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轨迹数据下海上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
1
作者 张晓宇 刘春晓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68-171,共4页
为避免船舶会遇产生的碰撞现象,提出时空轨迹数据下海上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以AIS中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提供的信息为依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从海量的AIS信息中采集出有效的海上船舶航行轨迹点,并依据提取的数据,实现海上船舶会遇识别,结合... 为避免船舶会遇产生的碰撞现象,提出时空轨迹数据下海上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以AIS中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提供的信息为依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从海量的AIS信息中采集出有效的海上船舶航行轨迹点,并依据提取的数据,实现海上船舶会遇识别,结合识别的海上船舶会遇情况,选取会遇距离最小、会遇时间最短、与目标船舶之间的间距以及船速比4项参数,完成海上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的构建。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识别多种船舶会遇场景,并在船舶会遇时精准判断船舶危险度,对危险船舶进行避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轨迹 海上船舶 碰撞危险度 会遇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 被引量:19
2
作者 徐言民 张云雷 +3 位作者 沈杰 邹春明 关宏旭 赵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2-87,共6页
为了解决多船避碰决策过程中避让行动优先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确定模型。选取最近会遇距离、最近会遇时间、船间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因素建立碰撞危险度影响因素集,并确定各因素评价集、评价指标以... 为了解决多船避碰决策过程中避让行动优先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确定模型。选取最近会遇距离、最近会遇时间、船间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因素建立碰撞危险度影响因素集,并确定各因素评价集、评价指标以及各参数的隶属度函数,经模糊综合评价得到船舶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设置两船交叉会遇以及多船交叉会遇2种会遇局面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危险度 多船会遇 模糊集合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船舶复合碰撞危险度计算 被引量:19
3
作者 胥文 胡江强 +1 位作者 尹建川 李可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84,共7页
基于船舶领域和动界的概念,在船舶碰撞几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规则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本文提出一种船舶复合碰撞危险度的计算方法。确定最近会遇距离(DCPA)、最近会遇时间(TCPA)、两船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主要因素的隶属度函... 基于船舶领域和动界的概念,在船舶碰撞几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规则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本文提出一种船舶复合碰撞危险度的计算方法。确定最近会遇距离(DCPA)、最近会遇时间(TCPA)、两船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主要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并考虑航行区域状况、能见度情况和船舶的操纵性能等对船舶碰撞危险度的隶属度函数修正。用原始数据对3种不同会遇态势进行仿真和对3种不同碰撞危险度计算结果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危险度 模糊规则 模糊综合评价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碰撞危险度的移动机器人避障模糊控制 被引量:8
4
作者 谢敬 傅卫平 杨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5,共3页
在基于模糊逻辑的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基础上 ,引入了由移动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和相对方位确定的碰撞危险度 [1] (Risk -degreeofCollision)。与仅用距离作为输入变量相比 ,把危险度作为模糊逻辑的输入变量可以为移动机器人下... 在基于模糊逻辑的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基础上 ,引入了由移动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和相对方位确定的碰撞危险度 [1] (Risk -degreeofCollision)。与仅用距离作为输入变量相比 ,把危险度作为模糊逻辑的输入变量可以为移动机器人下一步的决策控制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最后 ,给出了移动机器人在有静止和运动障碍物的环境中的避障仿真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危险度 模糊控制 避障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一种船舶碰撞危险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建华 陈红卫 刘科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利用神经网络与模糊推理提出一种船舶碰撞危险度的计算方法。用神经网络替代模糊推理过程,建立基于碰撞危险度计算的模糊神经网络推理框架,利用推理规则生成用于网络训练的样本。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模糊推理 神经网络 碰撞危险度 船舶避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神经网络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的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则胜 施朝健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67,共3页
