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碎补UPLC指纹图谱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香丽 张慧敏 张紫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砂烫品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并研究骨碎补提取物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采用UPLC法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指纹图谱并通过UPLC-Q-TOF 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通过测定MG63细胞中... 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砂烫品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并研究骨碎补提取物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采用UPLC法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指纹图谱并通过UPLC-Q-TOF 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通过测定MG63细胞中ALP活性检测骨碎补提取物对MG63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分析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UPLC特征指纹峰与其促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在标定的12个共有峰中,确定了4、5、12号峰与ALP活性呈正相关,其对应的物质依次是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儿茶素7-葡糖苷、柚皮苷,为深入研究骨碎补的促成骨分化活性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UPLC指纹图谱 碱性磷酸酶活性 谱效关系 人骨肉瘤细胞MG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梅梁湾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其与藻类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51
2
作者 高光 秦伯强 +2 位作者 朱广伟 范成新 季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5-251,共7页
通过对1998年5月-1999年5月的太湖梅梁湾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它水化学因子的同步实地监测,初步探讨了富营养化较严重的太湖梅梁湾湖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藻类水华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水体中各种形态磷之间的转化... 通过对1998年5月-1999年5月的太湖梅梁湾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它水化学因子的同步实地监测,初步探讨了富营养化较严重的太湖梅梁湾湖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藻类水华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水体中各种形态磷之间的转化非常快.在磷的循环、转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的作用至关重要.太湖梅梁湾各采样点水体中碱性磷酸酶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年际变化有着显著的规律性,各点位在春季(3-4月)及夏季(7-8月)均分别出现峰值,与水体中水华出现的峰值相吻合.尤其在水体中水华暴发前的4月份,各采样点中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急剧增加,其Vmax均为年内的最大值或接近最大值,预示着水体中其它形态磷的转化速率加快,为水华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活性磷.水体中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总碱性磷酸酶活性/Chl.a)与水体中的PO43-存在着较好的负相关.尤其是在春季相关性更加显著,可达-0.9以上;夏季太湖梅梁湾水华暴发时,水体中的磷酸盐浓度远低于碱性磷酸酶的激发阈值,藻类体中的酶被诱导大量产生,从而使得水体中碱性磷酸酶的数量、活性急剧增加,达到较高的水平.这种短时间的有机质快速降解以及由此导致的营养盐释放,维持了水体中藻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碱性磷酸酶 活性 藻类 动力学参数 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蒋俊强 丁一 +2 位作者 李小玉 蔡炜 王忠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研究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运用M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在不同时间对hPDLC增殖的影响;采用IFCC推荐法测定不同质量浓... 目的研究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运用M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在不同时间对hPDLC增殖的影响;采用IFCC推荐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作用后hPDLC的ALP活性,采用考马氏亮兰法,测定样本中蛋白量,从而测定每毫克冻融蛋白中所含的ALP比活性。结果10、1、0.1mg·L-1这3种质量浓度的骨碎补柚皮苷对hPDLC的增殖有促进作用;100、10、1、0.1mg·L-1的骨碎补柚皮苷均可促进hPDLC的ALP活性,其中以1mg·L-1组的促进作用最强。结论骨碎补柚皮苷对hPDLC具有促进增殖、促进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柚皮苷 牙周膜细胞 增殖 碱性磷酸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湖泊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翠英 徐德兰 +2 位作者 万蕾 琚淑明 高明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27,共5页
