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7族同源体3、过氧化物酶1、硫氧还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吴娜 张泽天 王锐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探究B7族同源体3(B7-H3)、过氧化物酶1(PRDX1)、硫氧还蛋白(TRX)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检查的UC患者108例作为UC组,选择同期接受检查... 目的探究B7族同源体3(B7-H3)、过氧化物酶1(PRDX1)、硫氧还蛋白(TRX)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检查的UC患者108例作为UC组,选择同期接受检查的UC-CRC患者108例作为UCCRC组,另选择108例同期结肠镜检查无异常者作为对照组。血清B7-H3、PRDX1、TRX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UC-CRC及UC患者组织中B7-H3、PRDX1、TRX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B7-H3、PRDX1、TRX水平对UC-CRC患者的诊断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组、UC-CRC组血清B7-H3、PRDX1、TRX表达水平均依次显著升高(P<0.05)。与静息期UC组相比,发病期UC组血清B7-H3、PRDX1、TRX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UC组相比,UC-CRC组组织中B7-H3、PRDX1、TRX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B7-H3、PRDX1、TRX三者联合诊断UC-CRC的AUC最高,优于血清B7-H3、PRDX1、TRX各自单独诊断(Z_(三者联合-B7-H3)=2.829、P=0.005,Z_(三者联合-PRDX1)=2.544、P=0.011,Z_(三者联合-TRX)=3.673、P<0.001)。结论B7-H3、PRDX1、TRX在UC-CR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三者联合可以用于诊断UC-CRC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族同源体3 过氧化物1 蛋白 溃疡性结肠炎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章家新 傅玉才 +1 位作者 刘红 郑晓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680-684,共5页
目的 :获取阴道毛滴虫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的cDNA克隆 ,研究其还原烷基氢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的抗氧化作用 ,以及调节由氢过氧化物介导的信号转换。 方法 :提取阴道毛滴虫的总RNA ,用λTripIEx2噬菌体载体构建cDNA表达文库 ,阳性质... 目的 :获取阴道毛滴虫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的cDNA克隆 ,研究其还原烷基氢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的抗氧化作用 ,以及调节由氢过氧化物介导的信号转换。 方法 :提取阴道毛滴虫的总RNA ,用λTripIEx2噬菌体载体构建cDNA表达文库 ,阳性质粒cDNA克隆进行测序 ,并用生物软件RPS Blast,NCBIBlast和ClustalW等对 6个读码框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获得一株开放阅读框为 5 88对碱基的cDNA克隆 ,推测肽链有 19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该肽链与衣滴虫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 (Prx1蛋白 )及人的自然杀伤增强因子B分别有 5 6 %和 6 1%的同源性 ;除了两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作用基序外 ,还有蛋白激酶C磷酸化和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作用基序 ,N 豆蔻酰化作用位点 ,脂质运载蛋白信号位点等。 结论 :该蛋白有 >5 6 %的可能性位于胞浆 ,和典型 2 CysPrx亚家族有很高 (5 6 %~ 6 2 % )的同源性 ,很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还原蛋白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UL补硒大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基因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Ali Abdella 甘璐 +2 位作者 刘琼 刘宏 徐辉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允许的最高摄入量硒大鼠肝脏、肾脏、睾丸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TR)基因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和酶活性测定分析GSH Px和TR基因表达水平和活性。结果 UL硒能降...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允许的最高摄入量硒大鼠肝脏、肾脏、睾丸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TR)基因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和酶活性测定分析GSH Px和TR基因表达水平和活性。结果 UL硒能降低大鼠肝脏组织中GSH Px和TRmRNA表达水平及活性 ,灯盏花素能增加补硒大鼠肝脏中GSH Px和TRmRNA表达水平和活性。UL硒对大鼠肾脏、睾丸组织GSH Px和TRmRNA表达水平和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灯盏花素能有效拮抗UL硒所致的GSH Px和TRmRNA表达和活性的下降 ,且UL硒所致的GSH Px和TRmRNA表达和活性的下降具有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蛋白 基因表达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慧 侯秋莲 +2 位作者 张壮志 张富春 张文宝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0-434,共5页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 TPx)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诱导表达,纯化融合蛋白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方法从包囊中分离原头蚴,抽提总RNA,采用RT-PCR的方...