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革鞣液中有机配体对Cr(Ⅲ)加碱沉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胡利珍 马宏瑞 +1 位作者 王颖勃 徐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9-354,共6页
选用代表性蒙囿剂甲酸和柠檬酸以及皮胶原的水解产物明胶为对象,研究了这3种有机配体对Cr(Ⅲ)碱沉淀过程和耐碱性的影响分析,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对不同pH条件下的配合物变化进行了识别,分析了相应碱沉淀物热失... 选用代表性蒙囿剂甲酸和柠檬酸以及皮胶原的水解产物明胶为对象,研究了这3种有机配体对Cr(Ⅲ)碱沉淀过程和耐碱性的影响分析,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对不同pH条件下的配合物变化进行了识别,分析了相应碱沉淀物热失重特点.研究结果表明:3种有机配体对Cr(Ⅲ)有不同程度的络合作用,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有较大差异,其稳定性与配合物的耐碱性顺序一致,依次顺序为:柠檬酸>明胶>甲酸.鞣制废水中铬与羟基羧酸型蒙囿剂络合是其难以去除的主要原因,胶原水解产物也会影响沉淀效果,同时发现有机配体与Cr(Ⅲ)可协同沉淀,鞣制废水中铬的彻底去除需先破除铬的络合物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柠檬酸 明胶 Cr(Ⅲ) 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鞣废液快速碱沉淀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天行 余洁 +1 位作者 胡长安 周建飞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55,共6页
开发一种铬鞣废液快速碱沉淀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沉淀体积和上清液中铬含量为指标,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并与传统碱沉淀法进行全面比较。
关键词 铬鞣废液 快速 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沉淀法分离酒花浸膏中α-酸、β-酸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贠建民 连文绮 +3 位作者 蒲陆梅 薛华丽 艾对元 张紊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10,共5页
从料液比、碱用量和无水乙醇用量方面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选用一次回归正交设计法对酸碱沉淀法分离啤酒花浸膏中α-酸和β-酸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分离β-酸的最优参数为KOH质量分数6.5%,无水乙醇用量1mL/g,料液比1:60(g/mL)... 从料液比、碱用量和无水乙醇用量方面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选用一次回归正交设计法对酸碱沉淀法分离啤酒花浸膏中α-酸和β-酸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分离β-酸的最优参数为KOH质量分数6.5%,无水乙醇用量1mL/g,料液比1:60(g/mL),主次因素顺序为碱用量>料液比>无水乙醇用量;用全回归法求得的多元回归方程式为=84.375-2.843X1-1.995X2+2.360X3。分离α-酸的最优参数组合为KOH质量分数8.5%,无水乙醇用量1mL/g,料液比1:60(g/mL),主次因素顺序为无水乙醇用量>料液比>碱用量;用全回归法求得的多元回归方程式为:=82.667+1.515X1-2.950X2+2.037X3。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离产品α-酸纯度达到86.43%,β-酸纯度达到87.12%,证明该分离工艺纯化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花浸膏 Α-酸 Β-酸 分离 碱沉淀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提酸沉淀方法制取菜籽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严梅荣 鞠兴荣 +2 位作者 王丹丹 刘胜 刘丽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75,共4页
以扬油6号双低菜籽为原料,研究碱提酸沉淀法提取菜籽蛋白。通过比较两种碱提方法以及不同pH碱液和不同提取次数时的菜籽蛋白提取率,探索最佳碱提方法和提取条件。通过对酸沉淀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提高菜籽沉淀蛋白提取率的方法。结果表... 以扬油6号双低菜籽为原料,研究碱提酸沉淀法提取菜籽蛋白。通过比较两种碱提方法以及不同pH碱液和不同提取次数时的菜籽蛋白提取率,探索最佳碱提方法和提取条件。通过对酸沉淀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提高菜籽沉淀蛋白提取率的方法。结果表明,碱液提取过程中加碱维持提取液的pH值可以明显提高菜籽蛋白质的提取率,在pH 11时提取三次的提取率可高达94.5%。但由于存在酸可溶性蛋白,使得菜籽蛋白质在等电点沉淀的得率较低,这是造成该方法沉淀蛋白提取率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酸沉淀 菜籽 蛋白质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组成对酸-碱交替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岑亚青 郑遗凡 +1 位作者 李小年 刘化章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9,共4页
采用酸-碱交替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组成的影响。当Al和Zr含量固定,随着Cu/Zn摩尔比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当Cu/Zn摩尔比为1时,活性最高。XRD结果表明,Cu/Zn摩尔比为1时制备的催化剂CuO与Zn... 采用酸-碱交替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组成的影响。当Al和Zr含量固定,随着Cu/Zn摩尔比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当Cu/Zn摩尔比为1时,活性最高。XRD结果表明,Cu/Zn摩尔比为1时制备的催化剂CuO与ZnO组分间相互均匀分散程度最大。Zr较明显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热性,Mn对催化剂的耐热性提高有一定的作用,La和Ce对提高催化剂活性的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合成 铜基催化剂 酸-交替沉淀 Cu/Zn摩尔比 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酸/碱溶解等电点沉淀法提取鸡架分离蛋白的组成及其凝胶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田金河 王艳婕 +3 位作者 周亚旗 蔺芳 王书丽 王利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24-130,共7页
