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0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碰靠定位算法在不规则件排样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利东 钟相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191-3195,共5页
基于不规则零件碰靠算法的思想,提出了最小静矩吻合碰靠定位方法。将碰靠定位的参考区域限定在入排零件当前排样高度最低的未排空间内,零件以不同入排角度进行正交靠接排放和定位,以零件定位后的静矩最小作为排样方案优劣的评估规则。... 基于不规则零件碰靠算法的思想,提出了最小静矩吻合碰靠定位方法。将碰靠定位的参考区域限定在入排零件当前排样高度最低的未排空间内,零件以不同入排角度进行正交靠接排放和定位,以零件定位后的静矩最小作为排样方案优劣的评估规则。在自动碰靠算法基础上,设计了交互排样中的点对点交互碰靠算法,实现零件以任意碰靠方向进行最优布局调整,为完善自动排样提供了有效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件 排样优化 碰靠定位 静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高效的多四向穿梭车路径规划及实时避碰
2
作者 项前 梁光煜 +1 位作者 鲍劲松 周亚勤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55-2771,共1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四向穿梭车仓储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合理规划多车路径以及实时避碰问题亟待解决。为了降低车辆碰撞风险,提出了基于改进A*的四向穿梭车避碰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对路径搜索节点的碰撞风险表征与预判,使得路径规划算法获得避... 为了进一步提升四向穿梭车仓储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合理规划多车路径以及实时避碰问题亟待解决。为了降低车辆碰撞风险,提出了基于改进A*的四向穿梭车避碰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对路径搜索节点的碰撞风险表征与预判,使得路径规划算法获得避碰能力。为了解决多车路径规划问题,基于改进A*避碰算法评价路径成本,以及交通冲突图表示多车路径碰撞风险结构,建立路径质量量化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降低碰撞风险与最短路径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多目标差分进化的多车路径优化算法,求解均衡双目标的多车最优路径。为了实现多车作业实时避碰,提出基于交通冲突图分析与避碰路径调整的实时避碰方法。通过随机仓储任务试验,与不考虑避碰的A*算法相比,随着车辆数2~10逐渐递增,所提方法能降低碰撞风险91.6%~77.3%,提高作业效率2.9%~26.2%,实现快速响应动态环境变化的多车作业避碰,试验及应用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向穿梭车 路径规划 实时避 撞风险 路径质量评价 交通冲突图 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舰船避碰行动策略技术研究
3
作者 苏娜 周雪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153,共5页
快速且准确地制定舰船避碰行动方案对保证舰船安全及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智能算法应用到舰船避碰行动策略制定中,从环境适应性、复杂场景处理能力以及实时性等3个方面对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比较,以... 快速且准确地制定舰船避碰行动方案对保证舰船安全及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智能算法应用到舰船避碰行动策略制定中,从环境适应性、复杂场景处理能力以及实时性等3个方面对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比较,以避碰成功率、避碰时间、收敛速度为指标,对多种智能算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GA-PSO算法优于其他算法,提出了基于GA-PSO的舰船避碰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SO 舰船 行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湿碰湿”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4
作者 王元有 吴涛 周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8-1432,共5页
本研究主要对比了自制分散体与市售分散体在相同测试环境下对双组分聚氨酯涂膜基本物理性能以及耐水、耐酸碱等其他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发现两种分散体制备的聚氨酯涂膜在物理性能上差异不大,但在耐水、耐酸碱等化学性能上存... 本研究主要对比了自制分散体与市售分散体在相同测试环境下对双组分聚氨酯涂膜基本物理性能以及耐水、耐酸碱等其他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发现两种分散体制备的聚氨酯涂膜在物理性能上差异不大,但在耐水、耐酸碱等化学性能上存在一定差异。此外,还研究了在相同施工条件下,不同分散体聚氨酯涂料配制后的施工性能,如表干时间等。实验结果表明,自制分散体在“湿碰湿”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为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在涂料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本研究的发现对于优化聚氨酯涂料配方、提高涂料性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体 羟基丙烯酸 聚氨酯涂料 “湿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DPG算法的无人船自主避碰决策方法
5
作者 关巍 郝淑慧 +1 位作者 崔哲闻 王淼淼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0,共9页