针对船舶碰撞危险度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依据模糊理论方法建立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的数学模型,直接采用来船航速、来船航向、来船对本船的相对舷角和来船对本船距离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采用Levenberg-Mrquardt优化算法这种改进的B... 针对船舶碰撞危险度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依据模糊理论方法建立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的数学模型,直接采用来船航速、来船航向、来船对本船的相对舷角和来船对本船距离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采用Levenberg-Mrquardt优化算法这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仿真,并与标准BP算法和动量BP算法进行比较,发现经过改进的网络求得碰撞危险度比标准BP算法和动量BP算法具有更好的效果,网络能够更有效收敛,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碰撞危险度 神经网络 Levenberg-Mrquardt算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主观的船舶碰撞危险度评价模型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茹茹 胡勤友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4,共4页
为比较不同船舶对同一碰撞危险的认识,提出一种主观的船舶碰撞危险度评价模型.在最近会遇距离(Distanc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DCPA)和最近会遇时间(Tim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TCPA)作参数的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的基础... 为比较不同船舶对同一碰撞危险的认识,提出一种主观的船舶碰撞危险度评价模型.在最近会遇距离(Distanc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DCPA)和最近会遇时间(Tim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TCPA)作参数的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船舶安全距离圈和最晚施舵时间等主观因素,建立新的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并比较安全距离圈大小和最晚施舵时间不同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结果表明,安全距离圈大小和最晚施舵时间不同的船舶操纵者对同一会遇态势下碰撞危险的认识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碰 碰撞危险度 船舶安全距离圈 最晚施舵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应用与验证 被引量:7
8
作者 贾立校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X期16-18,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地理分布,并结合预测和仿真系统的船舶碰撞危险度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测试环境中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主要讨论了未来地理分布中的高危险度地区。相比较利用历史数据、数学模型和专家咨询进行当前船舶碰撞可能...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地理分布,并结合预测和仿真系统的船舶碰撞危险度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测试环境中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主要讨论了未来地理分布中的高危险度地区。相比较利用历史数据、数学模型和专家咨询进行当前船舶碰撞可能性计算的传统危险度分析,本文方法可以更加合理而准确地预测未来特定海域的船舶碰撞危险度,为采用和实施船舶碰撞风险控制措施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碰撞危险度 地理分布 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改进的BP神经网络计算开阔水域船舶碰撞危险度 被引量:3
9
作者 程细得 刘祖源 《船海工程》 2001年第S2期91-93,共3页
本文以判断船舶碰撞危险的原始数据作为改进的BP神经网络输入 ,通过学习来确定船舶碰撞危险度 ,学习效果良好 。
关键词 船舶避碰 BP网络 碰撞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车辆侧方碰撞危险度预警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石 朱少成 +1 位作者 虞井生 刘艳广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61,共8页
为了减少大型车辆转弯碰撞事故对车辆和行人的伤害,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与GA-LSTM模型的碰撞预警方法。先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影响碰撞危险度的因素,然后结合车辆碰撞理论确定各个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及权重的分配,通过模糊算子... 为了减少大型车辆转弯碰撞事故对车辆和行人的伤害,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与GA-LSTM模型的碰撞预警方法。先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影响碰撞危险度的因素,然后结合车辆碰撞理论确定各个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及权重的分配,通过模糊算子计算碰撞危险度(CRI)的大小,最后根据遗传算法-长短期记忆网络(GA-LSTM)模型预测未来某段时间CRI的大小对车辆侧方障碍物进行预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能有效对危险状况进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碰撞危险度(CRI) 遗传算法(GA)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预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碰撞危险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东平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69-75,共7页