文章对云龙湖和骆马湖2种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的碱性磷酸酶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水体理化特性、季节变化及水生植物对湖泊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温度对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大,呈显著正相关(r=0.220,P70.05;r=0.... 文章对云龙湖和骆马湖2种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的碱性磷酸酶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水体理化特性、季节变化及水生植物对湖泊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温度对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大,呈显著正相关(r=0.220,P70.05;r=0.478,P70.01),而DO值的影响较小,相关不显著;随着季节的变化,云龙湖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较明显,其变化规律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夏季最高,为330.27 mg/(kg·h),春季最低,为154.65 mg/(kg·h);随着季节的变化,水体pH、DO变化较小,分别为8.12~8.50、6.84~8.47 mg/L,温度变化较大,为3.3~26.5℃;水生植物对骆马湖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大,有草区均大于无草区且有草区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季节变化显著。因此,水体理化特性、季节变化及水生植物等环境因子对不同湖泊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活性 环境因子 云龙湖 骆马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与磷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艳菊 王改兰 +3 位作者 张海鹏 赵旭 熊静 黄学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8-682,共5页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及碱性磷酸酶与土壤磷素形态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相比,长期施肥特别是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速...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及碱性磷酸酶与土壤磷素形态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相比,长期施肥特别是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有机磷总量、中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Ca2-P和Ca8-P含量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Al-P、Fe-P和O-P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各形态磷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直接影响的大小顺序为Ca8-P(-5.706 9)>Fe-P(4.180 5)>Ca2-P(2.760 4)>Ca10-P(0.980 0)>中稳性有机磷(0.892 4)>Al-P(-0.567 5)>O-P(-0.294 4)>活性有机磷(0.268 1)>中活性有机磷(0.210 3)>高稳性有机磷(-0.16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磷形态 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措施对北京山区幼龄侧柏人工林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徐昕 马履一 李春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2,57,共3页
对不同间伐措施侧柏人工林下土壤碱性磷酸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和月份变化均引起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显著变化。在0<h≤10 cm土层,强度抚育后,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中度、弱度抚育和对照。10 cm<h≤20 c... 对不同间伐措施侧柏人工林下土壤碱性磷酸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和月份变化均引起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显著变化。在0<h≤10 cm土层,强度抚育后,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中度、弱度抚育和对照。10 cm<h≤20 cm土层,强度和中度抚育高于弱度抚育和对照。从月份上看,中度抚育对月份的变化响应较快,在6月份就高于其他3个处理,到了8月,3种抚育强度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都高于对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强度和中度的间伐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对侧柏林的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较适合采用,尤以强度间伐为优,即在林龄20 a的阳坡厚土侧柏人工林,经营密度应保持在3400株/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间伐 土壤 碱性磷酸酶 活性 短期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湾磷营养状态与浮游植物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覃仙玲 陈波 +2 位作者 赖俊翔 陆家昌 许铭本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6,共8页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是浮游植物在磷胁迫的情况下诱导表达的一种酶,其作用是能够将溶解有机磷(Dissolved organic phosphate,DOP)水解成浮游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正磷酸盐形式,因此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是浮游植物在磷胁迫的情况下诱导表达的一种酶,其作用是能够将溶解有机磷(Dissolved organic phosphate,DOP)水解成浮游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正磷酸盐形式,因此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APA)可用来指示海区浮游植物的磷胁迫状态。本研究以2015-2016年钦州湾4个航次(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调查资料为依据,研究了钦州湾海域表层无机及有机磷的空间分布特征、APA的分布及其与磷营养之间的调控关系。调查期间,钦州湾海域春季、夏、秋、冬的单位叶绿素APA的平均值分别为20.42±5.32 nmol/μg Chl a/h,138.17±94.32 nmol/μg Chl a/h,142.60±72.60 nmol/μg Chl a/h和29.48±18.52 nmol/μg Chl a/h。经分析,APA与无机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N/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该海区APA可以反映钦州湾浮游植物的磷胁迫水平。海区氮磷比平均值在除春季外的三个季节均高于35,存在潜在的磷限制,浮游植物在夏季和秋季遭受较严重的磷胁迫。夏季和秋季浮游植物大量表达AP,由此推测DOP可能在钦州湾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维持甚至赤潮发生期间的磷补给上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湾 溶解态有机磷 溶解态无机磷 碱性磷酸酶活性 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小鼠生殖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莲军 何志云 +4 位作者 龚伟 苗永旺 秦先玉 黄淑芬 阮承迈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3期75-77,共3页
