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mulink与veDYNA联合仿真平台的AMT硬件在环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邓涛 孙冬野 +2 位作者 秦大同 胡丰宾 刘永刚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1-416,421,共7页
开发了包括测试系统硬件、AMT车辆实时仿真模型和试验管理软件的AMT硬件在环测试平台,构建了基于Simulink与veDYNA联合仿真平台的AMT人车路闭环系统实时仿真模型,进行AMT控制系统换挡性能硬件在环测试,并与AMT样车试验结果进行定性与定... 开发了包括测试系统硬件、AMT车辆实时仿真模型和试验管理软件的AMT硬件在环测试平台,构建了基于Simulink与veDYNA联合仿真平台的AMT人车路闭环系统实时仿真模型,进行AMT控制系统换挡性能硬件在环测试,并与AMT样车试验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硬件在环仿真试验结果与样车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换挡品质,验证了所开发的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的可信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 SIMULINK veDYNA 联合仿真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汽车ABS硬件在环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初长宝 陈无畏 +2 位作者 刘翔宇 祝辉 秦明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2,共4页
基于LabVIEW RT模块,进行了ABS电控单元开发及硬件在环试验。硬件在环试验有效地解决了软硬件实时运行的问题,能够在线实时调整控制参数,降低了开发周期和成本;试验结果表明,自行开发的ABS电控单元能够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同时,具有较好... 基于LabVIEW RT模块,进行了ABS电控单元开发及硬件在环试验。硬件在环试验有效地解决了软硬件实时运行的问题,能够在线实时调整控制参数,降低了开发周期和成本;试验结果表明,自行开发的ABS电控单元能够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同时,具有较好的方向保持性,为ABS实际控制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防抱制系统 硬件在环试验 LABVIEW RT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牵引力分层控制与硬件在环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峰 罗禹贡 +1 位作者 李克强 张文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2,共5页
传统内燃机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命令无法直接给混合动力汽车,需要重新设计混合动力汽车的牵引力控制系统。提出ISG型混合动力汽车牵引力分层控制体系,上层控制采用基于动态滑模的整车期望驱动总力矩制定策略;中层控制采用基于... 传统内燃机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命令无法直接给混合动力汽车,需要重新设计混合动力汽车的牵引力控制系统。提出ISG型混合动力汽车牵引力分层控制体系,上层控制采用基于动态滑模的整车期望驱动总力矩制定策略;中层控制采用基于低通滤波的发动机目标转矩设计算法和基于模型匹配二自由度控制的转矩动态协调控制策略;底层控制采用基于动态补偿的系统退出策略。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和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动力汽车牵引力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抑制车轮的过度滑转,有效地实现了ISG型混合动力汽车牵引力控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牵引力控制 分层控制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动器惯性试验台的汽车驱动防滑硬件在环试验平台设计
4
作者 李志远 刘昭度 +1 位作者 张彪 李福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2-93,88,共3页
汽车驱动防滑系统(ASR)能够防止驱动轮在低附着路面上过度滑转,提高汽车的驱动性能和行驶方向稳定性。本文基于制动器惯性试验台,设计了汽车驱动防滑硬件在环试验平台。该系统采用直流电机驱动车轮,滚筒模拟路面,通过控制电机转速和给... 汽车驱动防滑系统(ASR)能够防止驱动轮在低附着路面上过度滑转,提高汽车的驱动性能和行驶方向稳定性。本文基于制动器惯性试验台,设计了汽车驱动防滑硬件在环试验平台。该系统采用直流电机驱动车轮,滚筒模拟路面,通过控制电机转速和给车轮制动轮缸加压制动防止驱动轮滑转。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控制驱动轮滑转率在最佳范围内,模拟实车的驱动防滑控制,可进行汽车驱动防滑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驱动防滑 制动器试验 硬件在环试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快速原型控制器硬件在环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跃 张天宏 +2 位作者 盛汉霖 谢琦 林志祥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5,共6页