确定两船或多船会遇中潜在的可能碰撞危险是正确判断碰撞危险的关键之一。本文从信息论理论出发,采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了一种评估碰撞危险的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目标船行动的不确定性以及多船会遇中存在的危险性推理碰撞危险度,能真... 确定两船或多船会遇中潜在的可能碰撞危险是正确判断碰撞危险的关键之一。本文从信息论理论出发,采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了一种评估碰撞危险的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目标船行动的不确定性以及多船会遇中存在的危险性推理碰撞危险度,能真实地反映出驾驶人员在决定采取避让行动过程中的操船心理,因此能直接作为在两船或多船会遇中采取避让行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事故 避碰 碰撞危险度 避让决策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碰撞危险度和运动预测的多移动机器人避碰规划
12
作者 谢敬 傅卫平 杨静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71-174,共4页
针对自主移动机器人决策处理的滞后问题,采用预测算法对其它移动机器人的速度信息进行预测,并把速度信息用到碰撞危险度避碰策略中,机器人便可进行下一步的避碰行动决策,最后给出了这种方法的避碰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有效。
关键词 自主移动机器人 避碰 预测 碰撞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领域的碰撞危险度评估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凯歌 史国友 +1 位作者 汪琪 刘娇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7,共6页
为解决船舶避碰决策中对碰撞危险度计算精度不足和对危险目标船辨识性差的问题,使用基于Coldwell船舶领域的危险识别参数改进多船避碰危险度评估模型,比较改进前后模型的精度。使用VC++实现船舶MMG运动模型,对基于改进模型的四船交叉会... 为解决船舶避碰决策中对碰撞危险度计算精度不足和对危险目标船辨识性差的问题,使用基于Coldwell船舶领域的危险识别参数改进多船避碰危险度评估模型,比较改进前后模型的精度。使用VC++实现船舶MMG运动模型,对基于改进模型的四船交叉会遇态势作避碰决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同一危险船,改进模型的精度更高;在多船会遇中,改进模型能够识别运动参数相似的危险目标船,辨识性更高。改进模型可为更复杂的多船避碰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领域 碰撞危险度 多船避碰 MM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短避碰距离和碰撞危险度的避碰决策支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冬冬 史国友 +2 位作者 李伟峰 陈作桓 江健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8,共6页
为解决目前采用船舶领域进行避碰决策时选用的船舶领域多仅适用于一定水域,且选用的船舶领域模型与碰撞危险度模型考虑的因素不一致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四元船舶领域的碰撞危险度模糊评价模型。为解决采用最短避碰距离作为目标函数进行... 为解决目前采用船舶领域进行避碰决策时选用的船舶领域多仅适用于一定水域,且选用的船舶领域模型与碰撞危险度模型考虑的因素不一致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四元船舶领域的碰撞危险度模糊评价模型。为解决采用最短避碰距离作为目标函数进行避碰决策时未考虑航迹偏差以及时间偏差等因素,以及根据所得的避碰参数采取的避碰措施并不能使总航程最短的问题,提出以航迹偏差、时间偏差和总航程作为目标函数的最短避碰路径模型。在综合考虑船舶领域、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负责航行值班的高级船员的主观意识的情况下,应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规划出最优的避碰路径。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获得最优避碰路径,满足海上航行避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碰决策 避碰路径 碰撞危险度 模糊四元船舶领域 粒子群优化(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碰撞危险度的无陷阱动态航路规划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天德 黄炎焱 张永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96-2506,共11页
由于人工势场法中障碍物的影响距离通常为一个固定值,不可避免地导致无谓避碰行为的出现,极大影响航路规划的效率。本文在动态环境下,针对无谓避碰行为,提出碰撞危险度评估模型和障碍物影响距离确定模型;针对障碍物在目标附近目标不可... 由于人工势场法中障碍物的影响距离通常为一个固定值,不可避免地导致无谓避碰行为的出现,极大影响航路规划的效率。本文在动态环境下,针对无谓避碰行为,提出碰撞危险度评估模型和障碍物影响距离确定模型;针对障碍物在目标附近目标不可及问题(goals nonreachable with obstacles nearby,GNRON),提出能够区别评估障碍物的时间碰撞危险度模型;针对陷阱问题,提出虚拟障碍物法,以此构成基于碰撞危险度的无陷阱动态航路规划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无谓避碰行为和陷阱问题的发生,且无GNRON问题,所得路径也较短且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势场法 动态环境 无谓避碰 障碍物在目标附近目标不可及 陷阱问题 碰撞危险度 虚拟障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倒车危险度评判基本模型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淑艳 高利 章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8-570,580,共4页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碰撞危险度概念 ,通过引入最小停车距离 ,综合考虑倒车速度、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驾驶员生理心理因素、路面附着系数对倒车安全的影响 ,建立了分层次危险度评判公式 。
