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活性碳化钢渣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赵英良 郑勇 +3 位作者 崔凯 申培亮 陶勇 潘智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6-1318,1327,共14页
钢渣(SS)的低水化活性限制了其作为辅助胶凝材料(SCMs)的应用潜力,本文通过碳化将钢渣转化为具有高活性的碳化钢渣(CS),并系统研究了CS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过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S显著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增大了凝结... 钢渣(SS)的低水化活性限制了其作为辅助胶凝材料(SCMs)的应用潜力,本文通过碳化将钢渣转化为具有高活性的碳化钢渣(CS),并系统研究了CS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过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S显著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增大了凝结速率,并显著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当CS掺量为20%(质量分数)时,水泥基复合材料的1和28 d抗压强度相比对照组分别提升约0.9%和14.4%。CS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过程及力学性能的改善主要归因于CS具有的高活性硅凝胶和碳酸钙,这些成分加速了水化产物的生成。此外,CS中存在的超细颗粒发挥了填充效应,增强了微观结构的致密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水泥复合材料 辅助胶凝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碳陶瓷化改进反应熔渗法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日达 汤素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3-633,共11页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韧、耐氧化的特性,现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的高温结构候选材料。反应熔渗法可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大规模、短周期和低成本制备,是目前最具有商业化前景的技术之一。然而,传统反应熔渗法制得陶瓷...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韧、耐氧化的特性,现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的高温结构候选材料。反应熔渗法可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大规模、短周期和低成本制备,是目前最具有商业化前景的技术之一。然而,传统反应熔渗法制得陶瓷基复合材料存在着基体碳残留、纤维刻蚀等问题,导致材料力学与氧化-烧蚀性能不佳。为突破传统碳基体陶瓷化程度低的局限性,相关研究人员采用碳基体孔结构构筑方法,通过多孔碳基体取代传统熔渗预制体中致密碳基体,以促进碳基体的陶瓷化转变及反应熔体的消耗,进而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化。本综述介绍了采用多孔碳陶瓷化策略制备SiC陶瓷、SiC/SiC复合材料、C/SiC复合材料及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进展,并且通过与传统反应熔渗法对比,验证了多孔碳陶瓷化策略的优势,同时总结了相关多孔碳基体制备方法的发展演变过程,最后针对先进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与工艺技术需求,对多孔碳陶瓷化改进反应熔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反应熔渗法 多孔陶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碳化硅/碳化硅陶瓷基编织体复合材料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永东 成来飞 张立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44-348,共5页
采用化学气相浸渗法(CVI),制备出三维Hi-NicalonSiC/SiC陶瓷基编织体复合材料.经30h CVI致密化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密度达到 259·cm-3,所研制的三维 SiC/SiC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 采用化学气相浸渗法(CVI),制备出三维Hi-NicalonSiC/SiC陶瓷基编织体复合材料.经30h CVI致密化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密度达到 259·cm-3,所研制的三维 SiC/SiC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表现出优异的韧性和类似金属材料非灾难性的断裂特征.复合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为:弯曲强度 860MPa,断裂位移 1.2mm,断裂韧性41.5MPa·m1/2,断裂功28.1kJ·m-2,冲击韧性36.0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气相浸渗法 力学性能 显微结构 碳化砖陶瓷基复合材料 三维硅纤维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细骨料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碳化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寅佳 王新杰 +2 位作者 朱平华 孙伟豪 熊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84-2995,共12页
为促进再生细骨料(RFA)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中的应用,研究了RFA取代率(0%、25%、50%、75%、100%,质量分数)对HDCC抗压强度、拉伸性能、四点弯曲强度和碳化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FA取代率提高,HDCC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 为促进再生细骨料(RFA)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中的应用,研究了RFA取代率(0%、25%、50%、75%、100%,质量分数)对HDCC抗压强度、拉伸性能、四点弯曲强度和碳化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FA取代率提高,HDCC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但拉伸性能与弯曲强度显著提高。100%RFA取代率下HDCC峰值应变为3.06%,弯曲强度为7.9 MPa,较天然细骨料HDCC分别提升了31.33%和11.27%,表现出良好的延展特性。当RFA取代率高于50%时,有助于提高HDCC的碳化耐久性。基于测试结果进行拟合,建立了关于RFA取代率的HDCC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再生细骨料 抗压强度 拉伸性能 弯曲强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低成本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简科 林红吉 +1 位作者 陈朝辉 马青松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共4页