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 TPx)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诱导表达,纯化融合蛋白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方法从包囊中分离原头蚴,抽提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EgTPx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41b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过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SDS-PAGE对表达蛋白进行分析,通过谷胱甘肽Sepharose4B层析柱分离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Western blot鉴定抗血清的特异性,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结果用PCR方法扩增获得的EgTPx基因长度为582bp,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的基因片段为EgTPx基因,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kDa,鼠抗EgTPx抗体能与融合蛋白和天然原头蚴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法测定该抗体效价为1∶256000。结论成功地制备了鼠抗EgTPx抗体,并能够特异识别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EgTPx和天然原头蚴抗原,为研制有效的包虫病疫苗及相关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蛋白过氧化物 融合蛋白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航 李文卉 +6 位作者 李永光 苟惠天 王艳华 张德林 贾万忠 史大中 付宝权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在原核系统表达并初步鉴定细粒棘球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EgTPx)基因重组蛋白的抗原性。方法对已构建的重组质粒pMD-18T-EgTPx进行限制性酶切,获取目的基因片段后连接到表达质粒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EgTPx,转化... 目的在原核系统表达并初步鉴定细粒棘球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EgTPx)基因重组蛋白的抗原性。方法对已构建的重组质粒pMD-18T-EgTPx进行限制性酶切,获取目的基因片段后连接到表达质粒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EgTPx,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及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对表达产物纯化后用Western-blot方法和ELISA鉴定重组EgTPx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0a-EgTPx阳性克隆经PCR与双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鉴定无基因突变,开放阅读框正确;含有pET30a-EgTPx重组表达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后得到了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27 kDa,而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和ELISA结果表明EgTPx重组抗原可以被棘球蚴感染羊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pET30a-EgTPx表达质粒,EgTPx重组蛋白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蛋白过氧化物(TPx) 基因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Prx1)基因转入酵母的抗逆能力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贺琳 蒋丽丽 王玉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从柽柳(Tamarix hispida)中克隆到了一个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Peroxiredoxin,Prx)家族基因(ThPrx1)。为了研究ThPrx1的抗逆功能,将ThPrx1基因构建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2中,转化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获得重组酵母,并... 从柽柳(Tamarix hispida)中克隆到了一个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Peroxiredoxin,Prx)家族基因(ThPrx1)。为了研究ThPrx1的抗逆功能,将ThPrx1基因构建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2中,转化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获得重组酵母,并用转空pYES2质粒的酵母作为对照。分别用NaCl、KCl、高温、低温、Cu-SO4、CdCl2、山梨醇、Na2CO3、甲基紫精胁迫条件处理转ThPrx1基因酵母(pYES2-ThPrx1)与对照(pYES2)酵母,来检测ThPrx1基因的抗逆能力。结果表明,ThPrx1基因具有抗NaCl、KCl、高温、低温、CuSO4、CdCl2、山梨醇、Na2CO3、甲基紫精胁迫的能力。研究结果提示该基因参与了柽柳的抗逆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蛋白过氧化物 抗逆 酵母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色补血草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LbTPx的克隆及其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刁桂萍 杨传平 王玉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5-87,115,共4页
从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cDNA文库中分离出一个新的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LbTPx)全长cDNA序列。基因全长1 016 bp,其中:5’非翻译区146 bp,3’非翻译区69 bp,开放读码框(ORF)801 bp,共编码26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4... 从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cDNA文库中分离出一个新的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LbTPx)全长cDNA序列。基因全长1 016 bp,其中:5’非翻译区146 bp,3’非翻译区69 bp,开放读码框(ORF)801 bp,共编码26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47.99×10-24kg,理论等电点为(pI)8.83。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二色补血草LbTPx基因在NaCl、ABA、CuSO4、ZnCl2和CdCl2胁迫下不同时间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NaCl和CuSO4处理均能诱导LbTPx基因在二色补血草根和叶中的表达;ABA、ZnCl2和CdCl2处理则只能诱导LbTPx基因在二色补血草叶中的表达,而抑制其在二色补血草根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色补血草 蛋白过氧化物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岛文昌鱼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表达、纯化及活性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廖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1-786,共6页