利用高强度超声(high intensity ultrasound,HIU)辅助酸/碱溶解等电点沉淀(isoelectric solubilization/precipitation,ISP)法提取鸡架分离蛋白(protein isolate,PI),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PI组成,并分析PI凝胶特... 利用高强度超声(high intensity ultrasound,HIU)辅助酸/碱溶解等电点沉淀(isoelectric solubilization/precipitation,ISP)法提取鸡架分离蛋白(protein isolate,PI),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PI组成,并分析PI凝胶特性。结果表明:PI主要由肌原纤维蛋白组成;酸溶解会导致肌球蛋白重链降解,HIU可减弱降解程度;碱溶PI凝胶的硬度、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与对照(鸡胸肉糜凝胶,后同)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酸溶PI凝胶(P<0.05);HIU显著提高了酸溶PI凝胶的硬度和弹性(P<0.05),降低了蒸煮损失率及离心损失率(P<0.05);PI凝胶白度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碱溶PI凝胶对水分子的结合力和束缚力均优于酸溶PI凝胶;碱溶PI凝胶与对照凝胶均具有均匀致密微观结构,而酸溶PI凝胶微观结构明显粗糙、不均匀。结论:HIU辅助碱溶ISP法可高效提取鸡架中肌原纤维蛋白并保持其凝胶特性,有助于鸡架增值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架 酸/溶解等电点沉淀 高强度超声 分离蛋白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圆鲹酸/碱等电点沉淀法分离蛋白凝胶特性与消化特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孙乐常 林怡晨 +4 位作者 刘伟锋 翁凌 张凌晶 刘光明 曹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29,共8页
采用酸/碱等电点沉淀(isoelectric solubilization/precipitation,ISP)法制备蓝圆鲹肌肉分离蛋白(acid/alkaline aided protein isolate,API/KPI),并对全蛋白(total protein,TP)、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与分离蛋白的理... 采用酸/碱等电点沉淀(isoelectric solubilization/precipitation,ISP)法制备蓝圆鲹肌肉分离蛋白(acid/alkaline aided protein isolate,API/KPI),并对全蛋白(total protein,TP)、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与分离蛋白的理化特性、凝胶特性以及消化稳定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蓝圆鲹肌肉蛋白在碱性条件下溶解性显著高于酸性条件,经优化后的API与KPI的回收率分别为65.0%与84.6%,显著高于MP(54.0%)。KPI、API与MP的脂肪与灰分含量明显低于TP,其中KPI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KPI与API的蛋白组成与TP相近,但KPI与API的氨基酸组成中甘氨酸与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TP。质构与流变学分析结果显示,KPI与API的凝胶强度与储能模量(G’)均明显低于TP与MP,其中TP、MP与KPI的储能模量在50~55 ℃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发生凝胶劣化现象,而API组无明显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与90 ℃相比,经55 ℃加热处理的KPI、TP与MP组凝胶结构更加疏松、多孔,这与流变学分析的结果一致。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实验表明,MP具有最佳的消化性,API与KPI的消化性相当,且显著高于TP。综上所述,利用ISP制备分离蛋白可显著提高蛋白回收率,且分离蛋白的消化性明显优于TP。由于分离蛋白失去凝胶化能力,故可考虑将其应用于食品蛋白配料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酸/等电点沉淀 凝胶特性 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填料级沉淀碳酸钙的壳聚糖覆膜改性与应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沈静 宋湛谦 +1 位作者 钱学仁 宋成剑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采用碱沉淀法将壳聚糖用于造纸填料级沉淀碳酸钙的覆膜改性,对改性填料的性质及应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沉淀法可有效地用于沉淀碳酸钙的壳聚糖覆膜改性,经改性后,填料的Zeta电位增加、白度有所下降,相应加填浆料的滤水性能略有改... 采用碱沉淀法将壳聚糖用于造纸填料级沉淀碳酸钙的覆膜改性,对改性填料的性质及应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沉淀法可有效地用于沉淀碳酸钙的壳聚糖覆膜改性,经改性后,填料的Zeta电位增加、白度有所下降,相应加填浆料的滤水性能略有改善,溶解性也有所变化;沉淀碳酸钙的壳聚糖覆膜改性可显著提高加填纸的抗张指数,但加填纸的白度下降、不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光散射系数随壳聚糖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当壳聚糖用量在5%以内时,填料留着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沉淀 造纸填料 沉淀碳酸钙 壳聚糖覆膜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碱提酸沉与淀粉酶解复合法制备小麦胚芽蛋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海乐 辛志宏 吴守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8-180,共3页