[目的]针对传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数据利用率低、收敛性差的特点,改进并提出一种新的无人船自主避碰决策方法。[方法]利用优先经验回放(PER)自适应调节经验优先级,降低样本的相关性,并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提高算法的收... [目的]针对传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数据利用率低、收敛性差的特点,改进并提出一种新的无人船自主避碰决策方法。[方法]利用优先经验回放(PER)自适应调节经验优先级,降低样本的相关性,并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基于船舶领域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s),设置会遇情况判定模型和一组新定义的奖励函数,并考虑了紧迫危险以应对他船不遵守规则的情况。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两船和多船会遇局面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的DDPG算法相比于传统DDPG算法在收敛速度上提升约28.8%,[结论]训练好的自主避碰模型可以使无人船在遵守COLREGs的同时实现自主决策和导航,为实现更加安全、高效的海上交通智能化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自主避决策 优先经验回放 国际海上避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窗口算法的船舶避碰转向点数据挖掘模型
6
作者 陈蜀喆 王子威 龚彪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随着无人船自主航行技术的发展,如何辨识船舶避碰行为成为其自主决策的关键。针对现有船舶轨迹辨识算法效率不高且存在误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算法的船舶避碰转向点数据挖掘模型,对船舶转向点进行辨识。首先通过固定滑动窗口... 随着无人船自主航行技术的发展,如何辨识船舶避碰行为成为其自主决策的关键。针对现有船舶轨迹辨识算法效率不高且存在误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算法的船舶避碰转向点数据挖掘模型,对船舶转向点进行辨识。首先通过固定滑动窗口判断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中相邻时刻点航向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计算相邻时刻轨迹点的斜率变化进行验证,并标记窗口中航向变化的最早转向点;最后通过可变滑动窗口维护轨迹变化过程中航向变化及误差参数,判断该转向点是否为避碰转向点,并将模型与道格拉斯-普克算法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辨识船舶转向是否为避碰行为,并能解决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因数据波动而对转向点判断失误的问题,可以提取船舶避碰过程中的最早转向点,辅助船舶进行避碰决策。该研究成果可被用于智能避碰决策系统的研发,以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转向点 滑动窗口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自由度含间隙弹性碰撞振动系统的等效电路仿真
7
作者 朱喜锋 付文斌 +1 位作者 马硕 郑冬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1,共11页
以一类两自由度含间隙及弹性约束碰撞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系统在低频工况下周期运动的区域分布及转迁规律,得出随着激振频率的减小,p/1周期运动发生擦边分岔转迁为(p+1)/1周期运动,当碰撞次数足够大时,系统呈现Chatt... 以一类两自由度含间隙及弹性约束碰撞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系统在低频工况下周期运动的区域分布及转迁规律,得出随着激振频率的减小,p/1周期运动发生擦边分岔转迁为(p+1)/1周期运动,当碰撞次数足够大时,系统呈现Chattering-impact特性。随后建立与碰撞系统完全等效的电路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等效电路产生的结果与数值仿真产生的结果相一致,且等效电路在仿真实验时运算速度更高效,能够实现快速的模态转换及参数调节,使之更加便捷,为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系统 模态转换 数值仿真 运动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诊断中隐式碰集的获取与判断
8
作者 欧阳继红 黄森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50-1861,共12页
基于模型诊断主要是根据系统的行为进行建模,一旦观察到异常行为就在系统模型上运行一个诊断算法来返回可能的解释.现有的诊断算法是每求出一个冲突集就计算一次极小碰集,然后再检验该极小碰集是否满足系统观测.这样虽然能够减少冗余解... 基于模型诊断主要是根据系统的行为进行建模,一旦观察到异常行为就在系统模型上运行一个诊断算法来返回可能的解释.现有的诊断算法是每求出一个冲突集就计算一次极小碰集,然后再检验该极小碰集是否满足系统观测.这样虽然能够减少冗余解集的生成,但是计算冲突集的极小碰集难度随冲突集数量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而计算部分冲突集的极小碰集不一定是诊断,检验极小碰集是否满足系统观测也是十分耗时的.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个筛选函数,在保证所得的碰集尽可能是诊断的情况下,分别从诊断的势和数量上来删除低质量的冲突集.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快速检验碰集是否是诊断,还根据电路的逻辑关系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判定算法.在实验部分,详细分析了在设置不同数量的故障条件下运行时间和求解诊断个数的比较,与目前最先进的算法相比,效率提升2~40倍,诊断数量多出5~2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诊断 系统观测 极小冲突集 极小 极小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数据中船舶避碰行为提取方法
9
作者 冮龙晖 刘通 +1 位作者 王旭升 谢伟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7,共7页
