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际分子正-NH_3和He的超精细跃迁碰撞截面和速率系数的理论计算
1
作者 陈激 张亚辉 周田春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5-230,共6页
本文采用R矩阵传播方法,通过求解CS近似下的耦合方程,计算了星际分子云条件下正-NH3分子和He碰撞的超精细跃迁碰撞截面和速率系数,为研究天体的信息提供需用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 星际分子 超精细跃迁 碰撞速率系数 -N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球砾与平板碰撞法向恢复系数
2
作者 孙翰卿 许龙 +2 位作者 朱成 马新军 黄俊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0-1206,共7页
落石法向恢复系数是运动轨迹分析的关键参数。为研究碰撞速率和材料参数对落石法向恢复系数的影响,基于球板碰撞模型,在考虑材料弹塑性基础上建立岩石球砾法向恢复系数理论模型,并利用ABAQUS模拟球板碰撞过程,监测岩石球砾碰撞前后速率... 落石法向恢复系数是运动轨迹分析的关键参数。为研究碰撞速率和材料参数对落石法向恢复系数的影响,基于球板碰撞模型,在考虑材料弹塑性基础上建立岩石球砾法向恢复系数理论模型,并利用ABAQUS模拟球板碰撞过程,监测岩石球砾碰撞前后速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最大差值在5%以内。随着碰撞速率的增大,岩石球砾法向恢复系数逐渐降低,且下降速率逐渐减小;球砾法向恢复系数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弹性极限的增加而增大,且均呈线性关系;泊松比对球砾法向恢复系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 法向恢复系数 碰撞速率 材料参数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中碳酸钠团簇成核与生长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金利 何正华 +4 位作者 韩优 李韡 武江洁星 甘中学 谷俊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91-1700,共10页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碳酸钠颗粒在超临界水中的成核与生长过程.计算了温度为700-1100K、压力在23-30MPa下碳酸钠的团聚过程,计算时间为1ns.对体系结合能与径向分布函数的分析表明,碳酸钠成核过程主要受静电作用的影响.在超临界态下...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碳酸钠颗粒在超临界水中的成核与生长过程.计算了温度为700-1100K、压力在23-30MPa下碳酸钠的团聚过程,计算时间为1ns.对体系结合能与径向分布函数的分析表明,碳酸钠成核过程主要受静电作用的影响.在超临界态下,水分子与Na+和CO2-3之间的静电作用降低,Na+与CO2-3能够很容易碰撞形成Na2CO3小团簇.在Na2CO3整个成核过程中,单个离子的碰撞在前50ps内完成,同时离子碰撞速率达到1030cm-3·s-1.另外,在成核阶段温度的影响比压力更加明显,温度越高,离子碰撞速率越快,形成的初始团簇越多.而压力对Na2CO3团簇的进一步生长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碳酸钠 结合能 碰撞速率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磁场对辉光等离子体阴极区电子输运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春 魏合林 刘祖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4-30,共7页
本文运用改进的蒙特卡罗技术,研究了横向磁场对氦气直流辉光放电阴极区电子输运过程的影响。考虑四种碰撞过程:弹性碰撞、亚稳态碰撞、激发态碰撞、电离碰撞。模拟结果表明,横向磁场通过改变电子与中性粒子的碰撞速率。
关键词 电子输运程 碰撞速率 等离子体 磁场 阴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分子荧光辐射的时间分辨测量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贵银 靳一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用Nd·YAG激光器的四倍频输出(266nm)做激发源,得到了266 Pa样品气压条件下,SO2分子在270~470nm波长范围内的激光诱导色散荧光光谱.光谱呈现出以325.0 nm、370.0 nm和425.4 nm波长为中心的弥散结构特征,产生于受激SO2分子通过碰... 用Nd·YAG激光器的四倍频输出(266nm)做激发源,得到了266 Pa样品气压条件下,SO2分子在270~470nm波长范围内的激光诱导色散荧光光谱.光谱呈现出以325.0 nm、370.0 nm和425.4 nm波长为中心的弥散结构特征,产生于受激SO2分子通过碰撞及内转换过程,布居到A1A2+B1B1耦合激发电子态多个振转能级的荧光辐射.通过测量受激SO2分子在包络中心波长处的荧光辐射寿命随样品气压的变化,得到了受激SO2分子对应三个中心波长的自发辐射寿命及碰撞淬灭速率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分子 荧光时间分辨谱 辐射寿命 碰撞淬灭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双共振多光子电离概率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张贵银 李梦君 +1 位作者 靳伟佳 郑海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已成为研究原子、分子高激发态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运用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速率方程理论,推导出四能级物质系统1+2+1双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概率的解析表达式,以此为基础,理论模拟了电离概率随激发光强、激光...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已成为研究原子、分子高激发态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运用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速率方程理论,推导出四能级物质系统1+2+1双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概率的解析表达式,以此为基础,理论模拟了电离概率随激发光强、激光脉冲宽度和碰撞弛豫速率的变化,发现在1+2+1多光子电离机制中,电离概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继而出现单步、双步激发饱和的现象,直至饱和值1;继续增大光强,电离概率将围绕饱和值1窄幅振荡,振荡幅度随光强增加而增大。随激光脉冲宽度的增大,电离概率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直至饱和值1。而随碰撞弛豫速率的增大电离概率以线性规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谱学 多光子电离概率 速率方程 激光强度 碰撞弛豫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