综述了影响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成本的主要因素 ,比较了采用不同先驱体原料和制备工艺制备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周期、成本及性能 ,为先驱体转化制备低成本陶瓷基复合材料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纤维增强 先驱体转 制备工艺 低成本 陶瓷复合材料 原料 研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FRCMCs)防氧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荣军 周新贵 张长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8期39-41,共3页
CFRCMCs 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密度、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其致命弱点是在有氧环境中,一旦温度超过370℃碳纤维将被氧化掉,因此解决 CFRCMCs 的防氧化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解决 CFRCMCs 防氧化的最有效措施是对复合材料施加整... CFRCMCs 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密度、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其致命弱点是在有氧环境中,一旦温度超过370℃碳纤维将被氧化掉,因此解决 CFRCMCs 的防氧化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解决 CFRCMCs 防氧化的最有效措施是对复合材料施加整体涂层。本文对 CFRCMCs 防氧化涂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总结了典型的涂层体系并对防氧化涂层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CMCs 防氧涂层 纤维增强 陶瓷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邹世钦 张长瑞 +1 位作者 周新贵 曹英斌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20,共5页
对碳纤维增强陶瓷材料抗氧化涂层的要求、组成与制备工艺以及最近抗氧化涂层体系的发展做了综述 ,并且对今后抗氧化涂层的发展作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 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 抗氧涂层 制备 功能层材料 抗冲蚀层 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和氧化防护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卢国锋 许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8,21,共5页
通过叙述C/C和C/SiC两种复合材料的氧化特点分析了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FRCMCs)的氧化行为,分别从纤维、基体、界面层及外表面4个方面综述了碳纤维改性、基体抗氧化技术、界面层抗氧化技术和表面涂层技术4种CFRCMCs的抗氧化技术,... 通过叙述C/C和C/SiC两种复合材料的氧化特点分析了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FRCMCs)的氧化行为,分别从纤维、基体、界面层及外表面4个方面综述了碳纤维改性、基体抗氧化技术、界面层抗氧化技术和表面涂层技术4种CFRCMCs的抗氧化技术,分析了4类抗氧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陶瓷复合材料 行为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短切碳纤维对陶瓷基复合材料TiC-TiB_2强韧化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启超 汪建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2期66-70,共5页
对采用SHS/PHIP技术制备的Cf/TiC-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短切碳纤维损伤严重,补强增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在B4C+3Ti+Cf体系的SHS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温度太高,使短切碳纤维表面的碳原子与钛粉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对采用SHS/PHIP技术制备的Cf/TiC-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短切碳纤维损伤严重,补强增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在B4C+3Ti+Cf体系的SHS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温度太高,使短切碳纤维表面的碳原子与钛粉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短切碳纤维表面的化学损伤,影响短切碳纤维的性能,进而影响其补强增韧的效果。在SHS反应过程中,防止或减少短切碳纤维化学损伤的主要途径就是添加稀释剂来降低反应温度。在B4C+3Ti+xCf TiC+2TiB2+xCf体系中,通过向反应物中添加稀释剂镍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短切碳纤维的化学损伤,改善各相之间的接触状况,提高各相之间的界面强度,提高短切碳纤维补强增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iB2陶瓷复合材料 短切纤维 SHS/PHIP 强韧 稀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自愈合及结构吸波一体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晓康 殷小玮 +2 位作者 范晓孟 成来飞 张立同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共9页
为满足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在长时热力氧化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和航空发动机关键热结构部件的隐身需求,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正朝着自愈合抗氧化、兼具承载和吸波性能的结构吸波一体化发展。本文分别介绍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强韧化、... 为满足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在长时热力氧化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和航空发动机关键热结构部件的隐身需求,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正朝着自愈合抗氧化、兼具承载和吸波性能的结构吸波一体化发展。本文分别介绍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强韧化、自愈合抗氧化、电磁波吸收三方面的设计原则,综述了在这三方面的研究现状。一种材料同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自愈合抗氧化和吸收电磁波三方面的性质将是结构功能一体化CMC-SiC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强韧 自愈合抗氧 电磁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碳化硅纳米线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阮景 杨金山 +6 位作者 闫静怡 游潇 王萌萌 胡建宝 张翔宇 丁玉生 董绍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9-584,共6页