船舶避碰行为分析对于船舶碰撞风险评估、智能避碰决策、导助航设备研发和船舶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海量AIS时空数据的船舶避碰行为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会遇态势判别、避碰样本提取和避碰行为提取3个模... 船舶避碰行为分析对于船舶碰撞风险评估、智能避碰决策、导助航设备研发和船舶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海量AIS时空数据的船舶避碰行为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会遇态势判别、避碰样本提取和避碰行为提取3个模块,依据避碰规则和航海实践对会遇态势判别和避碰样本提取中的关键参数及判别条件进行确定,通过船舶航行轨迹还原和避碰行为特征参数迭代,识别出表征避碰时机和避碰行为的具体参数。应用实际AIS数据对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并将算法提取结果与实际船舶航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从AIS数据中提取出船舶会遇和避碰行为数据,可以为后续船舶避碰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析 会遇态势 AI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多船避碰决策
10
作者 时光志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4-159,共6页
针对开阔水域的多船避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遗传模拟退火(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GSA)算法。通过引入自适应遗传算子,实现交叉和变异算子的动态修正,避免算法过早收敛;将模拟退火算法嵌入遗传算法中,增强算法的局部搜索... 针对开阔水域的多船避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遗传模拟退火(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GSA)算法。通过引入自适应遗传算子,实现交叉和变异算子的动态修正,避免算法过早收敛;将模拟退火算法嵌入遗传算法中,增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将船舶会遇态势、船舶相对运动模型和船舶碰撞危险度作为基础,考虑船舶安全性、航行经济性和避碰规则构建目标函数。设计了三船和四船会遇实验,并将GSA与标准遗传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标准遗传算法,GSA算法在多船避碰中能够更快更好地找到避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船避 自适应遗传算子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碰摩故障的吸振器-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欢 刘子良 +2 位作者 许琦 贾磊 姚红良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4,129,共6页
对碰摩故障下三要素型动力吸振器-转子系统的响应分岔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吸振器的力学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含碰摩故障的吸振器-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最后利用Newmark-β法结合Newton-Raphson迭代法对方程进... 对碰摩故障下三要素型动力吸振器-转子系统的响应分岔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吸振器的力学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含碰摩故障的吸振器-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最后利用Newmark-β法结合Newton-Raphson迭代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分析了碰摩参数及吸振器参数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生碰摩故障时,相比无吸振器的转子,吸振器-转子在低转速时由周期一运动进入周期二运动的转速节点更晚。在共振区附近,混沌运动的转速数量更少。转速较高时,更早地由周期一运动进入周期二运动。碰摩刚度越大,吸振器-转子越易发生混沌运动。摩擦系数越大,越难发生混沌运动。0.76~0.80倍最优值的单独弹簧刚度、串联单元中0.46~0.70倍最优值的弹簧刚度和0.62~0.82倍的阻尼时转子呈周期二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要素型动力吸振器 转子 振动特性 周期运动 混沌 刚度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阔水域两船智能避碰算法评价方法研究
12
作者 罗艳雯 赵轩 +2 位作者 陈国权 马吉林 李丽娜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7,109,共8页
目前国内外仍未形成针对船舶智能避碰算法的统一测评标准体系,建立主客观结合的智能避碰算法评价方法对实现船舶智能避碰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开阔水域下两船避碰算法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专家经验... 目前国内外仍未形成针对船舶智能避碰算法的统一测评标准体系,建立主客观结合的智能避碰算法评价方法对实现船舶智能避碰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开阔水域下两船避碰算法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专家经验的合理量化,以合规性、安全性、经济性三个核心指标构建算法评价体系;其次,根据收集的问卷调查结果,使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估测法确定指标权重,选择合适的隶属度函数建立评价模型并开发了智能避碰算法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最后,利用构建的评价系统对典型场景进行评测。测试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公平公正,能较客观地反映算法的优劣,并能根据评分结果提供算法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智能避 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指标函数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WSS:结合可疑集合簇计算极小碰集的Boolean算法