关键词 倒车 车距 路面附着系数 碰撞危险度 汽车 车速 驾驶员 评判 初探 分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评价法的无人艇碰撞风险计算
17
作者 赵贵祥 王晨旭 +1 位作者 周健 李云淼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37,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模糊评价模型在船舶风险评估中多仅适用远距离场景,以及缺乏考虑《国际海上避碰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at Sea,COLREGs)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评价法,用于计算水面无人艇(unmanned ... 为了解决传统模糊评价模型在船舶风险评估中多仅适用远距离场景,以及缺乏考虑《国际海上避碰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at Sea,COLREGs)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评价法,用于计算水面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的碰撞危险度。该方法采用四元船舶领域确定模型中的安全距离,并通过行动域模型明确模型中碰撞威胁距离。同时,将两船是否构成紧迫危险局面引入到碰撞危险度的计算中。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够适用于近距离水域的USV碰撞危险度计算,同时满足COLREGs的要求和航海避碰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危险度 模糊评价 水面无人艇 船舶领域 动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雾天气船舶碰撞风险激光雷达识别算法设计
18
作者 李鹏展 张丛 张永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8-142,共5页
大雾天气显著降低了能见度,使得激光雷达信号受到严重干扰,难以准确提取船舶信号变得困难。同时,船舶的动态变化导致边界识别困难,导致船舶碰撞风险识别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大雾天气船舶碰撞风险激光雷达识别算法设计。在大雾天气条件下... 大雾天气显著降低了能见度,使得激光雷达信号受到严重干扰,难以准确提取船舶信号变得困难。同时,船舶的动态变化导致边界识别困难,导致船舶碰撞风险识别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大雾天气船舶碰撞风险激光雷达识别算法设计。在大雾天气条件下,对激光雷达信号预处理,得到高精度船舶信号,对得到的船舶信号数据基于尺寸信息执行边界运算,以获取船舶边界数据以及靠近速度,并以此作为船舶碰撞风险识别指标。依据隶属函数,结合风险识别指标建立判断矩阵,通过碰撞危险度量化,归一化处理及去模糊化运算,得出船舶碰撞风险等级。依据平均碰撞风险识别目标船舶整个航程的风险等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船舶碰撞风险识别精度高,整体性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天气条件 船舶碰撞风险 激光雷达 风险识别指标 碰撞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船舶避碰鲁棒轨迹规划
19
作者 祁新宇 张智 +3 位作者 尚晓兵 张艺琼 姜立超 周悦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1-632,共12页
现有的船舶避碰轨迹规划大部分是以精确的运动模型和环境信息为前提,难以应对实际环境中存在的多种不确定海况因素,并导致规划出的轨迹安全可靠性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法的船舶鲁棒轨迹规划方法,将船舶水动力... 现有的船舶避碰轨迹规划大部分是以精确的运动模型和环境信息为前提,难以应对实际环境中存在的多种不确定海况因素,并导致规划出的轨迹安全可靠性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法的船舶鲁棒轨迹规划方法,将船舶水动力学模型中的水动力系数视为不确定性参数,以碰撞危险度及舵角控制量为目标函数,建立船舶轨迹规划的最优控制模型,并使用遗传算法求得控制量与优化后的轨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轨迹最小距离以及最大会遇距离均提升10%~20%,平均碰撞危险度降低10%,实验结果表明考虑不确定性的船舶轨迹规划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避碰 多项式混沌展开 碰撞危险度 最优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动态窗口法和DDPG的无人船避碰方法
20
作者 韩志强 李立刚 +2 位作者 贺则昊 宗律 戴永寿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0-87,共8页
针对复杂环境中障碍物运动状态多变导致无人船避碰难以兼顾安全性、经济性和平滑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动态窗口法和DDPG的无人船避碰方法。首先,在传统碰撞危险度模型中增加最近会遇距离和最近会遇点舷角作为评价因素,使无人船的碰... 针对复杂环境中障碍物运动状态多变导致无人船避碰难以兼顾安全性、经济性和平滑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动态窗口法和DDPG的无人船避碰方法。首先,在传统碰撞危险度模型中增加最近会遇距离和最近会遇点舷角作为评价因素,使无人船的碰撞危险度评价更为合理;其次,设计了基于动态窗口法的局部引导方法,将动态窗口法搜索的无人船可达位置作为局部引导点,增加了引导奖励来增大靠近引导点的动作奖励,使DDPG算法在训练中获得更准确的更新方向;最后,开展了在多种障碍物环境中的无人船避碰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DDPG算法,本文方法规划的路径更合理、平滑、风险更低,同时收敛速度提高了约37.5%,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碰撞危险度 最近会遇点舷角 局部引导方法 DD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