为了改善小麦胚芽蛋白质的提取效果,建立了"碱提+α-淀粉酶水解+酸沉淀"分离小麦胚芽蛋白的新方法。与传统的碱溶酸沉淀法相比,该方法明显地提高了小麦胚芽蛋白的纯度和得率,其数值分别达到94.5%和81.36%。用高效毛细管电泳... 为了改善小麦胚芽蛋白质的提取效果,建立了"碱提+α-淀粉酶水解+酸沉淀"分离小麦胚芽蛋白的新方法。与传统的碱溶酸沉淀法相比,该方法明显地提高了小麦胚芽蛋白的纯度和得率,其数值分别达到94.5%和81.36%。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定性测定了小麦胚芽蛋白的纯度,结果进一步证明该方法得到的小麦胚芽蛋白纯度较高。用SDS-PAGE电泳测定了小麦胚芽蛋白的分子量,结果表明小麦胚芽蛋白的分子量主要由35kDa和55kDa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蛋白 α-淀粉酶水解 溶酸沉淀 高效毛细管电泳 SDS-PAGE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泛酸烟酰胺和左旋肉碱的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黎小兰 蔡良平 +3 位作者 付小蓉 潘拾朝 陈彩云 吴斯燕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8期66-70,共5页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方法同时检测特殊医学配方食品中泛酸、烟酰胺和左旋肉碱的含量。试样中的左旋肉碱、烟酰胺和泛酸,经盐酸溶液超声溶解后,酸碱沉淀杂质,经Agilent Eclipse XDB-phenyl柱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方法同时检测特殊医学配方食品中泛酸、烟酰胺和左旋肉碱的含量。试样中的左旋肉碱、烟酰胺和泛酸,经盐酸溶液超声溶解后,酸碱沉淀杂质,经Agilent Eclipse XDB-phenyl柱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40℃,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结果表明,泛酸在0.2~1.5 g/mL,烟酰胺在0.08~0.5 g/mL,左旋肉碱质量浓度为0.3~2.3 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为88.4%~107.7%,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10.0%,且在8 h内含量保持稳定,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液质联用法能同时准确快速高效检测特殊医学配方食品中左旋肉碱、烟酰胺和泛酸含量,能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起到质量检测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配方 液质联用 同时 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11
作者 王俊锋 陶梦筱 +5 位作者 付荣顺 连慧香 赵云焕 刘英丽 刘佳 朱凤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2-66,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以发酵茶渣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茶蛋白,以茶蛋白的提取率作为正交试验的评定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选取1日龄皖南三黄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以发酵茶渣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茶蛋白,以茶蛋白的提取率作为正交试验的评定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选取1日龄皖南三黄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0.8%和1.0%的茶蛋白。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于31日龄时进行代谢试验,分析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和磷(P)的表观代谢率。结果表明: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0.15 mol/L、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75℃、液料比50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茶渣中茶蛋白的提取率为51.09%。饲粮添加0.8%、1.0%茶蛋白皖南三黄鸡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及磷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0.8%~1.0%的茶蛋白,可以提高皖南三黄鸡对饲粮养分的表观代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茶渣 溶酸沉淀 茶蛋白 皖南三黄鸡 养分表观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褐铁矿型红土镍矿湿法工艺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丹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356,共12页
阐述了还原焙烧—常压氨浸、高压酸浸(HPAL)湿法冶金技术处理低品位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的工艺特点、工业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总结了三代HPAL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镍钴沉淀富集技术及应用,分析了H2S沉淀、MgO沉淀、直接NaOH沉淀工艺的优... 阐述了还原焙烧—常压氨浸、高压酸浸(HPAL)湿法冶金技术处理低品位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的工艺特点、工业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总结了三代HPAL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镍钴沉淀富集技术及应用,分析了H2S沉淀、MgO沉淀、直接NaOH沉淀工艺的优点与不足,探讨了NaOH转碱转晶种新沉淀工艺的成效,并对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湿法工艺 还原焙烧—氨浸 HPAL NaOH转转晶种沉淀 尾渣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镍钴复合盐中提取镍钴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多冬 赵中伟 +2 位作者 霍广生 陈爱良 陈星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共3页
针对从古巴进口的含钴原料(镍钴复合盐)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新的提钴技术"加温水洗——碱沉镍钴及硫酸氧化浸出",并且通过实验得到含镍钴物料均能并入某公司现有流程中,钴直收率68.42%,钴回收率92.35%,镍回收率97.4%,比1998年... 针对从古巴进口的含钴原料(镍钴复合盐)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新的提钴技术"加温水洗——碱沉镍钴及硫酸氧化浸出",并且通过实验得到含镍钴物料均能并入某公司现有流程中,钴直收率68.42%,钴回收率92.35%,镍回收率97.4%,比1998年处理镍钴复合盐钴直收率提高了14.52%,钴回收率提高了4.31%,镍回收率提高了10.84%。但是该流程难于除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沉淀 硫酸氧化浸出 直收率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革厂铬鞣废水铬回收利用与处理 被引量:14
14
作者 田应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16,共4页