目的:将编码青岛文昌鱼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的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表达获得重组的TPx蛋白。方法:将已获得的TPxcDNA片段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32a(+)M-TPx。37℃下... 目的:将编码青岛文昌鱼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的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表达获得重组的TPx蛋白。方法:将已获得的TPxcDNA片段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32a(+)M-TPx。37℃下经IPTG诱导,该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获得的重组TPx蛋白再经过纯化,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进行活性鉴定和结构分析。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2a(+)M-TPx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经纯化后的重组TPx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其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4460。重组TPx蛋白是以同源二聚体和单体混合的形式存在,在二硫苏糖醇(DTT)存在时具有还原H2O2活性和对超螺旋DNA或对硫醇基敏感蛋白的保护作用。结论:本实验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了重组TPx蛋白,并且证实其活性与其高级结构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过氧化物 青岛文昌鱼 原核表达 蛋白质纯化 活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带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尹才 骆学农 +3 位作者 王帅 陈光丽 曾巧英 才学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2-1517,共6页
猪带绦虫(T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是猪带绦虫及其幼虫重要的功能蛋白。为研究TsTPx蛋白的功能和筛选猪囊虫高效免疫靶标,提取猪带绦虫成虫总RNA,经RT-PCR扩增tstpx基因,测序分析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 猪带绦虫(T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是猪带绦虫及其幼虫重要的功能蛋白。为研究TsTPx蛋白的功能和筛选猪囊虫高效免疫靶标,提取猪带绦虫成虫总RNA,经RT-PCR扩增tstpx基因,测序分析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tstpx,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TsTPx蛋白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包括抗氧化功能和抗原性。结果如下: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的TsTPx蛋白约25ku,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菌体裂解上清中。抗氧化功能分析表明,在金属催化氧化(MCO)体系中,TsTPx蛋白对质粒DNA超螺旋结构的保护率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20μg·mL-1时可100%保护,电泳图谱中被氧化的开环慢迁移带完全消失;H2O2还原体系中,TsTPx蛋白对H2O2的还原率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100μg·mL-1时,在含二硫苏糖醇(DTT)体系中,还原率达69.9%,在不含DTT体系中为54.5%。抗原性分析:Western blotting显示TsTPx蛋白可被猪带绦虫囊尾蚴阶段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用TsTPx蛋白免疫家兔,间接ELISA检测的抗体效价高达1∶320 000,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表达的TsTPx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和良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阐明其生物学功能和研制猪囊虫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蛋白过氧化物 原核表达 生物学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片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鲍玉芳 李伍杰 +3 位作者 王华俊 石云良 王俊宁 黄维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4,共4页
构建大片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Fg.TPx)原核表达质粒,经大肠埃希菌Rosetta表达融合蛋白(Fg.TPx/His)并对其进行纯化和初步鉴定。PCR扩增Fg.TPx的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ET32a-Fg.TPx。IPTG诱导表达,经镍离... 构建大片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Fg.TPx)原核表达质粒,经大肠埃希菌Rosetta表达融合蛋白(Fg.TPx/His)并对其进行纯化和初步鉴定。PCR扩增Fg.TPx的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ET32a-Fg.TPx。IPTG诱导表达,经镍离子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和测序分析表明构建成功,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和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度为90%,Wsetern blot证实该蛋白可与抗His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分子质量为TPx和His分子质量之和,表明是融合蛋白。重组蛋白可以被大片吸虫感染水牛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免疫家兔产生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4 000。成功构建了p ET32a-Fg.TPx原核表达质粒,重组蛋白得到高浓度表达,具有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大片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吸虫 蛋白过氧化物 基因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野螟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杰 吕子豪 林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63,共8页