研究小鼠生殖细胞体外培养时碱性磷酸酶 (AP)活性表达 ,为鉴别精原细胞提供依据。分别培养 2日龄 ,6日龄 ,12日龄仔鼠及成年鼠生精上皮细胞 2 4~ 4 8h,进行 Gomori- Takamat-su组化染色 ,观察各类细胞形态及染色特性。结果表明 ,体外培... 研究小鼠生殖细胞体外培养时碱性磷酸酶 (AP)活性表达 ,为鉴别精原细胞提供依据。分别培养 2日龄 ,6日龄 ,12日龄仔鼠及成年鼠生精上皮细胞 2 4~ 4 8h,进行 Gomori- Takamat-su组化染色 ,观察各类细胞形态及染色特性。结果表明 ,体外培养 2 4~ 4 8h,管周细胞为铺展面积较大的不规则形状 ,细胞表达 AP活性。支持细胞 (Sertoli cell)为不规则形状 ,不表达 AP活性。生殖细胞均为圆球形。性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均表达 AP活性 ,部分精母细胞也表达 AP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小鼠 生殖细胞 碱性磷酸酶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澎溪河高阳平湖高水位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萍 冯婧 +3 位作者 李哲 郭劲松 肖艳 刘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9-636,共8页
三峡水库汛末蓄水后易出现支流回水区磷累积现象,并在冬季末期常出现硅藻水华现象.为研究汛末蓄水的磷积累与冬季末期硅藻水华的相互关系,分析2013年1 3月三峡澎溪河高阳平湖库湾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磷形态的转化和藻类生长的协同过... 三峡水库汛末蓄水后易出现支流回水区磷累积现象,并在冬季末期常出现硅藻水华现象.为研究汛末蓄水的磷积累与冬季末期硅藻水华的相互关系,分析2013年1 3月三峡澎溪河高阳平湖库湾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磷形态的转化和藻类生长的协同过程.结果表明,总碱性磷酸酶活性(TAPA)及其最大反应速率(Vmax)、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PAPA/Chl.a)及PAPA与TAPA的比值(PAPA/TAPA)随着时间推移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而后再增加减小的双峰趋势,分别在2月中旬和3月中旬达到峰值.根据冬季末期水华暴发程的特点将其分为Ⅰ、Ⅱ、Ⅲ、Ⅳ4个阶段.Ⅰ阶段为诱导期,水体活性磷主要来自藻类碱性磷酸酶分解的有机磷,藻类对磷过度摄取.Ⅱ阶段为过渡期,温度低,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对较低.Ⅲ阶段为水华时期,水中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细菌,叶绿素a浓度达到最大,溶解态反应性磷浓度达到最低;Ⅳ阶段为水华末期,水体叶绿素a浓度逐渐下降,溶解态反应性磷浓度回升,水中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高阳平湖 支流库湾 冬季末期水华 碱性磷酸酶活性 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池塘养殖复合系统水质影响因子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侯燕松 李谷 +3 位作者 梁威 成水平 贺锋 吴振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50-1554,共5页
通过实验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池塘养殖复合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生化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在养殖周期、日变化上对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池的水质明显好于对照池,影响系统水质的主要... 通过实验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池塘养殖复合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生化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在养殖周期、日变化上对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池的水质明显好于对照池,影响系统水质的主要因子在循环池和对照池中是不同的,其中循环池主要影响因子是生物指标细菌,对照池主要影响因子是氮、磷等化学因子;碱性磷酸酶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20时达到一天的最高;循环池和对照池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叶绿素a含量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循环池碱性磷酸酶的日变化范围是2.81~6.83mmol·L-1·h-1,对照池是5.21~8.72mmol·L-1·h-1;循环池的叶绿素a浓度在11.67~25.11μg·L-1的范围内,对照池的浓度变化范围是66.97~231.61μg·L-1,说明湿地系统对于养殖水体水质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池塘养殖 碱性磷酸酶活性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菌根共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海艳 冯固 +2 位作者 宋建兰 王敬国 李晓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试验研究 3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菌根共生效应的结果表明 ,3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的效应不同 ,与接种G .spp处理和未接种对照相比 ,接种G .m和G .i处理显著增加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P浓度和吸P量 ,但后两... 试验研究 3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菌根共生效应的结果表明 ,3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的效应不同 ,与接种G .spp处理和未接种对照相比 ,接种G .m和G .i处理显著增加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P浓度和吸P量 ,但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而接种G .spp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播种后 35d时接种G .m和G .i处理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接种G .spp处理 ,而前二者间无显著差异 ,且随生长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 ,35d时酶活性最高 ,35~ 5 0d呈迅速下降趋势 ,至 70d时酶活性仍下降且趋于平缓。