭建基于Buck变换器的SiC MOSFET测试实验样机,在不同电压点、电流点及温度点(25-125℃)下进行实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基于变温度参数Pspice模型的仿真波形和损耗估算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高度吻合,功率损耗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提出的变温度参数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实际应用中采用SiC MOSFET器件进行系统分析和效率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mosfet 变温度参数 PSpice建模 BUCK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MOSFET器件高温栅偏特性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鹏 邹琦 +2 位作者 谢宗奎 柯俊吉 赵志斌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2-759,共8页
为了评估不同电热应力和时间周期下碳化硅(Si 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高温栅偏特性,搭建了具备施加高温栅偏应力和测量器件静态特性以及两者快速切换的实验平台。从施加高温栅偏应力、去除应力后室温下短期恢复... 为了评估不同电热应力和时间周期下碳化硅(Si 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高温栅偏特性,搭建了具备施加高温栅偏应力和测量器件静态特性以及两者快速切换的实验平台。从施加高温栅偏应力、去除应力后室温下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3个不同阶段研究了SiC MOSFET静态参数对高温栅偏应力的敏感度,以及不同时间周期范围内阈值电压的恢复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高温栅极正偏压和高温环境存储都会导致器件阈值电压的正向漂移,室温施加栅极正偏压,器件阈值电压几乎不发生漂移。此外,长时间高温栅偏后,室温条件下器件的导通电阻和泄漏电流都表现出十分优异的稳定性。然而,高温栅偏后器件阈值电压的漂移程度还取决于恢复时间,恢复时间越长,阈值电压漂移程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sic)mosfet 高温栅偏 静态特性 灵敏度 恢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