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戴爱泉 石晓勇 +3 位作者 丁雁雁 唐洪杰 王丽莎 王修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6-903,共8页
选用东海常见的两种赤潮肇事藻种:旋链角毛藻和米氏凯伦藻,采用一次性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两种赤潮藻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力(NRA)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0℃-30℃条件下旋链角毛藻均能正常生长,且生长曲线均符合S-logistic2种... 选用东海常见的两种赤潮肇事藻种:旋链角毛藻和米氏凯伦藻,采用一次性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两种赤潮藻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力(NRA)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0℃-30℃条件下旋链角毛藻均能正常生长,且生长曲线均符合S-logistic2种群增长模型;而米氏凯伦藻在10℃和30℃条件下不能正常生长,在其他温度条件下生长情况与旋链角毛藻相似.温度适宜时,两种藻的硝酸还原酶活力最大值(NRAmax)、最大生长速率(μmax)和终止生物量(Bf)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温度的高低可通过影响细胞硝酸还原酶活力大小间接影响藻类的生长.旋链角毛藻单位体积的NRAmax和最大生长速率均大于米氏凯伦藻,说明旋链角毛藻能够更好地吸收利用硝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链角毛藻 米氏凯伦藻 硝酸还原酶活力 温度 最大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血藤叶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金则新 柯世省 钟章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9,共6页
对大血藤叶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大血藤叶的长度、面积和干重的增加有共同的趋势 ,即在叶的生长早期增长很快 ,以后逐渐降低 ,叶长度、面积约在 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 ,叶干重 8月初达到最大值。随着叶的生长 ,... 对大血藤叶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大血藤叶的长度、面积和干重的增加有共同的趋势 ,即在叶的生长早期增长很快 ,以后逐渐降低 ,叶长度、面积约在 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 ,叶干重 8月初达到最大值。随着叶的生长 ,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力逐渐增加 ,至 8月达到最大值 ,以后逐渐下降。春、夏期间的光补偿点低于秋季 ,而光饱和点则高于秋季。叶的光合日进程在春季呈“单峰”曲线 ;在夏、秋季则呈“双峰”型 ,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日均净光合速率在整个生长季节的变化是随着叶的生长 ,先是上升 ,至 8月初达到最大值 ,然后逐渐下降。夏季 ,大血藤日均净光合速率比常绿阔叶树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藤叶 生长 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叶绿素含量 硝酸还原酶活力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苄青霉素对小麦苗期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萍 韩德果 +3 位作者 齐付国 丁义峰 常云霞 赵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5-177,共3页
为了解氨苄青霉素对小麦形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郑州9023品种)的三叶期,以不同浓度(0、400、600、800、1 000和1 200 mg.L-1)的氨苄青霉素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了喷后不同时期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 为了解氨苄青霉素对小麦形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郑州9023品种)的三叶期,以不同浓度(0、400、600、800、1 000和1 200 mg.L-1)的氨苄青霉素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了喷后不同时期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冬前分蘖数,并在收获时对其经济产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可使苗期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冬前分蘖数增加,最终使产量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效果最好的处理浓度为80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氨苄青霉素 叶绿素含量 硝酸还原酶活力 分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赵宏伟 邹德堂 袁丽梅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7年第5期16-19,共4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氮素用量的增加,烤烟地上部的生长速度、茎粗、叶面积指数均增加,但各个时期变化程度不尽相同;除团棵期外,其余各期均随氮用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力有提高趋势,特别在旺长期,这一趋势更明显,因此可通过测定硝...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氮素用量的增加,烤烟地上部的生长速度、茎粗、叶面积指数均增加,但各个时期变化程度不尽相同;除团棵期外,其余各期均随氮用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力有提高趋势,特别在旺长期,这一趋势更明显,因此可通过测定硝酸还原酶活力探知氮素水平;随氮素用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均增加,但到生长中后期以施60kg/hm2纯氮处理叶绿素含量适中,能正常落黄成熟;施60kg/hm2纯氮处理几种化学成分比值优于其它处理,内在品质颇佳;施60kg/hm2纯氮素处理产量适中,产值最高,90kg/hm2纯氮处理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氮肥 硝酸还原酶活力 烟草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苄西林对小麦旗叶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刘萍 张一 +3 位作者 齐付国 常云霞 丁义峰 韩德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6-90,共5页
为探明氨苄西林对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用,在小麦(郑州9023品种)扬花期,以不同浓度(0、400、600、800、1000和1200mg·L-1)的氨苄西林钠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了喷后不同时期旗叶的叶绿素... 为探明氨苄西林对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用,在小麦(郑州9023品种)扬花期,以不同浓度(0、400、600、800、1000和1200mg·L-1)的氨苄西林钠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了喷后不同时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力以及与籽粒产量相关的指标(穗长、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和籽粒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氨苄西林能延缓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力的下降,使光合速率升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得到明显改善,籽粒产量增加8.89%~16.74%,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0.05~0.51个百分点。其中以氨苄西林600~800mg·L-1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 小麦 叶绿素含量 硝酸还原酶活力 光合速率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春2号、解放3号的形态、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
6
作者 曹连莆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00-202,共3页
观测表明,春小麦耐肥品种新春2号和耐瘠薄品种解放3号的植株形态、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均有很大差异。前者分蘖较少,株型紧凑,节间短粗,叶片叶肉厚,气孔频率大,维管束面积大,硝酸还原酶活力及根系活力小,后者则相反。这些可以作为春麦品... 观测表明,春小麦耐肥品种新春2号和耐瘠薄品种解放3号的植株形态、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均有很大差异。前者分蘖较少,株型紧凑,节间短粗,叶片叶肉厚,气孔频率大,维管束面积大,硝酸还原酶活力及根系活力小,后者则相反。这些可以作为春麦品种耐肥性的间接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株型 叶相 叶片解剖结构 硝酸还原酶活力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类型划分与优良类型选育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晋豫 郭军战 +2 位作者 蔡英 包振华 何志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70,共5页
通过对铜川焦坪林场油松母树林母树形态特征遗传变异的研究,根据树皮颜色和开裂方式等特征将油松划分为灰色纵裂型、灰色块裂型、灰色片裂型、黄色纵裂型、黄色片裂型与黑皮型6种形态类型,不同类型在经济性状、子代幼苗生长量、硝酸还... 通过对铜川焦坪林场油松母树林母树形态特征遗传变异的研究,根据树皮颜色和开裂方式等特征将油松划分为灰色纵裂型、灰色块裂型、灰色片裂型、黄色纵裂型、黄色片裂型与黑皮型6种形态类型,不同类型在经济性状、子代幼苗生长量、硝酸还原酶活力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黄色纵裂型、灰色纵裂型、黄色片裂型为优良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优良类型 硝酸还原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