G .spp酶活性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随生长时间的延长略有起伏。即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时 ,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高的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促进作用较大 ,可提高玉米P营养状况 ;反之则对玉米生长和P营养状况无明显促进作用 ,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出苗后 35d时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是预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效应的有效生理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根内菌丝 碱性磷酸酶 活性 菌根共生效应 玉米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基锡暴露对褐菖鲉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榕辉 王重刚 +2 位作者 李岩 赵扬 余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203-206,共4页
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1.9、9.6、19.3、193μg/kg)的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对褐菖鲉肝脏、肾脏和脾脏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d的曝污实验中,低剂量的TBT对碱性磷酸酶... 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1.9、9.6、19.3、193μg/kg)的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对褐菖鲉肝脏、肾脏和脾脏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d的曝污实验中,低剂量的TBT对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产生诱导作用,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TBT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钟形曲线.这提示TBT暴露会影响褐菖鲉正常的代谢及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活性 三丁基锡 暴露 实验室条件 TBT 腹腔注射 研究结果 诱导作用 免疫功能 低剂量 浓度 增大 肝脏 脾脏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菌株ATCC 25922碱性磷酸酶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明春 李雪萌 +1 位作者 张润祥 王君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8-53,共6页
使用常规PCR法以大肠杆菌菌株ATCC 25922基因组为模板,克隆到该菌株的碱性磷酸酶成熟肽基因,并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的Bam HⅠ、XhoⅠ之间,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30a-EAP。并且我们将pET-30a-EAP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TM... 使用常规PCR法以大肠杆菌菌株ATCC 25922基因组为模板,克隆到该菌株的碱性磷酸酶成熟肽基因,并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的Bam HⅠ、XhoⅠ之间,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30a-EAP。并且我们将pET-30a-EAP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TM(DE3)pLysS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大小为52ku的目的蛋白EAP。经试验证明该蛋白以可溶形式为主。进而,高效表达的重组碱性磷酸酶经亲和层析法纯化后被用于活性鉴定。pNPP的显色反应与去磷酸化试验证实来自ATCC 25922的重组碱性磷酸酶具有催化磷酸单酯水解活性,而且酶热稳定性高、有效工作温度范围大,与其他蛋白融合表达时仍保持酶活性。以上研究结果为大肠杆菌菌株ATCC 25922碱性磷酸酶的规模化生产及在免疫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 ATCC25922 表达纯化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湖间隙水自由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季节性与组成的非均一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易勇 李建秋 +1 位作者 宋春雷 曹秀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东湖 间隙水 自由碱性磷酸酶活性 季节性 非均一性 湖泊 武汉 磷循环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僵蚕提取物对棉铃虫的胃毒作用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军 于欢 +3 位作者 张瑞凤 王沛 张雅林 王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僵蚕提取物对棉铃虫有胃毒作用,对饲毒后不同时间棉铃虫3龄幼虫体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龄棉铃虫人工饲料中添加僵蚕提取物浓度为3mg·g-1时,饲毒第3天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6.73%;5mg·g-1的剂量导致试虫... 僵蚕提取物对棉铃虫有胃毒作用,对饲毒后不同时间棉铃虫3龄幼虫体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龄棉铃虫人工饲料中添加僵蚕提取物浓度为3mg·g-1时,饲毒第3天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6.73%;5mg·g-1的剂量导致试虫死亡率可以高达83.33%,表明僵蚕提取物对棉铃虫具有很强的胃毒作用。试虫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表明,1~5mg·g-1浓度处理组的试虫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并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推测僵蚕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作用机制之一与其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蚕 棉铃虫 胃毒作用 碱性磷酸酶 活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用蛋壳培养体系对鸡胚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赞东 樱井富士郎 +4 位作者 李海昌 黄劲松 李相芝 张曼夫 齐顺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4-48,共5页