为了验证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控制器的全状态控制、故障识别与处置功能,提出了1种基于cRIO快速原型控制器的硬件在环仿真方案。该系统包括1套模块化设计的快速原型控制器、高精度的接口模拟器、基于Simulink设计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数学模... 为了验证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控制器的全状态控制、故障识别与处置功能,提出了1种基于cRIO快速原型控制器的硬件在环仿真方案。该系统包括1套模块化设计的快速原型控制器、高精度的接口模拟器、基于Simulink设计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数学模型和控制系统监控软件。硬件在环试验表明:快速原型控制器具备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全状态控制功能;针对注入的7种典型故障,快速原型控制器能快速识别和合理处置。通过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的快速原型控制器可用于对真实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原型控制器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全状态控制 故障处置 硬件在环试验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电液耦合转向试验平台设计与硬件在环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广飞 逄焕晓 +3 位作者 陈美舟 宋志才 赵殿报 刁培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25-534,549,共11页
针对电液耦合转向方案转向特性尚不明晰、转向数据采集和记录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硬件在环拖拉机电液耦合转向试验平台设计方案。平台参数设计过程主要考虑功率损耗,为了满足电液耦合转向系统的性能要求,进行精度设计与量程设计。通过... 针对电液耦合转向方案转向特性尚不明晰、转向数据采集和记录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硬件在环拖拉机电液耦合转向试验平台设计方案。平台参数设计过程主要考虑功率损耗,为了满足电液耦合转向系统的性能要求,进行精度设计与量程设计。通过总体参数设计,得到电动助力、液压助力和阻力加载系统的参数计算模型,并基于AMESim建立电液耦合转向系统的控制与机械模型仿真进行了参数优化。通过基于dSPACE以及PXI的硬件在环控制方案,进行了各类转向工况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阻力加载模拟系统能根据不同的地面条件、行驶工况等参数实现动态加载,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均能实现田间阻力模拟要求;电液助力转向系统能够产生较好的平滑助力,具有良好的转向路感;控制系统能与各传感器硬件协同配合,使拖拉机电液耦合转向试验平台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能够真实还原拖拉机转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阻力模拟 液压调控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半主动悬架系统机械硬件在环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玉刚 卞学良 +2 位作者 陈达亮 石岩 靳天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8-254,共7页
车辆处于加速、制动或转向工况时,运动惯性会导致车身发生俯仰、侧倾运动,如果幅值过大将使乘员产生紧张、眩晕等不舒适感。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身姿态补偿控制与天棚加速度控制相结合的算法,建立自适应阻尼控制系统,不仅可使... 车辆处于加速、制动或转向工况时,运动惯性会导致车身发生俯仰、侧倾运动,如果幅值过大将使乘员产生紧张、眩晕等不舒适感。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身姿态补偿控制与天棚加速度控制相结合的算法,建立自适应阻尼控制系统,不仅可使车辆垂向运动的振动效果得到改善,还能兼顾车身俯仰、侧倾控制,使其控制效果更加接近主动悬架。另外,搭建一种新型的减振器机械硬件在环试验台,可以对车辆垂向、俯仰及侧倾运动进行控制算法有效性验证,能克服四分之一减振器台架仅能验证车辆垂向运动的局限性。试验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该算法在不同车速工况下B级路面和C级路面质心加速度幅值平均降幅达21.16%和13.21%,不同减速度和加速度工况下俯仰角波动峰峰值平均降幅达25.50%和28.82%,蛇形工况下不同车速的侧倾角幅值也均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半主动悬架系统 车身姿态补偿控制 天棚加速度控制 减振器机械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DS硬件在环测试的SVG控制器参数辨识 被引量:16
8
作者 夏天华 马骏超 +4 位作者 黄弘扬 彭琰 肖修林 陈皓 郭瑞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10-116,共7页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对故障后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重要作用,准确的SVG控制器参数是含电力电子设备的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分析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RTDS硬件在环测试的SVG控制器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搭建SVG控...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对故障后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重要作用,准确的SVG控制器参数是含电力电子设备的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分析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RTDS硬件在环测试的SVG控制器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搭建SVG控制器-RTDS硬件在环试验系统,将测试得到的SVG响应数据作为实测数据,对于不同的控制器参数组合,采用BPA软件进行暂态仿真,根据暂态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最小二乘指标进行参数辨识。通过对某实际SVG控制器的硬件在环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际电力系统暂态仿真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发生器 参数辨识 RTDS硬件在环试验 暂态仿真 B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汽车气压ABS自适应控制及硬件在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俊武 李韶华 刘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76-82,42,共8页