碳化硅纳米线具有优异的电磁吸收性能,三维网络结构可以更好地使电磁波在空间内被多次反射和吸收。通过抽滤的方法制备得到体积分数20%交错排列的碳化硅纳米线网络预制体。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制备热解炭界面和碳化硅基体,并通过... 碳化硅纳米线具有优异的电磁吸收性能,三维网络结构可以更好地使电磁波在空间内被多次反射和吸收。通过抽滤的方法制备得到体积分数20%交错排列的碳化硅纳米线网络预制体。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制备热解炭界面和碳化硅基体,并通过化学气相渗透和前驱体浸渍热解工艺得到致密的SiCNWs/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甲烷和三氯甲基硅烷分别是热解炭和碳化硅的前驱体,随着热解碳质量分数从21.3%增加到29.5%,多孔SiCNWs预制体电磁屏蔽效率均值在8~12GHz(X)波段从9.2d B增加到64.1d B。质量增重13%的热解碳界面修饰的SiCNWs/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在X波段平均电磁屏蔽效率达到37.8 d B电磁屏蔽性能。结果显示,SiCNWs/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新一代军事电磁屏蔽材料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线 电磁屏蔽 陶瓷复合材料 热解 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雪 戴永耀 +1 位作者 赵广文 金东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21,共3页
使用CVD技术提高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密度是很困难的,因为它很难使反应气体完全渗入到基体里面。这是由于“瓶颈”效应所致,即CVD过程阻塞了基体表面的小气孔,进而封闭了通向大气孔的入口。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法位控C... 使用CVD技术提高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密度是很困难的,因为它很难使反应气体完全渗入到基体里面。这是由于“瓶颈”效应所致,即CVD过程阻塞了基体表面的小气孔,进而封闭了通向大气孔的入口。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法位控CVD(PCCVD),来克服上述困难。通过控制反应气体通道位置和试样的加热位置,从而达到控制沉积位置,使沉积界面始终处于开孔状态。使用PCCVD技术制造的C/SiC复合材料,实际密度可达其理论密度的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增强 陶瓷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纤维毡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然 季涛 +2 位作者 张博 马小民 田秀梅 《航空制造技术》 2015年第S2期57-59,共3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高模、高温抗氧化和耐化学稳定性等特点,是新一代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以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为原料制备碳化硅纤维毡的方法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阐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并分...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高模、高温抗氧化和耐化学稳定性等特点,是新一代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以聚碳硅烷不熔化纤维为原料制备碳化硅纤维毡的方法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阐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并分析了气孔率对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不熔纤维 硅纤维毡 陶瓷复合材料 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9
14
作者 成来飞 张立同 +2 位作者 梅辉 刘永胜 曾庆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32,共18页
综述了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infiltration,CVI)工艺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s)的模拟与可视化、柔性与鲁棒性以及强韧性控制与设计等研究的进展和趋势.陶瓷基复合材料气相制造过程模拟涉及气体传... 综述了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infiltration,CVI)工艺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s)的模拟与可视化、柔性与鲁棒性以及强韧性控制与设计等研究的进展和趋势.陶瓷基复合材料气相制造过程模拟涉及气体传输、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预制体的孔隙结构建模等理论,是一个典型的多尺度和多物理场问题.运用量子化学、化学热力学、微观动力学、有限元、水平集和人工智能等方法,实现了复合材料致密化过程的模拟和成分分析,更加精准地反映了气体在多孔预制体中的各向异性传输和沉积过程,为工艺优化提供更准确的控制参数.CVI工艺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柔性与鲁棒性等工艺特性,包括应用广泛性,可控制、可调整与可设计性,可连接与可组装性,可纠错、可修复与可兼容性等诸多特性,适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微结构的调控,是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最先进的基础制造方法.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韧性一直是其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增强体纤维、基体及二者界面之间的模量匹配,以及热残余应力和纤维基体体积分数等参数的设计与控制是这个核心问题的关键.通过合理控制与设计这些参数,可以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控制与设计,从而适应不同使用环境条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气相渗透 陶瓷复合材料 模拟与可视 柔性与鲁棒性 控制与设计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C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及陶瓷基复合材料CVI工艺数值模拟的相关数学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开宇 李贺军 +1 位作者 侯向辉 李克智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45,共4页