以双黄鸡蛋的蛋壳为代用蛋壳,将正常孵化72h的鸡胚转移至其中进行孵化,取孵化至10、12、14、16、18和20d的鸡胚,测定其骨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同时分析正常孵化鸡胚骨中ALP的活性做为对照。结果表明:... 以双黄鸡蛋的蛋壳为代用蛋壳,将正常孵化72h的鸡胚转移至其中进行孵化,取孵化至10、12、14、16、18和20d的鸡胚,测定其骨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同时分析正常孵化鸡胚骨中ALP的活性做为对照。结果表明:(1)对照组和实验组的ALP活性均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而升高,尤其是16d后上升得很快;(2)14日龄以前的鸡胚,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LP活性无明显差异;(3)孵化后期同日龄鸡胚相比,实验组ALP活性高于对照组的ALP活性,差异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在代用蛋壳中培养的鸡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 代用蛋壳 鸡胚 腿骨钙 骨组织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农区梯田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同朝 常思敏 +3 位作者 刘作新 吴克宁 宋保谦 阎红莲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17,21,共3页
对旱农区同一坡度不同层位梯田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从梯田顶部到基部 ,其土壤中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呼吸强度都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差异 ,从上到下依次为 :呼吸强度 >有机... 对旱农区同一坡度不同层位梯田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从梯田顶部到基部 ,其土壤中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呼吸强度都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差异 ,从上到下依次为 :呼吸强度 >有机质 >水解氮 >碱性磷酸酶活性 >有效磷 ,且有机质、水解氮、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呼吸强度由坡顶到坡底均逐渐增加 ,有效磷增加不明显 ;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水解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农区 梯田 碱性磷酸酶 土壤肥力 土壤酶 活性 相关性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日粮氮磷水平对仔猪血液指标、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骼钙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梦云 焦显芹 +3 位作者 姚国佳 聂芙蓉 赵和平 张卫宪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2-677,共6页
为研究降低日粮中氮磷水平对仔猪血液指标、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骼钙磷含量的影响。挑选60头约2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低磷组、低氮低磷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含17.5%粗蛋白+0.60%磷、17.5%粗蛋... 为研究降低日粮中氮磷水平对仔猪血液指标、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骼钙磷含量的影响。挑选60头约2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低磷组、低氮低磷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含17.5%粗蛋白+0.60%磷、17.5%粗蛋白+0.42%磷+0.1%植酸酶、15.10%粗蛋白+0.42%磷+0.1%植酸酶+合成氨基酸日粮,试验期47 d。结果表明,1)低磷组和低氮低磷组血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氮低磷组血磷、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低磷组差异不显著(P>0.05)。2)低磷组和低氮低磷组血清和肋骨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磷组和低氮低磷组十二指肠碱性磷酸酶活性也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各组间掌骨中钙磷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降低日粮中氮磷水平并不影响骨骼中钙磷含量,对骨骼强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日粮氮磷水平 血液指标 碱性磷酸酶活性 骨骼中钙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倒刺鲃仔稚鱼期消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芹 唐洪玉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5,共4页
试验选取了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nensis)从初孵仔鱼到30日龄稚鱼,分析测定了中华倒刺鲃的特定生长率(SGR)、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中华倒刺鲃的SGR为26.43%/d。在初孵仔鱼体内就能... 试验选取了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nensis)从初孵仔鱼到30日龄稚鱼,分析测定了中华倒刺鲃的特定生长率(SGR)、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中华倒刺鲃的SGR为26.43%/d。在初孵仔鱼体内就能检测到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胰蛋白酶在内源营养阶段具有较高的活性,在4日龄开口时,其比活力降到较低值,随后呈现增加的趋势,在18日龄达到最低值后又缓慢增加。淀粉酶在试验期间表现出较高的活性,比活力一直呈增加的趋势。脂肪酶在18日龄前其比活力一直增加,并且在7~18日龄表现出较高的比活力水平,18日龄后快速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则呈现出一直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消化酶 碱性磷酸酶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对软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剑 刘国文 +1 位作者 王哲 李毓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活性 实验观察 钙化组织 成骨 AKP 新骨形成 生长 培养液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