基于LabVIEW和TruckSim搭建了三轴汽车ABS硬件在环平台,通过TruckSim建立了整车的参数化模型,使用LabVIEW并以PXI实时系统为运行环境,可以有效地解决软硬件实时运行的问题,降低了开发周期和成本;在Matlab/Simulink中设计了两种ABS控制策... 基于LabVIEW和TruckSim搭建了三轴汽车ABS硬件在环平台,通过TruckSim建立了整车的参数化模型,使用LabVIEW并以PXI实时系统为运行环境,可以有效地解决软硬件实时运行的问题,降低了开发周期和成本;在Matlab/Simulink中设计了两种ABS控制策略,并研究了路面对于制动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基于路面附着特性辨识设计的模糊PID控制策略与常规PID控制策略的制动效果,并进行了硬件在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硬件在环平台有很好的试验效果;基于路面附着特性辨识的模糊PID控制策略能够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同时具有较好的方向稳定性。研究结果为ABS实际控制器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汽车 防抱死系统 硬件在环试验 PXI实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逻辑门限值的汽车ABS控制策略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刚 王野 赵德阳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16,共5页
研究了一种考虑汽车前、后轴轴荷不同和制动时轴荷转移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以车轮滑移率为主要控制目标,以车轮角加速度为辅助控制目标,通过仿真试验确定前、后车轮不同的最佳滑移率范围,采用前轴... 研究了一种考虑汽车前、后轴轴荷不同和制动时轴荷转移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以车轮滑移率为主要控制目标,以车轮角加速度为辅助控制目标,通过仿真试验确定前、后车轮不同的最佳滑移率范围,采用前轴制动压力高选和后轴制动压力低选控制方式,提高汽车在低附着系数、对开路面的制动性能。编写控制策略程序,应用驾驶模拟器硬件在环制动试验台进行低附着系数、对开路面紧急制动工况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缩短了制动距离,提高了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 滑移率 硬件在制动试验 对开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ECMS策略的HEV自适应规则能量管理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邓涛 罗俊林 +1 位作者 李军营 周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614,共8页
为解决当前等效燃油消耗最低策略实时性差的问题,寻求一种近似ECMS的规则控制策略,建立ECMS控制模型,分析等效因子、等效油耗和分配转矩之间的关系,获取ECMS策略下转矩分配的定性规律。基于此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线性SOC反馈的自适应... 为解决当前等效燃油消耗最低策略实时性差的问题,寻求一种近似ECMS的规则控制策略,建立ECMS控制模型,分析等效因子、等效油耗和分配转矩之间的关系,获取ECMS策略下转矩分配的定性规律。基于此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线性SOC反馈的自适应规则策略,并在自定义循环工况下对提出的自适应规则控制策略与传统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SOC控制能力,与传统规则策略比较,燃油消耗降低了16.37%。搭建硬件在环试验系统,对自适应规则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可应用于实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V 能量管理 ECMS 自适应规则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四驱汽车扭矩分配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黎卿 胡冬宝 陈无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9-376,共8页
为了提高四驱汽车的整车性能,对四驱汽车扭矩分配特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扭矩分配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构建了整车7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路面、不同车速和不同转向工况下轴间扭矩分配和轮间扭矩分配对汽... 为了提高四驱汽车的整车性能,对四驱汽车扭矩分配特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扭矩分配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构建了整车7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路面、不同车速和不同转向工况下轴间扭矩分配和轮间扭矩分配对汽车质心侧偏角及横摆角速度的影响规律。以线性二自由度半车模型作为参考对象,基于人群搜索算法(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SOA)和PID控制系统设计了扭矩分配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NI PXI设备构建了扭矩分配硬件在环试验平台,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能较好地跟随驾驶员的转向意图,车辆行驶稳定性得到提升,试验结果也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驱汽车 扭矩分配 人群搜索算法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设计及其RTDS测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旭 谢小荣 +2 位作者 刘辉 李雨 李蕴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503-6510,共8页