为阐明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基因的表达模式并研究温度胁迫对其表达的影响,从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成虫转录组文库中筛选获得黄野螟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HvTpx(GenBank:MF521978)。序列分析显示,该序... 为阐明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基因的表达模式并研究温度胁迫对其表达的影响,从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成虫转录组文库中筛选获得黄野螟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HvTpx(GenBank:MF521978)。序列分析显示,该序列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88bp,共编码195个氨基酸。HvTpx属于典型2-Cys类Tpx。HvTpx的氨基酸序列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同源性最高,为87%,与其他昆虫的同源性在75%以上。黄野螟与棉铃虫处在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RT-qPCR分析结果显示:HvTpx在成虫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发育阶段;HvTpx在幼虫中肠表达量最高;HvTpx在成虫腹部表达量最高,足部表达量最低;HvTpx在0℃、10℃和35℃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25℃)。结果说明这些温度可以诱导HvTpx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蛋白过氧化物 基因表达模式 温度胁迫 R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环蛋白过氧化物酶1对矽肺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艳春 刘英宇 +4 位作者 魏中秋 梁婷婷 范玉磊 杨方 孙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硫氧环蛋白过氧化物酶1(Prx-1)对矽肺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SiO_2组(50mg/只)、SiO_2+空慢病毒组(空慢病毒滴度5×10~7TU)和SiO_2+-Prx-1慢病毒组(Prx-1... 目的探讨硫氧环蛋白过氧化物酶1(Prx-1)对矽肺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SiO_2组(50mg/只)、SiO_2+空慢病毒组(空慢病毒滴度5×10~7TU)和SiO_2+-Prx-1慢病毒组(Prx-1慢病毒滴度5×10~7TU),每组10只。气管内注入SiO_2和慢病毒,造模后饲养4周。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Prx-1及Ⅰ和Ⅲ型胶原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结果① SiO_2+Prx-1慢病毒组的Prx-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iO_2+空慢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SiO_2组和SiO_2+空慢病毒组大鼠肺泡壁增厚或断裂,细胞性矽结节形成;但SiO_2+Prx-1慢病毒组大鼠肺泡壁变薄,矽结节体积减小;③与对照组比较,SiO_2组α-SMA、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及MD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O_2+空慢病毒组的α-SMA、Ⅰ和Ⅲ型胶原蛋白及MDA表达水平与SiO_2组无明显区别;但与SiO_2+空慢病毒组比较,SiO_2+Prx-1慢病毒组的α-SMA、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及MD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x-1能够抑制SiO_2诱导的肺组织纤维化,这一作用与降低ROS、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活性 肌成纤维细胞 蛋白过氧化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胁迫对小球藻抗氧化酶和类金属硫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洪 黄志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7117-7123,共7页
通过对抗氧化酶活性和类金属硫蛋白的测定,考察在0、5、10、20、50和100μmol/L Zn2+(氯化锌)胁迫下锌对普通海洋小球藻的生物学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Zn2+均能抑制小球藻的生长,当Zn2+浓度大于10μmol/L时,小球藻生物量随培养时间延... 通过对抗氧化酶活性和类金属硫蛋白的测定,考察在0、5、10、20、50和100μmol/L Zn2+(氯化锌)胁迫下锌对普通海洋小球藻的生物学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Zn2+均能抑制小球藻的生长,当Zn2+浓度大于10μmol/L时,小球藻生物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迅速下降;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Zn2+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Zn2+浓度为50μmol/L时SOD活性达到最大,但继续增加Zn2+胁迫浓度反而导致SOD活性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随着Zn2+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实验发现藻细胞内有两种主要的锌结合形态,其中Zn结合类金属硫蛋白(Zn-MT-like)与兔肝金属硫蛋白(MT)的分子量相近,且随着Zn2+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出现规律性地增多。因此,藻细胞内Zn-MT-like蛋白的诱导量可作为小球藻受Zn2+胁迫的响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金属蛋白 过氧化物 氧化物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硫氧还过氧化物酶的晶体生长和初步晶体学研究(英文)