介绍了铬回收利用的4种主要方法:碱沉淀回收法、直接循环法、焚烧氧化法和铬耗尽法。并简述当今的一些新技术成就和进一步发展趋势。
关键词 铬鞣废水 碱沉淀回收法 皮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掺杂ZnO光催化降解水中培氟沙星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昕 张从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5,共4页
采用碱沉淀法制备纳米ZnO和不同Nd掺杂量的ZnO光催化剂Nd/ZnO,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对样品进行了物象、形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并以培氟沙星为污染物,研究了不同Nd掺杂量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d掺... 采用碱沉淀法制备纳米ZnO和不同Nd掺杂量的ZnO光催化剂Nd/ZnO,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对样品进行了物象、形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并以培氟沙星为污染物,研究了不同Nd掺杂量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d掺杂没有改变ZnO的晶型,粒径尺寸略有减小;掺杂增强了ZnO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适量Nd掺杂的ZnO降解速率高于未掺杂的ZnO.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可重复利用性.当培氟沙星的质量浓度为20mg/L,当掺杂Nd摩尔分数为0.7%的催化剂用量为0.25g/L时,紫外灯照射下反应1h,降解效率高达92%;且5次重复使用,活性下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掺杂ZnO 培氟沙星 光催化降解 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剪切条件下纳米腐殖酸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2
16
作者 程亮 张保林 +3 位作者 侯翠红 陈可可 王杰 史亚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48-2654,共7页
以风化煤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析沉淀法配加高剪切技术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0nm的腐殖酸。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制备纳米腐殖酸最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0min,氨水质量分数25%,固液比1∶10,晶粒调整剂加入量为反应溶液质量的0.15%... 以风化煤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析沉淀法配加高剪切技术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0nm的腐殖酸。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制备纳米腐殖酸最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0min,氨水质量分数25%,固液比1∶10,晶粒调整剂加入量为反应溶液质量的0.15%,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色谱分析仪(GP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产物纳米腐殖酸的粒径分布、化学结构、结晶性能、分子量大小、形貌、比表面积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60nm,比表面积为110.31m2.g-1,数均相对分子量为119,且双键结构和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加,形状呈球形,比表面积增大,分子质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腐殖酸 晶粒调整剂 粒径 风化煤 溶酸析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纳米腐植酸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亮 侯翠红 +3 位作者 戴启军 陈可可 刘国际 张保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34,共5页
以风化煤为原料,Z17与ZS复配作晶粒调整剂,采用碱溶酸析沉淀法配加高剪切方式,制备了具有平均粒径60nm、分布均匀的纳米腐植酸。对影响制备的因素:pH值、剪切速度、晶粒调整剂用量和陈化时间进行优化研究,得出最优化工艺条件:用A17+ZS... 以风化煤为原料,Z17与ZS复配作晶粒调整剂,采用碱溶酸析沉淀法配加高剪切方式,制备了具有平均粒径60nm、分布均匀的纳米腐植酸。对影响制备的因素:pH值、剪切速度、晶粒调整剂用量和陈化时间进行优化研究,得出最优化工艺条件:用A17+ZS作晶粒调整剂、pH=2.5、剪切转速为2500r·min-1、陈化时间3.5h。用扫描电镜(SEM)、凝胶色谱分析仪(GPC)及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产物的粒径、形貌、分子量大小、比表面积及孔径进行表征;同时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菌株,采用三角瓶震荡试验法,对普通腐植酸和纳米腐植酸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腐植酸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1%和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腐植酸 晶粒调整剂 溶酸析沉淀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藤果蛋白质功能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前进 邓成儒 +2 位作者 赵怀宝 陈川平 曾俊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102-107,共6页
使用三亚市美藤果种植基地种植的美藤果种仁的脱脂粉,分别采用酶法除杂浓缩法和碱溶酸沉淀法进一步提取蛋白质,分别得到美藤果浓缩法蛋白(PPC)和碱提取的蛋白(PPI)。实验数据表明:其等电点近似为p H4.5;2种方法提取蛋白粉的溶解性都是随... 使用三亚市美藤果种植基地种植的美藤果种仁的脱脂粉,分别采用酶法除杂浓缩法和碱溶酸沉淀法进一步提取蛋白质,分别得到美藤果浓缩法蛋白(PPC)和碱提取的蛋白(PPI)。实验数据表明:其等电点近似为p H4.5;2种方法提取蛋白粉的溶解性都是随p H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吸水性、吸油性和起泡性方面,PPC比PPI略好;在溶解性和粘度方面,PPI优于PPC;在50℃左右PPC和PPI吸油性最大时,分别达到293%和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 种仁 酶法除杂浓缩法 溶酸沉淀 蛋白质功能 蛋白质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growth mechanism of plate-like basic magnesium carbonate by template-mediated/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被引量:6