13
作者 赵相福 黄森 +3 位作者 魏霞 童向荣 欧阳丹彤 张立明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26-3238,共13页
在基于模型的诊断领域中,因为极小冲突集(minimal conflict set,MCS)的极小碰集(minimal hitting set,MHS)即为待诊断设备的候选诊断,所以计算极小碰集是候选诊断的一个关键步骤.其中,极小碰集是一个NPhard约束求解问题,随着问题规模增... 在基于模型的诊断领域中,因为极小冲突集(minimal conflict set,MCS)的极小碰集(minimal hitting set,MHS)即为待诊断设备的候选诊断,所以计算极小碰集是候选诊断的一个关键步骤.其中,极小碰集是一个NPhard约束求解问题,随着问题规模增大,求解难度成指数级增长.Boolean算法是计算极小碰集的经典算法,然在求解过程中,解集的极小化却占据运算的绝大部分时间.为了解决该问题并提升计算效率,提出了结合可疑集合簇计算极小碰集的BWSS(Boolean with suspicious sets)算法,通过深度分析Boolean算法生成树规则,找到使候选解成为超集的集合,在向根节点扩展元素时,如果候选解与可疑集合簇中至少1个集合交集为空,那么该解为极小候选解,否则删除该解,通过递归的策略保证算法结束时产生且仅产生所有极小碰集.除此之外,每个候选解在极小化时,至少存在m(m≥1)个元素甚至整个解无须极小化.理论上,BWSS算法的复杂度要远低于Boolean算法.通过随机数据及大量基准电路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目前最先进的几种算法相比,运行时间减少了几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诊断 极小 Boolean算法 候选解 冲突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式博弈的多船协商避碰研究
14
作者 庞樨 杨神化 +2 位作者 陈国权 李定原 黄泽洋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随着航运业的飞速发展,海上交通日益繁忙,海上交通环境变得更为复杂,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因此,如何有效制定避碰策略,防止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充分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成为船舶自动避碰领域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一... 随着航运业的飞速发展,海上交通日益繁忙,海上交通环境变得更为复杂,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因此,如何有效制定避碰策略,防止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充分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成为船舶自动避碰领域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式博弈的多船协商避碰算法,并构建一个综合考虑安全性、合规性和经济性3个因素的船舶避碰收益函数,以辅助船舶做出既安全又经济的避碰决策;同时,本文设计一种基于船舶安全会遇领域和速度障碍法(Velocity Obstacle,VO)的剪枝优化方法,旨在提高避碰算法的决策效率与实时性。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对典型的三船会遇场景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多船避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式博弈 多船避 协商博弈 速度障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A*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研究
15
作者 廖功铭 任鸿翔 +1 位作者 王德龙 梁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针对船舶在复杂海域下的静态路径规划及动态避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通过引入栅格障碍占比改进启发函数,并添加安全距离参数和3次折线优化等方法提高了A*算法效率,为船舶规划一条安全、高效的航行路径... 针对船舶在复杂海域下的静态路径规划及动态避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通过引入栅格障碍占比改进启发函数,并添加安全距离参数和3次折线优化等方法提高了A*算法效率,为船舶规划一条安全、高效的航行路径。针对多船会遇,提出基于四元船舶领域模型的速度障碍法,并融合动态窗口法对速度区间进一步约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算法在多船避碰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避 A*算法 四元船舶领域 速度障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船舶避碰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凯鹏 王全政 +3 位作者 杨文政 于庆州 王泽凡 王晓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3,47,共5页
随着海上贸易的日益增长,海洋运输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运输和贸易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避免船舶碰撞已成为海上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海上船舶避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该算法根据当前粒子目标函数的平均值... 随着海上贸易的日益增长,海洋运输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运输和贸易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避免船舶碰撞已成为海上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海上船舶避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该算法根据当前粒子目标函数的平均值动态调整惯性权值,另外考虑到船舶操纵的安全性,改进了适应度函数,并结合IPSO算法,对函数进行求解。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SO算法相比,IPSO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了37.5%,搜索效率得到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避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自适应惯性权值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智慧的船舶避碰行为研究