针对风电场接入串补输电系统,研制一种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grid-side subsynchronous damping controller,GSDC)抑制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GSDC由次同步阻尼计算器(subsynchronous damping calculator, SDC)和... 针对风电场接入串补输电系统,研制一种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grid-side subsynchronous damping controller,GSDC)抑制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GSDC由次同步阻尼计算器(subsynchronous damping calculator, SDC)和次同步电流发生器(subsynchronous current generator,SCG)构成,通过向风电场注入可控的次同步频率电流,实现抑制风电场SSR的目标。阐述了GSDC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研发了一套等效容量为10MVA、输出电压为35k V的装置,并通过基于实时数字仿真仪(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的硬件在环试验验证效果。结果表明:研发的GSDC能提高系统次同步频率的阻尼并有效抑制SSR,为解决风电场次同步谐振和振荡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次同步谐振 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路面附着和自适应时间系数影响的车道保持控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凤鹏飞 金会庆 +1 位作者 王慧然 刘法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4-811,共8页
分析了路面附着系数对车辆控制的影响,根据车辆线性二自由度模型与一定的预瞄信息获得车辆-道路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基于Brush轮胎模型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算法。针对车道保持转向过程中的车身横摆角速度与转向角的时间延迟现象,提出与... 分析了路面附着系数对车辆控制的影响,根据车辆线性二自由度模型与一定的预瞄信息获得车辆-道路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基于Brush轮胎模型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算法。针对车道保持转向过程中的车身横摆角速度与转向角的时间延迟现象,提出与路面附着系数有关的自适应时间系数,并加入到车辆-道路动力学模型中。在此基础上,基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横摆角速度滑模控制器来跟踪期望车辆状态,获得理想的转向角。最后,进行了基于CarSim/Simulink的仿真计算和硬件在环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下考虑自适应时间系数可改善车道保持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附着系数 自适应时间系数 滑模控制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两级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刚 杨志 吴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4-138,共5页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兼顾制动效能和制动舒适性的要求,设计了两级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策略。选取具有丰富驾驶经验的驾驶员在驾驶模拟器硬件在环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利用驾驶员实际制动数据确认驾驶员最舒适制动减速度,以此在单级自动...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兼顾制动效能和制动舒适性的要求,设计了两级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策略。选取具有丰富驾驶经验的驾驶员在驾驶模拟器硬件在环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利用驾驶员实际制动数据确认驾驶员最舒适制动减速度,以此在单级自动紧急制动强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前车运动状态的两级自动紧急制动安全距离模型和两级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策略,并通过驾驶模拟器硬件在环试验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级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紧急制动车辆发生碰撞危险,具有良好的驾驶辅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紧急制动 驾驶模拟器 硬件在环试验 安全距离模型 辅助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EPS与ESP耦合作用的ECAS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黎卿 郑爽 曹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1-1267,共7页
为提升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行驶平顺性,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耦合作用的电控空气悬架(ECAS)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Matlab/Simulink的10自由度整车模型,分析了ESP和EPS对ECAS平顺性的影响规律;接着设计了基... 