19
作者 CHEN Juan HUANG Zhi-liang +2 位作者 CHEN Chang-lian LI Wen-zhao XU Wei-r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29-735,共7页
In order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asic magnesium carbonate in the field of flame retardant,the plate-like basic magnesium carbonate(Mg5(CO3)4(OH)2.4H2O)was prepared successfully by template-mediated/homogeneo... In order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asic magnesium carbonate in the field of flame retardant,the plate-like basic magnesium carbonate(Mg5(CO3)4(OH)2.4H2O)was prepared successfully by template-mediated/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using magnesium chloride hexahydrate(MgCl2.6H2O)and urea(CO(NH2)2)as reaction materials.Phase and morphology of the product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ell-crystallized plate-like Mg5(CO3)4(OH)2.4H2O can be prepared at the water bath temperature of 100°C,water bath time of 24 h,the aging time of 5 h after adding organic template agent.The investigation on organic template mediated mechanism shows that the template affects the crystal morphology by changing surface energy of different crystal plane.Through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the product,it is found that the generation of the plate-like Mg5(CO3)4(OH)2.4H2O could be explained by two-dimensional nucleation/step growth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like basic magnesium carbonate template-mediated/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two-dimensional nucleation step grow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lkaline extracellular lipase from newly isolated strain Aspergillus awamori HB-03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金兰 黄斌 +1 位作者 聂珍媛 王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425-1433,共9页
A strain HB-03 to produce alkaline extracellular lipase was isolated from oil-rich soil samples and identified as Aspergillus awamori. The growth conditions and nutritional factors for lipase production by strain HB-0... A strain HB-03 to produce alkaline extracellular lipase was isolated from oil-rich soil samples and identified as Aspergillus awamori. The growth conditions and nutritional factors for lipase production by strain HB-03 were optimized, and the maximum lipase production of (45.9±2.3) U/mL was obtained at 30 ℃ and pH 7.0 after 36 h using olive oil (1%) and sucrose (0.5%) as carbon sources and combination of peptone (2%), yeast extract (0.5%) and ammonium sulfate (0.1%) as nitrogen sources. The lipase was purified to homogeneity with 10.6-fold, 18.84% yield and a specific activity of 1 862.2 U/mg using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 followed by SephadexG-75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The purified lipase with molecular mass of 68 ku was estimated by SDS-PAGE. The optimum pH and temperature for the purified lipase were found to be 8.5 and 40 ℃, respectively. The lipase kept more than 80% of activity in pH 7.0-10.0 and temperatures up to 45 ℃. The metal ions of Mn2+, Ba2+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lipase activity, whereas Cu2+, Fe3+ and Mg2+ strongly reduced the lipase activity. The Km and Vmax values of the purified enzyme for p-nitrophenyl palmitate were 0.13 mrnol/L and 60.6 mmol/(L.mi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novel lipase has potenti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ne lipase Aspergillus awamori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