17
作者 王文灏 万红 +1 位作者 陈蜀喆 方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8,共8页
为更好地应对船舶会遇局面混乱的问题,通过分析大量船舶AIS数据,按照让路船与直航船的标定,结合《规则》对会遇局面的3种划分,融合群体智慧,并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对全样本进行模拟,得到不同转向行为聚类特征,总结归纳出基... 为更好地应对船舶会遇局面混乱的问题,通过分析大量船舶AIS数据,按照让路船与直航船的标定,结合《规则》对会遇局面的3种划分,融合群体智慧,并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对全样本进行模拟,得到不同转向行为聚类特征,总结归纳出基于群体智慧的船舶避碰决策。最后运用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对所得到的船舶避碰决策进行验证评估。结果表明,该船舶避碰决策研究在应对船舶会遇局面时能够克服《规则》对于传统会遇局面避碰行为指导中的风险衡量失真问题,研究成果可为船舶多船协同避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 群体智慧 风险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值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轴向碰摩事故及原因分析
18
作者 李立波 康佳营 +2 位作者 徐冬冬 郭振宇 于明鑫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28,共4页
针对某厂6号机组调试期间发生的高中压缸轴向碰摩事故开展了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工作,通过对该机组运行参数、振动数据和安装数据的分析,指出胀差保护值设计不合理是发生轴向碰摩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增加暖机时间、控制主再热汽温... 针对某厂6号机组调试期间发生的高中压缸轴向碰摩事故开展了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工作,通过对该机组运行参数、振动数据和安装数据的分析,指出胀差保护值设计不合理是发生轴向碰摩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增加暖机时间、控制主再热汽温等措施,确保胀差不超过8mm,保障了机组的运行稳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差 振动 轴向 高中压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子系统组合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动力学特性研究
19
作者 姚夏 南国防 +1 位作者 李姚 丘学文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不对中会导致振动异常增大,进而发生转静碰摩,影响转子安全稳定运行。以双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轴承不对中-联轴器不对中-碰摩故障,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不对中会导致振动异常增大,进而发生转静碰摩,影响转子安全稳定运行。以双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轴承不对中-联轴器不对中-碰摩故障,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运动微分方程,采用Range-Kutta法对其进行求解,研究转速、不对中角度、联轴器不对中量等关键参数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子转速增大,系统呈现出周期、多周期、拟周期、混沌运动等复杂的动力学特性,且转速在1500~2200 rad/s时,系统通过多次阵发性分岔和阵发性倒分岔在周期2运动和混沌状态之间切换;振动响应随联轴器平行不对中量变化的分岔图中存在“跳跃”等非线性现象;随着轴承不对中角度的增大,高转速的混沌区间缩小,稳定的周期运动区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不对中 联轴器不对中 耦合故障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中-碰摩耦合转子非线性振动机理研究
20
作者 丘学文 南国防 +1 位作者 李姚 姚夏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
建立含6自由度滚动轴承支承下不平衡-不对中-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其方程并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方程进行求解,研究不对中量和偏心量对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当系统没有发生碰摩耦合故障时,随着不对中量的增加... 建立含6自由度滚动轴承支承下不平衡-不对中-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其方程并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方程进行求解,研究不对中量和偏心量对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当系统没有发生碰摩耦合故障时,随着不对中量的增加,二倍频幅值逐渐增大,一倍频幅值逐渐减小,系统约在临界转速一半位置发生二倍频共振现象;当发生碰摩耦合故障时,系统产生分次谐波和高次谐波,偏心量与不对中量增加均会加剧系统碰摩程度。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计算滚动轴承支承下的不平衡-不对中转子振动响应,将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理论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转子系统 滚动轴承 不平衡 不对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