为提升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行驶平顺性,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耦合作用的电控空气悬架(ECAS)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Matlab/Simulink的10自由度整车模型,分析了ESP和EPS对ECAS平顺性的影响规律;接着设计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控空气悬架系统PID控制器;最后搭建了基于NI-PXI实时控制器的电控空气悬架控制器硬件在环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在路面附着系数0.7、车速50km/h下的单移线工况下,与无控制时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系统使整车侧倾角峰值由0.031rad降低到0.021rad,俯仰角峰值降低了16%,质心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也减小了3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空气悬架 耦合 粒子群优化算法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控转向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军 袁俊 +2 位作者 韩仲光 程伟 王利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24,共4页
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机械路感模拟和直流无刷电机的数学模型。针对线控转向系统需要直流无刷电机响应快、鲁棒性高的要求,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其中电流环采用PID控制,转角环采用滑膜变结构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Labview硬件在... 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机械路感模拟和直流无刷电机的数学模型。针对线控转向系统需要直流无刷电机响应快、鲁棒性高的要求,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其中电流环采用PID控制,转角环采用滑膜变结构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Labview硬件在环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双闭环控制在鲁棒性和跟随性方面都要优于普通PID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系统 前轮转角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策略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分滑模控制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屈小贞 孙文愽 +1 位作者 王斌 牛振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57,共7页
为满足分布式驱动车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良好操纵稳定性需求,基于横摆角速度控制分别设计了侧重于改善车辆操纵性和横向稳定性的2种横向动力学控制目标。首先,根据可拓控制器设计2种横向动力学控制目标的动态权重系数,且以质心侧偏角... 为满足分布式驱动车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良好操纵稳定性需求,基于横摆角速度控制分别设计了侧重于改善车辆操纵性和横向稳定性的2种横向动力学控制目标。首先,根据可拓控制器设计2种横向动力学控制目标的动态权重系数,且以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为调整参量进行实时动态调整;然后,利用积分滑模控制器计算出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并将其合理分配到4个独立驱动车轮进行驱动控制;最后,通过硬件在环试验平台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提高车辆操纵性和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性 横向稳定性 积分滑模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跟踪控制在复合制动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兆良 熊璐 余卓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4,共5页
本文旨在协调复合制动系统中的机-电制动力矩,确保车辆的制动效能。以搭载基于常规的逻辑门限值控制的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车辆单轮模型为仿真平台,构建了复合制动控制器。针对以轮速为控制变量的模型跟踪控制方法的缺陷,搭建了以车轮角... 本文旨在协调复合制动系统中的机-电制动力矩,确保车辆的制动效能。以搭载基于常规的逻辑门限值控制的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车辆单轮模型为仿真平台,构建了复合制动控制器。针对以轮速为控制变量的模型跟踪控制方法的缺陷,搭建了以车轮角加速度为控制变量的模型跟踪控制器,并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其改进效果。硬件在环试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制动 模型跟踪控制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横向稳定杆与差动制动联合控制的车辆防侧翻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松 张红党 +2 位作者 吴海东 张凤娇 江晓莹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43-1049,共7页
针对高速行驶的车辆处于大转角、避障等紧急工况下容易出现侧翻的问题,本文中提出了采用差动制动与主动横向稳定杆联合对车辆进行侧翻控制策略。为提高对车辆侧翻的控制效果,一方面通过全轮差动制动来提高车辆的横摆稳定性,防止车辆由... 针对高速行驶的车辆处于大转角、避障等紧急工况下容易出现侧翻的问题,本文中提出了采用差动制动与主动横向稳定杆联合对车辆进行侧翻控制策略。为提高对车辆侧翻的控制效果,一方面通过全轮差动制动来提高车辆的横摆稳定性,防止车辆由于失稳产生绊倒性侧翻,并减小车辆的侧倾;另一方面,考虑到处于紧急工况下车辆的非线性与时变性,采用主动横向稳定杆并设计了2阶滑模超螺旋控制器来动态跟踪车辆的理想侧倾角,实现驾驶员对车辆侧倾姿态的准确判断,防止驾驶员产生误操作,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防侧翻能力。最后,通过硬件在环试验对提出的主动横向稳定杆与差动制动联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翻 主动横向稳定杆 差动制动 超螺旋滑模控制 硬件在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