概要阐述了CVI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几种相关的数学模型,提出了2D碳/碳复合材料的孔隙结构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CVI工艺 复合材料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3
16
作者 马青松 陈朝辉 +1 位作者 郑文伟 胡海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0-115,121,共7页
综述了先驱体转化法制备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先驱体、致密化工艺、微观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关键词 先驱体转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 致密工艺 微观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愈合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晓慧 堵永国 +3 位作者 肖加余 胡君遂 吴剑锋 芦玉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80,共6页
模拟生物自愈合的机理与过程制备出具有自愈合能力的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提高其高温抗氧化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近年国内外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自愈合机理,总结了影响愈合能力的主要因素,重点阐述了三种类型的自... 模拟生物自愈合的机理与过程制备出具有自愈合能力的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提高其高温抗氧化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近年国内外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自愈合机理,总结了影响愈合能力的主要因素,重点阐述了三种类型的自愈合单元的成分与性能,并对未来自愈合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未来自愈合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新型全温区自愈合单元的研制和多种自愈合单元的复合应用实现全方位防御体系来进一步提高使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陶瓷复合材料 自愈合 抗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压力浸渍-碳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乐民 李贺军 +1 位作者 张教强 张守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2,共5页
煤沥青是一种内部成分非常复杂的芳烃类混合物 ,含有许多稠环结构。由于其组成成分的复杂性导致其碳化过程的复杂。液态沥青向制件孔隙内的浸渍过程中 ,既要克服由于液态沥青表面张力所产生的阻力 ,还要克服制件内部孔隙中气体所产生的... 煤沥青是一种内部成分非常复杂的芳烃类混合物 ,含有许多稠环结构。由于其组成成分的复杂性导致其碳化过程的复杂。液态沥青向制件孔隙内的浸渍过程中 ,既要克服由于液态沥青表面张力所产生的阻力 ,还要克服制件内部孔隙中气体所产生的阻力。经研究表明 ,沥青在常压下碳化 ,大量含碳的低分子成分挥发出去 ,不但造成碳化收率的降低 ,而且也影响了致密效率。沥青在高压下碳化 ,不但提高了碳化收率 ,而且也影响碳化过程 ,有利于基体碳向石墨结构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沥青 浸渍 /复合材料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层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金华 吕晓旭 焦健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1期79-87,共9页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常用界面层为热解碳界面层与BN界面层,热解碳界面层的制备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由于在高于400℃时易发生氧化而限制了其在高温氧化性气氛下的长时间使用;BN界面层的制备技术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新型原材料及...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常用界面层为热解碳界面层与BN界面层,热解碳界面层的制备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由于在高于400℃时易发生氧化而限制了其在高温氧化性气氛下的长时间使用;BN界面层的制备技术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新型原材料及新型制备工艺层出不穷;界面层评价技术方面,尽管其对复合材料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存在样品制备困难及数据分散度大的难题。针对界面层在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作用、常见的界面层类型、界面层的制备方法、界面层的评价方法及界面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阐述。认为在开发新型前驱体、开发新型制备工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方面,界面层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及多层界面层设计是其未来发展趋势。对国内该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界面层 硅纤维 增韧机制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何柏林 孙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72-75,共4页
界面相作为复合材料基本组元之一,其结构组成与性能对材料的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综述了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相的功能要求、界面结合类型。阐述了界面相厚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适当的界面厚度有利于复合材料获得最佳性... 界面相作为复合材料基本组元之一,其结构组成与性能对材料的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综述了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相的功能要求、界面结合类型。阐述了界面相厚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适当的界面厚度有利于复合材料获得最佳性能。重点介绍了目前碳纤维表面涂层工艺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今后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陶瓷复合材料 界面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