14
作者 刘永 鲁芳 +4 位作者 郭刚兴 冯舵 张蓓 高伟 毕汝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58,共6页
过氧化物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抗氧化剂,清除有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对于保护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福氏志贺菌硫氧还过氧化物酶(SF2523)作为过氧化物酶家族的一员,通过清除福氏志贺菌体内的活性氧,在维... 过氧化物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抗氧化剂,清除有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对于保护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福氏志贺菌硫氧还过氧化物酶(SF2523)作为过氧化物酶家族的一员,通过清除福氏志贺菌体内的活性氧,在维持其活性和致病性上起重要作用.目前,SF2523的三维结构还没有得到解析,其具体的功能机制也尚不清楚.为了得到SF2523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而了解具体的功能机制,实验获得了均一稳定的可溶蛋白,验证具有体外活性,培养出可用于X射线衍射的蛋白质晶体.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同步辐射装置收到晶体的衍射数据供结构解析使用.SF2523晶体属于空间群P2_12_12_1,晶胞参数为a=35.80,b=50.63,c=88.52,α=β=γ=90.00°,每个晶体学不对称单位含有1个蛋白质分子,马修斯系数为2.03~3/u,溶剂含量为3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过氧化物 活性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5
作者 乔新荣 张继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3,共7页
逆境胁迫会诱导植物产生过多的活性氧(ROS),引起氧化胁迫,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相应地,植物为适应诸多不良环境会产生多种抗氧化剂、抗氧化酶等协调氧化还原平衡,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 逆境胁迫会诱导植物产生过多的活性氧(ROS),引起氧化胁迫,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相应地,植物为适应诸多不良环境会产生多种抗氧化剂、抗氧化酶等协调氧化还原平衡,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对近年来植物中GPX的结构、亚细胞定位、酶催化底物特点及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蛋白 胁迫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外周血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检测与结果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利宁 胡毓安 +4 位作者 廖红 韩雪 韩丹丹 李晓军 李芳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为评估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抗原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文中建立并优化检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R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R/AST)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 目的为评估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抗原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文中建立并优化检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R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R/AST)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与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技术,以探讨TR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方阵滴定法优化ELISPOT反应条件。以烟曲霉TR为特异性刺激物,阳性细胞刺激剂为对照,用ELISPOT技术检测20名健康人外周血PBMC分泌IFN-γ、IL-4的阳性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FC)频数。结果方阵滴定法结果显示,10μg TR抗原、健康人PBMC终浓度为3×105/孔时ELISPOT检测结果最佳。20名健康人特异性分泌IFN-γ和IL-4的SFC频数分别为15(3.5,59.5)个和0(0,0)个,IFN-γ的SFC频数显著高于IL-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R可刺激所有20名健康人产生IFN-γ应答,其中9例产生强IFN-γ应答(SFC>20个/3×105PBMC),占45%;而19名健康人在TR刺激后不产生IL-4应答,仅1例产生弱IL-4应答(SFC=1)。结论烟曲霉TR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以Th1型免疫应答占绝对优势,因此,该抗原具有成为保护性抗原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蛋白还原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联免疫斑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6肺部抗氧化应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豪君 原铭贞 +5 位作者 王司仪 刘笑玎 高歌 刘相良 李波 董春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1-1125,共5页
氧化应激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损伤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过氧化物酶6(peroxiredoxin 6,Prdx6)兼有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物酶和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活性,能有效对抗氧化应激,减轻氧化应... 氧化应激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损伤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过氧化物酶6(peroxiredoxin 6,Prdx6)兼有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物酶和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活性,能有效对抗氧化应激,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肺部损伤,在肺部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Prdx6的结构、功能、分布、表达调控等方面进行回顾,并进一步结合相关实验研究,对Prdx6在肺部抗氧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调控机制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过氧化物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依赖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C在植物质体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康振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硫氧还蛋白的氧化还原调节作用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它能够还原目标蛋白的二硫键,而自身的活性位点则被氧化。因此,对于新的催化循环,则需要由相应的还原酶将其再次还原成活性形式。硫氧还蛋白对维持高等植物的光合效率同样具有重要意... 硫氧还蛋白的氧化还原调节作用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它能够还原目标蛋白的二硫键,而自身的活性位点则被氧化。因此,对于新的催化循环,则需要由相应的还原酶将其再次还原成活性形式。硫氧还蛋白对维持高等植物的光合效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叶绿体中的硫氧还蛋白分别由铁氧还蛋白依赖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和NADPH依赖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C(NTRC)两种酶还原。NTRC的本质是一种黄素蛋白,除了具有还原酶活性外,还整合了一个硫氧还蛋白结构域,在叶绿体和淀粉体的氧化还原调节中处于核心地位。这种特殊的双功能酶在卡尔文-本森循环、氧化戊糖磷酸途径、抗过氧化、四吡咯代谢、ATP和淀粉合成、生长素和光周期调控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本综述总结了NTRC的生理功能,并讨论了该蛋白质对植物质体氧化还原稳态的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NADPH依赖性蛋白还原C(NTRC) 过氧化物蛋白 氧化还原稳态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处理对家蚕滞育卵还原型与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丽 侯宜胜 +2 位作者 姚金美 司马杨虎 赵林川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比值反映出细胞的氧化胁迫状况。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家蚕滞育卵持续25℃保护和经5℃低温处理后卵内谷胱甘肽代谢的变化,探讨蚕卵的谷胱甘肽代谢与滞育解除的关系。与持续25℃滞育温度...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比值反映出细胞的氧化胁迫状况。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家蚕滞育卵持续25℃保护和经5℃低温处理后卵内谷胱甘肽代谢的变化,探讨蚕卵的谷胱甘肽代谢与滞育解除的关系。与持续25℃滞育温度条件下的蚕卵相比,5℃低温解除滞育的处理显著提高了蚕卵总谷胱甘肽含量、GSSG含量和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活性,而显著降低了GSH含量以及GSH/GSSG比值。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滞育卵TPX活性显著升高,间接地促进GSH氧化为GSSG,使GSH/GSSG比值显著下降,由此导致蚕卵处于过氧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卵 滞育解除 还原型谷胱甘肽 氧化型谷胱甘肽 蛋白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育发动前家蚕滞育性与非滞育性卵的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状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万华星 司马杨虎 赵林川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了调查滞育和非滞育性家蚕卵的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在滞育发动前是否存在差异,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滞育发动前(25℃中蚕卵产下后0~24 h)滞育与非滞育蚕卵的谷胱甘肽含量和相关代谢酶活性。滞育发动前,滞育性家蚕卵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 为了调查滞育和非滞育性家蚕卵的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在滞育发动前是否存在差异,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滞育发动前(25℃中蚕卵产下后0~24 h)滞育与非滞育蚕卵的谷胱甘肽含量和相关代谢酶活性。滞育发动前,滞育性家蚕卵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总谷胱甘肽(GSH+2GSSG)含量和GSH/GSSG比值变化不显著,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不显著,但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活性下降23%,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升高57%;非滞育性家蚕卵中的GSH含量及TPX和GST活性变化不显著,但GSSG含量升高61%,GSH+2GSSG含量升高41%,GSH/GSSG比值下降33%,GR活性下降16%。与非滞育性家蚕卵相比,滞育发动前滞育性家蚕卵中的GSH含量、GSSG含量和GSH+2GSSG含量较低,GSH/GSSG比值较高,TPX活性较低,GST活性无显著差异,GR活性较高。两种蚕卵中都未能检测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活性。结果表明,滞育发动前滞育性家蚕卵中较低的TPX活性和较高的GR活性共同导致较高的GSH/GSSG比值,使其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处于相对还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卵 滞育发动 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 蛋白过氧化物 谷胱甘肽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